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不講理,看張郎

偌大的文華殿中一片寂靜。說寂靜也許不那麼準確,因爲還有一個老者那慢條斯理的聲音在大殿中迴響,只不過底下的反應,那卻是從一張張茫然失神的臉就能夠看得出來。

天賦異稟的人屏蔽了五感,神遊天外;稍差一點的正在思量着自己衙門的公務;再差一點的在喃喃自語,試圖抵消葛雍的聲音;至於完全沒辦法屏蔽那貫耳魔音的可憐人們,那就沒辦法了,不得不硬着頭皮經歷一番葛氏算學的洗禮。

就連自認爲小時候讀過一些葛氏算經,又或者是對數字頗有幾分敏感的朝廷官員,面對葛雍那聞所未聞的講學洗禮,卻也是生不如死。

而自認爲從小就對算學毫無天賦的朱瑩,她竟是絲毫不在乎講課的是她平時口口聲聲最喜歡的葛爺爺,直接腦袋靠在德陽公主肩膀上,就這麼打起了瞌睡。然而,能和大小姐這樣肆無忌憚的人到底是少數,就連閣老尚書們,也不得苦捱忍耐。

不少人不知道是不是受虐太深,甚至因此對九章堂那些學生們生出了幾分高山仰止的感受。就這樣猶如天書的東西,竟然能聽得懂?竟然能學得進去?

只有如周祭酒和羅司業,那是曾經偷聽……旁聽過張壽講課,又經歷過那次國子監講學洗禮的人,這才表現鎮定。然而,所謂的鎮定,也就是對那些猶如天書的東西抵抗力強一點,看上去顯得淡然,又或者說超然一些。當葛雍結束他的長篇大論時,他們也同樣鬆了一口氣。

而同樣感覺自己活過來的,還有文華殿中的一大堆文武官員,官宦子弟和千金們。尤其是後頭那些年輕人,能夠被皇帝欽點參加第一天的經筵,他們原本都覺得是莫大的榮耀,可現在也不知道多少人在心中暗自叫苦。

葛雍和張壽師生兩人明顯是一脈相承的,葛雍說的東西就已經這麼令人昏昏欲睡了——而且在當今天子面前,他們偏偏還不能就這麼睡過去——那張壽回頭講學,他們豈不是還要遭受這樣一番折磨?

而且張壽這種年輕氣盛的人,應該會比葛雍更喜歡炫耀,到時候肯定故意把他們說得滿頭霧水!

就連素來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朱廷芳,眼看葛雍講完,他也不由得輕輕揉了揉太陽穴。哪怕他對張壽這個準妹夫素來持保留態度,總感覺長得太好的人不那麼可信,尤其認定葛雍收人當關門弟子這一點實在是疑竇重重。可到了此時,他卻不得不承認一點。

他可以懷疑張壽的出身以及師承,但對方的天賦恐怕是真的打動了葛雍。要知道,就算是被人誇讚過目不忘,什麼都能融會貫通的他,也被葛雍嫌棄過算學天賦平平。就好比剛剛葛雍說的這些,他聽着一樣覺得懷疑人生。

側頭瞥了一眼不遠處那一道隔絕男女的紗簾,他不由得很好奇,從小除了學武,其他都是淺嘗輒止,又或者半途而廢的朱瑩,平日裡和張壽是怎麼相處的。萬一張壽一時興起講那些複雜到極點的東西,朱瑩能聽得懂一星半點嗎?

要是朱瑩知道,自家大哥心中竟然在質疑自己和張壽的相處,那麼她一定會嗤之以鼻。張壽算學天賦好又怎麼樣,他可從來不會在她面前炫耀這個!張壽有的是算學之外的有趣話題,除卻她這種思路清奇的姑娘,別的女孩子根本就沒法和他並肩!

此時此刻,大小姐神奇地在葛雍講完的一剎那醒了過來,揉了揉眼睛不說,甚至還想伸個懶腰,最後是在太后的瞪視下,這才趕緊訕訕地停下了動作,但仍然打了個小小的呵欠。

對於她這樣憊懶的行徑,太后瞪了一眼也就作罷,隨即卻看了一眼旁邊的四皇子,含笑問道:“四郎,剛剛葛老太師講的,你能聽懂多少?”

四皇子見底下一大堆大小名媛一時都把目光投注到了他的身上,他便有些不好意思似的說:“回稟祖母,孫兒……其實也只能聽懂一點皮毛。要說算學天賦,兒臣比三哥差遠啦,其實不只是天賦,孫兒定力和持久都不過平平,就是因爲不想被三哥拋太遠,這才勉力支撐!”

“三哥肯定聽懂了很多!”

聽到四皇子這番話,太后不由得露出了一個笑容,當下招手讓這個孫子靠近些,繼而竟是伸手摩挲着人的後腦勺,一字一句地說:“你和三郎從小一塊長大,兄弟情深,這樣很好。你要記住,以後也要多多幫着你三哥這個太子,給其他兄弟姐妹做個榜樣。”

四皇子登時眉開眼笑。對於兩個哥哥,他是深惡痛絕,但對於其他姐姐妹妹,他也不過平平,但太后不是讓他好好和他們相處,而是讓他幫着三哥,還着重強調了三哥是太子,又讓他給兄弟姐妹做榜樣,這話實在是太讓他得意了。

當下他就想都不想地大聲答道:“祖母放心,孫兒一定做個好榜樣!”

此時葛雍被陸三郎攙扶着回到了原位,雖說老頭兒不用人攙扶,也能走得健步如飛,但他很享受這種在衆目睽睽之下被得意徒孫照顧的感覺,因而沒怎麼在乎其他動靜。

而之前在努力跟上葛雍出書進度的皇帝,以及一向刻苦用功的三皇子這個未來太子,此時尚在回味葛雍那番講學,都沒顧得上太后和四皇子的對話。

他們之外的文華殿中大多數人,尚處於一種剛剛擺脫魔音貫腦的渾渾噩噩狀態。於是,太后和四皇子的這番回答,竟然並不是人人都聽在耳中,可但凡聽到的,臉色就非常精彩了。尤其是那些認爲太后對之前皇帝突然決意冊封太子心懷不滿的人,那更是如坐鍼氈。

都說繼皇帝皇后失和,於是皇帝苦求,太后方纔不得不出面廢后,但一面固然照辦,一面卻也在實際上和皇帝鬧翻了……這簡直是荒謬!鬧翻了太后爲何還如此維護皇帝和未來太子?誰那麼缺德,竟然引誘他們想歪了,在這種關鍵判斷上失誤,這簡直要人命的啊!

而對於好不容易纔得到參加今日經筵機會的大皇子和二皇子,聽到太后如此一番話,赫然又驚又怒,卻還不敢流露出來。

他們這些年來橫行宮中內外,固然是仗着母親是皇后,可又何嘗不是因爲太后一直都頗爲維護中宮,厚待他們這一對嫡出的兄弟?可現在,太后先是親自下懿旨廢后,隨即又當衆嘉獎四皇子,直接點出了三皇子是太子!

東宮之事已經徹底塵埃落定,他們哪裡還有一絲一毫希望?

可在最初的絕望之後,兄弟倆就聽到了皇帝的聲音:“葛老太師這番講學,振聾發聵,朕深有啓發,只希望衆卿也能各有所得。只不過剛剛看諸位神色,只怕有所得的着實寥寥無幾。往日地方治臣,戶部計相,十三司主司,不都是將繁複的數字雜務,委之於下吏?”

“甚至有地方治臣上京述職的時候,連治下多少戶口,田畝多少,水利幾何,都說得磕磕巴巴,可在地方倒是留下了一個最新文事,詩酒風流的名聲,聽說離任時還能賺上縉紳們一把萬民傘!朕倒是想說本末倒置,可這竟是司空見慣,又或者說約定俗成!”

在這番擲地有聲的話之後,皇帝就淡淡地說:“今日是經筵,開講的又是葛老太師,你們是聽進去了,又或者根本就是在走神打瞌睡,朕也懶得追究,料想各位心中有數。接下來,國子博士兼東宮講讀張壽開講吧。”

直到這一刻,許多人方纔突然意識到,剛剛葛雍是在這裡的,可張壽……人竟然並沒有在這文華殿中!

朱瑩見德陽公主和劉晴全都側頭看着自己,她就若無其事地說:“阿壽是事前做一些準備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反正皇上也由着他,我也很好奇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別說其他人,就連和她素來交情不錯的劉晴都不相信,德陽公主這樣的老實人也不相信,永平公主這樣和她多年老對頭的更不相信。朱瑩和張壽沒成婚就公然成雙入對進進出出,絲毫不避諱人言,趙國公府也聽之任之,張壽有什麼安排,朱瑩會不知道?

只不過,既然撬不開朱瑩的嘴,她們也只能靜靜等着張壽登場揭開謎底。

然而,張壽的人她們還沒等到,卻等到了一個天大的……“驚喜”!就只見剛剛隔着男女兩邊的屏風狀紗簾,竟是被兩隊內侍上來,二話不說地搬開了!

雖說無論公主宗女,還是其他勳貴官宦千金們,都不是那種被人看到臉就羞憤欲死的性子,但這突如其來的一遭,還是讓她們不由得呆了一呆。

“太祖嘗言,男女授受不親固然不假,但孟子也嘗言,嫂溺,援之以手,權也。倒是千百年來一大堆曲解聖人的傢伙,比如什麼所謂的大戴禮記,畫蛇添足自以爲是地加了一大堆七出之類的規矩。他既然驅除元虜,自然應該把這些陳腐的規矩砸一個粉碎。”

“從太祖初年開始,我朝官宦千金就未嘗戴面紗出門,行路也從來不用什麼路障圍障,虛耗人力物力,今日這文華殿上旁聽經筵,紗簾就更沒必要了!”

皇帝這一席聽似很有道理,實則卻很沒道理的話,頓時讓剛剛騷動的大殿復又平靜了下來。不平靜也沒辦法,那位太祖皇帝留下的驚世駭俗言語,多得根本數不過來,偏偏人還特意留了一本太祖皇帝語錄,印了幾千幾萬冊散發到民間!

在從前高宗世宗年間,曾經也有當權的大佬試圖譭棄這些語錄,把太祖塑造成一個大義凜然的絕世英豪,可民間卻屢禁不絕,甚至有印刷粗劣的太祖語錄瘋狂流傳,怎麼禁絕都沒辦法撲滅,久而久之,大佬們意識到太祖皇帝興許特意留人經營此事。

既然如此,大佬們也不想給自己惹一身麻煩,也只能編造出一系列半真半假的太祖傳聞,把那位本來就傳奇的開國皇帝包裝得更加玄奇,至於太祖的離經叛道,誰也顧不上了。

如今皇帝又掣出了太祖語錄當成依據,他們還能說什麼?

而發覺視線終於再無隔絕,千金們有的羞澀低頭,但更多的卻是大大方方往對面那些官員中望去。如朱瑩這樣的是找父兄,回頭也打算看看自己那未婚夫如何出場,但更多的人,則是好奇打量着位居朝堂頂點的那些老大人們,順便也細細看看那些出身不錯的大家子弟。

畢竟,這其中還有不少就是她們的婚約者。

這裡的大多數女孩子在結親之前至少都彼此相看過一面……甚至更多面,但也有寥寥數人因爲家中規矩森嚴,竟是至今都不知道未婚夫長什麼樣,還要靠旁人打趣似的悄悄爲她們指出來。

這一刻,有人覺得未來郎君儀表堂堂,卻也有人哀嘆自家未婚夫泯然衆人,猶如呆瓜。

然而,最初覺得未來郎君儀表堂堂,也算是對得起自己那高貴出身,美麗容貌的姑娘們,很快就覺得自己瞎了眼睛。就只見大殿之外,先是有人搬了一架黑布蒙着的器具進來,緊跟着,後頭便是一個身穿硃紅色官袍的少年從容步入。只一眼,姑娘們就覺得眼睛移不開了。

原本至少要中年人才能襯得出來的那大紅顏色鮮亮冠服,穿在人家身上卻顯得華麗卻不俗豔,那公服常見的進賢冠,配上那如同冠玉的容顏,俊秀的五官,讓人怎麼看怎麼不捨得丟下。乃至於有姑娘貪看了一會兒美男子之後,竟是又側頭去看朱瑩。

這會兒誰還不知道那就是張壽?之前只聞張壽其名,並不是人人都真正看過其人,她們還以爲傳言有所誇大,可今天見到真人,卻發現傳言非但沒誇大,反而還不如真人!

而去看朱瑩的姑娘,絕不僅僅是一個人。於是,面對這四面八方朝自己投注過來的目光,朱瑩自然而然笑得眉飛色舞,滿臉都是我多有眼光的驕傲。那一刻,她只覺得自己當初下鄉時在見到張壽之後,毅然決然地賴在張家,這實在是太明智了!

否則就憑爹定下婚約,卻連個婚書都沒有,指不定這樁姻緣就被其他人搶先了呢?看到好男人,那是要眼疾手快,趕緊搶!

第七百六十二章 忽悠的功力第四百二十八章 管家何人,選拔大賽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驚第三百二十七章 特立獨行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團第兩百二十四章 硬的不行來軟的第十八章 最是難負美人心第四百零三章 小……師孃?第三百一十九章 羞辱第三百一十四章 公子落難記第五百零九章 不避嫌疑第三百六十五章 官民不同第四百八十四章 鄭鎔和齋長第五百零一章 雙去雙來君不見?第兩百一十六章 小家子氣第一百三十章 你射他一箭,我打你一頓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兩百三十二章 爲時已晚第五百四十八章 即日定東宮第兩百零三章 奇怪的朱公子第兩百一十三章 天子賜第二十章 竹君子和宰肥羊第八百三十六章 超強求生欲第二百八十一章 郎舅(上)第八章 嫌棄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咬狗第六百九十五章 抱大腿第七百六十五章 夜行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矜持,新人設第六百一十八章 人各有志不相同第四百九十三章 別多一分錢第六百七十七章 天驚第二百六十九章 教不嚴,師之惰第二百三十九章 女生外相第六百五十二章 職責所在第七百一十三章 偏激第八章 嫌棄第五百六十八章 誰是奸佞小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八百六十五章 服與不服第四百三十二章 任勞任怨老黃牛第十七章 牛嚼牡丹第四百九十六章 有眼無珠第三百零三章 考試第三百七十章 避重就輕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活力?來談談心吧第一百七十八章 都是護短的第三百三十二章 民情洶洶第四百五十一章 忽悠和煞風景第八百五十章 接觸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情無情第五百三十六章 依依第二百八十八章 喬遷見聞第七百六十七章 會客,師生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家千金慕賢郎第六百七十九章 探視第四百六十一章 祝壽第四百五十八章 任是無情也動人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信第二百七十一章 兒女親家第三百三十章 和你一起變老第四百一十五章 查功課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書非借不能讀也第七百八十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六十八章 誰是奸佞小人?第八百七十六章 匕見第六百三十四章 冠服第五百七十四章 不講理,看張郎第八百七十一章 蜂擁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上保鏢團?第六百八十二章 題海無涯,馬蜂窩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上保鏢團?第七百八十一章 怨氣第六百九十八章 窮追猛打第一百三十三章 朱瑩激公主第七章 三個人,兩張牀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家千金慕賢郎第八百零三章 暗渡陳倉,閒人大叔第四百六十一章 祝壽第八百一十一章 興師問罪第六百一十四章 三堂會審,著書立說第七百九十一章 誰善解人意?第一章 田頭偶遇第四百一十一章 風景這邊獨好第五百零九章 不避嫌疑第三百三十章 無恥的境界第四百四十五章 秋風掃落葉第一百六十八章 主持課題的代齋長第五百九十四章 何德何能第一百九十五章 被“請”來的客人第六百零八章 落水第二百七十四章 錯第二十九章 紛至沓來第七百六十七章 會客,師生第三十九章 關門弟子第二百八十九章 不期而遇第十章 數學和八股一點都不搭第四十八章 夜色殺機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子激學官第一百二十七章 情難自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