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冷漠現場(二合一)

正賽跟排位賽順便發車不同,正賽發車的順序,都是按照之前排位賽的成績排列。

第一發車的叫做杆位,蒙扎站杆位由未來的F1車手馬薩奪得。隨着馬薩第一個從檢修車道開出來,現場的觀衆都對他報以熱烈的掌聲跟歡呼聲音。

他不僅僅是這次賽事的頭號種子選手奪得杆位,並且之前奪取過意大利雷諾方程式冠軍,所以現場的觀衆對於他很熟悉。

緊接着是普瑞馬車隊的蘇亞雷斯,他排位賽第二,不過相比較馬薩的歡呼聲音,就要小很多。因爲他在卡丁車賽事名氣跟成績上,都落後於馬薩很遠。

第三名是克拉姆競技的庫比卡,他也是未來的F1車手,只不過無論是F1還是現在的初級方程式,他的成績遠遠沒有馬薩亮眼,人氣自然也不如,只是比蘇亞雷斯強一點。

當張一飛13號賽車駛出來的時候,現場氣氛可以用一種詭異來形容,本來還算熱鬧的觀衆席,瞬間變得安靜許多。

大多數人都是用着一種好奇跟質疑的目光看向賽道,昨天晚上的採訪新聞收視火爆,加上早上報紙的推波助瀾,現場觀衆基本上都知道有一名叫做張一飛的中國車手。

他們都很好奇,這位豪言要奪冠的中國車手到底是何方神聖?同樣絕大多數觀衆,不相信張一飛這位中國車手實力,跟不滿他狂妄言論,所以他出場時候歡呼聲跟掌聲少了許多。

哪怕就是有,都是一些來到現場的華人,跟少數禮節性的鼓掌。

現在張一飛頭盔並沒有放下去,賽車發動機轉速也沒有拉高,所以觀衆席的反應,他全部都看在眼中。

第一次正賽,就收穫這種冷場的局面,說實話張一飛是沒有想過的。哪怕支持者不多沒有歡呼,但好歹給個面子鼓兩下掌沒問題吧,要不要全場冷漠臉?

不過對於這些張一飛並不在乎,如果採訪再繼續一次,他還是會說那些話,競技體育裡面認慫纔是最懦夫的行爲。

按照地上排位停好,陳志跟阿虎他們第一時間過來,檢測各種賽事溫度。

“飛哥,這些鬼佬好像有點區別對待咱們啊。”

阿虎人比較耿直,感受到氣氛不對直接說出來了。

“阿虎!”

陳志喊了一句,他年齡大老成,這種時候不應該說這些影響張一飛狀態。

“志哥,不就是反應冷淡了點嘛,無所謂。”

張一飛依舊很輕鬆,上輩子奧運火炬傳遞國外都有一波搞事情的,自己一個新人99年站在歐洲賽道,沒人鼓掌歡呼不是很正常。

“沒錯,用飛哥的話說,小場面!”

阿虎也附和一句,作爲“頭號馬仔”,張一飛說什麼都是正確的!

就在緊張賽前準備的時候,突然有一名記者出現在張一飛的賽車面前。

跟一般體育賽事不同,方程式賽前準備階段的採訪時間很緊張,國際汽聯規定時間只有幾分鐘。

所以一般情況下,都是採訪奪冠的熱門車手,比如說馬薩這種。或者是老牌車隊選手,他們有強悍的車隊在背後做技術支持,優勢比一般付費車手大得多,大概率奪冠或者登上領獎臺成爲明星車手。

像張一飛這種,哪怕有豐田贊助,其實只能算“草根”選手。

幾乎就是在同時,賽場直播大熒幕上面,出現了張一飛的畫面。

現場導播也注意到採訪,準備把採訪內容用直播的方式,直接在賽場公開。

“HI,飛,我是雷諾賽事記者伊娜,昨天晚上你的採訪視頻播出後,引發了熱烈討論,觀衆們都很好奇,你是否真的有十成把握,拿到蒙扎站的冠軍?”

“沒有。”

張一飛否認,無比干脆利落。

這個回答很出乎人意料,要是承認最多大家會認爲年輕人喜歡口出狂言,畢竟這年頭賽車手說大話拿冠軍,不是什麼稀奇事情。

但說了不敢承認,這就是懦夫行爲,於是觀衆席裡面簡直噓聲一片。

“SHIT!我還以爲這個中國小子很特殊,沒想到是個懦夫!”

“說出的話都不敢承認,這種人不配稱爲車手。”

“中國菜鳥怕是被嚇的尿褲子了,早點退賽滾回去吧!”

就連採訪記者伊娜都是一臉震驚,她認爲張一飛要麼硬着頭皮承認,要麼就是找點藉口掩飾,沒想到他直接否認自己說的話了?

“你的意思是沒有實力拿冠軍?”

“不!我覺得自己實力很強,冠軍同樣也是我的目標之一。”

“只是中國文化講究誠信,我沒有說過自己有十成把握拿冠軍,只是說過能登上分站領獎臺,昨晚的報道斷章取義罷了。”

伊娜聽到後直接反問了一句:“如果我沒有理解錯的話,飛你是說自己有絕對把握站上領獎臺?”

“沒錯,這纔是我說的十成!”

當張一飛這句話說出來,全場再次譁然一片,雖然沒有說拿冠軍那麼激進,但是當着所有人的面,賽前說自己絕對能登上領獎臺,這也足夠的自信跟狂妄。

“這個中國佬很囂張啊,他覺得自己一定能進入前三?”

“敢擺明說自己要登上領獎臺,至少比懦夫要強!”

“這是中國人嗎,我怎麼感覺跟印象有點不同,他們不都是恭敬謙虛的嗎?”

“你看他賽車上面都有紅旗標誌,是中國人沒錯了!”

可能就連伊娜都沒有想到,一個小小的賽前採訪,能讓現場觀衆反響如此熱烈。

就在她準備繼續深挖熱點的時候,賽道工作人員的提醒哨音響起,無關人員撤離到隔離牆後。

“希望能夠在慶祝區繼續採訪到你。”

只有拿到前三,纔有進入領獎臺慶祝區的資格,這也算是伊娜的祝福。

“沒問題。”

張一飛淡淡回了一句,依然面無表情,木有感情的賽道殺手,就應該這種做派!

阿虎跟豐田技術團隊人員,也推着輪胎架離開了,賽道上面就只剩下山本右京,跟張一飛做最後的戰術佈置。

很快第二道提醒口哨響起,包括賽事工作人員在內,全體人員撤離賽道。

整條賽道上面除了車手之外,就只剩下最後面的一輛奔馳AMG CLK55安全車。

接下來賽車將在安全車的壓陣之下,完成一圈的編隊暖胎圈。

發車指令下達,編隊暖胎圈開始,所有賽車都衝了出去,按照排位賽的順序,擺成一字長蛇陣進行編隊暖胎。

暖胎圈有嚴格速度限定,並且不允許超車,必須按照編隊行駛。所以張一飛也只是常規的做着蛇皮動作,通過急加速跟重剎,把溫度提升到最佳工況狀態。

暖胎圈結束後,所有賽車再次來到發車區域,等待着比賽正式開始。

正賽的比賽時間依然是半個小時,但是賽制跟之前排位賽不同,不再是取半個小時內的最快圈速,而是在這半個小時內完成規定圈數,並且時間最短的車手獲勝。

蒙扎賽道規定正賽圈數是17圈,時間上半個小時是不夠的,所以半個小時倒計時結束後,比賽依然會繼續進行,因爲圈數的優先級更高,所以真正的比賽時間,應該是半個小時出頭。

張一飛排在第四,他的目光死死鎖定在前方的指示燈上面,等待着發車指令。

場邊的觀衆這個時候也是摒住呼吸,等待着發車時刻的到來,因爲正賽的第一看點就是發車,這個時候賽車密集的擠在一起,都想要搶佔1號彎的最好位置,所以超車,撞車都很常見。

賽道上方五盞指示燈開始依次亮起,代表着倒數五秒,當所有指示燈熄滅的一瞬間,就是比賽正式開始。

就如同短跑比賽一樣,起跑反應是非常重要的標準之一,對於車手來說,發車時間同樣也是如此。

如果發車反應太慢,哪怕就是你排位賽靠前,可能起步階段就直接被人給超了,把優勢白白浪費。

張一飛當然不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指示燈熄滅的一瞬間,補油松離合,動力銜接的非常完美,第一時間就衝了出去。

發動機的音浪開始咆哮,轉速也瘋狂的攀升,一檔情況下時速快速逼近百公里每小時。張一飛的完美起步,讓他在加速階段獲得了優勢,逼近了排位靠前的22號車手庫比卡,雙方賽車挨的非常緊。

庫比卡從後視鏡裡面看到張一飛賽車的逼近,他內心裡面滿滿震驚,要知道方程式賽車的起步難度遠超普通賽車,所以起步速度一直都是看點之一。

之前庫比卡沒有關注過張一飛,直到排位賽成績出來後,他才注意到有這麼一位中國車手。

不過哪怕就是如此,庫比卡從來都沒有把張一飛放在眼中,更沒有當作對手。那些所謂的登上領獎臺採訪,在庫比卡看來就跟小丑譁衆取寵差不多。

其實不單單是庫比卡,這裡面大多數有過卡丁車成績的車手,都是把張一飛當成跳樑小醜看待,豪言壯語在他們眼中不過就是笑話!

結果沒有想到,張一飛起步比自己還要快,排位領先的發車距離,被他給很快追上。張一飛賽車的前鼻翼,已經快要來到自己賽車的後輪,正在做出超車動作!

起步就被中國菜鳥超車?庫比卡不敢想象這種事情發生,他也無法容忍這種事情,所以庫比卡直接變道,採取防守姿態封堵到張一飛前面,讓他無法超車。

對於庫比卡的防守舉動,張一飛早就已經有準備,他反向變道,利用提速的優勢直接讓車頭擠進庫比卡後輪位置,防止他再次變道。

當這一幕出現的時候,觀衆席裡面發出各種驚呼,因爲賽前採訪的緣故,很多觀衆其實都已經把目光,從馬薩這些實力車手,轉移到了張一飛身上。

他們想看看這位中國車手,到底有怎樣的發揮,或者說能展露怎樣的醜態。

結果沒想到,張一飛發車速度如此迅猛,直接跟庫比卡並排,隱約還有要超車的趨勢。只要能搶佔到1號彎的好路線,那麼庫比卡大概率被擠到後面去。

此刻蒙扎賽場的賽事解說,歐洲著名方程式解說雷德,也用着驚歎的語氣說道:“OH MY GOD,中國車手飛的起步速度非常快,完全看不出任何新手的樣子,他現在已經跟22號車的庫比卡並排行駛,做出了超車舉動,他能夠超車成功嗎?”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知道庫比卡有着未來F1車手的實力,但這並不妨礙庫比卡的強大,作爲歐洲卡丁車大獎賽冠軍選手,意大利卡丁車聯賽冠軍衛冕者,雷諾的官方試車手。

種種頭銜都訴說着,庫比卡有着輝煌的卡丁車戰績,他是一名無法讓人輕視的方程式車手。

要知道這次雷諾2000歐洲盃,庫比卡是僅次於馬薩的冠軍候選人,遠遠不是張一飛這種新人菜鳥能比的,結果現在要被起步超車,真是出乎所有人意料。

庫比卡感受着身旁張一飛傳來的壓力,1號彎已經近在眼前,他把腳放在剎車上面,但並沒有踩下去。

想要不在彎道被人超車,除了把控最好的過彎路線外,其他能做的就是延遲剎車,儘可能的保持彎道速度。

但帶來的風險也是顯而易見的,彎道速度過快賽車很容易失控,特別是第一圈輪胎溫度還沒有完全上來,抓地力達不到峰值的情況下,這樣做的風險更是倍增。

並排的張一飛也沒有點下剎車,不過他跟庫比卡的理由不同,他其實不是很想玩極限。

只是已經到這個地步,張一飛沒有回頭路,因爲後面的賽車都已經追上來,他超不過庫比卡,就連減速搶佔內線的機會都沒有。

而且急剎車的情況下,有大概率會被人追尾,雷諾賽事車手的水準,可沒有F1車手那麼強悍,賽道事故高的一比。不說整個系列賽完賽率,分站賽完賽率能超過百分之八十就很不錯。

張一飛毫不誇張的說,1號彎過去,20輛賽車裡面,至少要發生一起賽車事故。

沒得選擇,張一飛只能咬牙併線超庫比卡,兩個人賽車距離不斷靠近,最近的時候已經能感受到高速氣流帶來的吸力。

最佳剎車點已經過去,兩輛賽車同時入彎,這個時候庫比卡終於踩下了剎車,如果再晚的話,那麼將失控衝出1號彎。

與此同時,張一飛也踩下了剎車,並且一舉超過了庫比卡。只是這個時候他的車速比庫比卡還要快,單靠着急剎車的抓地力,已經無法完全減速。

所以張一飛開始瘋狂的降檔,從入彎時候的六檔,短短一秒內快速降到了一檔,利用發動機的制動效果,一起來降低車速。

這種高速降檔對於變速箱的衝擊非常大,同步器的損耗更是嚴重,也幸虧是賽事級序列式變速箱,換成民用的這個操作就直接報廢。

但哪怕就是如此,張一飛的車身開始發飄,輪胎明顯出現了抓地力不足的跡象。

704 酸檸檬(第一章)118 場地對決200 挑戰強者425 開始逆襲618 亞洲傳奇 (加長)057 新的一年571 別讓我失望 (第二章)188 恩怨情仇014 碾壓勝利757 不欠人情(4K+)136 冠軍車手323 首席比賽工程師704 酸檸檬(第一章)622 豐田計劃504 依然強勢 (第一章)110 瘋狂超越381 兩敗俱傷708 逆風輸出(第二章)428 全面爆發254 豐田事變046 街頭賽車(求推薦)295 懂不懂賽車?379 真的有差距284 別小看我201 科塞爾指令568 “我怕死啊”318 車隊總部159 極限避險(第五章)772 王者之路373 隱藏的孤立013 沒興趣玩了272 人工VS機械188 恩怨情仇163 積分正賽(第五章)471 歷史重演(第二章)719 車手噩夢(第一章)077 打破記錄393 雪邦賽道600 尊嚴而戰 (第三章)521 證明自己 (第四章)341 車神的實力157 強悍對手(第三章)680 強悍性能(第一章)014 碾壓勝利181 比賽工程師(第四五章)462 輸給誰了?(第一章)584 莽撞代價 (第二章)238 深水炸彈438 F1領獎臺103 模擬賽事744 年少怎能不氣盛(5K)740 最後的幫助(6K+)060 改裝完成(求推薦)742 中國速度466 準備反擊 (第二章)076 奇蹟誕生(求推薦)478 黃金一代(第一章)058 職業隊邀請387 你就這麼想495 開創時代 (第三章)544 領獎臺497 正面指責(第二章)365 揭幕戰125 意外狀況345 鄙視鏈底端116 事情要黃?077 打破記錄639 宿命之敵 (第二章)284 別小看我234 技驚四座236 沒有不可能475 抓住機會 (第三章)256 英國銀石656 超級新人071 競速開始648 盡人事聽天命(第一章)574 時無英雄 (加長)397 狹路相逢067 瘋狂測試374 對話車神151 空氣動力學(第十章)291 三級方程式(二合一)471 歷史重演(第二章)645 基米怕了嗎?(第三章)790 世界冠軍697 初代目車神487 更強的賽車 (第四章)394 發佈會交鋒714 揭幕戰杆位(第三章)581 信念崩塌 (第二章)480 超越車神 (第三章)785 個人VS團隊374 對話車神185 超級訓練器械(第二章)576 王對王422 瘋狂鬥爭722 新加坡夜戰260 展露天賦728 F1的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