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 指點迷津?

這一刻,張壽真的有點牙疼。堂堂皇帝居然給臣下支招如何戀愛,還能靠點譜嗎?而且,拿他來打比方這是幾個意思?然而,他還以爲皇帝也就點撥一招而已,誰知道皇帝見張琛那瞠目結舌的樣子,竟然還更起勁了。

“瑩瑩從前還對朕說,九章當初也是對她避之惟恐不及,一副怕麻煩的樣子,可她呢?不折不撓,死纏爛打,兼且把九章那位養母給打動了,人家對她這送上門來的兒媳婦滿意得不得了。久而久之,九章也就看到了她的好處,不知不覺就改變了態度。”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這話不是用在這種地方的啊,皇帝!張壽這次真的是聽不下去了,他見張琛竟真的朝自己看了過來,他只能重重咳嗽了一聲,隨即在三皇子和四皇子那極其詭異的目光注視下,一本正經地說道:“皇上,葉小姐不是瑩瑩,張琛和臣也不是一回事。”

“難不成讓張琛直接登門去打動葉小姐的長輩,然後求親嗎?”

他這話音剛落,皇帝卻立刻嘿然笑道:“怎麼就不可以?那些參加過選妃,還過了複選的女子,如今雖說有瑩瑩代替朕去各家通過氣,但到現在,這十二個人中,嫁出去的仍然只有一個,還嫁得不怎麼樣,剩下的人幾乎全都被瑩瑩請去女學做女夫子了。”

“朕不是反對女學把人招攬來當女夫子,畢竟這些女孩子能夠過了第二關,那自然品行才德都是第一流的,可嫁了人也能去女學當女夫子,京畿各家的男人不敢求娶算怎麼回事,她們就算再好,朕也沒辦法留給三郎四郎!至於一般宗室子弟配她們,朕還覺得她們可惜了!”

“這要不是你張琛如今又上進,又肯紮紮實實做事,脾氣也和往日那一貫囂張跋扈不同,這話朕纔不會說!張琛,你總不至於要對朕說,時至今日,你心裡還念着瑩瑩吧?按照名分,她都已經是你小師孃了!”

張琛只覺得今天這慈慶宮自己不該來。他哪曾想自己有朝一日竟然會被人逼婚,而且還是被皇帝逼婚!他今天確實挺身而出,但那不是什麼英雄救美,只不過是純粹看不慣那顧寡婦的德性,而後葉氏臨走時那兩劍也確實痛快,可不能因爲人家的舉動合他的眼緣就提親吧!

遇事或哭哭啼啼,或裝模作樣的大家閨秀他看煩了,所以從前才喜歡朱瑩的驕傲爽朗,可他對葉氏還沒到那地步,他總共都沒見過人幾面呢……當然最重要的是,人家對他好似沒什麼好感,他幹嘛要服軟!不過,好像當初朱瑩對他也和對別人一樣,他卻還是隨叫隨到。

這麼說起來,他雖然對張壽說過,我要國色天香的絕色美人爲妻,甚至他老爹都託過張壽和朱瑩替他牽線搭橋,但是,他好像確實勁頭不足。想當初的他,那可不是一次挫折就收手的人,那是天天打聽朱瑩的行蹤就追過去,朱瑩還曾經罵過他癡心妄想!

見張琛那張臉就和萬花筒似的,一個勁地變幻不定,甚至還露出過明顯走神的表情,張壽忍不住扶額。

就算張琛已經不再一心掛念着早已變成他張壽妻子的朱瑩,但皇帝你這麼一直提一直提,就算張琛沒芥蒂……我都要吃醋了好不好?他深深吸了一口氣,最終決定快刀斬亂麻。皇帝既然明顯打算亂點鴛鴦譜,他也乾脆推波助瀾一把好了!

“皇上說直接求親,卻忘了葉小姐性格。她那種剛烈的脾氣,要是有人登門提親,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逼她就範,那麼她的反應絕對不是欣然接受。張琛,你要是對葉小姐有些好感,自己也沒準備一輩子打光棍,你只要做一件事。”

他頓了一頓,眼見得張琛朝自己看了過來,他就一字一句地說:“你直接再見她一面,直截了當地問她,今生是打算孑然一身,還是有嫁人爲婦的打算。如果還打算嫁人爲婦,那麼是願意盲婚啞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還是願意試着和你互相增進一下了解。”

“比方說,見見面,又或者互相寫一些書信。相信她這樣落落大方的人,不會顧慮什麼私相授受,如果顧慮,也不是不可以通過長輩轉達書信。想來以你和她的性格,也不會在見面又或者信上談什麼情情愛愛。”

“你不喜歡那些一味賢惠的內宅婦人,而她大概也反感恃才傲物的所謂才子俊傑,更反感不可一世的貴介子弟。既然如此,那就相處試試,看看彼此有沒有共同語言。”

說到這裡,張壽這才若無其事地說:“比方說,我當年和瑩瑩初識的時候,是她先覺得我別出心裁,獨具一格,而後我才發現她性情真切,毫無矯飾。其實,能夠在談婚論嫁之前多見幾面,加深一些瞭解,成婚之後,也能少幾對相敬如冰,冷語相對的怨偶。”

張壽加重了冰這個字的語氣,當然就算把這個冰字聽成了賓字,那也不怎麼要緊,因爲他從來都覺得,如梁鴻和孟光這種舉案齊眉,相敬如冰的夫妻,那壓根就不是什麼伉儷情深的正面楷模,而是形式主義到了極致的反面教材。

而三皇子和四皇子此時不由得對視了一眼,心中幾乎同時想到了已經死了的廢后。父皇相傳在冊立中宮之前,還見過她不止一次,而且婚後也曾經美滿過,可最終還不是落得如今這個結局?

他們正這般想時,卻沒想到張壽竟是輕描淡寫地說道:“而且,如果這還覺得不夠,不妨在事先把另一句話也說清楚。合則留,不合則去,他日若是覺得這樁婚事不合適,一紙和離書,各行各路,兩不相欠。”

見皇帝和三皇子四皇子兄弟全都愣住了,而張琛則是錯愕之後立刻陷入了沉思,張壽就呵呵一笑道:“漢唐宋時,不止有休妻,也有婦人主動離棄男子。葉家也許會對張琛這位秦國公長公子登門提親而欣喜若狂,但如葉小姐這樣的女人,她只怕會未慮成而先慮敗。”

“張琛你自己不也是嗎?你敢說沒有想着萬一成婚之後卻性格不合怎麼辦?”

說這話的時候,張壽不由想起了元宵節那一日,朱瑩對自己遞來那一盞親手做的花燈時,輕吟的那一首韋莊的《思帝鄉·春日遊》——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相對於熱情奔放,但已然在熱戀時顧慮到了日後興許會不美滿的朱瑩,葉氏那就是一個冷情到極致的女子。而張琛這樣的性格,真的就能夠從一而終嗎?

皇帝本來還覺得張壽這婚前多接觸接觸的建議很有道理,結果人就說出婚前可以商議好婚後不諧則和離,這下子他終於完全呆住了。他甚至很想問問張壽,對朱瑩是不是也敢這麼說,可沒想到張琛非但沒有生氣,反而用力拍了一下巴掌。

“對啊,我怎麼就沒想到!她確實挺特別的,可我之前就在想,現在覺得特別,今後會不會覺得她這是太冷淡太古怪,她又會不會嫌棄我不求上進……小先生你這真是想得周到!”

張琛深深吸了一口氣,突然躬身向皇上深深施禮:“多謝皇上指點迷津,擇日不如撞日,臣這就去通州葉家一趟,告退了!”

皇帝這還沒來得及說話呢,就只見張琛再次行禮後一陣風似的轉身離去,那竟是連奔帶跑,腳下生風。他這指點什麼迷津了?張琛聽進去的明明都是張壽的那些話好吧!

他面色不善地瞪向了張壽,卻沒想到張壽不但沒有絲毫畏懼,反而滿臉無辜地直接看了回來:“皇上,臣絕對沒有任何影射的意思。”

這下子,皇帝頓時拉長了臉。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普通人家可以休妻,也許開明一點兒的甚至可以和離,但是皇家沒有離婚,只有廢后,甚至廢妃……歷朝歷代以來,廢后唯一下場好一點的,大概就只有光武帝的廢后郭聖通了,被廢之後至少還是中山王太后。

難道當初廢后和他已經形同陌路的時候,會捨得丟下中宮寶座以及兩個有望東宮的兒子,飄飄然去入道清修,又或者自己過自己的清閒日子?不會,對她來說,既然覺得他這個丈夫離心,那麼值得用命去搏的,也就是這個天下了。

更何況,就算是世間才女,謝道韞沒有和平庸迂腐的王凝之和離,李清照也沒有和懦弱無能的趙明誠和離,反倒是王獻之與郗道茂和離,然後遺恨千古。

越想越氣的皇帝頓時一拍扶手道:“滾滾滾,朕今天不想看到你!”

見張壽真的行過禮後瀟瀟灑灑揚長而去,三皇子和四皇子全都不知道自己是該勸解呢,還是替老師求情呢……對於他們來說,剛剛皇帝和張壽張琛談及的話題實在是距離他們太遙遠了。於是,三皇子蠕動嘴脣剛叫出父皇兩個字,就被皇帝打斷了。

“別替你老師說話,他簡直就是專門來氣朕的!”

想到上次張壽教唆三皇子抱住自己的腿哭就完了,這次把四皇子送去白家村一個月,人回來之後還一臉覺得老師特別好,老師特別苦心的樣子,皇帝不由就覺得一陣氣苦。

可是,當三皇子真的乖巧小心到不說話,而後拉着四皇子一塊上前來,一個替他捏肩,一個替他捏腿時,他那滿腔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終於還是漸漸消散了去。他甚至覺得眼前微微恍惚,隨即竟是也低低吟誦了起來。

“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他反反覆覆誦唸了好幾遍,最後這才啞然失笑地看着面前一雙對男女之情完全還懵懂的兒子,隨即自失地搖了搖頭。

“不是誰都能像九章和瑩瑩現在這樣琴瑟和諧,夫妻同路的,縱使能夠同路一時,也不見得能同路一世,所以,別把他們眼下這生活,當成自己未來的生活。這世上只有一個瑩瑩,也只有一個張九章。張琛就是因爲這個,才糾結到現在。”

“不然看看陸家小胖子,不過是當街和二郎針鋒相對,那樁婚事就成了。哪裡是真的一見鍾情,不過是兩個人在合適的時候,出現在合適的地方而已。但無論如何,朕希望你們將來能生活和美,所以,萬一在外頭看到喜歡的女子,記得早點告訴朕,朕會爲你們做主。”

四皇子眼睛滴溜溜直轉,直接一嗓子嚷嚷兒臣全憑父皇做主,三皇子卻想得更縝密一些,微微遲疑了一陣子之後垂下眼瞼,足足良久後就低聲說道:“父皇,兒臣這些日子聽先生們講史,讀到過文德皇后的故事,兒臣不明白,爲什麼歷朝歷代的皇后,沒幾個像文德皇后?”

皇帝頓時愣住了。爲什麼皇后沒幾個像長孫皇后?是啊,長孫皇后在危機的時候能夠進宮替丈夫轉圜,在玄武門事變的時候能夠安定後方大局,在母儀天下之後又能放出宮人,善待嬪妃和庶子,而且在關鍵時刻還能勸諫君王,從古至今,史家就沒人說她不好的。

唐太宗李世民是雄才大略的英主不錯,但那也是毛病很多的英主,脾氣暴躁,好色如命,記恨記仇……然而,他卻有一個絕大的優點,能識人用人,包括那些文官武將,也包括自己的妻子。所以後宮再多的佳麗,卻也蓋不過長孫,膝下再多的皇子,卻也勝不過嫡子。

“賢后也總要明君來配的……世上沒幾個皇后像長孫皇后,那也是因爲,世上沒有幾個皇帝,能夠像唐太宗。如果長孫還在,應該就不會有遠征高句麗卻兵敗的事了。”

張壽自然不知道三皇子小小年紀,卻希望能有一個如長孫皇后這般千古留名的賢妻,如果知道的話,他說不定會拍着這位太子殿下的小腦瓜,告訴他那是千古賢女子的模板,所以史書上寫一次就美化一次,畢竟,別說皇帝了,哪個士大夫不希望自己有這樣的賢妻?

又可以安家,又可以當幕僚,還不妒忌,隨便你納側蓄婢,甚至還會把沒了生母的庶子女接到自己這裡來撫養……這樣的大婦誰不想要?可你也得先是唐太宗才行!

“阿壽!”信步出宮的他當來到東華門時,就聽到了一個清脆的聲音。探頭看到朱瑩竟是從自己剛剛來時那輛車上探出頭來,他就笑着迎上前去,微微冰涼的手握住了她伸出來的柔荑,還沒來得及問她爲何而來,就被人拉上了車去。才一坐定,他就只聽朱瑩急急忙忙說道:“阿壽,高麗使團此次貢了一批女子來,都是貴族千金,還說是奉詔貢上來的!”

第五百九十三章 枷鎖第三百零七章 雞毛飛上天第八十七章 當滷煮開始掉書袋第八百七十七章 出人意料第五百五十六章 變味的大考第七百四十三章 早生貴子……第八百六十三章 惶惑第三百七十一章 其罪當誅,其情可憫第一百零三章 閒極無聊的出題第五百六十八章 誰是奸佞小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甩鍋和背鍋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物降一物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事疑雲第兩百三十一章 冢中枯骨,綿綿情話第二百五十章 衆星捧月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團第二百四十八章 過年第三百二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六百六十九章 責以大義第七百四十八章 人比花嬌,羣賢薈萃第四百六十一章 祝壽第五百八十五章 誰難倒了誰?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小鬼大第七十二章 八股文大會?第七百二十九章 同去湊熱鬧第七百二十三章 軟硬兼施第三百三十章 無恥的境界第二百八十七章 借題發揮第八百八十一章 事後第六百六十四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第六百七十一章 沉浮第一百九十七章 單擺和脈搏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上保鏢團?第四百九十二章 翻版必究?第三百三十一章 橘生淮北則爲枳第一百五十八章 我行我素第一百零九章 問君心意第三百二十七章 調研,升堂第一百七十八章 都是護短的第三十二章 打擊一大片第六百零三章 不走尋常路的大戲第三百二十七章 觀刑漫話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夠分!第五百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零二章 巧言令色第八百二十六章 吃人嘴短,村人趨利第九十四章 溫厚竹君子第四百二十二章 秋風未到蟬先知第一百零六章 尋人司禮監第四百六十六章 外鄉人第七百五十二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五百一十七章 我也很絕望啊第一百二十二章 第一堂課第四十三章 下次天上掉什麼?第一百四十五章 做人不能鹹魚第五百四十五章 真正的盛世第四百七十章 方程第兩百章 有我在,怕什麼鬼第兩百二十三章 一文錢難死英雄漢第八百三十五章 小霸王鬧事第五百零九章 不避嫌疑第三百七十八章 偷換概念第七百九十三章 戳人心第八百五十一章 可疑第四百五十章 張壽的加賽題第二百四十章 如你所願第八百一十二章 家有賢妻夫省事第六百七十二章 密度第七百三十七章 成雙入對第五百九十章 虛驚和捧哏……第三百二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六百八十五章 巡查第七十九章 一物降一物第三十章 欺世盜名之徒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光詞話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光詞話第四百一十二章 磨刀霍霍向膳房第八百五十五章 除夕第六百七十二章 密度第三百三十八章 美人帶刺第一百五十章 循循善誘第七百九十八章 最佳捧哏第七百六十章 分歧第七百一十三章 偏激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君再上轎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有道理第七百零五章 巡弋,攔截第七百零七章 夜無瀾而晨驚第一百二十三章 今人勝古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轎第六百一十六章 決裂,負荊第二百六十六章 三月三日天氣新第八百五十章 接觸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所求第四百二十九章 好久不見?第三百一十六章 確實有問題!第三百零二章 各有所用第五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