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逃

(感謝okman的支持,謝謝!)

“史萬歲被楊素擊敗了?”楊秀問。

“是的,陛下。”報信的使者聲音中充滿了疲憊,在他那汗溼的衣襟上,還有乾涸的血漬。

完了,長孫洪心想。他低垂着頭,一言不發,默默的坐在那裡,心裡想着這糟糕的局勢。他伸手想要扯開一些汗水浸溼的領口,擡手之時,一陣劇痛自胳膊肘部直衝腦際,提醒着他們剛剛結束的那又一輪失敗的進攻。雖然他忠於皇帝,可如今的局勢,卻不斷的提醒他,局勢已經到了最糟糕的時候。楊素這個時候擊敗史萬歲,那意味着關中四塞之一的西北雄關蕭關已經不安全了。蕭關又稱隴山關,在京師西北的原州東南。隴山山脈橫亙於關中西北,爲關中西北屏障。自隴上進入關中的通道主要就是渭河與涇河等河流穿切而成的河谷低地。渭河方向山勢十分險峻,而涇河方向相對較爲平易。蕭關就是在隴山山口依險而立,扼守着自涇河方向進入關中的通道。

蕭關是京師西北方向最重要的關口,屏護着關中西北的安全。蕭關一失,則楊素可以立即取道涇州,下趨大興,便成高屋建瓴之勢。更不用說,如今關中空虛無比。

南陽城下的大營裡,楊秀的隨軍諸臣和將領們都紛紛安靜下來,聽着信使講述詳情。那悶熱的帳篷裡沒有半點的風,大家汗如雨下,聽着這更加要命的消息。

元衡叛降之後,楊秀堅決不肯退兵。誓要攻下南陽,放手一博,欲先奪南陽,再佔襄陽,與楊林在荊襄決戰。絕不肯退入關中坐以待斃。只是楊秀的意志雖堅決,可進攻卻並沒有什麼起色。面對着南陽城的全城軍民一起上城堅守,而關中軍的攻城器械又還沒有準備妥當,這個時候的攻城,不過是扛着簡易而少量的雲梯蟻附攻城,拿人命去填。光是爲了填平南陽城的護城河。就死了不知道多少隨軍的民夫。那填平的護城河道,有大半其實是用那些死去的戰士和民夫的屍體填平的。

楊秀親自指揮攻城作戰後,又派人在城牆下挖地道,但城內也早有防備,在城牆下牆了一圈水缸。結果每次他們費盡辛苦挖了大半的地道。對方早有準備,當快完成時,對方立即截通地道,然後在上面燒火扇煙入地帶,甚至有時乾脆直接倒油入地道然後再縱火,有時則直接灌水,挖了幾十條地道,最後的結果就是所有挖地道的人都死在了地道中。既沒能攻入城中,也沒能逃出來。每輪攻城過後,城下都留下了遍地的屍首。這種慘烈的攻城狀況,已經讓許多士兵萌生懼意。到了晚上,便有許多人開始逃跑,藉着夜色掩護當了逃兵。可楊秀早派了許多蕃騎巡察,一遇逃兵立即處死,將人頭帶回營地。如今大營外。逃兵的人頭已經堆成了一座京觀。

連長孫洪都有種想要跟着逃兵們一起逃跑的衝動。

剛纔,他人還在樹蔭下躺在吊牀上。享受難得的清涼。然後他的侍衛匆匆跑來把他搖醒,報告說有人騎馬帶來了關中的重大消息。他立即明白肯定是壞事。朝廷大軍盡在南陽,關中急報,除了壞消息還能是什麼?拼命出關爭奪襄陽,現在一個南陽城都還沒有下,如果這時連關中老家都丟了,那他們就真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這怎麼可能?”陳國公竇抗吸了一口冷氣,“怎麼可能?史萬歲雖先前攻擊楊素失利,敗了一陣,可依然有三萬兵馬,加之陛下在蕭關還駐有兩萬軍,史萬歲已經退守蕭關,楊素怎麼可能擊敗他?”竇抗的父親是竇榮定,母親是先皇的姐姐萬安公主,因此竇抗與楊秀是表兄弟。先前讓史萬歲出兵攻打楊素的也正是他,楊素久不受詔聽調,竇抗便提議先下手爲強,擊滅楊素,以解心腹之患。結果那次進攻史萬歲失利,損失一萬多兵馬。最後楊秀又聽從竇抗建議,傳旨史萬歲讓他帶兵退入蕭關,以防楊素突入關中。可現在,有蕭關這樣的極險要關城在,史萬歲也算是名將,兵馬又比楊素多,怎麼還是敗於楊素之手?

史萬歲就算能打,可如果他手下的兵不願意打,那又有什麼用,長孫洪心想。而且他一聽到史萬歲兵敗,腦子裡立即想到的就是史萬歲肯定沒有依旨堅守關中不出,這個魯莽的傢伙肯定是受不了楊素的挑釁出關去了,結果敗在楊素手中。長孫洪對楊素很是瞭解,這是一個可怕的傢伙,陰險狡詐,史萬歲這種一根腸子通到底的莽夫,怎麼可能玩的過楊素。而且說不定,楊林又拿了大筆錢財和高官厚爵來收買史萬歲的部下。

“楊素攻蕭關,多日苦攻不下,損兵折將撤退,然後史萬歲便出兵趁夜追擊突襲,卻不料楊素早有預備,在半路上設下了埋伏。其實攻關不下不過是楊素的一個誘敵詭計,攻關的許多兵甚至根本就是楊素臨時徵召的青壯百姓,僞裝成靈州兵。他的真正兵馬都早埋伏在半路,就等着史萬歲上當。”竇抗的兄弟竇慶在一邊說道。

“現在情況是什麼,蕭關還在朝廷手中嗎,史萬歲部損失如何?”長孫洪不想去知道這些什麼經過,他只想知道結果。

“史萬歲帶三萬大軍出城,全軍盡沒,一個也沒回來。”信使回道。

“全軍盡沒,這不可能。”

“也有消息說,史萬歲被俘,然後投降,其部下因此皆降。還有消息說史萬歲身受重傷,他麾下將領張須陀將他救出,帶着殘部逃回甘州。”

長孫洪搖了搖頭,向楊秀道,“陛下,臣以爲。眼下當做好最壞的打算。史萬歲若戰死,那麼隴右再無人能抵抗的了楊素,蕭關城裡剩下的這兩萬守軍,也很難守住蕭關。而史萬歲若重傷被部下帶着撤回甘州,也一樣後果惡劣。蕭關同樣有危險。而萬一史萬歲率部投降了楊素,那就已經不是蕭關會有會有危險,而是京師能不能守住的問題了。臣以爲,當立即班師回京。京師不容有失啊,京師一失守,那我們就無根本了。”

楊秀也沉默了。

之前他還叫着誓要拿下南陽。要不決不撤兵。可是現在,關中危急,他的老巢就要沒了。關中是他的根本,沒有了關中,他拿什麼爭天下。長孫洪看到楊秀的目光中閃過一絲恐懼。皇帝也不是毫無畏懼的。

“今晚全軍撤退,丟掉所有的輜重,立即撤返關中。”楊秀終於說話了,話語中透着濃濃的疲倦與失意。

“要悄無聲息的撤退,就不能帶上那十幾萬民夫工匠。”

“那就不要帶他們。”楊秀低沉着嗓音說道。

想了想,楊秀又道,“竇抗,你率兩萬騎兵先行趕回京師。如果楊素還沒有攻下蕭關。則立即前往增援蕭關,若蕭關失守,則堅守京師。等待朕率大軍回京。”

竇抗是個靠不住的,長孫洪心想。而且,楊素既然已經擊敗了史萬歲,蕭關十有八九是保不住了。

命令一道道的傳達下去,天黑之後,關中近十萬兵馬撤退回營。然後整理行裝,半夜之時。陳國公竇抗率漢蕃騎兵兩萬先行,然後是各種兵馬一路路接着離營。他們沒有舉火。營地也早就一片昏暗,爲了能儘早撤離,楊秀下令丟掉一切累贅,從關中徵用大量民夫運來的糧草,以及一些器械,甚至帳篷等等,都被拋在了營中。楊秀甚至根本沒有去管那十幾萬民夫,只帶走了少量的工匠,其餘人全扔在營地不管,甚至根本沒能告訴他們大軍已經撤退。

關中軍在夜晚行軍,向武關撤退。

夜晚行軍是困難的,哪怕是在這個夏日夜晚,有星星月光照映,一支近十萬人的大軍,想要有序的撤退而且還要做到毫無聲息更不可能了。

南陽城的守軍馬上發現了今晚的一些不對勁之處,然後立即稟報了正在抓緊時間休息的郭臻。郭臻聽說敵營異動之後,立即派了一隊斥候出騎打探。很快斥候帶回一個讓人驚訝的消息,叛軍正在撤退,不是南北往魯陽關去,也不是向南往襄陽城去,他們是往西面的武關撤退。

“馬上北上,去尋找太子殿下,告訴殿下,楊秀要逃跑!”

易風接到郭臻信使的報告時,已經到了向城,距離南陽城不過百里。此時距離南陽城中發現楊秀撤退已經過了兩個時辰,天還未亮。

“看來楊秀已經接到了史萬歲兵敗投降朝廷的消息了。”易風顧不上悶熱,也顧不得蚊子的叮咬,心情顯得很興奮。

聞訊趕來的韓僧壽、劉文靜、秦瓊一衆官員們立即向易風請求,“殿下,不能讓楊秀跑回關中去,咱們得立即攔截追擊。”

“孃的,這楊秀倒是消息靈通,咱們接到消息之後,已經加速行軍,連夜趕路了,沒想到楊秀還是這麼快就收到了消息,馬上就逃了。”

“殿下,請讓我們率輕騎前往追擊,拖住他們。”秦瓊與來整一起請令。

易風想了想,他們與楊秀其實相隔不遠,雖然眼下距南陽還有百里,但楊秀要西逃入關,則易風的軍隊不必再南下,直接向西南方向前進,南陽一帶都是平原,這就使得兩支軍隊一支是西北方向行軍,一支是西南方向行軍,最終都趕往內鄉、武關一帶。如果派輕騎追擊,他們甚至能跑到楊秀的前面去攔截他們。

要不要追擊?易風也在心裡緊張的思慮,輕騎追擊,雖然能追擊甚至攔截到人,但也會與後面的大部份脫節,有一定的風險。可就此放楊秀逃入關中,無疑會錯失一個大好殲滅其的機會。最終,易風決定,打。

“秦瓊來整你們率兩萬輕騎立即出發,你們的目標是進武關前的內鄉城,想辦法趕到楊秀的前面去,奪下此城,攔截住他們。我會立即率大部趕到,明白嗎?”

“明白。”

秦瓊與來整轉身而去,各召集本部騎兵。

韓僧壽對易風道,“殿下,會否有些冒險?如今史萬歲兵敗歸降朝廷,軍情司也成功的策反了蕭關的守將,開關放楊素入關。如今我們勝券在握,是否應當更穩重一些,畢竟楊秀現在還有十萬兵馬在手,當心被他反咬一口。”

“楊秀十萬兵,我們也十萬兵。況且,我們有大量騎兵,且步兵也都是配馬,咱們完全可以攔截他。何況,咱們還不只十萬兵馬呢。”易風笑笑,“立即傳令襄陽郭衍,讓他派兵前來一起夾擊楊秀。”

竇抗率領兩萬輕騎藉着月光一路疾行,奔馳一夜後,天光大明,內鄉城已經遙遙在望了。

“到內鄉城停止行軍,暫時休整,補充一下。”竇抗下令道。

經過一夜的奔馳,關中騎兵都疲憊不堪,此時都迫不急待的想要好好休息一會,順便吃個飯解個手,喂個馬再補充點食物馬料。

騎兵們都踢了踢馬腹,讓戰馬加快些速度,希望能早點趕到城外。

內鄉城的城門已經打開,前些天的那場大戰,使得這座縣城早就已經破敗不堪,甚至城裡連居民都沒有了,只剩下了幾百留守的兵丁,負責從關內運來的糧草暫時存儲。

關中騎兵們已經在城外下馬,並開始抓緊時間給戰馬解鞍,準備涮馬飲馬餵食,還有一些騎兵則已經開始壘竈準備做飯了。竇抗則帶着一隊親衛往城中走去,準備讓城中給他們準備糧草。

就在這個他們最放鬆的時刻,所有人都預料不及的時候,箭如雨下。

只聽的四面忽然鼓角齊鳴,無數的箭射出,然後在這片箭雨之後,隆隆的馬蹄之聲響起,從城中殺出一支鏡甲騎兵。這支有如天降的騎兵猛然殺出,直奔城外已經解鞍的關中蕃漢騎士。號角聲不斷的響起,自城池的背後又一支騎軍猛然殺出,他們一分爲二,沿着城牆兩面,有如兩隻巨大的鐵錘,猛的砸向那些驚惶失措的關中騎兵們。(未完待續)

第232章 進擊的楊諒第59章 徵遼亦偶然第102章 隔山打牛第505章 黃雀在後第439章 易風更好欺負第289章 買買買!第171章 皇長孫第324章 天子之怒第92章 開府設幕第514章 大運河第368章 不幸言中第80章 牛角掛書第193章 二道溝第118章 根基第237章 君無戲言第501章 趁火打劫的高句麗第395章 雪夜三第411章 特種部隊第320章 不安好心第62章 秦二哥、來六郎第299章 卓爾不羣第287章 賄賂第427章 奇貨可居第81章 書生萬戶侯第289章 買買買!第438章 燕雲第257章 遊俠第78章 大海寺第5章 赴湯蹈刃第420章 兵不血刃第92章 開府設幕第170章 點石成金第57章 旗、令、印、冊第495章 被惹怒了第182章 小娘子,我認識你嗎?第193章 二道溝第393章 雪夜一第73章 地下軍工坊第495章 被惹怒了第256章 戲弄第73章 地下軍工坊第340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413章 女怕上錯牀,男怕跟錯人第569章 劫富濟貧第554章 阻擊第513章 斬草除根第95章 先下手爲強第72章 十三結義第83章 好算計第269章 一拍即合第253章 一戶養一兵第103章 殺意第252章 茶馬第415章 殺個回馬槍第236章 貴人相助第363章 梅開二度第283章 金屑酒第141章 前所未有第412章 終日打雁第393章 雪夜一第223章 特科第75章 算我一份第289章 買買買!第479章 興兵討逆第233章 美人逆襲第319章 三生契合第144章 黑虎掏心第381章 大肥羊第43章 貴妃夜夜嬌第170章 點石成金第427章 奇貨可居第92章 開府設幕第16章 記憶恢復第329章 孤注一擲第78章 大海寺第456章 進擊的李靖第390章 千金市骨第450章 保存實力第160章 兵級第293章 九五第222章 連襟第215章 聯軍第372章 逆風翻盤第199章 關門打狗第286章 先發制人第371章 發難第41章 冤大頭第421章 抄獲千萬第451章 李靖的增援第350章 請立趙王爲皇太孫第561章 選秀第380章 開張第186章 坐山觀虎鬥第373章 五王對調第151章 甕中之鱉第364章 紅拂的決定第388章 果然自己人殺自己人最狠!第60章 龍膽第473章 兩難選擇第151章 甕中之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