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至尊

“太皇太后昏迷不醒。”她跪坐在皇帝的身後,皇帝躺在榻上,頭枕在皇后的腿上,殿中沉寂,周圍是搖曳的燭光和重重的陰影,即便是這樣,可李麗儀還是把聲音壓的很低。“孫院長仔細的爲聖人診斷,又開了不少的藥。不過孫院長告訴臣妾,太皇太后已經走到生命盡頭,這一次藥石無濟了。”

“聖人現在心情怎樣?”

“聖人很看的開,她自己也早猜到了自己的情況,並沒有什麼難過傷心,還說很高興馬上能去見高祖皇帝。她還說,比高祖多活了大半年,能親眼看到大隋在陛下手中順利繼承,又再次興盛,十分高興。等見了高祖,也有交待了。”李麗儀說。

“哦。”易風也一直關注着獨孤太皇太后的身體狀況,自文帝被兒子弒殺以後,這位強悍的女子就被擊垮了,若不是內亂迅速被平定,大隋重新走上正軌,只怕她還撐不到如今。可就算看着內亂結束,可接連失去兩個兒子和丈夫後,這位曾經驕傲無比的女子也早傷的太深,去年末太醫就曾稟報易風,獨孤太皇太后的身體已經垮了,出現了迴光返照現象,很難熬過年末。易風甚至已經讓人着手準備後事了,結果她卻硬是撐過了年,不過也只是多撐了幾天,撐到了開元元年的到來,撐到了見到遼東大捷。“聖人是個非常了得的女子,巾幗不讓鬚眉,大隋帝國的開創,有她的一半功勳。”

皇帝對太皇太后的評價讓皇后微有些驚訝,這個評價可是相當的高了。

“這兩天你和我去陪着太皇太后。”易風道。

“嗯。”李麗儀點頭。雙手按在皇帝的太陽穴上,輕輕的按壓着。

兩人都不再說話,易風感嘆着一箇舊時代終結,一個新的時代已經到來。

過了會,易風換了身衣服攜皇后前往後苑太皇太后居住的殿中。一起陪伴太皇太后,可此時獨孤太皇太后已經完全昏迷,連半點的清醒意識都沒有了,只是靜靜的躺在那裡,喘氣的厲害,呼呼的喘息如牛。手腳都腫的厲害,腫到了膝肘關節,身上也發熱的厲害。孫思邈向易風小聲的稟報了下病情,說太皇太后即將歸天。易風點了點頭,他也知道民間也有一個說法。那就是老人手腳腫起,尤其是隻從手腳末端一點點向上腫的這種情況,一般都被視爲是即將去世的前兆,都說腫不過關節,一旦腫的到了膝肘的位置,那基本上必死無疑了。

易風走到榻邊,無意識的太皇太后氣喘如牛,呼呼如山響。這讓易風不由想起了後世的祖母。那個時候,祖母臨終前也是這個模樣,一時漸已遺忘的那一世的種種。紛呈腦海,這讓易風不由的眼眶溼潤,太皇太后與自己的祖母重疊在一起,頭一次,易風對於這位曾經讓他有些敬畏的大隋女強人產生了一種莫名的親近之感,這一刻。她不再是那個皇后、太皇、太皇太后,她就是自己的祖母。

眼淚忍不住留下來。易風坐上榻,將太皇太后扶起。靠在自己的懷裡,讓她能稍微喘氣輕鬆些,雖然此時這些,對於她來說已經並不能感受到了。

“拿梳子來。”易風道。

皇后親手拿了把梳子過來,這只是太皇太后宮裡一把極普通的木梳子,這位了不得的女人擁有天下,卻向來儉樸,從不肯奢侈,這生最大的奢侈也就是後來楊素爲文帝夫婦造的仁壽宮了。可那奢侈的仁壽宮也並不是她的意願,不過是楊素已經建好,而皇帝大怒之下,她爲了彌和這君相之間的關係,才讓皇帝接受了。

拿着木梳一下下的爲太皇太后梳着滿頭銀絲,易風眼淚止不住落下來。

“太皇太后流眼淚了。”站在一邊的幾位大長公主中,蘭陵公主楊阿五突然道,大家這才發現,皇帝流着淚爲太皇太后梳頭髮,而原本已經陷入昏迷無意識中的太皇太后,居然也流出了兩行熱淚。

易風伸手幫她抹去眼淚,然後突然聽不到她那沉重的喘息了。

孫思邈經驗豐富,一見到太皇太后流淚,就已經知道這位聖人已經崩了。小心上前,仔細的檢查一遍後,孫思邈跪在皇帝面前,沉痛的稟報,“稟報陛下,太皇太后聖人已經駕崩仙逝了。”

政事堂中,九名宰相與五房部屬們正在緊張的商議着如何在新收復的遼東之地設立遼東和遼北二省,該怎麼劃分州縣,又要如何挑選舉薦合適的官員,再有如何處理安排遼東那些高句麗百姓等等,此外還有幾十萬東征將士雖然有二十萬要撤回,只留下十萬駐守,可糧食供給、冬衣供給等,都是不能有半點馬虎的。正忙着焦頭爛額之際,就聽到門外有人喊道,“相公,諸位相公,太皇太后崩了。”

都堂里正一起商議着遼東遼北二省的省州級官員舉薦名單的九名宰相聞言都不由愣了一下,然後反應過來,大家一時沉默。

太皇太后的去世,從今往後,這大隋天下,可就真的再沒有人可以對那位皇帝施加影響了。這也不知道是好還是壞,大家都不約而同的想到一件事情,這是一箇舊時代的終結,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啓。尤其是楊素,他有一個妹妹嫁給了太皇太后的弟弟,因此他向來與太皇太后關係較親,也正憑着這層關係,才能一步步走到朝廷的中樞核心。新皇登基後,很明顯的表露出那種唯吾獨尊,,處處透露出不拘舊格的行事風格,行事極爲大膽,這讓楊素這種改革派都跟不上節奏。如今連唯一那個可以適當時候給皇帝澆點冷水,幫着剎剎車的太皇太后都沒有了,以後只怕皇帝行事就更加無所拘束了。而如他這樣一直就被新皇所打壓的關隴人,只怕今後處境越發堪憂了。楊素只覺得心頭又給壓上了一塊巨石,如同千萬斤重,讓他有些喘不過氣來。

洛陽城中,寺院道觀的鐘聲一齊鳴響,爲太皇太后敲響喪鐘,向天下萬民昭告獨孤太皇太后崩於洛陽紫微宮中。

一記記鐘聲響徹天地,中京城的軍民們紛紛出屋,側耳數着鐘聲響起的數目。很快,身着素槁的執金吾出現在中京街巷裡坊,正式向京師軍民宣告這一哀訊。

太皇太后崩,依制輟朝禁樂,天下三月內不得婚嫁,禁飲酒作樂,舉國爲太皇太后服喪。

皇帝下旨,着太傅、尚書左僕射、楚國公楊素負責統領有司舉辦太皇太后的喪事。

洛陽紫微宮,開元殿。

雖然輟朝,可也只是輟外朝,開元殿的規制如同西京的甘露殿,這也屬於皇帝的寢宮。外朝已停,但這個國家千頭萬緒,各種事務不可能停,易風不再至外朝臨朝,而是召集重臣在甘露殿中議事。

皇帝和兩府的宰相執政及兩府的下面重要屬官都穿着喪服,該做的事情不能耽誤,禮不可違,但事不能廢。

剛剛收復的遼東,皇帝早已經下詔,以新設立爲遼東省和遼北省,遼西和遼東遼北省的界線就是遼河,而遼東和遼北省的界線則是小遼河。原本,按照有些官員的意見,是應當只設一個遼東省,而且把遼河西岸的平原也都劃入遼東省,遼西則據山陵地區,甚至把奚、契丹的一部份也都納入遼西,西面一部份則納入塞上省,如此就把塞北省給取消,形成在河北關外之地,塞上、遼西、遼東三省的格局。不過易風考慮過後,雖然覺得關外地廣民少,設三省當是可以,但未免地方太大,而且關外之地不是草原,是可以開發的,將之劃分爲塞上、塞外、遼西、遼東、遼北五省,也是加大對關外地區的重視,加強開發力度,加強管轄力度,因此最後還是決定將關外之地設爲五省,並對原來的三省的轄區略作調整。

新設二省,加上遼西省之前並沒有省級官員任命,因此這次是一下子授任三省的省州官員,雖說只是關外之地,可省級官員是三四品官,州級也是四五品官,這在連宰執們也不過二三品的大隋來說,已經是極高級的官員了,大把的人想要去關外。何況關外剛打過仗,接下來只要不出差錯,爲官一任,肯定會比內地任職並有加分。

除官員選拔之外,新收復之地也需要治理、移民,還要墾荒要築城,要安撫高句麗舊民,要剿滅盜賊、叛亂,這一切也就意味着極需要大量的財力物力和人力。

樞密院這邊,也有許多重要的事情。關於下一階斷對高句麗用兵的戰略部署,以及撤兵和駐軍的事宜,還有大戰後的功勳評定賞賜,還有一個最重要的議題,樞密院自史萬歲免職,由高甲接任了副使後,現在在遼東之戰中立下曠世之功的副使李靖也因此高升,現在又空出了一個副使的職位。

———————————————————————————————

第327章 金屋藏嬌第66章 河南綠林第323章 阻擊第274章 白龍魚服第255章 膽大包天第361章 一直向東第336章 要大幹一場第540章 求和第122章 豐厚的戰利品第102章 隔山打牛第360章 狼煙起第303章 漁翁得利第198章 蕭素媄第299章 卓爾不羣第8章 公主第470章 我褲子都脫了,你就跟我說這個?第338章 慢束羅裙半露胸第428章 不差錢第148章 行軍第457章 四面合圍第517章 魯陽關第347章 典籤李密第414章 打怕他第457章 四面合圍第249章 共贏互利第138章第396章 雪夜(四)第8章 公主第370章 當時就懵逼了的楊廣第114章 殺伐果斷第75章 算我一份第247章 不怕賊偷第107章 邊荒集第539章 白狼城大捷第395章 雪夜三第367章 戰長街第181章 撤軍第286章 先發制人第217章 後會有期第145章 最好的防守是進攻第279章 臥榻之側第263章 可願與某賭上一局第438章 燕雲第479章 興兵討逆第382章 老母雞變鴨第116章 得意第78章 大海寺第423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145章 最好的防守是進攻第243章 隱秘的戰爭第22章 同心第211章 天崩第142章 不爲魚肉第439章 易風更好欺負第513章 斬草除根第342章 鳳求凰第530章 蕭妃請不要這樣第448章 漢旗飄揚第118章 根基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80章 牛角掛書第246章 晨間第99章 塞上連城第173章 節度第172章 雙刃第248章 房玄齡的計劃第191章 豹騎第91章 冠軍將軍第287章 賄賂第534章 皇后第8章 公主第410章 滿滿的都是算計第261章 看球第237章 君無戲言第370章 當時就懵逼了的楊廣第291章 嫡與庶第284章 同盟第401章 不知死活第130章 一石三鳥第180章 長寧公,長寧王?第129章 急迫第83章 好算計第344章 晚餐第201章 高熲第186章 坐山觀虎鬥第128章 懷荒新軍第534章 皇后第235章 陳慧兒第298章 上柱國第493章 天上天下 唯吾獨尊第557章 衛國公第495章 被惹怒了第449章 和談第502章 楊素第415章 殺個回馬槍第297章 紅拂相約第485章 兵過雁門第23章 盟友第103章 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