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7章 哀心在此,不妨成燼

往常來東華閣,好幾次李正書都在。

當年在這裡背《景略》,說“太子射龍狐”之時,都是李正書在旁答疑解惑。

但今天的李正書,在摧城侯府裡主持他親侄李龍川的喪禮。

能以布衣之身,常伴讀於東華閣,甚至得了個“東華學士”的雅號,李正書絕對是天子最親近的幾個人之一。

但以後的李正書,將不再來東華閣。

皇帝陛下高高在上地坐在那裡,從來不讓人看清他的喜怒哀樂:“你知道麼?玉郎君從來都是個很懂事的人。”

“李先生很有學問。”姜望道。

皇帝道:“你知道朕說的是哪個懂事。”

姜望沉默。

“李正言是朕的逐風統帥,各方面都是上上之選,尤其用兵風格多變,揮灑自如,如書華文。但朕實在要說,純以修行天賦論,李正書勝他不止一籌。文華自不必說,能在青崖書院出頭,是寫得了天下文章的。至於武略……”

皇帝看了姜望一眼:“玉郎君也自謂‘不知兵’,從來不談兵事,不讀兵書。但有時較論史例,依朕來看,他韜略不輸李正言。”

姜望覺得這個“也”字實在是很莫名其妙。說李正書就說李正書,扯那麼遠呢。

皇帝道:“他是李家的庶長子,生母死得很早,自小是李老太君把他帶大。因爲個人才華太過,他選擇壓制修行進度,晚成神臨,以此避免和李正言競爭。因爲李家榮華太盛,所以他不肯入朝,情願爲家族韜隱——這樣的人,你說是不是一個懂事的人?”

以前姜望從來不會揣測天子的心思,但今天他想——天子大概是覺得,李正書這一次的辭行,是有些任性了。

那麼懂事的李正書,突然不懂事一次,天子不習慣。

姜望不由得說道:“懂事的人,常常是受委屈的人。總是咬着牙不吭聲,慢慢別人竟不覺得他會痛。”

皇帝的聲音像在極高的位置漂浮:“你在朕這裡受過委屈嗎?”

“草民沒有。”姜望垂眸道:“草民不懂事。”

若真沒有受過委屈,曾經的國之天驕,列國最年輕軍功侯,今日爲何稱“草民”!

天子冷笑一聲:“連你也沒有真心話跟朕講了麼?你們一個個的,心裡積着怨吶!”

今晨本該有雨,外間都起了雷霆,卻在這刻,驚散了。

暖閣之中懸明的寶珠,暖光都搖晃。

姜望擡起頭來,認真地看着這位親手建立霸業的皇帝:“如果您要這樣講話,那草民現在就會覺得委屈了。”

霍燕山努力地讓自己藏在廊柱後面,但因爲他在內官之中罕見的高大身形,躲藏十分失敗。

“霍燕山!”天子擡高音量。

霍燕山急步而前,低聲應道:“陛下。”

天子道:“江汝默今天去摧城侯府,傳達政事堂的意見,要予朕的定海神將以風光大葬。摧城侯是怎麼答的?”

霍燕山道:“摧城侯說,此事有公私兩論——於私而論,李龍川不是正死,不宜大辦,久視傷心。於公而論,李龍川享國之俸,不是爲國家立大功而死,不配受大祭。”

“狗膽!”天子罵道:“事涉世襲國侯,你敢有一字不實嗎?”

霍燕山伏身道:“內臣以項上人頭作保,未有一字增減。”

“姜真人!”天子道:“你怎麼看?”

盛夏的東華閣,給人涼颼颼的感覺。

姜望昂首直脊,受了這聲“姜真人”。

他扭頭看着霍燕山,居高臨下地問道:“敢問霍公公,江相當時是怎麼迴應的?”

霍燕山擡頭看着天子。

天子只道了聲:“說!”

霍燕山道:“江相說,李龍川是國家良將,他的喪事就是國事,理應國禮治之。但在這種事情上,一位父親的意願,高於一切。哪怕是國家禮制,也當爲此讓步。摧城侯既然不喜喧囂,怕驚擾了英靈,此事也就作罷。咱們哀心在此,不妨成燼。”

姜望轉身對天子一禮:“天子氣度恢弘,真乃千古仁君!”

皇帝冷漠地道:“江汝默是個老好人,慣會說場面話。只有你這樣的魯鈍之人,纔會當真。”

姜望道:“‘老好人’的評價,草民也聽過。‘面慈心黑’的評價,草民也聽過。江汝默可以是任何一種人,草民眼拙,無法看清,更不敢妄評。但大齊國相在摧城侯府,當着李龍川的遺體,只有態度,沒有場面。”

皇帝道:“那也只是江汝默的態度。”

姜望道:“您用江老爲相國,這就是您的態度。”

就像曹皆在海外,無論做了什麼決定,都代表齊天子。

哪怕齊天子自己未見得會那麼做!

姜述這樣的帝王,是願意讓臣屬擔美名,自己擔惡名的。若真有什麼事情激沸民怨,他也絕不會諉責於誰。只會說,“朕躬親”。

“不必說江汝默如何了。”皇帝一拂袖:“你來揣摩一下朕心!朕也想知道,你姜青羊會如何想朕。”

姜望道:“草民豈敢妄測天心!”

“你不得不揣摩。”皇帝說。

姜望沉默了一會兒,然後道:“伐夏一戰,逐風鐵騎連下奉節府二十三城,而後躍馬江陰平原上,對峙夏軍。正面鋪開,刀尖對刀尖。一次衝鋒,減員三萬餘,直接打廢了故夏之鎮國軍。摧城侯親爲先鋒,躍馬迎敵。其子其女,都在陣中,緊隨其後爲次鋒。舉家於一戰,此草民之所未聞而親見。”

“在鬼面魚海域,李鳳堯與草民言,說李氏接受朝廷的一切決定。在摧城侯府,老太君跟草民說,李家吃的是軍糧,端起這碗飯,就不會怨。此草民之親聞。”

“石門李氏如何,對不對得起國家,實在不在草民的言語中。在已經過去的那些年月裡,在那灑落的鮮血,折斷的弓,在您眼中!”

他擡高聲量:“陛下這樣的聖明天子,怎會不體諒一個父親的傷心!”

言似金玉,擲地有聲。

皇帝看着他,卻道:“你心裡想了這許多,講起來滔滔不絕,還說你不敢妄測天心!”

“……我臨時想的。”姜望道。

皇帝冷聲道:“這要衍道了,也不裝魯鈍了,敢說自己腦子轉得快了?”

姜望道:“說真心話,用不着腦子轉得快。違心的人才要費心思!”

皇帝看了他一會,道:“接下來打算去哪裡證道?”

姜望道:“中域。”

皇帝又冷笑:“中域風水好。大概更適合你。”

姜望道:“自古而今,沒有評出來的第一,更沒有自認的第一,只有打出來的第一。”

皇帝問:“那爲何不去北域?”

姜望沒有說話。

“你這樣子真叫朕心煩!”皇帝把奏摺揚起來,好像要砸他,但最後只是扔在桌上,發出‘啪’的一聲響:“滾吧!朕要上朝了。”

姜望拱手一禮:“草民告退。”

轉身便往外走,姿態十分灑脫。

皇帝的聲音又在後面響起:“出門就去中域,還是先回一趟博望侯府?”

姜望又轉回來,端謹地道:“回去看一眼。”

皇帝不耐煩地甩了甩手,像是驅趕惱人的蒼蠅。

姜望這回清靜地走出了東華閣,再未被打斷。

唯獨是當他走出東華閣的時候,回看那廊臺樓苑——大齊皇帝的龍輦,已經起步。隔着帷簾,只看得到皇帝的側影。他以手支額,靠坐在華蓋之下,似在短憩,又似是在沉思着什麼。

天是矇矇亮的,尚有幾顆星子。今天子履極至尊六十五年,每天都是這個時候去紫極殿。除非親征在外,否則風雨無阻。

在以往的任何一個時刻,齊天子在姜望心中,要麼代表威嚴,要麼代表力量,要麼令人敬畏臣服,要麼叫人感恩戴德。

但是此刻他感到,這真是一個孤獨的人。

……

……

如果說偌大的臨淄城裡,有什麼地方是永遠鎖在記憶中,永遠叫姜望覺得不會改變的,亦只有一座博望侯府。更具體地說,是重玄勝和易十四的家。

他們這時候當然都在家中。

和重玄胖在摧城侯府裡碰見,只是對了個眼神,彼此沒有一句話。這會兒在博望侯府裡再見,話就說個沒完。

十四不說話,只是默默沏了兩杯茶。

茶香淡雅宜人。

重玄勝中止話頭,強調道:“十四自己炒制的明前煎雪茶,跟易大夫學的手藝。”

十四便微微地笑了。

姜望道:“好茶!”

小飲一口,復讚道:“真好!太好了!天下無敵的好!”

十四拿來一隻青翠色的玉竹茶罐,放到姜望旁邊,眼角都泛笑:“帶着身邊喝。”

重玄勝大手一抓:“別啊,我都不夠——”

只抓了把空氣。

姜望把這隻茶罐仔細收好,又問道:“告訴我罷,十四,咱們向來同一陣線——勝哥兒這段時間都做了些什麼?”

十四笑着搖搖頭。

重玄勝道:“殺了幾個人。都是小角色。有什麼好問的?”

“那也值得你親自動手?”姜望問。

“氣不順,撒撒氣。會有人理解的。”重玄勝道:“倒是博望侯出面維護李家,多多少少讓人不安。”

姜望道:“天子不會在意這些。”

他又看向重玄勝:“你也不需要我來提醒。爲什麼?”

“什麼爲什麼?”重玄勝攤開大手:“我知道攔不住你,所以沒有給你寫信。我知道去鬼面魚海域沒有意義。所以沒有去。”

“不想說算了。”姜望喝了一口茶,又讚道:“這味道真是不錯!茶選得好,炒制手法更是出神入化。要是每天都能喝到,我真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再誇也沒有多的給你——”重玄勝驀地轉頭:“十四,守住咱們的家當!”

十四本來探向儲物匣的手,劃了一個大圈,捏了捏自己的額發。

重玄勝這纔看回姜望:“這回入宮,天子跟你說什麼了?”

他又擺了擺手,補充道:“你們私人的話不必說,說說涉及李家的部分吧。”

姜望就把自己和天子關於李家的對答講了一遍。

重玄勝靠坐在那裡,靜靜地聽完,而後嘆了一聲:“龍川以前總說,他大伯是如何好,是怎樣風流人物,以前總帶他去哪裡玩耍。他對他的大伯,還不算真的瞭解——李正書這樣的人,若不是生在李家,現在也該封侯拜相了。”

大家都在侯府,大家都有大伯。但……

大伯和大伯,有時候彷彿是兩個名詞。

姜望點頭同意:“李先生確實是個很有才能的人。”

“你沒懂我的意思。”重玄勝說道:“若天子能夠問鼎六合,李正書就是下一任相國。倘若不能,那麼李正書就是他留給下一位皇帝的相國。”

姜望沉默了一會。

他本想繼續沉默。

但還是忍不住道:“啊?”

重玄勝按了按額頭,跳過這個話題:“天子提到我了沒有?”

“他提你做什麼?”

“你好好想想。”

姜望認真地想了想:“‘出門就去中域,還是先回一趟博望侯府?’——這算嗎?”

“太算了。”重玄勝長舒一口氣:“你姜真人確實是好用。”

“怎麼?”姜望問。

重玄勝靠坐在大椅上,仰看穹頂,語氣略有唏噓:“於無聲處聽驚雷。東華閣裡的這番聊天,是天子對李家的安慰,是天子對你姜真人的關心,也是天子對我的——勸勉。”

這番話要費點勁才能理解,姜望想了想:“你是說……對你的警告?你本來打算做什麼?”

重玄勝閉上眼睛:“你不會想知道的。”

“恐怕是你不想告訴我。”姜望說。

“事情不會再繼續了。沒有什麼說的必要。”重玄勝睜開眼睛看着他,笑了笑:“暑氣凌人,不如吃茶。”

“我也要勸勉一下你。”姜望乜着他道:“講話清楚些,不要總是雲山霧罩。”

十四安靜地旁聽着,清澈的眼睛裡,也有疑問。

“有些時候講不清楚。”重玄勝笑着對十四解釋:“譬如我說天子對我勸勉,這就叫懂事,叫‘體天心’。但我若像某些人一樣,說天子是不是在警告我啊?這就叫心有怨望,非是良臣。往後可就危險了。有些升斗小民,講什麼都無所謂。你相公可是國家重臣,一言一行,都得費些思量。”

十四輕輕摸了摸他的肚子:“相公辛苦了。”

重玄勝用大手蓋住她的小手:“能與你攜手,無論身在何處,我都樂在其中。”

“你這樣子真叫我心煩!”姜望把茶喝了乾淨,將空盞在茶桌上一頓:“爺滾了!路遠事繁,不與你扯閒篇!”

說罷真個按劍起身,揚長而去。

“姜真人!”重玄勝在身後喊了一聲,而後道:“此去山長水遠,風疾路險,不知你能否一步登天?”

姜望拍了拍懸腰的劍:“你只需要靜等。”

就此孤身出門。

這是道歷三九二九年的盛夏。

一個名爲“姜望”的青年,決定去中域證道。

第九十六章 太上忘情第1614章 人間曾飛雪第1496章 吾心安處第2184章 先削帝號,再削長生第1755章 別來幾度寒第789章 疾赴第620章 凌霄秘地第1878章 設使冠軍侯在此第1539章 天心難測第708章 兩百一十八年第1412章 展顏即春(爲月票兩萬四加更)第1535章 此心如何第一次發單章,說一些心裡話。第1175章 ?請爲天下戲第1031章 風華第638章 九江城域第五十二章 可以爲書,寫我春秋!番外-誰家飛馬巷,當時只道是尋常第858章 爲何而死第758章 掌控第754章 這一剎第1084章 五馬客第1679章 懶握刑權第773章 求請兩天假第1628章 極樂第1608章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第818章 見勢第1726章 關山難越第1823章 我不敢說出它的名字第1758章 一池春水映桃花第1762章 欠我憶我須還我第1449章 風雨如晦晚上八點萬字章結卷第2204章 氣吞萬里第五章 干戈玉帛第774章 殃禍番外-誰家飛馬巷,當時只道是尋常第1623章 在茫茫人海里,尋一個具體的姓名第五十五章 歷史空白第2174章 他決定去死第1702章 論功論德第1449章 風雨如晦第2350章 三鍾護道,劍爐煉魔第1766章 你們要退三十一!第1597章 日出第979章 鏡花 (爲盟主林又雪加更)第五十二章 美麗 智慧與戰爭第298章 陰陽遊殺陣第1868章 衆生有憾第436章 張先生第821章 何愚第777章 踏心第1222章 ?舔舐傷口(爲書友奪盡同輩風華的第1037章 誰有此心第1487章 唯南不臣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橘肥貓深院第四十章 他不配第四十九章 創世之書第847章 囚海獄第1542章 百萬雄師第六十三章 今日殺你第1368章 扶搖(求月票)第一百三十章 天地,君,親,師第630章 魘第549章 華英宮主第一百八十九章 君赴長夜,我向明月第2328章 天地受命第1465章 凋南淵第640章 將心照誰第723章 畫眉第1118章 ?曾見青史,萬古如斯(月票一萬四第840章 近許者禿第448章 搏蛇第1622章 爲誰風露立中宵第514章 做自己的主第711章 開國隱秘第1330章 知則易苦第2358章 壯我宏聲第760章 世面第1753章 覆軍殺將第228章 救命稻草第507章 億萬星光持一劍第2254章 行水則竭,行草則死第2194章 青虹貫野第1012章 ?無華 (爲盟主錦者四十九加更!)第297章 兵臨第十四章 此乃劍中天子第306章 求同存異第154章 你以爲的正義第2307章 共襄盛舉第1740章 玄鏡獨鑑第一百一十四章 英雄膽第1289章 萬般皆在修行中第602章 傳信第553章 提醒第七十二章 北斗有七星,玉衡居其五第557章 泰山王第1729章 生死六合,白玉有暇第1463章 神名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