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人人都道好姻緣

被楊老倌口口聲聲稱作姑爺的張壽,最終不得不從人家門口落荒而逃。

平時知道這老頭兒是個罵起人來中氣十足的性子,可他還是第一次領教,這老頭兒纏人起來那功夫也是第一等。

別說從對方嘴裡掏出怎會從外地遷來本村落戶的實話,楊老倌竟死纏爛打追問他何時何地因何與趙國公府結親,架勢和後世相親查戶口的阿姨媽媽沒什麼兩樣……

而發現問不出所以然之後,楊老倌那溢美之詞立刻不要錢似的砸了上來。什麼我早就看出小先生和大小姐郎才女貌,天作之合,白頭偕老……

天知道楊老倌可能就連朱瑩是什麼樣子都沒見過!早起朱瑩一身男裝上外頭溜達時,一把年紀還筋骨硬朗的楊老倌還在地裡忙活呢!

到最後他只能仗着年輕腿腳快,這才得以擺脫這不要臉的老頭兒。至於儀態……他又不是真的不食人間煙火,在村民面前怎麼可能那麼端着,否則這三年怎麼過?

當張壽最終停下步子時,卻發現已經到了鄧小呆家門口。來都來了,他想到明日這個準弟子就會正式去京城順天府衙,開始白衣令史的職業生涯,便打算進去囑咐兩句。

可他一隻腳剛邁過門檻,就只見鄧小呆喜氣洋洋地出來。一見他,人便立時眼睛一亮。

“小先生,我正想去找你呢!這麼大的事情你竟然瞞着大夥兒!你明明早就和趙國公府訂了親,早上還對我胡扯,不過也是,趙國公不算頂尖勳貴,誰家算頂尖勳貴!”

張壽的第一反應,便是一個箭步竄上前去,一把捂住了這小子的嘴,隨即把人拖到了他家圍牆根上,這才鬆開手沒好氣地質問:“你都是從哪聽到這鬼話的?”

“剛剛上我家買板子的人說的,他說是趙國公府的護衛。我沒想到趙國公府的人到了咱們這種小地方來,一時好奇追問了兩句。”

“聽說小先生你和趙國公府大小姐早就訂了親,我爹孃都在那唸佛呢,說是早知道趙國公府的姑爺給我當了先生,再高的束脩也要讓我去跟你讀書,怎能還讓你貼補我家!”

見鄧小呆一臉與有榮焉的表情,張壽簡直哭笑不得。

然而更讓他覺得匪夷所思的,是趙國公府的人居然會這麼大嘴巴!

要知道,朱大小姐絕對算是頂尖的大美人,顏值滿分,性格雖說有點任性衝動,總體來說卻還是本性很不錯,而且有名門千金這一身份加成,至於愁嫁嗎?

就算是大小姐她二哥不靠譜,想要拿妹妹當聯姻籌碼,那位太夫人也沒道理急吼吼地非要立時三刻把這樁婚事宣揚得人盡皆知——她反過來棒打鴛鴦反而更合理些!

他使勁定了定神,這才幹咳一聲道:“這婚事我自己都是剛知道,直到現在還懵着呢。你先把恭喜這兩個字給我吞回肚子裡,明天去了順天府衙,記得幫我好好查一查,到底這樁婚事有沒有婚書存檔,順便看一看是何時何地定下的,當然能知道緣故就更好。”

“好嘞,小先生放心,包在我身上!”鄧小呆答應得異常爽快,隨即卻又補充了一句,“人家趙國公府的人都往外這麼說,這婚事足可見是鐵板釘釘,不會反悔的。”

人家是未必反悔,可最重要的是,我其實並不是那麼樂意!

就算是被一個出身名門的頂尖大美人逼婚,那也得先給他一個弄清楚情況的機會啊!

張壽心裡這麼想的同時,不免就覺得到底有一股子呆氣的鄧小呆有些靠不住。然而,遭遇天上掉下來一個未婚妻這種讓人措手不及的突發事件,他除了指望自己教出來的,又考進了順天府衙戶房的鄧小呆去打探緣由,還能靠誰?

在村裡又轉了一圈,因爲避開了徐木匠家,張壽倒是沒有再偶遇採辦牀板的趙國公府那些護衛。然而,他卻遭遇了好幾撥突然殺出來對他道喜的村民!

毫無疑問,全都是恭賀他和趙國公府結親……

在這賀喜聲中,面上淡定的張壽甚至有一種,自己是剛剛金榜題名的進士,遭遇榜下捉婿,迫不得已變成了權貴家姑爺的即視感。

可他非常明白,自己別說不是進士,眼下甚至連個功名都沒有,其實還是個窮光蛋。趙國公府這些人爲什麼要這麼大張旗鼓故意把消息先放出去?

僅僅是因爲他……顏值高?顏值高能當飯吃?雖然趙國公府不缺養女婿的那口飯……

張壽心裡暗暗吐槽,隨即決定,是禍躲不過,直接轉去之前故意避開的徐木匠家。

他在這個不大的村子裡生活了三年,閉着眼睛也能找到路,所以他特意繞了一大圈,不走正門,而是來到了徐木匠家後牆。

他正琢磨着要不要從後門進去,就聽到了徐木匠那洪亮的嗓門。

“嘿,這些板子倒是都不錯,不少還是我親自幫他們挑的……”

也許是發現自己讚歎的由頭有些不對,張壽就只聽裡頭徐木匠立刻岔開話題。

“您放心,這其中幾塊底板是現成漆好的平板,我解鋸開來,一會兒就親自帶兒子去張家大院把大通鋪搭好,至於打幾張牀,恐怕要晚幾天,畢竟就算是不上漆,上一層桐油,不晾乾也不能立刻睡人。”

“晚幾天不妨事,反正我們十天半個月不會走。”

張壽一下子就分辨出,後一個說話的人是朱宏,不禁有些牙疼。

趙國公府這些人,還真是打算賴在他家打持久戰?

而下一刻,他又聽到了徐木匠帶着明顯諂媚的笑聲:“小先生那模樣就和年畫裡的神仙似的,性子也好,憐老惜貧,最是古道熱腸,咱們村裡就沒人不敬重他的。國公爺這樣的貴人竟然能慧眼識珠,挑中小先生當女婿,還真是讓人做夢都想不到!”

張壽沒工夫去計較徐木匠往他臉上貼金了,他兩隻耳朵豎了起來,只等着朱宏的回答。然而,他等了足足許久,最終只等來了一聲悠長的嘆息。

“別囉嗦了,我付你雙倍工錢,趕緊把東西趕出來!”

隨着這個聲音,他聽到徐木匠連聲應是,隨即漸有腳步聲,顯然是人離開了。可還沒等心中失望的他打算悄然溜之大吉,就聽到牆那邊朱宏再次低低開口說了話。

“我知道你不願意。”

那一刻,張壽還以爲這位趙國公府的護衛朱宏是絕頂高手,能注意到離開圍牆還有好幾步,已經幾乎是屏住呼吸的自己。但很快,他就鬆了一口氣,知道他是和另外一個人說話。

“就算陸家老幺是個嬌生慣養的豬頭廢物,大小姐根本看不上,可太夫人爲什麼非得選中那個鄉下小子!就因爲他長得好?”

“住口!”朱宏的聲音非常嚴厲,“這是國公爺定下的婚事,再說也輪不到我們置喙!”

“我知道,太夫人一貫不喜歡二少爺,如今他竟是心大到想染指家業,她自然更容不下。萬一老爺這次真的因爲戰事不利被追究,大少爺又有個萬一,她絕對會破釜沉舟把二少爺宗譜除名。老爺這些年再沒添個一兒半女,族中其他人太夫人又看不上,所以就打大小姐主意!”

大概是朱宏默不作聲,那聲音又大了兩分:“大小姐現在覺得那個張壽長得光彩不凡便傾心,可以後呢?她能受得了走出去被人指指點點?能受得了日後夫婿入贅朱家一生平庸?”

朱宏終於忍不住反駁:“先不說太夫人並沒有爲大小姐招贅之意,國公爺和大少爺必定會平安歸來,就說本朝太祖,他也不是贅婿起家?”

“哼,那你可別忘了,本朝太祖君臨天下時,誰還敢說他是贅婿?那位元后還不是容忍了他妃嬪成羣?”

啪——

聽到裡頭那個分明是打在人臉上的響亮巴掌聲,張壽不禁暗自呵呵,心想這送上門的八卦還真是信息量很大。

可究竟是真是假,那就說不好了!說不定是其中一方故意說給他聽的呢?

第八百五十九章 心大的熊孩子第八百五十一章 可疑第一百六十五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五百六十二章 嚮往天空的燕雀第四百八十一章 浪子回頭今成才第兩百零五章 家有大哥壓力大第三十三章 扯起虎皮做大旗第三百八十七章 吃穿二字第六百四十四章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第兩百一十八章 好事將近第三百二十章 贈劍,耿直第兩百二十三章 一文錢難死英雄漢第兩百零一章 髒兮兮的小鬼第一百四十四章 自己蠢就不要找藉口第五百零四章 就是賴你!第八百五十二章 招了第一百零九章 問君心意第六百五十六章 視察公學的大宗正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哥歸來第六百七十七章 天驚第六百九十章 拎出熊孩子第七百七十章 公道在人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臨陣換將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養廢物第四百八十四章 鄭鎔和齋長第三百二十八章 不悔第四十一章 葛門徒孫第三百四十二章 誰人不解風情?第十三章 暫住變長居?第七百七十七章 揠苗助長,一呼百應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掛東南枝第八十三章 張博士上京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養廢物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君再上轎第四百八十四章 鄭鎔和齋長第五百七十四章 不講理,看張郎第一百四十九章 書非借不能讀也第六百一十七章 求情和管教第七百二十八章 識詐第四百六十章 生辰夜第三百八十七章 吃穿二字第六百九十二章 詰問第三百六十六章 將死亦可從容第五十八章 往事和決意第一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三十六章 孽緣天註定第一百七十四章 各尋長輩第八百八十章 劫後第四百七十九章 務實的教育第二百七十七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五百七十八章 勃然大怒第兩百二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九十三章 帝王心術……和詩第八十九章 衣冠簇新迎聖駕第六百五十三章 病急亂投醫第七百五十章 釵橫鬢亂,任是無情也動人第五百二十七章 老調無人聽第六百五十章 嫁妝,土木第九章 小先生第七百六十三章 擇日不如撞日第三百三十二章 直搗黃龍,絕妙捧哏第七百五十六章 降伏第七百零五章 巡弋,攔截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活力?來談談心吧第七百八十五章 關心則亂,天子挑刺第五十四章 青蓮紗衣,利益均沾第五百五十五章 反客爲主第五百三十六章 依依第四百三十二章 任勞任怨老黃牛第四百九十八章 海上鏢船第四百五十八章 任是無情也動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扯平和故事第五百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九十八章 恰同學少年第八百一十七章 廢物利用第八百五十四章 餿主意第三百二十四章 泄憤和蹭飯第七百七十九章 父教子,妻說夫第三百二十三章 雙簧?錚臣?第七百二十章 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第六百二十三章 名實相符第五百六十七章 敗家子的境界第五百零二章 巧言令色第三百一十四章 公子落難記第七百六十八章 宗師,求救第八百二十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八十五章 太祖皇帝祖訓多第五章 說好的退婚呢?第四百二十三章 奇妙的木人第六十一章 我只是路過……第五百三十八章 一意孤行第三百三十三章 頂尖的吃貨第六百二十七章 熊孩子同盟第七百一十四章 相似卻不同第一百八十九章 扯平和故事第四百零二章 祖制就是屁!第七百四十三章 早生貴子……第七百零四章 領命第二百七十一章 兒女親家第六百二十章 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