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打回關中

到了議事殿中,衆人連忙起身行禮。

易風邊向座位走去邊向衆人伸手往下按,“又不是朝會,哪來這麼多禮儀,這裡也沒有監禮官,大家隨意一點就好。”

高熲對易風的這種風格也已經算是習慣了,當下只是點了點頭,然後等易風坐好後,就率先發言。“老臣聽說,有許多人向殿下請求暫停進軍,而是先放府兵和民夫回鄉收麥秋耕?”

基本上,現在太原朝廷有兩大集團,一個自然是以易風爲首的太子黨,一派則是以高熲爲首的關隴派,也就是原來的太原子。雖然關隴派最終出賣了楊勇,主動投效了易風,可是在執政上,還是有很大的分歧的。就比如在進軍這這件事,關隴派們家眷多在京中,手上的兵將也多是關隴來的府兵,因此他們早就急着打回關中了。而易風的新太子黨,也分爲兩大部份,一部份是原來的懷荒系,一部份則是後來的幽州系。懷荒系不用說鐵桿的太子黨支持者,而幽州系都是年後跟隨太子出京的,也一樣是關隴貴族集團的一員,他們家也在關中,也一樣急着回去。

可以說,實際上現在太原朝廷裡,支持立即出兵關中的其實佔大多數。

易風對這些情況瞭如指掌,同時他也沒打算強行跟大家反着來。

“確有這種提議。”易風先是點了點頭。

然後不等高熲接話,伸手製止了他,接着道。“我也知道在座的有許多家眷家業都在關中,因此急着打回關隴去。事實上。我的妻妾也一樣在京中,也一樣還在楊秀的手上。難道我不急着回去?不過,河東父老們說的也是有道理的,麥子熟了得收,秋耕快到了,得耕種播種,不然百姓冬天吃什麼,明年春天吃什麼?沒有飯吃,大家還不都得跳起來反了?因此,得兼顧。我呢。考慮許久,有一個計劃,現在提出來大家一起看看,補充一二。”

“現在朝廷掌控的兵馬中,屬於河東河北河南的地方府軍,那麼我看可以考慮暫且解散,讓大家回鄉去夏收秋耕,等夏糧收好了,秋糧種下去了。再重新徵召。嗯,這三地的農夫們,也一樣先解散放回。”

高熲等都認真的聽着,沒有急着打斷。

“第二。凡關隴籍貫的將士們,我們將之集中編爲討逆軍行營,他們將先行南下。做爲收復關中的前鋒部隊。”

賀若弼等也都點了點頭,關中的將士們都急着回去。現在把關中的將士們集中爲討逆前鋒,想必大家都願意先一步南下。

“原來朝廷發兵北伐。中路軍二十五萬人馬,其中有不少是河東邊關的鎮戍兵,也有不少河北河東河南調來的府兵,另外從關隴地區調來的府兵不少,大約有十萬左右。另外,我們上次還俘虜了有大約兩萬突厥軍。殿下,臣請求統領這些兵馬爲前鋒,一路打回關中去。”賀若弼大聲請令道。

太原朝廷兵馬中的關隴籍將士並不止這些,易風手下的幽州軍中,就有不少是京畿來的部隊,比如楊雄統領的那支鐵騎,還有那幾千輕騎,數千步兵。再加上幽州諸總管們的家兵家將,也都是來自於關中。不過這些人馬是太子的,賀若弼沒提這些。

據朝廷樞密院新完成的登記,如今朝廷名下的兵馬可不少,三衙兵馬共七十九萬。當然,這是帳面數字,好比南衙軍就有三十六萬,但實際上這三十六萬還得把河南河北的加上,還包括了很多的輔兵。不過十萬關中兵馬,依然不是一個小數字。這是一支不錯的戰力了。

十萬人,哪怕四成輔兵,也依然還有六萬戰兵。

“必須儘快兵發關中,必須得搶在楊廣之前入關,必須搶在楊廣前奪回京師。”高熲也表態了,在他的思想裡,京師的地位是極其重要的,代表着正統。他們太原朝廷既然稱爲正統,怎麼反而能呆在太原呢。

他這種想法易風也是贊同的,只不過他覺得最日入關雖重要,但也不是絕對。

“太師覺得此十萬討逆先鋒,由誰擔任行軍元帥最合適呢?”易風把一個難題踢到了高熲的面前,老太子黨如今四大核心,高熲、賀若弼、韓擒虎、宇文弼,其中賀若弼與韓僧壽都是名將,大將。這次派出十萬關中軍打回關中的話,肯定還得用關中帥,必然在賀若弼與韓擒虎之間選擇了。高韓四人關係緊密,形成一個很緊密的圈子,對於易風來說,這個集團對自己掣肘還是很大的,如果能分化一下這四人幫,對自己肯定大有幫助。現在,讓高熲來推薦元帥,不管他推薦賀若弼還是韓僧壽,肯定會得罪另一個。不一定就因此馬上讓他們關係破裂,起碼也能製造點隔閡先,何樂不爲。

高熲看了易風一眼,哪會不明白易風那點小算盤,可這問題擺在他面前,他根本無法迴避。想了想,他問易風,“殿下,討逆前鋒是十萬關中軍嗎,並不派其它兵馬?”

易風呵呵一笑,“十萬關中軍加外兩萬突厥輕騎,組建討逆前鋒行營,這樣的實力做前鋒已經足夠了。”易風並不打算派自己的懷荒軍也就是北衙軍去,也不用派什麼軍官去摻沙子,派點聯絡官就足夠了。打回關中,關中軍肯定更積極,數量也不少,如果易風派些懷荒軍摻在裡面,再弄親信統軍的話,估計反而把事情弄複雜了。至於說兵權掌控,反覆一時也掌控不了,乾脆先放一邊。

高熲沉吟片刻,最後道,“老臣推薦韓帥統領討逆先鋒軍,由賀若元帥留守樞密院輔佐王元帥。”

這話一出來,賀若弼臉色立即變的很難看了,他本來以爲高熲無論如何也應當選自己的,畢竟自己剛纔已經主動請戰統兵。而且,韓僧壽不論資歷還是威望皆不如他,怎麼反倒越過他去了?賀若弼不說不服韓僧壽,就是當年與他同立滅陳之功的韓擒虎,他都要爭功一番。不過高熲卻也有自己的想法,賀若弼確實資歷高威望足,可賀若弼缺點還是不少的,尤其喜歡亂說話,驕傲自滿。而韓僧壽雖然看似威望不如賀若,可韓僧壽的本事卻不低,當年不過是因爲有大哥韓擒虎身居重職,皇帝便因此刻意壓制他,不讓兄弟同居要職。而實際上,韓僧壽統兵多年,從不曾一敗,在朝中,可以說僅有楊素有此相同戰績。且最讓高熲看重的是,韓僧壽不管是爲人還是統兵,都很穩重,由他統兵先行南下,高熲不用太擔心。

只是他的這一番良苦用心,明顯不被賀若弼接受。

賀若弼坐在那裡,終於還是忍不住重哼一聲,站了出來,“某覺得某比韓帥更適合統兵南下,太師難道覺得不應當是如此嗎?”

高熲見他這反應,皺了皺眉頭,還是好聲道,“賀若元帥當然適合統兵南下,只是眼下只需要一位元帥而已,而老夫覺得留下來的也是職責深重。畢竟先期南下的只是十萬兵馬,樞密院可是統領着朝廷七十九萬大軍。”

賀若弼卻是已經不顧這些了,根本不給高熲面子,冷笑着道,“既然留下來更重要,那就讓韓元帥留下來好了。”

見到賀若弼越說越不像話,韓僧壽只得站出來道,“既然賀若元帥更願意帶兵南下,那某當讓賢,就由賀若元帥領兵南下,某留守樞密院。”

易風笑呵呵的就在那看着,就是不說話,這樣的場面他還真希望多看點。

等最後他們已經協商好了,易風才笑着出聲道,“既然賀若元帥如此忠義,一心討逆,那麼就由賀若元帥擔任討逆軍前鋒行營行軍元帥,由清漳王楊雄擔任長史,屈突通將軍擔任司馬,韋藝衝將軍爲前軍總管。”

“韋衝還在營州,傳旨調他前來嗎?”劉文靜問。

韋衝字世衝,幽州十總管之一的營州總管,他還有一個身份是楊廣次子楊暕的未婚妻的父親,同時韋世衝也是大隋最頂級門閥之一的韋氏家族子弟,現在鎮守遼西營州。也是幽州去年大清洗時,唯一一個沒有被清洗撤換掉的總管。雖然他遠在營州,可易風對於他還這個楊廣的親家還是有些在意的。尤其是營州守着幽州的東北大門,同時也是頂在高句麗最前面的邊州,易風必須得小心謹慎,用一個可靠之人駐守營州。正好趁這機會,把他調回來,換一個自己人。

“嗯,立即調韋總管前來,營州之地,由原嬀州懷安縣令房玄齡爲營州檢校刺史,幽州鎮將羅藝前往接任營州都尉之職,不再設營州總管之位。”上次的代北之戰,懷安城一衆人表現的都很出色,屈突通兄弟表現很好,房玄齡也表現的極好,這次易風乾脆將他們提拔上來,幽州的羅藝他也是印象深刻,正好,一個檢校刺史,一個新任都尉,然後營州總管直接撤消不再設立,也算是爲設置行省提前試行。

“若是韋衝不奉詔呢?”劉文靜又問。

“拒不奉詔,則視爲叛逆,可發兵討之。”易風毫不客氣,他可不願意看到自己背後還有一個擁兵據地的反對者。調韋衝南下,本就是給相互一個機會。如果韋衝真的要跟着楊廣,那就不能怪他手狠了。“把這句話也寫給房喬與羅藝的命令中,若韋衝不奉詔交出營州,就由他們調兵討滅之。”

“明白。”(未完待續,!

第559章 翻臉無情第523章 騎兵對決第315章 放心丸第383章 斷開金鎖走金龍第402章 耍猴第93章 霸府第149章 發媳婦第390章 千金市骨第329章 孤注一擲第84章 聖人第419章 將功贖罪第8章 公主第45章 馬上風第515章 親征第330章 局中局第456章 進擊的李靖第102章 隔山打牛第204章 安保條約第219章 我能反殺第127章 火併第90章 季瑤、霍氏第256章 戲弄第524章 朕不後悔第2章 逼婚第36章 高陳聯姻第81章 書生萬戶侯第163章 晉升第308章 揣摩聖心第207章 投降不可恥第403章 夷男第56章 我願意!第145章 最好的防守是進攻第271章 張三第64章 不打不相識第527章 我要當皇帝第311章 如虎添翼第146章 軍糧第533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326章 一枝紅杏出牆來第391章 遲暮的王者第422章 糧草百萬、甲四十萬第104章 狼騎第123章 論功行賞第112章 種子第301章 欲擒故縱第482章 雙封皇太子第130章 一石三鳥第449章 和談第200章 調●戲第511章 楊廣歸天第546章 天要下雨 娘要嫁人 由他去吧第423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51章 無路可退第317章 賜婚第152章 退避三舍第335章 落幕第394章 雪夜二第547章 雙喜臨門第573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560章 人頭滾滾第307章 高處不勝寒第508章 改弦易轍第308章 揣摩聖心第474章 自信滿滿的蘇支第31章 賭鬥第219章 我能反殺第11章 蕭美娘第23章 盟友第550章 戰爭紅利第368章 不幸言中第145章 最好的防守是進攻第544章 瘋狂的李靖第232章 進擊的楊諒第507章 名將對決第157章 收穫頗豐第344章 晚餐第381章 大肥羊第311章 如虎添翼第378章 暗箭第548章 全面戰爭第272章 李四第515章 親征第7章 截殺第20章 樂極生悲第455章 我們投降第99章 塞上連城第543章 大封功臣第228章 吃醋第562章 開拓者第57章 旗、令、印、冊第350章 請立趙王爲皇太孫第502章 楊素第249章 共贏互利第454章 威逼利誘第523章 騎兵對決第275章 謀害第169章 不可阻擋第533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60章 龍膽第398章 萬歲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