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千里馬和伯樂

知女莫若母,裕妃一點都不覺得如果鬥心眼的話,永平公主會勝不過洪氏。退一萬步說,就算真的勝不過,永平公主背後還有她,還有皇帝,如果這樣的出身背景,都勝不過背後缺乏一個力挺女兒父親的洪氏,那麼永平公主就索性不要顧慮那麼多,太太平平嫁人算了。

她更知道,哪怕從小到大朱瑩和永平公主就合不來,但朱瑩從來就是憑蠻力取勝的那一方,從來不屑於陰謀詭計。所以,朱瑩根本意識不到,那靈機一動的隨口一說,對於不甘當一個平凡主婦的永平公主來說,那是一個多麼大的機遇。

裕妃竟然代永平公主一口答應此事,張壽並不覺得奇怪,當下甚至還笑着附和了兩句。不多時,他就只見朱瑩和永平公主一前一後進來,朱瑩赫然是一臉得意洋洋的笑容,而永平公主依舊是那般恬淡的表情,但眼眸中分明掩映着某種極度喜悅的光輝。

“多虧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永平這丫頭才勉強答應了!”朱瑩微微仰着頭,一副我很有功勞的樣子,她毫不見外地上前在裕妃身邊坐下,隨即就笑道,“裕妃娘娘,等永平當上了女學山長,你也可以去幫幫她!那個洪娘子挺有本事的,永平被她比下去可沒面子……”

永平公主見張壽對朱瑩這番話但笑不語,她頓時知道人肯定看出了她的欲拒還迎之意。然而,既然張壽不拆穿,她當然也樂得讓朱瑩去表功,即便是朱瑩在那說洪氏如何如何能耐,她也沒太往心裡去。

別說她腹有詩書氣自華,哪怕她這個堂堂公主目不識丁,還至於轄制不住一個民女?

當張壽和朱瑩從永和宮告辭時,卻不是空着手的,裕妃送了朱瑩一對珠釵——朱瑩時常進宮,和她關係情同母女,自然談不上什麼賞賜。就連張壽,也得到了裕妃饋贈的兩本書,卻不是什麼古書,而是司禮監經廠印製的……《葛氏算學新編講義》!

說實話,之前接過那厚厚的兩本書時,張壽整個人都有點懵,而親自送他和朱瑩出來的裕妃,則是笑吟吟地說:“這是你從前給九章堂那些學生們講課時,陸三郎做的筆記,皇上命人從陸三郎那兒要來之後,就讓司禮監經廠去印了,說是外頭那些自學的學生正好適用。”

“要不是你從前給半山堂那些學生講的算經太粗淺,皇上也原本打算讓司禮監經廠去印兩本紀九郎的講義出來,也好讓民間那些孩子能看看。後來想想,買得起的人不是不感興趣,就是不屑於這種粗淺的程度,可真正該學這些的小孩子,家裡卻買不起。”

居然沒有我的允許就印製講義……稿費呢?版權費呢?這是明目張膽的盜版好不好!

張壽心裡有一種極其強烈的吐槽衝動。雖然這年頭出書環境比唐宋要好一些,書坊在印書之前會在扉頁上言明版權,甚至還有盜印必究之類的話,但總體來說,除非真是受到追捧的名人,否則一般人出書那不但沒稿費,反而要倒貼印書錢,根本不在意什麼盜印與否。

因爲一般人印出來都是分送親朋好友的,如果書坊真的把你要印一百冊的書多印了幾百冊,甚至最終還賣出去了,那麼出書的人反而會覺得千里馬遇到賞識的伯樂,欣喜若狂。當然,那些多印出來的書賣的錢,書坊就算賺了,也不會多分你一貫……

問題是,張壽他在乎,因爲有陸三郎這樣一個經營京城屈指可數大書坊的學生,他根本不愁自己的書印不出來,又或者是印出來賣不出去虧錢,別說他有的是營銷手段,陸三郎那頭腦更是好得很。結果轉眼間,皇帝當了伯樂,讓司禮監經廠搶在前面把他的講義給印了。

然後裕妃還當成禮物送給了他……張壽只要想一想,就覺得自己挺虧的。

之前是太夫人特意吩咐爲了避人耳目,所以朱瑩叫了張壽一塊坐馱轎進宮,可等到出宮的時候,既然連裕妃的永和宮都去過了,甚至還被一羣宮人圍觀了,她就完全把那點顧慮拋在腦後了,離開東六宮,她就隨口叫住一個純粹路過的內侍,讓他去命人準備兩匹馬。

張壽既有點暈轎,當然也不願意騎馬,雖然眼看那個可憐的內侍先是目瞪口呆,隨後還不得不苦着臉答應,也就當成沒看見。等出宮城北面的玄武門時,他看到除卻趙國公府的朱宏那些護衛,還有兩匹貌似神駿的馬兒等候在了那裡,不禁嘖嘖稱奇。

可還不等他調侃一下朱瑩在宮裡這臉面之大,就只見朱瑩突然加快腳步,一陣風似的衝到了兩匹馬前。前前後後這麼一繞一轉,大小姐就露出了欣喜若狂的表情:“居然是飛白和小紅!上次我就問皇上要了,結果他一直都不肯鬆口給我,沒想到這次皇上竟然這麼大方!”

兩匹馬之後侍立的是一個富態圓臉小眼睛,乍一看很像是個富家財主的中年人,但是,在宮城北面外皇城的這一畝三分地,最大的衙門就是六宮局以及司禮監下轄的各局,因此除非是從來沒進過宮的愣頭青,否則絕不會認錯了他的身份。

張壽當然也認得對方,因爲想當初他第一次去司禮監外衙尋人的時候,就遇到過這位。這個看似富家財主的中年人是司禮監隨堂呂禪,他也是後來才知道,笑口常開的呂禪人稱笑面虎,相當難纏。然而,他分明記得之前人去了滄州,卻不知道什麼時候悄無聲息回來了。

當他走到呂禪面前時,這位司禮監隨堂已經是笑得眼睛都眯縫了起來:“張博士,皇上說,您丟下那羣剛收進來的學生,和大小姐一連兩天進宮幫忙,有功勞更有苦勞,這兩匹陝西牧監長樂苑精挑細選敬獻上來的千里馬,就賞賜給您和大小姐了。”

呂禪說這話時,見朱瑩已經在那摩挲着兩匹馬兒,一副愛不釋手的模樣,他就意味深長地說:“這次長樂苑總共送上來的貢馬也就是八匹,皇上前幾日剛剛賞了趙國公和楚國公各兩匹,自己留了兩匹,剩下這兩匹就一直都留在馬廄裡,今天終於有主了。”

張壽不由心中一動。如此一來,就是皇帝和楚國公府各兩匹,趙國公府和張園各兩匹——這樣算並沒有問題,畢竟朱瑩就要嫁給他了,朱瑩的馬也就是他的馬。而想着這個很簡單的算術問題,他就突然笑了。

“若不是我知道呂公公你之前還在滄州,還以爲你是經管這些貢品的人,這麼瞭若指掌。”

呂禪頓時面色一僵。此時此刻,難道他要說自己確實就是司禮監中經管各方貢品的人,所以纔對這八匹御馬的狀況這麼熟悉,連皇帝賞了趙國公和楚國公那四匹馬的時間都還印在腦子裡?賣弄不成的他不由得咳嗽了一聲,尷尬地避開了這個問題。

而朱瑩此時終於歡喜夠了,步履輕盈地又飄了回來,斜睨了呂禪一眼,她不大在意地說:“阿壽,我剛剛已經看過了,那匹飛白性格溫順,就給你吧。那匹小紅明顯是個暴脾氣,我先馴一陣子再給你送去。這兩匹馬回頭就給你和阿六騎。”

御賜的東西,別人捧着供着還來不及,會用這種滿不在乎的口氣直接把歸屬權送給別人的,張壽很確信,大概也只有面前的朱大小姐。他正要推拒,朱瑩卻搶在了前頭。

“你別和我客氣,我家裡各種各樣的馬匹多着呢,之前向皇上要,也是想送了給你!我知道阿六那身手,馴馬肯定沒問題,可他性子急,又成天跟着你,未必有這時間,我閒着沒事幹,正好和小紅好好磨一磨性子!”

這一次,呂禪終於抓準了機會,因笑道:“張博士和大小姐很快就是一家人了,皇上賞賜這兩匹馬,本來就沒有說二位如何使用,張博士還請不要辜負了大小姐一片好意纔是。”

朱瑩這才滿意地瞥了呂禪一眼,隨即就看到張壽無可奈何地衝她一笑,沒說答應也沒說不答應,卻是彷彿好奇似的問道:“這兩匹馬的名字是叫飛白和小紅?”

想起這兩個名字,呂禪頓時有些頭疼,誰想朱瑩竟是大大方方地說:“沒錯,就是我在皇上面前改的名字,這匹飛白毛色純白,撒歡時四蹄如飛,所以我就叫它飛白。至於小紅,它脾氣不好,發出的聲音好像老是在轟啊轟啊,而且它年齡最小,我就隨口叫她小紅了。”

“給馬起名字而已,簡單易懂就好,我最討厭文縐縐引經據典起拗口名字了,原本他們叫什麼名字我都忘了。怎麼,阿壽你覺着我起的名字不好?”

張壽不禁汗顏。他就不該想着大小姐是不是正好對飛白體的名人法帖感興趣,於是起了這麼個名字——雖然朱瑩的字確實比他寫得好,但那也只是相對而言,他很難想像這位跳脫的大小姐會爲了寫飛白體而去特製毛筆,然後去學那早已不再是潮流的飛白體。

於是,他搖搖頭之後,見朱瑩有些嗔怒地瞪視自己,就笑吟吟地說:“我只是想着你身邊的丫頭都叫湛金和流銀,居然給馬兒起名的時候卻這麼簡簡單單。”

“金銀不是富貴氣象嗎?再說她們跟我的時候我還小呢,我就給她們起了名字叫小金和小銀,至於湛金和流銀,那是娘改的,朗朗上口,她們都很喜歡,我也就這麼叫了。”朱瑩說着就理直氣壯地說,“反正我從小就俗得很,文雅不起來!”

能坦然承認自己庸俗的朱瑩,張壽早就習慣了。如果未婚妻是一個明面上淡雅如菊,私底下卻追逐名利的女人,他纔會頭疼。

就比如志向高遠如洪氏,就比如不甘寂寞的永平公主……他只能說佩服她們,祝願她們能夠心願得償,餘下的……呵呵,他這個胸無大志的不適合與她們來往!

“我只是好奇問問,飛白和小紅,這名字挺不錯。就依你,飛白歸我,小紅歸阿六,回頭我對阿六說,他這就算欠你一個大人情,讓他好好想想該怎麼還上!”

張壽無所謂地聳了聳肩:“幸虧瑩瑩你起了名字,你總比阿六要強得多。他又不是家中行六,也和六搭不上關係,可他說,想當初自己給自己改了這個名字的時候,就是因爲看到六匹野馬經過……看到六匹野馬就叫阿六,要是數不清的馬,他是不是要叫多多?”

“要讓他給自己的坐騎起名字,我是覺得恐怕會很嚇人。”

原本還擔心張壽會對自己起名字的審美有什麼意見,可一聽到這話,朱瑩頓時被張壽帶歪了思路,須臾就笑得花枝亂顫:“你這麼一說,還真有可能!不過,反正回頭是要送給阿六的,他要喜歡,改叫什麼都行!”

呂禪目瞪口呆地看着朱瑩拉了張壽去試馬,招呼了幾個等候在此的朱家護衛匯合,繼而就這麼揚長而去,整個過程中壓根沒問過他半句,他也不知道自己是該覺得被忽略了,所以鬱悶,還是覺得人家壓根不關注他此行滄州如何,朱廷芳又如何,所以鬱悶。

但總而言之,他就是兩個字,鬱悶。想到自己這才離開京城多久,京城居然就發生了這麼一連串事件,再想想之前他希望外放滄州做一番事業,他只覺得自己實在是太天真了。

而當朱瑩和張壽策馬並肩而行,最終出了皇城北安門時,剛剛一直都保持沉默,絲毫沒有去打攪這對小兒女的朱宏方纔終於開口說道:“大公子回來了,張博士要不要和大小姐一塊去一趟府裡,見一見大公子?”

“咦?”張壽和朱瑩幾乎同時迸出了一聲驚咦。而緊跟着,朱瑩就立刻大嗔道:“這麼要緊的事了,朱宏你怎麼不早說!”

見張壽一樣露出了疑惑的表情,朱宏就尷尬地說:“之前我們在玄武門等時,呂公公就特意知會了我們,我看大小姐和張博士見着纔剛從滄州回來的呂公公,似乎毫不驚訝,還以爲你們都知道了。”

我是發現你們兩個一直都在那說御馬的問題,一路上甚至還在饒有興致地討論養馬問題,這才問一問,可真沒想到你們竟然是纔剛知道!

張壽此時簡直是哭笑不得。他是對呂禪怎會在這時候回來很好奇,但鑑於連續兩天泡在宮裡,他壓根沒想到,之前說是要回來的朱廷芳,就這麼猶如神兵天降,回到京城了!

雖然如今他即便再見到朱大哥,也覺着自己不至於再被人詰問一通,畢竟他與人也算是在滄州共事過一場,但想想還在九章堂中被自己連放了兩個上午鴿子的學生們,他還是直截了當地說:“我還得回九章堂,瑩瑩你見着朱大哥替我說一聲,等我晚間有空再過去見他吧。”

於是,當爽快答應的朱瑩回到趙國公府,得知大哥在慶安堂後趕過去時,才一見人,她就看到朱廷芳拉長了臉:“張壽丟下張琛他們好幾天不聞不問,現在連我都避了,他想幹嘛?”

第四百二十二章 秋風未到蟬先知第二百九十一章 誤打誤撞第六百二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七百二十章 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第三百二十九章 饕餮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襯人第五十六章 演技不過關?第兩百一十四章 你兒不如我兒,他爹勝過我爹第六百三十九章 過氣?過火?第二百七十七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六百二十七章 熊孩子同盟第四百五十九章 好時光第八十六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四十三章 下次天上掉什麼?第一百零七章 特招還是統考第一百五十二章 曲項向天歌第三百七十三章 移鎮的背後第兩百一十七章 選婿之後第二十五章 前驅和搭檔第三百三十四章 木魚腦袋要靠砸第三百三十二章 直搗黃龍,絕妙捧哏第二百六十六章 三月三日天氣新第八百八十一章 事後第四百一十六章 我看好你!第四百二十四章 撒手放養第五百五十一章 母子連心第七十六章 沒功名沒出身?第一百一十九章 差點進司禮監和領袖潛質第兩百一十八章 好事將近第七百一十九章 爹坑……第四百六十六章 外鄉人第六百五十章 嫁妝,土木第七百一十四章 相似卻不同第六百六十四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第二百五十一章 喜歡第八百七十八章 好時代和壞時代第四百五十章 張壽的加賽題第六百六十一章 不解風情第六百九十七章 吃苦教育第五百七十一章 求生還是作死第五百一十八章 爲什麼?賠禮呢?第三百一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七百一十四章 相似卻不同第七百五十章 釵橫鬢亂,任是無情也動人第七百八十一章 怨氣第三百二十七章 觀刑漫話第八十章 告慈母第四百六十五章 黑暗英雄第七百九十章 意難平,過不去第八百一十八章 家庭教師第三百七十四章 本是同根生,性情各不同第七百三十一章 動之以理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掛東南枝第七百零四章 領命第一百零四章 自投羅網的陸尚書第八百三十八章 不亂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所求第一百三十章 你射他一箭,我打你一頓第八百五十三章 偷懶和猜測第四百二十五章 奉旨試吃?第五十三章 千里共嬋娟第三百七十章 避重就輕第八百二十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四百三十九章 學生易哄,孺子易懂第二百四十三章 邊鎮需強人第三十四章 有其父必有其女第六百四十三章 心如堅鋼意如鐵第一百九十章 杜撰第一百一十九章 差點進司禮監和領袖潛質第兩百零九章 勞煩張博士多多費心第二百八十章 師生反目第一百一十章 十萬火急第十四章 三面受敵?第六百七十四章 星象爲虛,農事爲實第三百一十四章 公子落難記第二百八十九章 不期而遇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家千金慕賢郎第五百九十四章 何德何能第一百一十四章 密度實驗和妖法第七百四十一章 絕世而獨立第二百五十一章 喜歡第六百一十六章 決裂,負荊第八百一十九章 淡然強勢第七百二十九章 同去湊熱鬧第七百七十五章 捧場,頭鐵第三百九十五章 公子好工農第八百三十六章 超強求生欲第六百二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三百九十四章 姑爺和育種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光詞話第六百零二章 乘龍佳婿要靠搶第五十九章 鄉下小郎君進城第六百零八章 落水第一百四十五章 做人不能鹹魚第四百五十四章 從人蔘果到芋圓第七百二十五章 非專業扮鬼第九十一章 太祖題匾藏密卷?第八十八章 戲精和行動力第六百六十一章 不解風情第五百二十四章 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