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高昌御弟是唐僧

一連三五日,玄奘白天入各個寺院講經,僧尼上千,民衆更是好幾千,以致玄奘到哪個寺院哪個寺院人滿爲患,每次更是有數千人進不得寺院而在寺院外久久不捨離去的。

晚上到皇宮赴宴,百官雲集,各種山珍海味,因玄奘連素酒都不飲,皇帝金口一開,撤去山珍海味,皇上與玄奘所在的主席全換成了素菜,玄奘大爲感動,倒頭再拜。

等到吃完再回驛館休息,每日都是子時前後了。

如此反覆,見高昌一國之人熱情不減,玄奘雖然高興自己被如此推崇,然他此來的目的本就是爲去西天取經,以加深自己的佛理,日日在這番邦小國講經赴宴,佛理亦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玄奘還是懂的。

深夜,玄奘苦思良久,決定明日就進宮面見高昌皇帝,一則當面酬謝皇帝的款待,二則就是向皇帝辭行了。

次日,高昌國皇宮議事大殿內。

玄奘施禮道:“啓奏陛下,貧僧玄奘連日來多承皇上款待,然取經之事是貧僧早年發下的宏遠,如不去實違玄奘本心,那西天大乘佛法能普度衆生,他日玄奘取經歸來,再回高昌爲陛下誦經祈福,貧僧欲今日西行,還望皇上恩准!”

“朕不準!”鞠文泰直接怒道,發現自己失態,言語和藹的繼續說道:“朕盼望高僧之心天地可鑑,聽聞大師至我高昌之事,朕欣喜若狂,每日登上城頭望眼欲穿,這纔剛至三五日,大師就要離去,朕心頭且如刀割難忍。我高昌一國千千萬萬佛家信徒,如大師離去,豈不個個如喪考妣,若朝野動盪,朕如何對得起祖上先烈,大師爲我高昌社稷,不妨在我高昌做個國師,你我共掌江山如何?”

玄奘驚恐拜道:“陛下萬萬不可,貧僧不過一雲遊僧人,怎可居國師之要職,況玄奘取經之事幾年之前早已定下,貧僧也曾兩次求見我大唐太宗皇帝,皆因朝堂之上勢分兩派,言出難預,貧僧雖苦苦哀求,太宗終不準貧僧西行,是貧僧私越邊境至此,期間數次差點身死,然貧僧取經之心從未有絲毫動搖,此實爲玄奘心之所願,還望陛下準貧僧西去。”

“大師!”鞠文泰勸道:“你也知數次差點身死,大唐據此不過萬里之遙,那靈山離此何止十萬裡,一路艱險,妖魔也多,朕都知道西方那妖魔佔了城池自立爲王,專吃過往行人的,如此艱險之旅,大師孤身一人上路焉能有命到得靈山?不如在我高昌做個國師,不但能保你平安,還可在此傳經收徒,若干年後,以大師佛學造詣,創宗立門輕而易舉,一樣受人萬世敬仰,豈不妙哉?”

“陛下!貧僧所學乃小乘佛法,待貧僧取得真經,貧僧所學與那大乘真經互相驗證,必能加深玄奘佛學造詣,到時再爲陛下效力不遲,還請陛下恩准貧僧西行之事。”玄奘跪倒懇求道。

大唐和高昌同樣是不準西行,不過在大唐他是被逐出了宮門,在這倒好,不但懇切挽留,還要授予國師之職,這高昌國如此信奉佛家,玄奘知自己已然開口辭行,稍有猶豫必爲對方留下,他日再想走只會更難,故而絕不鬆口。

皇帝陛下使個眼色,數位大臣將玄奘攙起,圍在中間勸玄奘留下,見狀更多大臣加入勸玄奘留下,一時之間朝堂上倒也熱鬧。

玄奘只是搖頭不肯留下,直爭持了半個時辰,高坐龍位的鞠文泰眉頭一皺計上心來,當下坐好,醞釀醞釀情緒,感覺自己表情差不多了,這才爆喝一聲開口道:“來人呀!這和尚如此不識擡舉!關入天牢待秋後問斬。”

這下可把衆位大臣和玄奘嚇了一跳,可侍衛們是不管這個的,七八人應聲而至,手持鋼刀架在玄奘脖子上,直接把他架走了。

朝堂上一時靜悄悄的落針可聞,正在大臣們懷疑自己喘氣是不是太大聲的時候,皇帝大笑開口道:“哈哈哈…..衆位愛卿如此緊張,可是怕朕殺了玄奘大師?諸位安心,朕此舉不過是爲留下玄奘大師,今日朕當着朝臣的面發雷霆之怒,諸位愛卿前去勸解的話,事成之勝算豈不大了很多,愛卿們且放鬆心情,你我君臣共同研究如何前去遊說,最終說服玄奘大師留下。”

肅穆莊嚴代表國家權力的議事大殿,轉瞬間如同成爲混亂的菜市場一般混亂不堪,一個個大臣出謀劃策,爭辯不休,所爲不過是如何把玄奘留下讓他甘心在此當國師。

君臣共同研究,最終敲定遊說的各種細節,此時已經是玄奘被侍衛架走的一個時辰之後了。

宰相當仁不讓的成爲了第一位說客,昂首挺胸踏入天牢開始了高昌國的遊說大業。

然後是太子…….

然後是兩位王子……..

元帥………

午時過去,天牢守衛發現玄奘大師絕食了,慌忙稟報,鞠文泰也慌了,派出了皇后太子和自宮外急尋來的五位高昌國高僧這樣龐大的遊說團。

第二天,玄奘依舊絕食,穩坐天牢唸經打坐,羣臣繼續遊說。

第三天,玄奘絕食,羣臣遊說,甚至有請願的普通百姓進入天牢向玄奘磕頭,求高僧出去當國師。

第四日,羣臣遊說無果,玄奘還在繼續絕食,當侍衛來報,玄奘大師在天牢餓暈了,早已急的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焦躁不已的鞠文泰哪裡還能忍住,管他什麼遊說計劃,不管玄奘當不當國師,總不能把這麼一位高僧餓死在天牢吧?

皇宮內,天牢外的一個涼亭下,鞠文泰看着軟塌上悠悠醒轉的玄奘,聲淚俱下的說道:“大師你何必如此啊!朕讓你當這國師,本是爲大師好,把大師關進天牢,不過是想要勸說大師留下,爲的是讓大師永遠留在我高昌,圖的是一個長久之計,大師何必用絕食這般極端做法啊!朕尊敬大師還來不及,聽聞大師絕食,朕寢食難安,今日知大師昏倒,朕心如刀絞,實在難恕朕之罪過。”

“玄奘一介草民,何勞陛下如此掛念。”玄奘繼續道:“還望陛下恩准玄奘西行。”

“好吧!朕準了!”玄奘都絕食昏倒了,鞠文泰怎麼也不好意思再挽留了,正在黯然失落呢,忽然一個想法冒出來,脫口而出道:“不知大師可願與朕結拜?成爲朕的御弟!”

玄奘聽後大喜道:“貧僧願意!皇兄在上,請受小弟一拜。”

說着玄奘就要行金蘭之禮,鞠文泰笑道:“你這御弟,都絕食四天了,萬一結拜的時候昏倒了,豈不是朕的罪過,待御弟吃飽喝足再行金蘭之禮不遲。”

飯飽之後,兩人沐浴焚香,敬告天地,行義結金蘭之禮。

禮成之後,高昌國皇帝鞠文泰昭告天下,與大唐僧人陳玄奘結爲兄弟,同時大赦天下。

第二百二十九章 藏書樓中綻芳華第七十九章 老孫見過玉帝第一百八十八章 紫陽真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袖裡乾坤火上身第三十六章 保你諸邪不侵第一百零五章 忠僕冒死進言第一百四十九章 真假美猴王(八)第五十章 三根猴毛贈佳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刀兵相見第三十三章 打死諦聽個畜生!第二百八十章 馬踏天門第七十六章 該當此難!喜從天降!第一百五十一章 真假美猴王(完)第一百五十章 真假美猴王(九)第七十六章 該當此難!喜從天降!第九十五章 剝皮亭南山伏法第六十一章 家有敗兒萬金不富(上)第二百零六章 公主獻寶第一百四十五章 真假美猴王(四)第一百六十九章 俺什麼都沒聽到西遊記裡那些細思極恐的情節(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上再無金翅鳥第一百七十一章 飛蛾撲火(中)第二百零四章 復仇之火第二百一十章 嫂夫人第一百七十章 飛蛾撲火(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鍋灰拌就烏金丹第二百三十九章 早有喜脈第十章 觀音作保受封淨壇第六章 要殺豬了八戒快跑第一百三十七章 鳳凰涅槃雀舞九天第五章 箭下留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蹊蹺處草動蛇驚第二百六十七章 征討花果山?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腹爲帝(中)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是我所殺!第九十五章 剝皮亭南山伏法第一百零九章 龍馬之淚寶樹奇果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上再無金翅鳥第二百六十九章 棄杖斷義第二百六十九章 棄杖斷義第二百零二章 飯後,塔前第二百五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心要寶無命拿第一百四十章 帽子戲法(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有來有去第一百五十七章 女菩薩不請自來第二百五十八章 斬妖劍第一百九十六章 奔波兒灞霸波爾奔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腹爲帝(中)第十章 觀音作保受封淨壇第六十章 懲惡即是揚善第一百三十七章 鳳凰涅槃雀舞九天第一百五十六章 濯垢泉七美爭先第二百四十九章 文殊之死西遊記裡那些細思極恐的情節(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九重天上抖威風(下)第十二章 高昌御弟是唐僧第一百八十二章 手下留情第四十五章 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假如你第二百七十四章 是個圈套?第一百零一章 一石二鳥之計第二百六十六章 再無普賢第一百九十三章 九重天上抖威風(上)第九十五章 剝皮亭南山伏法第四十五章 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第二百三十五章 久違的一句猴哥第二百零六章 公主獻寶第八十九章 我必娶你爲妻!第二十八章 萬僧不阻阻唐僧第二百四十章 八戒入贅第六十五章 金平府再起風雲第二百三十九章 早有喜脈第七十九章 老孫見過玉帝第五十一章 白蛇傳說第一百七十章 飛蛾撲火(上)第三十八章 繡球擇偶中唐僧第二百六十七章 征討花果山?第一百八十七章 指腹爲帝(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真假美猴王(完)第一百二十一章 玄奘之怒第四十八章 上下五千年第一百九十一章 豬國師水路橫行第二百三十七章 燭龍之箭出世第二百六十三章 主獸俱亡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針之威第一百二十四章 國丈之死假如你第五十七章 嫁禍青龍山第二百三十三章 琵琶洞外賽神通第一百零一章 一石二鳥之計第五十章 三根猴毛贈佳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雨禍長安第二百七十章 大仙獻寶第四十二章 擒得玉兔入廣寒第一百五十三章 黃花觀道人留行第八十四章 玉帝如來旨齊到第一百八十四章 八戒以身試仙衣第八十二章 無畏者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