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槐香(六)

連南北而通鹽糧,系西東而促茶馬,帝都長安無疑是大唐絕對的政治、經濟中心。

時值正午,懸在天空正中的日頭毫無保留的將光輝撒向九門城闕,映照的長安城般若聖地。

明德門外,滿朝文武在太子李亨的帶領下,圍攏在皇家儀仗旁,靜候着安西大都護高仙芝的到來。早先已從安西傳來捷報,高仙芝率安西軍長途奔襲數千裡,與石國、突騎施人大戰於河中,擒敵酋而大獲全勝。這是繼石堡城大勝後大唐對外戰爭取得的最大規模的勝利。

皇帝陛下聽聞戰訊後龍顏大悅,盛讚了高仙芝。只是由於這幾日來,陛下他老人家偶感風寒,不能親自出城,遂遣太子代其迎接安西軍將士。

太子李亨在楊國忠的刻意打壓下日子並不好過,這幾日來甚至只能困居在東宮,整日讀書習字。這樣的日子,壓抑的李亨幾欲瘋狂。如今有了這個代替父皇迎接安西唐軍的機會,他怎麼能放過?

這可是一個提升個人形象,增強自己在朝中影響力的絕佳機會,畢竟他現在代表的是大唐天子,沒有一個人敢此時在他身上挑刺、抹黑!

想通此道,李亨心情大好,竟主動和身側的幾名股肱重臣低聲聊了起來。他今天特意換上了大朝才着的冕服,一時峨冠博帶,威嚴不凡。

畢竟是天家血脈,長期養尊處優所積累的上位者氣度,使得李亨可以輕鬆的駕馭住羣臣。這種感覺很是奇妙,原來絕對的權利可以帶來精神上的如斯快感,難怪古往今來皇族中那麼多人爲了那個位置父子相食,手足相殘。

雖已是季秋,正午的太陽到底有些擾眼,李亨微眯着眼睛,享受着羣臣拜服的這一刻時光。

此時此刻,他彷彿便坐在大明宮含元殿中,俯瞰着殿下文武百官,安然享受着他們的三叩九拜。而諸如楊國忠之流的逆黨佞臣,正身着破碎的囚衣跪在大殿中口乎萬歲,請求自己饒他一條賤命。

自己冷哼了一聲,揮了揮手便叫禁軍將楊氏一門全部拖出宮禁梟首示衆。

對,連帶着楊貴妃一齊梟首示衆,什麼貴妃、國夫人,楊家的人沒一個好東西!楊家的人要全部殺光,以絕後患!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高大都護他們應該到了!”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衝李亨躬身行了一記軍禮,提醒道。(注1)

李亨這才從位列九五的虛幻之夢中抽離出來,輕咳了一聲,衝陳玄禮露出了一個微笑。他厭惡微笑,厭惡做戲,可偏偏在這骯髒陰冷的宮禁中,只有善於做戲者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或許只有等到端坐含元殿的那刻,自己才能徹底的放鬆吧?

李亨心中暗歎一聲,舉目朝遠處望去。

果不其然,一里見外的土原上,此刻揚起了一線灰濛濛的沙塵,模糊、混沌了天與地的界限。就在這灰濛濛的沙塵之中,衝出了數百騎唐兵。

雖然知道這些士兵都是安西唐軍,不會對自己構成絲毫威脅,李亨還是被嚇了一跳。在他的印象中,京中禁軍包括左右金吾衛的騎兵都沒有這種凌然的氣勢。

這些是見過血的勇士,是真正的大唐男兒!

他們能爲大唐,爲自己效死力固然是好,但若是他們起了反心,揭竿而起,以拱衛京畿長安的府兵戰力,恐怕......

李亨已不敢再想,只嘲自己想入非非。如今大唐四海昇平、萬民歸心,有哪個不識趣的將領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舉起反旗?

思及此處,李亨心中稍定,將自己調整到最理想的狀態。

在距離城門還有三百步的地方,高仙芝下令全體唐軍下馬原地待命。安西將士都是訓練有素的好男兒,一令既出,自是遵命照做。

整齊的軍容讓滿朝文武嘖嘖稱歎,紛紛讚揚高仙芝治軍有方。

高仙芝只覺血脈噴張,強自控制着心緒纔沒有將欣喜志滿的情緒表露出來。他略略朝明德門的方向望了望,只見皇帝陛下沒有出城,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只是他畢竟是混跡官場的老油子,這種失望的神色只在他的面頰上一閃而過,隨即便被平和的神色所掩蓋。高仙芝邁開方步,迅疾的朝明德門走去。與此同時,大唐太子李亨也在羣臣的簇擁下朝高仙芝迎來。

雙方在距明德門一百步的位置相遇,高仙芝立時跪倒在地道:“末將高仙芝參加太子殿下。臣不負皇恩,率安西軍大戰諸胡於河中,擒不臣賊酋特勒、移拔二人,現押解其進京聽候皇帝陛下發落!

“快快請起,高大將軍快快請起。”李亨躬下身子,將跪倒在地的高仙芝虛扶起來道:“孤曾聽聞高仙芝將軍爲萬人敵,如今看來誠非虛言。高大將軍爲我大唐立下如此大功,父皇十分欣慰,本想親自出城相迎,卻不曾想偶然風寒。爲了社稷着想,父皇便遣孤代其出城郊迎,希望將軍不要介意。”

身爲當朝太子,他這番話已將姿態放的極低,便連高仙芝都有些過意不去。

“殿下折煞臣了!”高仙芝道:“殿下金枝玉葉,國之儲貳,能夠屈尊郊迎臣於城外,已是對臣、對安西將士極大的榮寵,臣在這裡代爲大唐奮勇殺敵的弟兄們謝過陛下、殿下了!”

說完,高仙芝竟欲再拜,虧得李亨眼疾纔將其扯住。

“莫要多禮,莫要多禮。”

李亨微微一笑道:“父皇能得高將軍這樣的柱國棟樑,實乃父皇之幸、大唐之幸耳。”

一旁的東宮屬官韋倫兒見狀,立時見縫插針的跪倒道:“河中大捷,乃是陛下英武、殿下仁德所致。願我大唐國祚綿延、繁盛無疆!”

被他這麼一激,文武百官皆是了悟,紛紛跪倒道:“陛下英武、殿下仁德。我大唐國祚綿延、繁盛無疆!”

“陛下英武、殿下仁德。我大唐國祚綿延、繁盛無疆!”

注1:陳玄禮:唐朝時期的禁軍將領,因誅殺韋后、安樂公主以及發動馬嵬坡之變而名留青史。官至龍武大將軍,受封蔡國公。

第60章 覓渡(二)第43章 滄浪(二)第34章 因果(四)第43章 滄浪(二)第51章 天問(三)第21章 鬩牆(一)第3章 亂世(三)第64章 采薇(一)第26章 行者(一)第1章 武陵(一)第24章 龍吟(二)第67章 碑界(一)第59章 洛書(三)第47章 袍澤(八)第34章 因果(四)第46章 恩怨(二)第3章 江左(三)第6章 杜宇(一)第13章 朔風(三)第64章 破鋒(三)第73章 社稷(五)第54章 暮夜(一)第11章 霜冷(一)第22章 鬩牆(二)第3章 武陵(三)第43章 壯士(六)第50章 長嘯(十)第88章 逐日(三)第7章 城南(七)第9章 杜宇(四)第54章 無闕(四)第31章 浮沉(九)第28章 浮沉(六)第36章 荒野(一)第2章 武陵(二)第7章 憑欄(一)第9章 杜宇(四)第71章 碑界(五)第11章 執守(一)第14章 早春(三)第2章 武陵(二)第29章 送魂(七)第10章 出塞(十)第70章 碑界(四)第63章 天威(一)第78章 萬里(六)第77章 大賊(二)第26章 青讖(八)第3章 上元(三)第31章 因果(一)第77章 萬里(五)第40章 袍澤(一)第17章 烽火(三)第93章 正邪(六)第73章 石堡(二)第31章 國子(五)第61章 攫骨(一)第9章 城南(九)第32章 起戈(一)第33章 曙光(四)第69章 社稷(一)第37章 始亂(三)第64章 天威(二)第31章 邊戎(六)第18章 妙筆(二)第37章 始亂(三)第32章 夜戰(一)第77章 血袍(二)第41章 無言(三)第52章 取捨(四)第59章 胡笳(二)第25章 青讖(七)第34章 忘機(一)第51章 風起(四)第4章 槐香(四)第17章 佛蠱(五)第58章 胡笳(一)第82章 萬里(十)第22章 佳人(二)第15章 烽火(一)第20章 笙歌(六)第20章 臥冰(二)第16章 佛蠱(四)第55章 山海(八)第13章 鼓刀(三)第13章 早春(二)第73章 石堡(二)第12章 朝歌(二)第38章 霓裳(五)第72章 社稷(四)第98章 天涯(一)第68章 采薇(五)第19章 妙筆(三)第14章 鼓刀(四)第58章 取捨(十)第45章 天方(八)第24章 浮沉(二)第18章 鼓刀(八)第20章 擊鼓(三)第34章 夜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