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二道販子

吃貨穿越記

“方便麪、鐵爪面、美味面。”

清晨裡,小娥賣面的吆喝聲比原來更甜美、清脆。

事實上,現在不用她吆喝,王家面鋪前隨時都排着長長的隊,直至方便麪賣完爲止。只是成了習慣,不時會喝叫上幾聲。

面兒原本預計的,過些天后買方便麪的人會有退潮,然而情況並非她想的那樣。四五天過去了,一大早買方便麪的人並不見減少,甚至有的人一次就買上二十個三十個方便麪。

今晨又增加了大春婦媳婦秀花來幫忙,張家父子主動要求的,一個月只需給張家再加一兩工錢就可以。

面兒把秀花安排來鋪子,幫着小娥打雜。小娥煮麪,秀花賣面。

雲外樓來兩個夥計排在隊伍前面,帶着一對大竹筐,“面兒姑娘,我們買一百個方便麪!”說着把早備好的銅子放到桌上,“銅錢多,你們還是親自數一數吧。”

後面有人大叫,“你們買了那麼多,讓我們後面的怎麼呢?你們買個十個二十個不就得了?”

“我們沒全部買走,可是對得起大家的呢!”一個夥計不客氣地道。

小娥在竈前皺下眉,瞟一眼面兒,感覺雲外樓的行爲不尋常。

面兒用心數着袋子裡的銅板,沒出聲,數好錢後,進鋪裡單獨給他們裝了一百個方便麪,心中也有狐疑,雲外樓在巡城,進方便麪回去,還能加價賣嗎?便好奇地問,“你們買方便麪是自己吃,還是給客人吃?”

一個臉略長的夥計道,“不知道。萬廚子要的。我們就得來老實地辦。”

小娥走過來用肘碰下面兒,這可得當心,別萬廚子以後作出方便麪來,抵垮了王家的生意。

面兒笑問,“雲外樓作的都是大生意。一道菜最少都有幾兩銀子。怎麼會看得起這方便麪?”

另個夥計臉團圓些,催着同伴。“走了。”

雲外樓的兩個夥計各背一大筐面在衆人的叫罵聲中離去。

面兒陷入沉思,王家開鋪賣面,人家排隊來買。雖是買得多。不少半點價,她沒理由不賣的。

接着又有個一身黑布衣的鄉下漢一次買了五十個。

後面的人叫得更厲害,“省着點買呀,你們明天再來買些不行嗎?”

那漢子淡淡道。“我拿錢買東西,又沒招誰惹誰的。買多買少在自己的能力。”

有人懊怒地罵道。“買那麼多帶進棺材裡去吃嗎?”

那漢子看着頗老實的,氣得身子一抖,“說話怎麼如此可惡?”

這時原來常來面鋪的貨郎也揹着個大筐來了,徑直走到面兒面前,笑道,“面兒姑娘,你家還有面沒有?我想去你家裡買一百個面,免得影響城裡的供應。”

“就是,這還差不多。”有人稱讚貨郎的周到。

“你不賣針線胭脂了?”小娥順口問了他一句。

“賣呀。我想再順帶賣點方便麪呀。畢竟有的地方人沒見過、沒聽說過方便麪,而且方便麪好吃,很受歡迎。”貨郎和王家是熟人,又不在巡城裡影響她們做生意,所以說着老實話。

“一個賺一文,你不嫌少?”面兒笑着問他。

貨郎笑道,“我看這方便麪,你們賺得也不多,你一個賺的恐怕也不過一文來錢。正是‘積沙成塔’。方便麪在巡城外比我這些胭脂水粉可是好賣多了。一次我捎上二三十個出去吧,能順道多賣二三十文錢,一個月下來,怎麼都沒那麼愁了。”

面兒笑一笑,其實一個賺一文,毛利已經達到百分之二十五,算來賺得也不少了。

“你看雲外樓都來進你的面,一定是給食樓裡增加個新品種,方便外來的客人,不用到面鋪來買方便麪。你王家方便麪現在已是聲名在外呀。”貨郎先前也有看到雲外樓的夥計。

秀花只是賣方便麪,很快就做熟悉起來。小娥便催面兒回去忙她的。

現在王家一天能產上七百個方便麪了,每天拿六百個出來,另一百個作了流動補充來應急,每天,仍是申時前就關鋪了。現在添了秀花,面兒可以少往鋪子裡走,多些時間在家裡負責生產。小娥心裡想的是一天能生產上一千個方便麪就好了。

“我去菜市場一會,貨郎大哥你在北門等我吧。”面兒想好好和貨朗聊一聊,他長年四處竄門,反饋出來的市場信息,應該比較準確。

“我跟你一路。我們邊走邊聊。”貨郎也想多瞭解些王家方便麪的事。

可是面兒怎麼可能和他說得太詳細?

他跟着面兒去菜市場買了些肉和骨頭,到了王家時,面兒把他請進堂屋。

現在張家和林家的人都很精,見來了外人,早把制面房的門給上,連窗戶都落了下來,只是東廂走廊上的爐竈擺在外面,這時沒烘面,貨郎看不明白的。

這貨郎挺不容易,面兒纔給予了他特別照顧,把庫存裡的流動存貨給了他,若不然這麼早王家還沒出貨的。

面兒給他裝好面,一邊數錢一邊和他笑道,“我可是把應急的貨都給你了。”

“說實話。我覺得你應該再請點人手,依我看你這方便麪將來會更出名。這種東西,咱們數輩以來都沒聽說。連雲外樓的都大量買你們的方便麪,他們肯定不是看中一個一文的利益,肯這是做個名氣和方便,有外地來的客人聽說了方便麪的,雲外樓有備方便麪,可以讓客人少跑個腿。你這方便麪如今已經成了巡城的一個特產,不只外面有倒賣的,還有人把這當成禮物送人呢。”貨郎推心置腹地道。

面兒把貨郎送出去後,一邊去制面房滾面抓面,一邊思索着貨郎說的,方便麪已經成了巡城特產,如是這樣,四面八方來的人,走時自然會帶特產走。那些販賣的,雖然一個只賺一文,一天賣上五六十個的,扣除車馬費和一餐飲食,其實也能賺上四五十文?,對尋常人家來說,可是一筆不錯的收入。

得再添人手了,而且得先找一個人來專門抓面,這件事似乎勢在必行。可是找誰呢?這一環節很重要。雖然她信任張大春,可是總覺得讓他來抓面,目前還不是時候。不是面兒不相信老實的鄉鄰,而是她不敢輕易放這個手。

因爲秀花纔來幫忙,早上面兒還不敢全部脫手。次日早上面兒又進了城,同時她還想看看早上賣方便麪的情況。

王家纔出方便麪時,羅一山那兩天幫着叫勁,後來又給弄生病了,羅一山的爹孃覺得面兒簡直就是羅一山的災星,所以這一次羅一山病後,就再不放他往北街這邊跑了。

面兒有好多天沒看到羅一山了,雖然知道他在家不會有什麼事,不過每天早上來,不看到他,總是有點不習慣,擔心着他本是個可憐的傻子,又被關在家裡,那不是更沒樂趣可言了?

昨早雲外樓來了兩個夥計,今早又來了兩個夥計,還是買一百個方便麪,同時萬廚子都來了。

“面兒姑娘,你好。”萬廚子極有禮貌地向面兒作個揖。

因他和麪兒在謝知縣家的廚房一起作過食物,看着似乎算是朋友,面兒客氣地把他叫到一張桌前坐下,“萬大廚子真是稀客。”

“我來向你討教討教呀,怎麼制這些乾式佐料,可以保持原色原樣,還帶着個特別的香氣?”萬廚子一直都沒研究透王家鐵爪面的佐料,現在王家又出了新式方便麪,配的佐料更特別更香,雖是乾式佐料,象幹蔥這些卻保持着好看的青翠色,他覺得面兒的手藝高極了,所以今晨來想找她探討探討。

面兒可不好和他說得這事,也沒法和他細說。現在面兒不只用烘焙法制佐料,天天在空間裡曬面,結合製藥法,發明了曬製法,大大地提高了效率。只得哈哈道,“萬大廚師,我那點小技法哪裡瞞得過你的法眼?再怎麼做都翻不出烹、煎、熬、焙、烤這些手段。”

“你是怎麼做好保青的呢?還有那些粉劑,裡面加的什麼呢?我嚐了,不只雞湯和骨湯,還有淡淡的回香,卻又不是茴香。”

面兒一邊撓頭,一邊忽悠道,“說不清楚。反正都是尋常的做法,可能做的時候,比較用心吧。不是說做菜要用心,若不用心不好吃嗎?”

“能帶我參觀你家廚房嗎?”萬廚子不信她說的,非要刨根尋底。

面兒雙眉微皺,笑道,“這個,這個……”

人家怎麼可能泄密的嘛。就象你萬廚子做菜時,都不要外人在場。我王面兒做面也是一樣。不過,其實王家廚房並沒什麼秘密,面兒暗暗覺得好笑。

萬廚子是譽滿全國的大廚子,性格比別人執着和自我,哪管人家的秘密不給看,只想一心達到自己的目的。不過他也不是胡攪蠻纏,卻是有所準備而來,把面兒叫到鋪子外面的小巷裡,小聲道,“你讓我參觀一下你家廚房,我給你介紹筆大生意。”

王家面供不應求,用得着你介紹生意嗎?面兒笑嘻嘻地看着他,看着不象生氣,卻不答他這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