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泄禁中語?

三皇子彷彿無心之言似的泄漏消息,直接導致了紀九和張大塊頭四人顧不得朱瑩那赫赫兇名,打躬作揖地提出告辭,理由就是要趕緊回去溫書,否則分堂試堪憂。至於今天所見所聞所作所爲,絕對半個字不敢透露。

既然人家已經這樣賭咒發誓,朱瑩本來留人也是一時興起,壓根不怕泄漏消息,當下就讓四人留下保證書,隨即大手一揮放人走了。可等人一走,她越想越是納罕,就索性叫人去給張壽送了個信。不多時,她就得知,已經洗完澡的張壽去稻香村見三皇子和四皇子了。

“這麼說,是三皇子你謊報軍情,把人給嚇走了?”

聽完四皇子那興奮的告密,張壽簡直又好氣又好笑,端詳着一貫以爲老實乖巧的三皇子上上下下打量個不停。果然,在他那目光之下,三皇子很快就扛不住了,一時耷拉着腦袋說:“我是因爲聽到他們說徐監丞出題,所以一時覺得好玩,就瞎掰了父皇出題這一回事。”

四皇子也立刻起鬨道:“就是就是,他們自己不用功,還老是想這個想那個,三哥也是一時想要治一治他們!聽說是父皇出題,他們當然就不敢再打小算盤了!”

甭管看上去是不是一個乖巧,一個靈活,這本質上其實就是兩個欠打的熊孩子啊!小小年紀就敢隨隨便便在背後編排他們那父皇,長大之後他們敢怎麼着?加上昨天那一次,他其實已經敲打過兩回了,但不得不說,這兩個小傢伙更多地只當皇帝是爹,而不是君父。

說到底,還不都是被皇帝給慣的?可再慣下去,一不留神就會出大事啊!

張壽心裡這麼想,一張臉已然板了起來。看見他虎着臉,三皇子第一個感覺到事情不妙,而此番不是自己闖禍的四皇子則猶未醒悟,直到被三皇子使勁拖拽了一下衣角,頭髮還溼漉漉的他方纔後知後覺地看了一眼板臉的張壽,隨即趕緊老老實實站好,眼珠子卻還四處亂轉。

然而,這一次,張壽卻不打算越俎代庖——老師管學生,一次兩次沒問題,三番五次也沒問題,但一次又一次管卻不是涉及學業和品行,而是涉及到學生的爹,他還是丟回去讓那個爹操心來得好!因此,他呵呵一笑,輕描淡寫地說:“趕緊讓人把頭髮擦乾吧,別感冒了!”

“只不過,紀九那幾個人回了城,消息肯定會散佈開來,我得立刻上書稟告你們的父皇。”

見張壽沒訓斥自己,三皇子先是舒了一口大氣,可聽到要告知皇帝,他登時大驚失色。四皇子原本以爲兄長不過是犯了小錯,頂多和自己一樣被訓上兩句,此刻聽說要告訴父皇,他同樣嚇了一跳,不等張壽轉身往外走就立刻撲上前去張開雙手阻攔在前。

“老師,三哥他不是故意的……他……對了,他就是因爲聽我嘀咕說這些傢伙怎麼無孔不入,所以就決定和他們開個玩笑……對,就是這樣的!”

看到急中生智的四皇子大包大攬,把事兒全都包圓了,還昂首挺胸一臉隨時準備英勇就義的模樣,張壽哪裡不知道怎麼一回事。果然,下一刻,三皇子就立刻衝了上來,一把將四皇子給拖到身後,隨即老老實實地低下了頭。

“老師別聽四弟瞎說,和他無關,那只是我一時興起,瞎編亂造的。”

他比四皇子到底大幾個月,平時雖說在半山堂大多數時候都顯得很低調,但此時他已經忘了那小小的得意,隱隱約約意識到,自己好像是辦錯了事。眼見張壽搖頭嘆了一口氣,竟是繞過四皇子徑直往外走去,他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突然追上去拽住了張壽的袖子。

“老師,我知道錯了,不應該亂用父皇的名義嚇唬人……可我要是不這樣的話,他們肯定還會對你和瑩瑩姐姐糾纏不休的!我們……我們難得出城玩一次,我不想有那些心思不純的人每每在旁邊窺探打聽,那樣就和在宮裡,在半山堂沒什麼兩樣了!”

張壽頓時站住了,一回頭見四皇子滿面驚訝,隨即就彷彿打算附和三皇子,他不知不覺還是心軟了,轉身正對着兩人,不緊不慢地問道:“那你們想過沒有,要是回頭發現半山堂分堂試並不是皇上出題,而是徐監丞,別人會怎麼想?”

“心思淺的,也就是以爲你們耍人玩;心思深一點的,覺得是我透過你們之口,警告那些耍心機的;心思再深一點的,不免就要覺得你們,又或者我是不是有什麼其他企圖,然後去深挖那根本不存在的陰謀詭計。至於本來就是替我背黑鍋的徐監丞,他又置身何地?”

三皇子和四皇子年紀雖小,被皇帝保護得很好,沒經歷過太多陰謀算計,那固然不假,但天真爛漫不代表就真的什麼都不懂,更何況兩人全都聰明靈巧,此時被張壽如此清晰明瞭地一教訓,他們就意識到消息傳出去之後有多麻煩。

尤其是之前說話時,只不過希望此番踏青能夠更簡單更純粹……更好玩的三皇子,他的眉頭已經完全蹙成了一團!就在這時候,他聽到外頭傳來了朱瑩的聲音。

“我當是什麼大事呢!阿壽,三郎今天信口開河確實是不對,但這事兒很好解決。分堂試的卷子還是讓徐黑子去出,但請皇上親自出個幾道題,那不就好了?”

隨着這個清脆的聲音,朱瑩大步進來。她身後的湛金和流銀手中捧着兩塊軟巾,而她直接拿過這兩塊軟巾兜頭朝三皇子和四皇子罩了下去,等到兩人忙不迭地接了在手擦頭髮,她這纔看着張壽道:“以皇上的脾氣,這種事一定會滿口答應的。”

“就算父皇滿口答應,那也不是我之前亂說話的理由。”

沒等張壽開口,三皇子耷拉着腦袋,到底還是小聲說道,“我不該在人面前隨口說話……就算真是父皇打算這麼做,我也應該三緘其口。老師昨天才教導過我和四弟,不能泄漏禁中語,確實是我不知道謹慎,亂開口給父皇惹事,給老師添麻煩……”

見四皇子眼巴巴地看着自己,似乎很希望自己對三皇子來上一句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張壽便走上前去,隨手抄過三皇子手中那條大軟巾,幫他擦着溼漉漉的頭髮。

等用手摸着覺得那頭髮已經半乾了,他也不理會頭髮亂糟糟的三皇子,丟下了這條軟巾,如法炮製,把四皇子那一頭軟發也擦乾了,他這才隨手一扔軟巾,似笑非笑地說:“其實,我可以當面裝作什麼都不知道,背後直接稟告皇上。”

還可以這樣?

三皇子和四皇子先是大驚,可再回過頭來一想,對照他們在宮中的某些經歷,兩個人漸漸就明白了張壽的意思。而張壽接過朱瑩遞來的梳子,隨手給三皇子梳理了一下,這才含笑說道:“你們的周圍,有很多雙眼睛。見你們犯錯,有些人會說出來,有些人卻不會。”

“而你們犯錯,不但有可能殃及自己,也有可能會殃及身邊人。就比如二皇子,他捱了板子在家養傷的這些天,你們知道他遷怒了多少人,他身邊又被皇上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掃除掉了多少人?而原本打着他旗號在外經營產業的人,又有多少受到牽連?”

“瑩瑩剛剛說得確實是沒錯,皇上對分堂試很有興趣,親自出一兩道題不算什麼。可皇上親口提出,和你們信口開河,這其中差別想必你們應該知道。好了,既然三皇子你已經知道錯了,那麼,你自己好好寫一封信送去京城,我就不派人去稟告此事了。”

說到這裡,張壽頓了一頓,輕描淡寫地說:“記住,寫的時候,先說一說半山堂那些監生對國子監徐監丞作爲出題者是何等不安,紀九等人來打探時,又是如何替半山堂大多數人擔心,覺得徐監丞出題難爲他們。然後再好好解釋一下你擔心徐監丞無端受屈。”

“最後,你再用最誠懇的態度,告訴皇上因爲一時情急,所以就對紀九他們說了謊,否定了徐監丞出題,而是說成了皇上出題。事後,你深刻反省到了自己的錯誤,所以才急急忙忙上書彌補,請皇上原諒你。這幾層意思,你懂了嗎?”

儘管剛剛已經大致明白了張壽的教訓,但此時此刻張壽一口氣說了這許多,三皇子固然都牢牢記在了心中,要說理解……他其實是一知半解,唯一能隱隱約約明白的,大概就只有張壽一番苦心都是爲自己好這一點。

於是,他不好意思讓張壽再解釋一下緣由,趕緊連連點頭表示明白了。

張壽見三皇子點頭,又對四皇子說:“你既然剛剛要替你三哥認錯,那麼你也好好給皇上寫一封信。內容很簡單,替你三哥求個情,怎麼誠懇怎麼寫,我就不教你了。”

“好!”四皇子對於這個簡單任務非常高興,連忙一口答應,可看到張壽給三皇子一邊一個梳了兩個鬏兒,他也連忙涎着臉要求同等待遇,最後卻被朱瑩給拽了過去。

“敢情你們兩個小子沒從宮裡帶身邊人出來,就是想着指使你們老師?連梳頭都要他幫忙,世上哪有這樣大剌剌的學生!別動,我給你梳!”

四皇子頓時急得快要哭了。朱瑩自己的頭髮是一向梳得很漂亮,據說太夫人是把身邊最心靈手巧的梳頭丫頭給了她,所以常常能看到她各種各樣漂亮的髮型,不少時候還常常是獨創,不多時就風靡全城,可朱瑩自己的梳頭手藝……早年他二哥曾經領教過一次!

那是如何可怕的髮型,他沒見過,但他聽人說過,事後二哥差點沒氣得發瘋,最後在皇宮裡提着劍想要追殺朱瑩,結果被父皇狠狠教訓了一頓。自從那件事後,最初還曾經迷戀過朱瑩那絕世姿容的二哥就徹底和朱瑩鬧翻了。

而現在……終於輪到他了嗎?

四皇子被朱瑩梳完了頭之後,那是頂着悲壯上刑場的表情出的浴堂,而張壽看着三皇子和四皇子照舊手拉手並肩而行的樣子,雖說覺得四皇子那兩個鬏兒有些不對稱,可到底沒有嘲笑朱瑩的手藝,而是輕聲感慨道:“要是他們一直這樣和睦下去就好了。”

“爲什麼不能?”朱瑩詫異地問了一句,“就像我和二哥,雖說我惱火起來打過他罵過他,他氣急敗壞的時候,也不是沒怨過我,可自家人之間,本來便應該一會兒就和好的。”

可話說到這,想起彼此視之爲寇仇的大皇子和二皇子,她就無話可說了。那還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呢,比三皇子和四皇子,比她和大哥二哥,理應都要親近,可最終還不是那個樣子?皇家和任何家庭本來就不一樣,皇帝和當年的廬王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張壽也是隨口那麼一感慨,並不想延續這個話題,因此當即就上前抓住了朱瑩的手,因笑道:“這浴堂裡又熱又溼,不是說話的地方,我們趕緊出去吧。”

朱瑩平常都是動不動拽着張壽走路,如今她被不由自主地拽着走了幾步之後,不由得低頭看了看兩人交握在一起的手,突然就想起了剛剛三皇子和四皇子攜手而行的一幕。

雖說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但那種溫馨的感覺是相通的。難怪張壽會突然有這樣的感慨!

三皇子和四皇子到底就這點年紀,雖說已經幾乎把簡單的字都認全了,成語也掌握了數百個,唐詩宋詞和四書五經都裝了不少在肚子裡,但背會不代表會用,認得字不代表就會寫,兩人給自家父皇的這一封信,從晚飯後酉正,一直寫到了亥時。

整整一個半時辰,四皇子絞盡腦汁寫出了五百字的信,至於三皇子……不但沒有多,反而更少一些。等到檢查完,再謄抄一遍,兄弟倆竟是折騰到了快子時方纔睡下。

而次日一清早,朱瑩就派穩妥的護衛快馬加鞭送到了京城,然後以自己的名義直接遞到了乾清宮皇帝面前。而當皇帝打開偌大的紙袋,發現赫然是兩封信時,他忍不住呆了一呆。看了看署名,發現是自己那兩個兒子送來的,他就更加納罕了。

張壽送信,那是有正事,兩個小孩子寫信給他幹什麼?然而,等看完三皇子的信之後,天子的疑惑就變成了笑罵,尤其是等看完四皇子的求情信之後更是如此。

儘管張壽絲毫沒有自辯,可他一點都不會認爲那是張壽授意三皇子乾的。

因爲,張壽其實事前就請求過他在半山堂分堂試上出兩道題,還再三請求他姑且保密,他也答應了。沒想到,這個消息竟然被素來乖巧的三皇子信口開河,就這麼泄漏出去了!

第五百四十八章 即日定東宮第八百一十八章 家庭教師第三十八章 最美麗的誤會第十七章 牛嚼牡丹第三百三十章 深藏不露第三百二十九章 託之以家業妻兒第七百一十七章 同心,異心第五百三十章 差役亦法吏第二百七十四章 錯第七百六十章 分歧第三百四十二章 誰人不解風情?第六百零八章 落水第六百五十八章 教子第四百三十四章 虛驚一場……而已?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上保鏢團?第五百九十九章 適可而止第四百二十九章 好久不見?第七百四十二章 柔能克剛第七百三十三章 工讀和委培第七百四十三章 早生貴子……第五百八十八章 秋後算總賬?第一百二十六章 看劍!第五百六十三章 炙手可熱第三百二十一章 好劍,別小氣第六百一十七章 求情和管教第三百三十四章 跋扈,蠢哭第兩百二十一章 新式紡紗機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出題第四百三十三章 坤寧宮下毒事件?第四百一十六章 我看好你!第二百九十章 舉一反三第兩百一十八章 好事將近第八百零九章 簡單粗暴效果好第八百六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六百二十五章 針尖對麥芒第八百七十七章 出人意料第六百三十一章 負重前行第六百章 罰你去祠堂第七百八十四章 信之不疑第十五章 棺材板和姑爺第五百四十七章 腹有數理氣自華第兩百零六章 終非同路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月明亦是殺人夜第六百二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七百一十章 有其妹必有其兄第七百四十九章 能說的都被老師說了第八十一章 我想當齋長!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魔王駕到第二百九十七章 騎牛和農事第三百三十八章 美人帶刺第四百五十九章 好時光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山更有一山高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矜持,新人設第三百二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五百八十四章 詔告爾字第一百六十五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一百七十八章 都是護短的第六百零三章 不走尋常路的大戲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雞用牛刀第五百五十九章 鏗鏘第二十三章 拿錢砸懵你尾聲1 兄弟第一百零五章 不簡單第四十一章 葛門徒孫第一百一十九章 差點進司禮監和領袖潛質第四十七章 葛氏新書和多事之秋第七百七十八章 曲高和寡第一百一十一章 編碼方式第四十六章 跑還是打第二十六章 唱作俱佳第五百二十七章 老調無人聽第六百四十四章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第三百六十九章 閒人不閒第七百零七章 夜無瀾而晨驚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驚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小鬼大第四百七十二章 錄取和升留級第四百五十六章 跌了一地眼珠子第兩百零六章 終非同路人第七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四百七十三章 教訓熊孩子第七百一十九章 爹坑……第四百九十七章 肅然起敬第八百七十八章 好時代和壞時代第四百九十九章 願爲前驅第六百一十三章 初雪夜話第兩百二十二章 恤孤貧第三百七十七章 撒手掌櫃最輕鬆第三十八章 最美麗的誤會第四百一十九章 弄巧易成拙第八百一十六章 戳戳第九十七章 求救訊號110第四十一章 葛門徒孫第五百七十三章 經筵開場第七百三十八章 太勤奮,欠收拾第八百二十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四百零一章 逞強就灌安息湯第六百五十三章 病急亂投醫第二百三十七章 母子第九十五章 葛氏術語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