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策馬同州

簡介:秋高氣爽歷舊宮,白水杜康懷故人

--------------------------------

如火的紅楓失了鮮豔的光澤,顫顫巍巍地掛在枝頭。

一陣風過,便帶落滿地。

轉眼竟已是深秋時節。

官道之上,一里一樹,十里三樹,百里五樹。

官道的兩側則是綿延的枯黃草木,放眼望去滿是淒涼之景。

噠噠的馬蹄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

不一會兒,兩馬一前一後出現在官道之上。

女子一身紅衣,行在一片枯萎的原野中耀耀生輝。

男子玄色衣衫,厚重的披風被風捲起,帶起路上的落葉翻飛,也引得周圍的荒草隨風搖曳。

在他的身後,遠遠地跟着一隊人馬。

隊伍中爲首的幾人策馬而行,其餘的則排着整齊的隊列步行在後。

“籲——”女子拉停了馬,笑着轉身叫道,“邕哥哥,是不是馬上就到同州宮了?”

宇文邕策馬到她身邊停下,望着前方點了點頭,心裡連日來的擔憂終於因爲她的笑容散去不少。

自豆羅突死後,她很久沒這樣開心的笑過…

她雖然表面不說,但他明白她心裡多少還是會怪他。

前些日子,他忙於政務,無暇顧及思齊殿的情況,後來一日早歸才聽說她近來時常去母后的寢殿裡懺悔。

他當即趕往含仁殿,卻見她一個人跪在未掌燈的屋子裡自言自語…

他聽着她一句句的自責,終究還是闖進去將她抱回了思齊殿。

她當時蜷縮在他懷裡,身子有輕微的顫抖,輕聲對他說着母后一直在怪她,每晚都來找她…

他只得安慰她說一切的罪過都是他所作,由他承擔便是…

因爲要來同州行幸,他放心不下她,便帶着她同來了。

看來這麼做是對的。

至少看到她現在開心的樣子,他的心會好受一些。

他望着前方,平靜道:“快到了,天武(竇毅的字)他們應該很快就來接駕了,我們在這裡等等後面的隊伍。”

塵落輕“恩”一聲,擡頭望了望高遠的天空,望向隨風漂流向東方的浮雲。

馬上就要到同州了,那裡有宇文家的故宅,如今已是帝王行幸所設的同州宮,那裡算是邕哥哥的故鄉吧?

故鄉,是多麼美的詞…

再往東些的話,便也是她的故鄉…

“知道父親當年爲何要改這裡爲同州嗎?”宇文邕見她目不轉睛地望着東方,隨口問道。

塵落收回視線,搖了搖頭。

“漢武帝時,這裡叫馮翊,因爲有九龍泉,泉有九源,同爲一流,所以才取了這個名字。”

秋風襲來,帶着寒意,打在她臉上,吹進她心裡。

“九九歸一,天下大同…”塵落默默地說道,帶着半分疑問,半分肯定。

宇文邕眼中一亮,揚起了脣:“愛妃果然聰慧。”

他復望向遠處,心裡默然道:“不知道這天下誰能做到!”

塵落眼中閃過些落寞,但是稍縱即逝。

“皇兄。”宇文憲等人策馬趕了上來。

宇文邕回過頭,看到隊伍已經跟上,便吩咐下去,向着同州浩蕩而去。

*******************************************

同州宮裡,塵落坐在庭間,看着勝放的□□,細細品着新鮮的棗子和剛剛曬好的柿餅。

甜蜜在脣齒間散開,讓人心情愉快。

“殿下,該用午膳了。”一個老嬤嬤端着盤子走了過來。

塵落不解地問道:“陛下呢?”

“今日重陽,陛下邀臣子們去登高,順便去龍首渠巡視,晚些才能回來。”

她皺了皺眉,心下不禁嘆了口氣。

這纔剛到同州幾日,邕哥哥又這麼忙,而且若是登高的話,也不帶她一起去…

不過剛剛入同州,便看到百姓們夾道迎接的景象。

竇毅身爲同州刺史,帶着地方官員前來接駕,百姓們的歡呼聲此起彼伏。

他也沿路向他的子民打着招呼,甚至能叫出不少當地官員的名字。

後來她才猛然憶起,邕哥哥上位前曾出鎮同州,如今看來,那時他在此地也算是深得人心了。

這位老嬤嬤據說也是當年他在同州時在府裡照顧過他的,被他喚作芳姨。

她正想着,芳姨已經將一碗粥擺在了她面前。

熱騰騰的粥飄着濃郁的香氣,她謝了一聲便拿起湯匙攪和了下糊狀的粥。

隨意喝了一口,只覺入口甘甜醇美,帶着淡淡的豆香和棗香。

“這是什麼粥?味道真好,比長安城裡的都好喝。”她邊喝邊稱讚道。

芳姨笑了笑:“這是同州特產的大棗和今年的豇豆一起熬出來的,陛下聽太醫說這些有助於調養身子,滋陰補氣,便讓我們給殿下端來嚐嚐,若殿下喜歡,以後每日都可以喝一碗。”

塵落聞言,臉上不由地染上紅暈,她低下頭不好意思地繼續喝了起來,這綿軟香甜糊糊,讓她的心都跟着軟軟糯糯,甜甜蜜蜜。

喝完了粥,她請芳姨帶她在這同州宮中走走。

這同州宮以原來的故宅爲中心,保留了原有的居所,在維護的同時,宇文護當初爲體現皇家氣勢,令人在周圍擴建了殿宇,還營造出花園水榭。

這裡雖比不上長安和雲陽的宮殿,卻也算是周國較大的華麗行宮了。

漫步在花園中,入眼皆是黃燦燦的菊,沖天香陣在陽光下連成金色的海洋。

她望着眼前的美景,想到重陽之意,隨手採下幾朵菊花,準備等他回來相贈。

突然,兩個在叢間奔跑嬉戲的孩子闖入她的視線。

隨着奔跑,女孩過膝的長髮有些凌亂,但神采飛揚。

男孩也不過七八歲的模樣,眉眼間有幾分灑脫。

這景象不禁讓她想起了小時候在鄴城宮中的景象,那時她在前面跑,五哥在後面追,彼此的臉上都洋溢着笑容…

“這是誰家的孩子?”塵落問向旁邊的芳姨。

“女孩是神武公的女兒雲兒小姐。”芳姨又看向男孩,卻似乎並不認識。

塵落點了點頭,心道原來是雲兒那小丫頭,先前因爲邕哥哥拜竇毅爲同州刺史,她便隨父母出宮來了同州,一年多不見,倒是長高了不少。

似乎留意到了她們,女孩漸漸停了腳步,向她走過來行禮道:“雲兒見過貴妃殿下。”

塵落笑着扶起她:“雲兒不必多禮。”

她視線看向身後的男孩。

那男孩彬彬有禮,落落一鞠:“臣大野淵見過貴妃殿下。”

塵落一愣,原來眼前的少年就是剛剛襲了唐國公爵位的大野淵,漢姓爲李。

邕哥哥這次攜了不少人同來同州,其中便有這唐國公。

聽聞他年紀尚幼,不想竟是個這麼小的孩子。

邕哥哥既然帶着臣子登高,他在這裡便是已經回來了嗎?…

“唐國公。”她欠了欠身算是還禮,又看向雲兒,“好久沒看到雲兒你,不想出落得越□□亮,今後誰娶了你一定美死了。”

竇雲臉色微紅,卻不失恭敬之色:“殿下取笑我了。”

“雲兒喜歡什麼樣的男孩?”塵落繼續逗着她,視線瞥見李淵眉眼間的跳動。

她心下了然,卻不點破。

“我大周尚武重儒,雲兒自然喜歡像五舅那樣善騎射通詩禮的英勇男兒,不過更喜歡像四舅那樣心繫百姓的英雄。”竇雲面上帶着憧憬的光亮。

塵落噗嗤一下笑了出來:“小小年紀就這麼有眼光,你這麼誇你舅舅們,他們要是聽到準會開心的。”

許是她提及,她突然想起了宇文憲…

他們好像自從宇文直死後就沒再說過話…

其實那日她確實怪他瞞着自己的行爲。

可他是奉令行事,不告訴自己也是爲自己好…

眼中有稍瞬即逝的落寞,她轉移話題道:“雲兒這一年在同州過得可好?”

竇雲看出了她眼中的情緒,聲音有淡淡的疏離:“勞殿下掛心,雲兒很好,只是會惦念長安。”

“陛下也經常唸叨你,不如這次便隨我們一起回去?我去找陛下說?”她點了點她的鼻子。

“雲兒一切聽舅舅安排便是。”竇雲答得態度謙和,甚至還帶着些不該是這個年紀孩子所有的成熟。

李淵的眼中閃過喜悅,但很快便被他藏了下去。

*******************************************

宇文邕從龍首渠回來便召來諸人探討關於今年灌溉和收成的問題。

事情談得差不多時,他似乎想到什麼,便隨口問向樂運:“卿往日可見過太子?”

樂運恭敬道:“臣來日奉辭。”

“卿認爲皇太子是何種人?”宇文邕繼續問道。

“是中等人。”

宇文邕劍眉一挑,看向下面的諸人,最後對宇文憲道:“百官們花言巧語諂媚朕,都說皇太子聰明,有特殊的才智。他是朕的兒子,朕怎會不知道他的水平,只有樂運的話忠誠坦率。”

宇文憲忙稱恕罪,周圍的人等也跟着請罪。

宇文邕沒有理會,又看向樂運:“那依卿之見,如何駕馭中等之人?”

樂運拱手道:“陛下,如齊桓公者,便是中等人,以管仲爲相,他可以成就霸業,而使豎貂輔政,就會使國家混亂。此種人,可以使他爲善,也可以使他爲惡。”

宇文邕點了點:“卿所言甚是,朕想任命你爲京兆郡丞,回宮後精選官員輔佐太子,不知卿意下如何?”

樂運聞言,忙領旨道:“臣定當竭力以報陛下隆恩。”

宇文邕點了點頭,待樂運和其他人離開纔看向宇文憲:“難得來同州,今日你我兄弟二人便一同用晚膳吧。”

宇文憲朗然一笑,應了下來。

塵落拉着兩個孩子聊了不少時辰纔回寢殿小憩,不想醒來的時候已是月上梢頭。

見宇文邕還沒有回來,她心下疑惑,穿上外衣便出了門。

芳姨聽到動靜,迎了過來,問她有何吩咐,需不需要傳膳來。

“陛下還沒回來嗎?”塵落不答反問道。

“陛下邀齊王一起用的晚膳,本說叫貴妃同去,見您睡得正香便沒有吵醒您。現在,應該還在故宅那邊。”

塵落點了點頭:“您去忙吧,我自己走走。”

芳姨應了句諾便退了下去。

踩着夜色,塵落拿着白日裡採來的菊花,向故宅方向行去。

更漏聲聲,沿路偶有巡邏的侍衛經過。

不一會兒,她行到了故宅前。

白日裡來時沒有覺得,此刻卻突然感到這宅邸在黑壓壓的夜裡森然恐怖。

見無人在外,她輕輕推門走了進去,向着亮光的屋子而行。

宇文憲已經離開。

宇文邕獨自立在屋裡,看着眼前的牌位,將杯中的酒緩緩灑在地上:“大哥,我讓毗賀突回去了,現在我們兄弟可以好好聊聊。”

塵落擡起的手僵在了空中,她就愣愣地站在門外,沒有進去。

“還記得當年你來同州看我的時候,我們兄弟二人一起飲這白水杜康嗎?今日重陽,我特意讓他們取了白水杜康做的菊花酒…”

說着他喝了一杯,又吟道:“玉燭調秋氣,金輿歷舊宮。還如過白水,更似入新豐。霜潭漬晚菊,寒井落疏桐。舉杯延故老,今聞歌《大風》。”

宇文邕默了默,又自酌了一杯酒:“今日來此才體會到大哥你當年這詩句的意境。”

外面風聲瀟瀟,塵落卻忘記了要推門進去。

她想邕哥哥和他的大哥,心繫家國百姓,纔會有此感慨吧…

她不敢發出聲音,怕打擾了他將心事說與他的大哥…

“那時和大哥喝這白水杜康,暢談到深夜,甚至感慨當年漢高過沛縣時所歌的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可是我們卻一直小心翼翼,怕被宇文護的眼線看到什麼…如今宇文護死了,我親政快有三年…大哥,你和父親的夢想我從不曾忘記,這同州是我們宇文起家之地,扼秦晉之咽喉,當年父親選擇這裡就是爲了和高歡一較高下,方便攻取。現在陳國在和齊國開戰,將他們當年丟的土地都奪回來了不說,也拖得齊國國力下降。相信很快,弟弟便可出手,你們要好好看着,我一定不會讓你們失望!”

屋外的風聲驟冽,屋中又傳來酒水落地的聲音。

塵落突然覺得有些喘不過氣,她握緊的雙手已將那菊花的莖葉捏碎…

她轉身快步走入黑暗之中。

不經意間,眼角的淚劃出了眼眶。

“大哥,你知道嗎?豆羅突他造反了,被我殺了…”宇文邕的聲音還在屋裡響着,可是卻沒有人再聽。

“如今,父皇和母后不在了,大哥你不在了,豆羅突也不在了…現在的我真的是孤家寡人,可是有個人卻一直在我身邊,會爲我哭,爲我笑,爲我生氣,爲我憂心…我很愛她,就像你當年對大嫂一樣…”宇文邕又爲自己滿上了酒,“可是她畢竟是齊國的公主,當我夢想實現的時候我怕她會難過…”

“但是應該會有辦法的…我相信她會理解我,我也會用我的全部去彌補她失去的一切。”他嘴角綻開一抹溫柔的笑。

他不知道那人只聽到了前半段話,卻未聽到他最後這句。

如果她聽到了這句,或許會猶豫不絕,或許一切都不會向着那樣的方向走下去了…

這夜,他們都徹夜未眠。

一個在陵前暢飲,一個在叢中哭泣。

待到天明時分,一切的情緒都被隱去,唯留下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易損…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章男女主即將迎來各自決斷的時刻,順帶讓李淵小朋友來跑趟龍套。

寫到秋日剛好想到滿地黃花的景色,背景樂配首菊花臺,之後一發不可收拾。

關於邕哥吟誦的詩句,是宇文毓558年過舊宅時所作,《大風》應是漢高祖的大風歌。

PS:昨晚改這章又是夜裡…結果滿腦子都是紅棗、柿餅和白水杜康…

還記得最初寫這章時是去年年初的某個深夜,網友問我在幹什麼,結果我轉手發出了一張早前在長安大排檔吃到的同州棗沫糊…於是被鄙視的同時聊了一晚上食物,越聊越餓,還不敢大夜裡吃…

這棗沫糊傳說唐代人發明,但作爲吃貨認爲美食不分國界,只要棗有了,不怕做不出來…

第6章 聖意難爲第41章 始親朝政第116章 龍門驚夢第18章 伴君左右第48章 合縱圖齊第66章 耕食蠶衣第16章 水不解花第56章 熒惑之災第76章 琵琶絃斷第119章 迷霧森林第24章 柏谷之戰第20章 邊城衝突第23章 身陷囹圄第117章 產女波折第52章 驚險狩獵第97章 有驚無險第53章 斗粟尺布第64章 窮追不捨第114章 恍如隔世第28章 當局者迷第117章 產女波折第57章 陳齊開戰第16章 水不解花第101章 沖天夢碎第九卷正在努力碼字,可能延後幾天發,總覺得前幾章還有點不連貫。第16章 水不解花第108章 軒丘見毀第48章 合縱圖齊第91章 太平同州第54章 吐膽傾心第42章 日理萬機第68章 守孝之期第114章 恍如隔世第20章 邊城衝突第65章 柔然往事第112章 重返長安第97章 有驚無險第88章 失而復得第24章 柏谷之戰第1章 愛恨交織第17章 兩國公主第93章 望子成龍第58章 美人如斯第15章 明槍暗箭第73章 京中生變第97章 有驚無險第107章 兩情繾綣第23章 身陷囹圄第124章 掩人耳目第104章 唾手得鄴第56章 熒惑之災第124章 掩人耳目第44章 自斷手臂第27章 兄弟鬩牆第104章 唾手得鄴第124章 掩人耳目第49章 此起彼伏第14章 優遊卒歲第73章 京中生變第33章 宮外是非第55章 錦瑟華年第93章 望子成龍第127章 默默相守第2章 風平浪靜第22章 晴天霹靂第117章 產女波折第100章 浴血晉陽第92章 過眼雲煙第6章 聖意難爲第56章 熒惑之災第58章 美人如斯第9章 離別在即第11章 各懷心事第56章 熒惑之災第126章 尋女終南第114章 恍如隔世第61章 於心不忍第111章 道阻且長第九卷正在努力碼字,可能延後幾天發,總覺得前幾章還有點不連貫。第45章 挨風緝縫第14章 優遊卒歲第42章 日理萬機第100章 浴血晉陽第96章 亂局叢生第54章 吐膽傾心第24章 柏谷之戰第56章 熒惑之災第35章 以爲後圖第3章 戰事再起第10章 和親遠嫁第42章 日理萬機第115章 力所能及第95章 驅兵平陽第77章 聖寵日盛第106章 刑場之變第11章 各懷心事第45章 挨風緝縫第25章 暗度陳倉第97章 有驚無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