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不可阻擋

揚州。

楊廣看着手中的信件,臉上泛起笑容。今天真是個好日子,難怪一大早起來就聽到院中樹上喜鵲在叫個不停。手上的這封書信是朝中的強力盟友越國公、尚書右僕射楊素髮來的親筆信,信的內容極爲重要,也令楊廣極爲高興,以致於他已經反覆看過三遍,還沒有放下。這會他又仔細的從頭到尾的再看了一遍,楊素的一筆字寫的很好,魏碑體充滿着陽剛之氣,就好像楊素其人,文武兼資,所向無敵。不論統兵還是朝中執政,楊素總是能所向披靡,再難的事情到了他的手上,也總能成功完成。楊廣心中感嘆,自己給楊素楊約兄弟的那十幾萬貫的禮物果然沒有白送。

楊素的字寫的很好看,信的正文卻只是照例的一些起居寒溫的客套話,泛泛而談,楊廣也懶得再看。

他直接拿起了另一份副信。副信是不具名的信,隨信一起送來,一般用以請託辦事和商談機密事宜。

楊廣是揚州大總管,大隋如楊廣這樣的大總管有四個,並揚荊益,每個大總管府下都少則轄二十餘州,多則五十餘州,各轄兵馬十餘二十萬。大隋的數十個大小總管府,都在這四大總管府轄下。大隋有三百餘州,千餘縣。朝廷中央很難直接掌控三百餘個州,因此在當初撤消了州下的郡一級後,又不得不在州上沿例設總管府以統轄諸州。總管府少則統一二州,多則四五州。甚至十幾州。這些總管上馬管軍下馬管民,權力極大,爲此天子對這些總管也是防範極嚴。除了四大總管基本上都由皇子親自坐鎮以外,對於大小總管們也有嚴格的約束,例如明令總管府不得結交朝中大臣,總管之間不得相互聯通。

就算楊廣這樣的親王大總管,也是不敢公開和朝中的宰相楊素來往的。

正信只是客套,不具名的副信纔是正事。楊素副信上寫的是關於懷荒鎮的事情,楊廣之前託楊素出面辦事了易風和猛虎盟的招安之事。上次又託楊素建立懷荒軍鎮。楊素信中把這件事的處理結果傳來,朝中對於懷荒的重視超出了楊廣的預料,而且有太子一黨的蘭陵公主駙馬兵部尚書柳述的插手。最終這件事情有了變動。天子已經下令,將軍都關外到大寧再到懷荒這一數百里範圍之地,新建爲武州,並設立武州總管府。爲下總管府。比中等州,並調派了車騎將軍屈突通爲使持節武州諸軍事、武州刺史。另外還有屈突蓋、韋雲起、房玄齡、李靖等一干人也都被選任爲總管府和武州官員,而原本楊廣推薦的懷荒鎮將宇文化及被授予了總管府司馬之職,比懷荒鎮將其實還要高些,總管府司馬,是專管武事的官職,另外張衡段達郭衍三人的兒子也得以授予列曹參軍的實職,倒是易風。被授爲了武州新設三縣中的懷荒縣縣令,兼懷荒鎮將之職。

楊素信中告訴楊廣。屈突通屈突蓋兄弟和韋雲起與房玄齡都是柳述舉薦的人,不過讓楊廣放心,這幾人並非是太子一黨,相反還都曾因爲明裡暗裡得罪過柳述一黨,因此被柳述這次藉機趕到武州去了。而李靖、宇文化及等人則是由他舉薦的。楊素告訴楊廣,李靖是個很有才能的人,他是已逝大將韓擒虎的外甥,文武兼資,有非常之才,特別長於兵事。雖然如今快三十歲的李靖還只是一個駕部員外郎的文職,但其實他更長於兵事,他向楊廣推薦李靖。

另外對於易風的安排,楊素表示並非是他的意思,讓易風出任懷荒縣令兼鎮將,是皇帝的意思。皇帝很看重懷荒,特別是基於如今的北方局勢下。但天子這次安排中,雖然設立了武州總管府,可實際上武州三縣,懷戎和懷安二縣都在長城以內,懷荒縣境則俱在長城之外。武州的州治和總管府都設在長城內的懷安縣,天子的這個安排,實際上等於懷荒依舊是交給了易風去管理。對於這個安排,張素猜測可能是天子擔心朝廷如果動作過大,會讓易風有其它的想法,所以現在懷柔爲上,懷荒依舊交給易風管理,天子甚至還特別下旨,授易風開府儀同三司勳官,這比原來的儀同三司升了兩級,跳過了上儀同三司。有了這個開府儀同三司,易風也就能名正言順的繼續開設幕府。天子旨意允易風仍以冠軍將軍名開幕府,置長史以下官屬,朝廷俱給印章,並聽發懷荒各城兵馬,若有機急,且許便宜行事,上鎮將以下官得承製補授。

看到這裡,楊廣也是十分驚訝。

天子對易風和懷荒的處置大大超出楊廣的意料,不但沒有接掌懷荒的兵馬城鎮,反而讓易風繼續管理關外懷荒外,還給他升了兩級勳官,讓他繼續開府,並且還給懷荒的幕府,以及他下面的各城設立的文武官員都承認且補授官職和給印章。最讓楊廣驚訝的還並不是這些,最讓楊廣驚訝的是天子旨意中,明旨說明的給易風便宜行事的權利。

許便宜行事,短短五個字,可包含的權利卻是具大的。

大隋的諸多總管府,因爲統兵管民,因此權利極大,也因此受到極大的限制。比如各總管府雖然統領諸鎮兵馬,但若非盜匪做亂,以及外敵入侵、士兵譁變,地方叛亂等這些緊急的情況下,總管府就算調動十人以上的軍隊,都必須先得請示朝廷,由兵部發給符印,才能調兵,否則就是擅發。而擅發的處置是極嚴的,擅發十個兵以上徒一年,百人徒一年半,百人加一等,千人絞。就算髮生緊急狀態下的發兵,也必須同時上報。

而有了便宜行事權就不一樣了,便宜行事就是可以先斬後奏。

這個便宜行事的權利。大隋天子只給予如四大總管府的皇子,以及一些邊關之地的總管,如嶺南的譙國夫人。處於南蠻之中的桂林總管府等。

新任的武州總管屈突通都沒得到這個便宜行事的權利,易風這個小總管都夠不上,只是一個上鎮將的新受招安的邊將,卻一下子有了許便宜行事的權利,可知天子對於懷荒的看重了。

三十萬民,兩萬兵,看來不光是楊廣對易風勢力的清楚瞭解。就是天子楊堅,也看到了易風手中實力的不俗。這也並非是楊堅忌憚易風的實力,易風雖然手中有幾十萬人。但這還不會放在楊堅的眼中。楊堅這樣做,只能說是其一慣的手段,借力打力,招安封賞易風的同時。卻也從此爲大隋所用。楊堅不在意一些封賞。但如果用一些封賞就能讓易風等懷荒人馬成爲朝廷的一道屏障,又何必那麼麻煩的去用其它手段呢。借力打力,一向是楊堅的得意手段。朝廷若真要收了易風的兵馬,奪了他的權,說不定還又要生起事端來,若是平時倒還罷了,如今東突厥和高句麗都是蠢蠢欲動,朝廷卻不得不在北疆小心謹慎。

楊廣看到這裡。不由的長嘆一聲,心裡嘆道:“麻煩!”易風的懷荒鎮沒有被朝廷接掌。對楊廣來說當然是有好處的,可也不免與他原本的計劃有些不足,他本想讓宇文化及、司馬德戡等晉王府心腹去掌控懷荒鎮,現在卻是落空了。易風現在得了天子的承認,已經是無可阻擋的在懷荒坐大了。從現在起,他不得不轉變對易風的態度,想要簡單的壓制看來已經不可能。於是,楊廣心中想着,也許該適當的多籠絡下這個私生子了。或許自己可以多打打父子這張牌。

信中接下來談的是徵遼之事,自六月三十萬大軍開始誓師出征後,進展的並不順利。朝廷剛接到的軍情急報,周法尚的水師艦隊在海上遭遇了風暴,幾乎全軍盡沒,只有少數人抱着破木板逃生。目前這個消息已經得到了確認,天子大爲震怒。更讓天子震怒的是,漢王楊諒和高熲、王世積的陸路大軍,現在被困在了遼河岸邊。二十餘萬兵馬,還未交戰,就已經因爲路上水土不服,士兵染上疫症,先損失了四萬餘人,軍中的牛羊馬匹更是損失極重,這使得軍隊的補給運輸中斷,現在剩餘的十幾萬人馬駐紮在遼河岸邊,卻早已經斷糧,高熲還一直在苦撐着等水師前來支援,補給糧食。

高熲還不知道水師已經盡沒,天子現在還打算徵召民夫騾馬,向遼東送糧,又打算再組建一支水師前往遼東。不過朝中已經有許多人持反對意見,如今已經入秋,馬上就要入冬,一旦到了冬季,遼東苦寒,大軍的補給更加困難,士兵們出發的時候還穿着夏裝,十幾萬人的過冬的衣裝就是個大麻煩,更何況,疫症也還沒有完全好,每天仍然有許多將士病死,整個東征軍的士氣俱無,已成孤軍。而且要調糧,短時間也不可能馬上送到遼東去。大軍繼續守在遼東,只怕到時一個都活不下去。

現在楊素每日在朝中竭力要求撤軍,並開始着手準備彈劾高熲和周法尚、王世積等人喪師誤國。

楊廣不禁搖搖頭,又忍不住冷笑一聲,東征之前,易風告訴他這次東征必敗,並說了諸多理由之後,楊廣還有些半信半疑。最終他以嶺南蠻夷叛亂爲由,讓自己從東征之中脫身而出,並讓楊素等人也退出,其實也是在進行賭博。這段時間來,楊廣一直很擔心着遼東的戰事,生怕哪天突然傳來高熲楊諒已經攻破敵國,擒回高麗王班師的消息。現在徵東軍敗局已定,楊廣終於鬆了一口氣。他賭贏了,眼下的情況,不管天子還有幾分不願意承認失敗,最終的敗局都已經註定了。用不了多久,天子就會認清現實,最終下達撤軍的命令。

東征高句麗失敗,太子黨和漢王黨都損失慘重,楊廣坐收漁利。

“高潁已經坐着相位太多年了,這次之後,高熲在父皇心中只怕再不能如從前般受倚重信任了。”楊廣心中暗笑,三十萬大軍損兵折將,未與高麗交戰一刀一槍,就已經敗成這樣,到時能不能有三成的人馬回來,都難說了。一下子損兵十幾二十萬,到時總得要有人承擔責任的,不管是高熲還是楊諒,這次都吃了一記悶棍了。

現在回過頭來想想,自己確實有些僥倖,早些時候,誰會把一個高句麗放在心上呢,誰不以爲這次出征是手到擒來,必勝之局。可現在的結果,大軍還沒有跟高句麗人動手,就已經自己敗了。隋軍上上下下都太過輕敵,準備的太匆促了,現在想想,若是自己領兵前去,恐怕也一樣是這樣的敗果。突然間,楊廣對於早早就已經堅定此戰必敗的易風,又多了幾分重視。

當初易風跟自己說東征必敗的時候,他正被自己圍困於高家莊,卻敢獨身一人前來自己的軍營。再看現在,東征軍已經兵敗,而易風呢,竟然在不知不覺中,短短時間,已經在懷荒拉起了一股不小的勢力,甚至已經得到了天子的承認。

這個私生子,真是不簡單,自己以往還是有些小看了他。

開府儀同三司、冠軍將軍、懷荒縣令,懷荒鎮將,既能在東征之前就看出東征必敗,又能短時間內平定燕山與大青山綠林,建起懷荒鎮,自己以往真是太小看了他了。

楊廣突然嘆了一口氣,他想起了易風的母親,那個曾經讓他永遠難以忘懷的女人,年少時的輕狂,一時不羈,卻最終釀成了大錯。若沒有那次意外,也許自己和太子之間能做一對好兄弟,兄友弟恭,不會再這樣相互仇恨了二十年。

“十六年前你沒有殺死他,十六年後,你卻再也不可能殺死他了!”楊廣冷冷的搖頭。(未完待續……)

第150章 謝文東第360章 狼煙起第289章 買買買!第476章 瓦解第491章 請降第267章 山寨第500章 爆菊花第203章 冰之城堡第35章 侮辱第203章 冰之城堡第101章 坑第569章 劫富濟貧第81章 書生萬戶侯第562章 開拓者第352章 太子、太孫並立第349章 織一張大網第295章 封王建國第171章 皇長孫第256章 戲弄第99章 塞上連城第216章 枕邊風第283章 金屑酒第542章 大清洗第211章 天崩第77章 先收一點利息第118章 根基第377章 宮廷政變第111章 心寒第422章 糧草百萬、甲四十萬第38章 打臉第214章 完美第427章 奇貨可居第2章 逼婚第40章 財色兼收第263章 可願與某賭上一局第533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247章 不怕賊偷第361章 一直向東第317章 賜婚第337章 小霸王第434章 楊勇第204章 安保條約第178章 藥師第226章 借雞生蛋第280章 雷霆雨露第6章 黑衣人第383章 斷開金鎖走金龍第517章 魯陽關第133章 長弓第508章 改弦易轍第301章 欲擒故縱第406章 代號007第475章 漢王已略地 四面楚歌聲第412章 終日打雁第110章第109章 楊廣秘令第507章 名將對決第569章 劫富濟貧第302章 發難第66章 河南綠林第152章 退避三舍第212章 斬帥第76章 打鐵匠尉遲恭第9章 見面第434章 楊勇第237章 君無戲言第430章 扶不起的阿斗第140章 野狐城第179章 來襲第404章 一 日 三驚第23章 盟友第367章 戰長街第469章 絕戶計第77章 先收一點利息第265章 前夕第550章 戰爭紅利第361章 一直向東第413章 女怕上錯牀,男怕跟錯人第45章 馬上風第564章 滅國第495章 被惹怒了第511章 楊廣歸天第314章 皇家第459章 戰陣鬥將第13章 血色婚禮第146章 軍糧第401章 不知死活第528章 鳥盡弓藏第299章 卓爾不羣第548章 全面戰爭第214章 完美第271章 張三第208章 善守者第286章 先發制人第292章 荊州大總管第214章 完美第493章 天上天下 唯吾獨尊第568章 人均二十畝地第55章 你得娶慕容薔薇第492章 急怒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