方纔殿內滿滿都是人,連番打擊下來,她哪裡還能分得出心神,去察看御賜的“滋補湯藥”。這會兒被馮嬤嬤異狀驚醒,目光落在那碗深褐色湯水上,赫連氏心跳驟然停滯。
不會,絕不可能。這般熟悉的色澤,淡淡彌散開來的血腥氣,碗底沉澱的絮狀藥渣……
赫連敏敏只覺天旋地轉,明明眼前還是天下間最富貴尊榮的坤寧宮,爲何卻陰森森可怖,令她遍體生寒。
緊緊抱着臂膀,眼眸死死盯在藥碗上,皇后整個人像被剝離了魂魄。
“嬤嬤,是皇上察覺了嗎?本宮覺着,殿裡好冷。”
御書房中,顧長德如實回稟過差事。該他知曉的無不處置得妥妥當當。不當他知曉的,譬如那碗隱隱散着腥臭的湯藥是怎麼一回事,顧公公精明得很,一星半點也不打探。
建安帝滿意頷首,眼眸深處,厭惡極深。
那毒婦命人暗中蒐羅產婦才落下的紫河車。等不及時日,便暗地買通京郊周邊幾個小城鎮上,常被請到富足人家照看的穩婆,生生下藥替人催生,迫使不足月的小兒提前落地。這般罪行不止三五之數。當中還害得一產婦血崩喪命,落地女嬰先天不足,三日即夭。
如此糜爛進骨子的女人,竟還有臉在他跟前提嫡子?此生她也休想如願。
赫連家……出了個赫連葳蕤,再有赫連敏敏,若非赫連章尚且得用,且需歇了前朝那班人妄念,早廢她中宮之位。
皇后染疾,閉宮安心將養。太后甫一聽聞便皺起眉頭。當先不是關心她身子,最緊要,還是過問六宮大權落在誰人手上。
得知由六尚暫行其職,西太后總算覺得好過了些。沒叫貴妃趁勢而起,實乃幸事
。看來皇帝也並非真就被那女人迷得暈頭轉向,不知輕重。
心頭事放心,總算記起皇后有恙,她這做太后的怎麼也得有個表示。
“代哀家過去探看她一二。瞧瞧到底是個什麼毛病。”西太后只覺赫連家教養出的女兒太不中用。嫡女佔着中宮主位,一無所出不說,連帶身子骨也弱不禁風。這樣還能指望從她肚子裡蹦出來嫡子?太后眸色沉了沉。
“主子,”陳嬤嬤搖了搖頭,近身附耳低語,“這恐怕行不通。奉安宮那位先於咱們得了消息,派人過去卻吃了閉門羹。據說是當今下令,任何人不得打擾皇后安心靜養。”
還有這事兒?西太后頓時覺出了不對味兒。“那頭是個如何反應?”
“奉安宮那位十分客氣。只道帝后鶼鰈情深,再未有旁的舉動。”
果然是個奸猾的。這般都能被她說成是帝后和睦,殷氏能在皇貴妃位置上一待便是大半輩子,穩穩壓她一頭,不是沒有道理。見風使舵的本事,那女人實在了得。
膝下無子,只兩位公主都已出嫁。如今她也只盼着安穩度日,凡事看得極淡。
如殷氏這般無甚牽掛勞心之事,未必就不是福分。西太后心生感慨,慢慢便想得入了神。
毓秀宮中,貴妃娘娘對今兒早上後宮傳出的新鮮事兒,早已瞭然於心。不同於旁人提心吊膽,諸多揣測,這會兒這位正捧着茶,對跟前來人橫豎打量。
說是太后送來由她使喚。可她毓秀宮宮女太監都是皇帝親自挑選梳理過,大可放心指派差事。滿滿一宮裡人,還缺個燕喜嬤嬤當差?
美眸流光溢彩,燦然生輝。這是給她送人呢,還是給她添堵呢?哦,也不盡如是,貼切說來,該是讓萬歲爺堵心來的。
太后用意,慕夕瑤稍一作想便有了眉目。怕她兒子守着她這個孕婦當寶,捨不得去後宮裡開枝散葉。防着她夜裡勾纏皇上,便送了這位在外頭看門?
貴妃娘娘與高嬤嬤拉了會兒子閒話,態度溫和,半點兒看不出趾高氣揚跋扈性情。
“既是太后一番好意,本宮感念還來不及,日後便有勞嬤嬤多些照應
。”
見座上之人嬌俏靈動,眼眸有神清亮似水。高嬤嬤暗讚了句好。
她並非西太后宮裡人,之前一直都是跟在金太后身邊,資歷擺在那兒,在後宮也是說得上話的。親妹又是先帝元后周氏身邊得用大宮女,有了這層身份,便是新帝登基,兩宮太后對她也頗爲寬厚。
高嬤嬤也是明白人,之前陳嬤嬤專程到她屋裡說了這趟差事,明裡暗裡遞的話,那意思都是貴主子諸多不好,恐有媚上之嫌。
她一生效忠金太后,太后在世時,便對太子爺格外上心。尤其對兩位小主子愛護有加。這會兒新帝身邊若真出了個心大不守規矩的,便是她人微言輕也必竭盡所能,務必盡到做奴才的本份。
來之前還以爲見到的該是熙貴妃娘娘高人一等,不將她這等宮裡老人放在眼裡。沒想到一番話下來,這位貴主子禮數周到,看上去亦是鍾靈毓秀之人,與陳嬤嬤暗指的狐媚惑君,似不大對得上號。
罷了,宮裡盤根究底紛爭太多。眼見爲實,且看日後。
等到高嬤嬤隨着蕙蘭到毓秀宮後面安置,趙嬤嬤面上似有難色。“主子,太后送了這位過來。那意思……”
知她是替自個兒着急,慕夕瑤淺笑着擺擺手。“無礙,自有皇上替本宮做主。”
認真說來,此人於她尚有恩惠。上輩子原身入宮之後境遇艱難,每每入冬,分派的炭火都被底下人暗中剋扣,從來都不夠用。乾冷夜風一吹,沒有火盆的偏殿裡,便是裹着棉被也手腳冰涼。
那會兒高嬤嬤正跟在賢妃身邊,辦差時候到“她”宮中核對份例。將她宮裡情形看在眼裡,回去過後正與皇后鬥得不可開交的賢妃得了回稟,正好以此爲藉口尋了赫連敏敏麻煩。
雖則其中牽扯入後宮爭鬥,可若是沒有高嬤嬤那兩句話,內務府也不會趕着趟的補全“她”一應份例。
也罷,除開她燕喜嬤嬤本分差事,若是這人不存壞心,放她在毓秀宮中安養晚年,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