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執我金戈

簡介:周君主發兵東進,高氏女破計歸洛

--------------------------------

回到長安已有幾日,陳國的使臣也帶着宇文邕的書信離去。

此刻,大德殿上正因宇文邕剛剛宣佈的伐齊之事一片靜謐。

多數臣子顯然因爲這個突至的消息震驚。

就在今日一早,他們的陛下將大將軍以上全部聚在大德殿中,又慷慨陳詞,道□□創下鴻基,僞齊跋扈,先前雖復戎車屢駕,而大勳未集,又因政出冢宰,無所措懷。但自從他親覽萬機以來,便圖東討之事,數年而戰備稍足。僞齊之主昏虐,恣行無道,此刻正是討伐的最好時機。他想要數道出兵,水陸兼進,北拒太行之路,東扼黎陽之險。如果攻拔了河陰,兗、豫地區,便迅速將檄文傳出去。然後養銳享士,靜待齊兵。得一戰,則破之爲必然之勢。

雖然最後陛下是問及他們的看法,可是從陛下的語氣中卻絲毫不帶商量的意思。

宇文憲率先道:“陛下聖明!”

一句話讓諸臣反應過來,紛紛附和,言僞齊無道,當舉兵伐之。

正在此時,下首又傳來疑問之聲,認爲伐齊是遲早之事,但大周雖然這幾年節衣縮食,繕甲治兵,國庫的積蓄卻不一定能供給此次伐齊…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首又因爲這個擔憂喧鬧起來。

宇文邕正欲開口,竇熾突然扼腕出列道:“臣人雖然老了,但也願請執幹櫓,隨軍出征!能一睹斬殺敵軍,廓清寰宇,省方觀俗,登嶽告成,即使魂歸泉壤,也沒有餘恨了。”

宇文邕聞言大笑出聲:“鄧國公老當益壯,當爲衆卿楷模!依朕之見便召你的兒子爲左二軍總管,代你前往,等到事成之日,朕定當邀公同覽關東風光!”

竇熾忙帶其子謝了恩。

諸臣見狀,也都多少被這位老將所感染,熱血沸騰起來。

宇文憲觀大事已定,又出列拱手道:“皇兄,臣弟有表要奏。”

宇文邕望向弟弟,不知道這個時候他要奏何事?但是見他自信滿滿地樣子,便令他呈上了表章。

他眼睛掃過他的表章,不自覺地勾起了脣角。

好一個毗賀突,上得真是時候!

“諸卿可知道齊王上表爲何事?不如一起聽聽。”說着宇文邕便令長孫覽將齊王的表章誦讀出來。

宇文憲也請傳自己的隨從上殿。

宇文邕點了點頭。

不一會兒,幾個人手捧托盤,緩緩而入,跪於階下。

待長孫覽讀完,宇文憲恭敬道:“諸卿剛剛所憂,確是兵家大忌。但皇兄繼明作聖,闡業弘風,思順天心,用恢武略。使長蛇外剪,宇宙大同,軍民內向,車書混一。戰事在即,前方龍旗雷動,天網雲布,軍需之事必須周給。昔邊隅未靜,卜式願上家財;江海不澄,衛茲請獻私粟。臣弟雖不敏,又怎敢忘此高尚之行。故獻府中金寶等一十六件,少助軍資,已解軍需之憂。”

宇文邕滿意地點了點頭,又對諸卿道:“人臣當如此!朕看重這份心,何須留下這些!齊王的心意朕領了,這些金寶作爲賞賜,齊王拿回去便是。”

宇文憲推脫了幾句便欣然接受。

他此舉一來讓羣臣對伐齊之事更加堅定,一來也爲讓皇兄安心,既然目的已經達到,也不必再繼續下去,這樣也能突顯皇兄的聖恩。

第二日,宇文邕下了詔書:

以柱國陳王純爲前一軍總管,滎陽公司馬消難爲前二軍總管,鄭國公達奚震爲前三軍總管。

越王盛爲後一軍總管,周昌公侯莫陳瓊爲後二軍總管,趙王招爲後三軍總管。

令齊王憲率衆二萬爲先鋒向黎陽,以阻鄴城援軍。

隨公楊堅、廣寧侯薛回舟師三萬自渭水入河,順流而下,入齊腹地。

柱國樑國公侯莫陳芮率衆一萬守太行道,申國公李穆帥衆三萬守河陽道,防齊國幷州等地的援兵。

常山公於翼帥衆二萬出陳、汝,牽制齊潁州以南諸軍。

此詔一下,便引來不少臣下進諫,而這其中意見最多的便是認爲先攻洛陽並非上策,不如改取晉陽。

宇文邕對此雖有所考慮,但晉陽畢竟是高家的根基之地,兵多糧廣,易守難攻。較之而言,洛陽至今爲止的戰役,周齊勝負各半,勝率更大,若能先行拿下這個要衝,必能鼓舞士氣,一舉平齊!

而出於私心,他也希望能通過這一仗一雪父親當年河橋之役的恥辱。

那時,侯景北據河橋,南依邙山,陣勢浩大。父親在戰場上馬中流矢,被侯景的兵馬包圍。是李穆急中生智,用馬鞭擊打謾罵父親,才引開了追兵,得以逃亡重振大軍,雖然因爲高歡內部的矛盾取了高敖曹首級,但此戰終究因敗退兵,失了洛陽…

如今他即將實現父親的夢想,所以他希望能將那一次的失敗一起補上,先行奪回本屬於他們的地方。

因此,他力排衆議,仍舊以洛陽爲目標,同樣採取迂迴包抄的策略,在幾日後親率六萬大軍直指河陰,御駕親征。

與此同時,他準了楊素的上表,許他率領其父麾下爲大軍先驅,兌現了當年的君臣之約,還賜他竹杖,道:“朕正想大相驅策,故把此物賜給卿家。”

*******************************************

嗖嗖的風聲帶着濤濤的水聲蔓延在無邊的黑暗中,空氣裡滿是黃土的氣息。

塵落躺在榻上,明亮的眼睛透過黑暗觀察着屋中的情況。

這些日子,李穆的三萬大軍一路急行,已在黃河岸邊安營紮寨,守衛河陽道的同時,也別攻了軹關及河北諸縣,破了邵州等城…

由於一直在趕路,安營的時候還要生火燒飯,久享太平的她身子明顯不如以前吃得消。

儘管如此疲勞,她現在也難以在這種時候睡着。

邕哥哥的大軍已經入了洛川,屯於邙山,攻逼洛陽,還縱火船焚燒了浮橋,斷絕了河橋之路。

很快,他們便會入於齊境,這也意味着周齊之戰即將真正的開始。

而齊國卻在這個時候遭了大水…冀、定、趙、幽、滄、瀛幾州都受了影響,援兵遲遲未至…

這些攻伐之事已讓她開始頭疼,可不想還有更讓她頭疼的事情…

那就是李穆這隊人馬裡竟然有先前見過她的劉雄…

爲此,她不得不時時刻刻小心謹慎,防止被認出來…

好在阿雕如今做了火頭營的管事,也能幫她避開些耳目…

聽到鼾聲響起,她輕輕側過了頭。

簾帳將旁邊的人阻隔開來。

因爲身份低微,她現在只能和阿雕在一個帳篷裡,不過好在不用和火頭營那麼多男人在一起,不然她每日要防得事情又多了一件…

她小心翼翼地起了身,藉着微弱的月光,悄悄溜出了帳篷,走出營區,找了個隱秘的地方。

腦子裡事情太多,她隨手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邊畫邊寫,分析着幾路大軍的趨勢。

這幾路大軍安排得有條不紊,有攻有守,日夜兼程。

宇文憲一馬當先的突入齊境,還讓齊國的守軍猝不及防…

因趕上汛期,水勢上漲,水流湍急,水軍也速度迅猛…

若是邕哥哥其他幾路大軍壓境…

她在地上點了幾個點,又將點連成了線,接着將線變成了圈…

那圈中正是洛陽城!

她不禁看着地上的圖怔怔愣神…

其實她沒想到邕哥哥會選擇先攻洛陽,因爲自己第一次出征的戰役便是在洛陽附近的邙山大敗了周軍。

況且獨孤將軍善謀,所以此城並非易取之地。

但此次邕哥哥選擇先佔河橋卻讓她不得不緊張…

河陽之地,當年齊軍曾損過大將…

邕哥哥選擇這裡先攻,莫不是希望能一舉再搓齊軍銳氣?

當年的河橋之役,給她最深的印象就是英雄末路,困死橋下…

多年以後的今天,她親自來了河陽,眼睜睜看着昔日的重鎮漸漸成爲別人的囊中之物…

當看到城上的黃旗漫天,卻再也阻擋不住周軍攻城掠地的步伐…

她突然覺得諷刺…

她想,如今齊國這般的光景,不知道祖父還在的話會是怎樣的感觸?現在即使有術士能占卜出旗幟的色彩,又真的能制衡敵軍嗎…

恐怕一切都是惘然…

難道,河陽終究逃不過和高敖曹同樣的命運?

若是河陰河陽失守,洛陽便被孤立…

她茫然地望向天空…

流螢的光輝映在她白嶄的臉上,看起來疲憊憔悴。

她在心下問道:

四哥,這一次洛陽能脫險嗎?

邕哥哥的幾路大軍馬上就要把這裡包圍,齊軍的水路救援也會被阻…

和那次比起來,更加難以突圍…

更何況,陳齊的戰場也還沒安定下來…

邕哥哥熟悉兵法,用兵神速,利用了陳齊之戰不說,周國還有宇文憲爲先驅…

這樣的狀態,洛陽很快又要孤軍奮戰…

她思索着,在地上畫了些大軍的走勢,以及齊軍若是要救援可以選擇的路線…

突然,她脣角漸漸勾起。

周軍部署上雖攻守兼備,卻並未利用突厥的勢力牽制齊軍,也並未斷了齊軍的救援之路,晉陽、洛陽、平陽三城本就互爲掎角之勢,如今邕哥哥雖然出兵防了晉陽和鄴城的援兵,卻未斷其道路,平陽之兵也並未完全受阻…

另一方面,現在河陰還未落入周軍之手,河橋雖斷,尚可從洛口入水逆流救援…而河陽要衝,守衛森嚴,拖延時間的話可令周軍阻於堅城之下…

若是平陽和鄴城同時來救或是轉而攻打長安…

邕哥哥進得如此之快,終究要考慮兩面受敵,如何撤退以及防備齊軍的問題…

他向來小心謹慎,若無十足的把握絕不會久戰消耗國力,損失士氣。到時候見洛陽難下,援兵皆至,便會從長計議,或轉戰,或退兵…

這場仗,齊國想贏,只需持久戰下去…

只是兵貴神速!這援兵遲遲不來,若是城內生出變故…

也不知道緯弟現在在做什麼?有沒有派兵來救援?…

一聲鳥叫打斷了她的思考。

她擡頭望去,五郎已經收了飛勢,落在她手中的樹枝上。

周圍的流螢閃着綠色的光。

它興奮地跳動起來,幾下便將地上的黃土打得散亂。

塵落嘆了口氣:“五郎,別鬧!剛畫好的圖都被你毀了…”

“毀了,毀了…”五色鸚鵡叫道,卻依舊上下撲騰地去啄那些流螢。

塵落忙堵住它的口,又輕輕拍了拍它:“五郎,別叫,會引來人的…你要是能變成鴿子多好,至少這個時候我還能向五哥他們傳遞些消息,也不知道五哥怎麼樣了…他會出徵嗎?不過他那麼胖,怎麼打仗呀?還是不要來得好…二哥也是,打仗這樣的事情不適合他…要是師傅,斛律將軍和四哥還在就好了…”

她語帶失落,自言自語着…

五色鸚鵡留意到她的樣子,輕輕啄着她的手背,似乎在安慰她。

回到帳篷的時候,天已經矇矇亮。

她打簾入內,便看到阿雕坐在那裡正在穿衣。

她忙若無其事地移開視線,走到自己那邊坐下,隱在了簾帳之後。

“小呂,你去哪了?這麼早就起了?”阿雕邊說邊撩開中間的布簾。

塵落見他竟然這麼過來,有些慌張:“我…你…”

阿雕見她支支吾吾,頓時明白,她莫不是去如廁了?!或者是女人每月特殊的那幾日?!哎呀!他還真是的!人家畢竟是女人,他怎麼這麼打聽…

不知爲何他臉上帶了些不自然的紅暈,忙擺擺手道:“時辰差不多了,我先去組織大家幹活,你要是累就再歇會。”

塵落見他自說自話地走了出去,心裡一陣莫名,不過也總算是過關了。

*******************************************

盛夏的暑氣越來越大,周軍進入齊境後便收到了命令,禁止伐樹踐踏苗稼,有犯者將以軍法從事。

河陰周營中,宇文邕站在沙盤前,將周國的旗幟插在了已攻克的地方,微眯起雙眼。

如今文若(於翼)率領荊、楚兵二萬,自宛、葉向襄城,旬日已下齊國一十九城。

李穆那邊的戰況也一路順利。

毗賀突率先的突入爲後軍提供了不少便利。

大軍如今的勝果頗多。

十幾日前,他親帶大軍攻克了河陰大城,然子城固守,尚未攻克,所以他當即令毗賀突和楊素帶兵先行攻打武濟,好互爲掎角。

毗賀突也並未讓他失望,很快便攻拔武濟城,又進圍洛口,得其東西二城,燒燬了洛口的浮橋。

河陽共有三城,此時南城已爲他周軍之物,但齊永橋大都督傅伏卻趁着深夜自永橋入了三城中的中潬城,據城而守。

如今河橋已斷,河陰與河陽相聚雖不過百里,但兩岸皆爲周軍勢力,齊軍想來救援洛陽會比平時耗時更多。

周軍幾方勢力漸漸集中於中潬外圍,但畢竟此地爲齊國重鎮,糧草充盈,城防又令百姓在城內牆挖出大塹,地道之術難以行進,齊軍固守不出的話,對周國實在不利。

畢竟周國國力積攢時日不長,經不起長久的消耗。

他一定要想辦法引他們出來才行。

“陛下。”帳外傳來聲音。

“進來。”

劉休徵走了進來,將書信交給宇文邕:“申國公剛剛傳書來。”

宇文邕收回落在沙盤上的視線,拆開書信匆匆掃過,輕勾起脣:“一切按計劃行事。”

*******************************************

一大早,李穆就點了支隊伍押運糧草往河陰,說是事態緊急,因爲陛下不許傷害百姓,但見百姓貧苦,所以開了城中糧倉賑濟,急需一批補給。

塵落穿着黑色的重甲,又戴着沉甸甸的頭盔,覺得脖子都有些支撐不住。

這日頭下,他們走了快有半個時辰…

可某個悠哉的影子總是時不時在頭頂掠過。

她暗歎了口氣,好想像五郎一樣有雙翅膀…

“都打起精神來!小心點敵軍。”糧草官衝着隊伍喊道。

與此同時,隊伍也漸漸進入了小樹林中。

瞬間的涼爽讓塵落舒服很多,可不多時,她便警惕起來。

剛剛因爲太熱,她都沒有細想這次的運糧之事,也沒注意沿路而來的環境。

而且因爲離黃河太近,水聲影響了她的聽覺。

按理說,押運糧草是何等大事,更何況是急需補給的?怎會到現在還沒有人馬接應?

況大戰之際,邕哥哥應該早就安排好了糧草的應對策略,怎會剛剛開戰就急需補給?…

就算賑濟災民收攏人心說得過去,但還沒預期到戰爭的時間長短情況下便做這種不理智決定,實在不像他的作風,除非是他本身糧草夠用,否則他不會冒着全軍沒有糧草的風險去賑濟災民,還不是他的子民…

恍然想到一早出發時李穆對他們說的話。

他說他們都是周國的好子民好士兵,將此等大任交給他們是陛下莫大的信任,望他們好好保護糧草,若是歸來,定當論功行賞…

後來他親執每個人的手鼓勵,走到她身前的時候眼中似乎有遺憾,還說讓她記住自己說過打仗是靠頭腦的事情。

她當時愣了愣,見他走到下一個人的地方,而劉雄跟了過來,便沒有多說地低下頭。

現在想想,總覺得有些奇怪。

她不自覺地握緊袖中的匕首,又輕輕在糧草的袋子上劃開一個口子…

入目之物讓她的心涼了一半…

這哪裡是糧草?!

邕哥哥難道是想利用這隻隊伍引誘齊軍嗎?…

好好保護糧草…這樣齊軍才能相信…

李穆的眼神和話,是在乎暗示他們要靠頭腦才能脫險…

她下意識地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她四下望着,還不待尋找,便聽到前方一聲慘叫,而周圍也飛來了箭矢。

“迎敵——”不知是誰大喊一聲,剩餘的周軍立刻嚴陣以待,停了隊伍,將“糧草”團團圍住。

阿雕觀察着周圍,踱步到塵落邊上,揮開飛來的箭矢,便將她推到車下:“你躲起來。”

“啊?”塵落被他一下推進了車下,不解地看着他。

“傻瓜,你一姑娘家。”他沒有回頭,只是繼續用身體擋在她的前面。

她蹲在那裡,看着眼前高大的身影遮住了光線,一時有些恍惚,下一秒便反應過來,鑽出車子,揮着手中的匕首拉着他就跑。

阿雕一陣莫名:“你幹什麼?!”

“快走,這是陷阱!”塵落言簡意賅,可是說完這話的時候,已經有很多躲在林中的人衝出來,向他們襲來。

她用匕首擋下隨之而來的攻擊,覺得手都被震得發麻…

她不敢想象自己竟然在和齊軍打…

她推開阿雕,似乎在對阿雕說,又似乎在對正和自己交手的人說:“快帶大家走,那些不是糧草,是火藥!”

阿雕一驚,愣在了原地。

“快走!”塵落吼道,又一次振開了眼前人的攻勢,她招招忍讓,不想傷對方性命,對方卻步步緊逼。

不多時,周軍已然死傷過半,剩下不到十人。

見阿雕還愣在那裡,塵落着急起來,正在此時,又是一輪箭矢襲來,她忙抽身回去,甩開戰甲,擋下了一片箭矢,但與此同時,腰側也被箭矢劃傷。

阿雕身上也負了傷,他反應過來,忙拉着她退後幾步。

不一會兒,至少一千人的輕騎漸漸將他們包圍起來。

塵落從懷裡掏出一塊腰牌,塞在了阿雕手裡:“你快走,拿着這個去周營,會有人願意見你的,若是問起我,就說我死了。”

“小呂!”阿雕叫道,卻見她突然摘下了自己的頭盔,將一頭青絲散了下來。

輕騎的部隊一愣,不意周軍中有女人。

她厲聲道:“此處並無糧草,想必不久周國大軍將至,你們人數不多,絕不是對方對手,不想丟性命的話就趕緊離開這兒!我願束手就擒,隨你們去見齊國陛下!但請許這位朋友回營。”

她氣勢逼人,竟讓周圍的人沒有絲毫動作。

突然隊伍裡傳來一聲輕笑:“帶上她,我們撤!”

塵落聞言望向隊伍,卻見那人已經轉身策馬,準備離去。

風聲驟厲,她慌忙擡起頭,卻見空中劃過火龍,向着“糧草”而去。

“快跑!”她驚恐地吼道。

下一秒,身後已經燃燒起來,大批的周軍也突入而至。

林中火光沖天,喊殺聲和兵器交接聲霎時間此起彼伏。

她被爆炸帶着跌倒在地,卻突然被人捲上了馬。

她剛想掙扎,卻聽那人說了句:“得罪了。”

接着,那人便策馬衝入了敵軍之中。

所到之處,只見金鐗劃過,或死或傷,不一會兒小隊兒人馬藉着火和樹的掩映,擺脫了包圍。

五色鸚鵡看着主人被人帶走,忙追了上去,一路盤旋。

塵落被顛得有些反胃,她勉強擡起頭看向策馬之人,卻因爲他帶的頭胄無法辨認。

行出不知道多少裡,前方突然衝出大批紅甲戰士,兩方合力,很快便擺脫了了周軍的包圍。

馬的顛簸漸漸緩慢,終於停了下來。

那少年下了馬,又將塵落扶了下來,接着便帶領其他人跪地道:“見過淮安殿下。”

塵落詫異地望着一地人,算上兩次的人馬,恐怕也不過五千:“你們…認得我?”

爲首的少年恭敬道:“下官秦愛,現爲洛州府參軍,在獨孤將軍麾下。剛纔多有得罪,還望殿下恕罪。下官的父親乃廣寧王府中人,下官曾見過殿下幾次,雖不確定,但在剛剛那種情況下還敢對敵軍大喝下令的女子,屬下也實在想不到其他人了。”

塵落聞言有些窘迫,努力迴響了一陣才恍然大悟:“你是秦叔的兒子?”

“正是。”秦愛憨然一笑。

“原來是秦大哥,快快起來。”塵落扶起了他,又招呼着其餘人趕緊起身。

一個侍衛感慨道:“殿下,當年您和蘭陵王突入金庸城,守軍們都見過您,聽說您嫁去周國,我們這些守衛洛陽的士兵都很遺憾,不想今日殿下回來,又救了我們一次。”

“是呀,殿下,屬下們很開心您會回來。”另一個侍衛接道。

緊接着又是一陣響應。

塵落微微失神,心思難以名狀,或許有重歸故土的欣喜,有被國人銘記的榮耀,但更多的確是滄桑…

一晃多年,當年她還是青澀的齊國公主,隨着四哥第一次出征,如今卻已是周國的皇妃了…而這樣的見面方式也着實是…

“殿下此次爲何會在周軍中?”秦愛問出了疑惑。

“一言難盡,不過秦大哥放心,齊國是我的家,我雖已經是周帝的妃嬪,但絕不會做出對國不利之事。至於我出現在這裡的事情還請你和各位大哥暫時不要傳出去。”

“屬下遵命。”秦愛覺得她誤會了自己的意思,但還是應了下來。

“對了,秦大哥,你既是獨孤將軍屬下,來這裡想必是爲了解河橋之圍吧?”

秦愛點了點頭:“河橋被圍,獨孤將軍本派屬下前來救援,不想趕到的時候外城已被破,周軍勢衆,我等不敢妄動,便派人回去報告了將軍,將軍令屬下留下幾人刺探敵情,先行趕回洛陽,可在出發前不久,中潬城中傳來傅大都督的消息,說周軍急需一批糧草,若能打亂他們的計劃或許可以解了城中之圍。屬下認爲是個機會,但又擔心是對方的圈套,所以留了大批人馬在林外溝壑處隱秘,方便接應,不想果然是敵軍之計。”

“還好秦大哥事先準備,不然,恐怕今日中潬也將受了重創。依我所見,周帝定是因爲我齊軍固守不出纔出此計策。此事疑點很多,其一,河陰本是要地,並不需要劫糧,傅伏將軍爲何心生動搖?其二,中潬被圍日久,如何能在此刻傳信出來,恐怕是周軍故意放行,而這城中恐有細作。秦大哥可否想法傳信進去,告知傅大都督,留意先前建議之人,若有妄動,再行緝拿?”

“殿下所言甚是,屬下會想辦法傳信進去的。”秦愛望着眼前的女人,她和她的哥哥們一樣,是個令人敬佩的人,“殿下,此地不宜久留,不如隨我等先行前往洛陽,再從長計議?”

塵落思慮片刻,便答應道:“有勞秦大哥了。”

秦愛請她上了自己的馬,又接過侍從牽來的馬,安排部署,整軍返回洛陽。

作者有話要說:

關於黃旗的事情,《蘭陵曲終》那節交代過。

關於死於河橋之戰的高敖曹,歡哥寵愛的驍將之一,印象最深的部分在北史演義中他與賀拔勝荊州大戰之時,只可惜雖有驍勇,卻終被小卒們取了首級,可惜…

關於秦愛用雙鐗,請全當這是隋唐演義的前傳~O(∩_∩)O~

這章女主突然智商上線開始和男主鬥智鬥勇…也要開啓開虐倒計時模式…

另,立春先給大家拜個早年~下週因爲on the way,所以可能停更一週~這章定時在2月4日17:30,還算羊年~等明天修整就該大聖年了~~

因爲“操”連起來被屏蔽了。。。默默把題目改一個字好了。。。

第27章 兄弟鬩牆第113章 念茲在茲第129章 心起漣漪第61章 於心不忍第35章 以爲後圖第87章 心灰意冷第72章 雲陽霧靄第51章 見君思齊第35章 以爲後圖第36章 梅花劍雨第57章 陳齊開戰第5章 登城勸敵第88章 失而復得第55章 錦瑟華年第90章 漸入佳境第106章 刑場之變第105章 山河破碎第19章 踏雪尋梅第34章 重歸深宮第27章 兄弟鬩牆第27章 兄弟鬩牆第8章 追兵在後第27章 兄弟鬩牆第64章 窮追不捨第83章 圍戰洛陽第24章 柏谷之戰第82章 執我金戈第82章 執我金戈第104章 唾手得鄴第72章 雲陽霧靄第27章 兄弟鬩牆第101章 沖天夢碎第75章 煮豆燃萁第110章 守衛信都第3章 戰事再起第94章 再圖東伐第121章 回首斷腸第95章 驅兵平陽第26章 外患稍平第103章 迫在眉睫第75章 煮豆燃萁第3章 戰事再起第128章 緣來緣去第108章 軒丘見毀第114章 恍如隔世第116章 龍門驚夢第48章 合縱圖齊第102章 鋌而走險第57章 陳齊開戰第23章 身陷囹圄第91章 太平同州第77章 聖寵日盛第65章 柔然往事第97章 有驚無險第118章 四面煙沙第23章 身陷囹圄第27章 兄弟鬩牆第98章 平陽會戰第107章 兩情繾綣第11章 各懷心事第120章 反噬之憂第76章 琵琶絃斷第116章 龍門驚夢第120章 反噬之憂第118章 四面煙沙第19章 踏雪尋梅第11章 各懷心事第38章 去而復返第52章 驚險狩獵第100章 浴血晉陽第79章 不告而別第103章 迫在眉睫第71章 初禁佛道第68章 守孝之期第38章 去而復返第73章 京中生變第57章 陳齊開戰第109章 情根深種第95章 驅兵平陽第73章 京中生變第89章 轉身殊途第40章 排山倒海第38章 去而復返第120章 反噬之憂第110章 守衛信都第28章 當局者迷第29章 琴瑟失調第123章 離鸞別鳳第65章 柔然往事第109章 情根深種第107章 兩情繾綣第126章 尋女終南第27章 兄弟鬩牆第11章 各懷心事第104章 唾手得鄴第7章 逃離鄴城第5章 登城勸敵第93章 望子成龍第70章 蠢蠢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