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唐時有個和尚

既然最初的介紹已經耗費了不少時間,張壽便照着之前的準備,開始正式講課。

“國子監監生數千,其中認真坐監,一直升到率性堂的,多半是想考進士,博功名,而半山堂監生,大多卻都是不考科舉的,和其餘六堂不同,但今天,我們既然身在國子監,又是上的第一堂講史課,那麼,我就隨便講講科舉的故事。”

“唐時有個和尚,當然,他並不叫唐三藏。”

張壽這起頭一句,只是習慣性地抖個包袱,可下頭卻立時來了一陣笑。當他聽到有人在那叫嚷什麼西遊記的時候,他就意識到,得,估摸又是太祖皇帝提早把西遊記給弄出來了。

好在他從來沒生出過當文豪的奢求,當下便只當沒聽見那亂哄哄的聲音,自顧自往下說。

“這個和尚當厭了,突發奇想,覺得道士也不錯,於是,就蓄髮還俗,去了廬山當道士。然而,三年餐風飲露做不成神仙,他終於大徹大悟,做神仙哪有做官好。於是,他就發憤圖強,準備去考進士,然後……考中了。”

聽到下頭一片譁然,張壽就笑眯眯地說:“大家是不是覺得簡直荒謬?其實一點都不荒謬。唐時考進士,靠的是名聲,只要你當過和尚的名聲不大,但詩詞歌賦卻寫得不錯,能夠有權貴賞識你,當然就能中選。主考官輕輕一點,就把曾經混跡僧道兩界的這位取中了。”

從小就被父親覺得讀書沒天賦,張琛一個忍不住,嘴裡迸出來六個字:“這是譁衆取寵!”

張壽卻沒理會張琛,自顧自往下說:“這位和尚出身的進士,甚至有人號稱他的文章能和韓愈柳宗元相提並論。當然,我們現在大多隻知道韓柳,不知道這位和尚。可人家當過侍御史,做過一任刺史,也算是成就不俗了。哦,這和尚叫做劉軻,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去查查。”

沒等張琛再插嘴,他又笑眯眯地說:“唐時還有個和尚,大概他也挺崇拜三藏法師,所以法號藏機。他從小喜好佛經,於是在長安大慈恩寺出家,還混出了一個大德的名頭,名揚關中。可就是這麼一個和尚,廣明之亂的時候,他被打到長安的黃巢嚇壞了。”

“堂堂一代年輕高僧,結果卻因爲時勢大變,趕緊還俗留了頭髮,帶着年事已高的父母躲避戰亂。一躲就是十多年。等最後亂事消弭,他終於意識到,亂世之中,當一個和尚甚至連獨善其身都做不到,未必是好歸宿,所以他就決定仿效前輩和尚劉軻,也去考進士。”

張壽微微一頓,見張琛已然眉頭倒豎,他就慢吞吞地說:“而這一位曾經的高僧,就不比他那位前輩一般幸運了。他遇到個耿直的主考官,看到他這個大慈恩寺的有名和尚來考,極其鄙視,卷子都不看就將其黜落。可藏機和尚不死心。他一琢磨,又去報考博學鴻詞科。”

此話一出,半山堂中頓時一片驚歎。雖說是紈絝,但常識還是有的。本朝制科雖說不常開,但偶爾還是有博學鴻詞科這種針對山林隱逸高人雅士的制科——大名鼎鼎的葛太師就曾經在這一科中拿下了一個制元。

而這一科的難度,因爲太祖不大喜歡隱士,號稱天下最難。

張壽停頓了片刻,就解釋道:“唐時的博學鴻詞科,不比我朝,但難度也不算低。而這位藏機和尚文辭雅麗,自忖十拿九穩,可是,他很倒黴地又撞上了從前那個主考,而這時候,人家已經是吏部尚書了,毫無疑問,他再次被黜落。”

“然而,藏機和尚卻不服氣,當面前去抗辯,還舉出了前輩和尚劉軻及第作爲例子,結果,主考官憤然大罵,你說的劉軻雖說當了和尚,但沒你這麼大的名氣。你父親是容管經略使,你無故卻去當和尚,我主考十次,就黜落你十次,不但如此,還把事情大肆宣揚開來!”

聽到這裡,張琛大聲叫好:“一個還俗的和尚居然想考進士,六根不淨,活該被黜落!”

卻也有人提出異議,覺得時勢大變,和尚不得不還俗而已,那位主考官太過不近人情。

而剛和自家四弟嘀嘀咕咕,弄明白了黜落是什麼意思的三皇子,也忍不住訥訥說道:“都已經讓人家落榜了,這就夠了,那個主考官爲什麼還要宣揚?父皇常說,得饒人處且饒人,這個主考官是不是太沒有寬容之心了?”

門外皇帝聽到寬容二字,不禁哂然一笑,朱瑩卻沒好氣地輕哼道:“一個當和尚的時候就不先考慮清楚,一個太苛刻不近人情。不過還是和尚錯多些,父母還在,出家當什麼和尚!後來知道孝順,早幹嘛去了?”

半山堂中,張壽沒有回答三皇子,卻掃了其他人一眼。就只見其他人全都在三三兩兩交頭接耳,卻沒有一個人去搶着接口劇透。很顯然,這樣一個偏門的故事,並沒有幾個人讀過。

當下他就繼續說:“藏機和尚到底會鑽營,所以就算被人兩番阻路,還是被他鑽營成功,進了廣文館爲博士。他博聞強記,文章也寫得好,接連幾位節度使都搶着徵召他入幕府,最後替一位節帥去朱溫那兒出使的時候,他又被朱溫留下來當節度掌書記,後來又推薦入朝。”

“朱溫那時兵權在握,藏機和尚被他親自推薦入朝,自然而然便官運亨通,一路當到了中書舍人,翰林學士。”

說到這裡,張壽隨口普及了一下唐末那段極其混亂的歷史,見不少原本似乎不看書不讀史的貴介子弟都漸漸很好奇後續,他便不慌不忙地說:“而後,朱溫代唐,成了梁太祖,而這位曾經的藏機和尚呢,先是當了工部侍郎,翰林學士承旨,後來居然一路當到了宰相。”

這時候,三皇子終於忍不住追問道:“可那位主考官呢?”

“連和尚考進士都看不慣的人,怎麼會看得慣朱溫代唐?”

張壽嘴角垂落下來,淡淡地說:“當然,他看不慣也說不了話了。就在朱溫代唐的前一年,這位本來已經以三公之一的太保而致仕的主考官趙崇,就和當時的宰相裴樞等百十個人,一塊在白馬驛被賜死了,連屍體都被扔進了黃河。藏機和尚在這樁事裡,功勞不小。”

“浮圖可惡!”

拍案而起的不是張琛,而是四皇子。就只見這位整個半山堂最矮的小皇子氣得滿臉通紅,揮舞拳頭大聲叫道:“怪不得太祖皇帝嚴禁天下佛寺自行剃度僧人,不許僧衆過三百,不許他們據有超過千畝田地,不許他們擅入官衙……簡直太壞了!”

門前的皇帝見朱瑩亦是眉頭緊皺,分明已是生出了幾分義憤,他都不用上前,就知道周祭酒和羅司業,還有那些國子博士會是如何面色微妙。

沒想到,張壽居然藉着講和尚,給那些聽不進去四書五經的貴介子弟們講起了唐末那段極其慘烈的白馬之禍,而且還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詮釋。

“朱溫代唐,更準確地說,是朱溫篡唐,在白馬驛一殺上百人,兇暴慘烈,但說一句不好聽的,以當時朱溫手握兵權,這些文官哪怕螳臂當車,也根本阻擋不住他篡唐稱帝,而且有些人也根本就不打算抵抗於他。那麼,爲什麼他還會殺那麼多人?”

張壽頓了一頓,聲音低沉:“因爲,他要一舉剷除舊日那些自詡清流,瞧不起他的高門望族,清除日後潛在的反對者,給他麾下效力的那些曾經落第士人騰出更多的位子,同時也給他們一個出氣的口子。而這些人爲何要出這口氣?很大程度上,只爲四個字,科舉不公。”

“科舉起自隋,但漸漸有了規矩,卻在於唐。和咱們現在從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一級一級考上來不同,唐時也就是解試和禮部試相對正規,解試之下的選拔,那就遠遜如今的嚴謹了。”

“而且,就連解試和禮部試,取士的時候上下囑託,好友通榜,那簡直是羣魔亂舞,也不知道多少人才飲恨。說是年年考,可每年考中進士的,也就十幾個,遺才無數。而就因爲年年都要考,不知道多少人不敢回家,年復一年寓居京城,乞食同鄉,困頓不堪。”

“而到了唐末,藩鎮林立,你朝廷那些取士的主考官不屑一顧的人才,藩鎮卻求之不得,故而當藩鎮倒逼中樞時,昔日自詡權重的清流士族,自然便成了當年落第士子,如今藩鎮謀士們報復的對象。就連廣明之亂的黃巢,也是因爲屢試不第,這才忿然造反。”

“所以,從唐宋至今,科舉漸漸公平,從糊名到謄錄,從一個主考官定下所有人的名次,到各房考官層層閱卷,主考官審覈,甚至大搜落卷,至少,尋常人終於有了一條上升之路。富貴權門也有了一個警醒。”

三皇子和四皇子還小,也就是聽懂了和尚害死了主考官這第一重意思;而包括張琛在內的大多數貴介子弟,則聽懂了和尚因爲科舉不公,藉着投靠了篡位的朱溫,狠狠報復了主考官這一羣清流士人的第二重意思;然而,張武張陸和少數幾個人,則聽懂了第三層意思。

本朝不存在世家大族,因爲太祖皇帝大封功臣時,就定下了不建大功,爵位則逐代遞減的永制。睿宗功臣,除卻趙國公楚國公秦國公這三位世襲不降等,餘下的全都是遞減。內閣大學士不許同宗同族,父子和族人任官迴避等等種種原則。

所以,今天坐在這兒的,勳貴子弟大多都是睿宗功臣的子孫,文官子弟上溯三代,祖先也有不少都籍籍無名。就算現在家中再富貴,若是沒有傑出子弟繼承,甚至用不着五代,也許兩三代也就敗落了。

這世上有多少藏機和尚那樣不得志的人,正盯着佔據高位的世家望族?

第五百九十二章 借題發揮和算經館第十四章 三面受敵?第五百二十七章 老調無人聽第四百八十八章 商圈和正名第一百五十五章 男女有別第八百一十二章 家有賢妻夫省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十四環密鑰第七百七十九章 父教子,妻說夫第七百八十九章 誰幹的?第一百八十七章 婚事和鍛鍊第八十一章 我想當齋長!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有道理第五百八十章 爲老不尊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戰國子監第三百二十九章 託之以家業妻兒第兩百三十章 冬至第七百一十章 有其妹必有其兄第四百三十八章 絆腳石須除第九十七章 求救訊號110第五百三十四章 賞秋遭遇熊孩子第七百二十三章 軟硬兼施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君再上轎第三百一十九章 羞辱第六百三十五章 冊命第八百三十三章 高麗貢女第六十章 葛府堵門事件第六百四十六章 疏不間親第五百七十一章 求生還是作死第八百零六章 兄弟第六百二十四章 賣好,將軍第九十七章 求救訊號110第八百四十五章 父子夜遊第六百五十一章 能翻幾層浪?第七百零二章 歪打正着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君再上轎第七百七十六章 姜太公釣魚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有道理第五十四章 青蓮紗衣,利益均沾第三十一章 既見君子第八百四十五章 父子夜遊第七百六十章 分歧第五百九十二章 借題發揮和算經館第兩百二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十五章 生辰前的惡訊第五百四十七章 腹有數理氣自華第一百二十七章 情難自禁第二百九十六章 閒居軼事第四百一十二章 磨刀霍霍向膳房第五百九十五章 瓜熟蒂落第二百七十三章 婚期何日第四百六十四章 禮輕情意重第四百九十四章 求同存異第二百八十九章 不期而遇第二百四十八章 過年第二百八十四章 送飯和探病第一百零八章 丈母看女婿第五百三十五章 嫁給我吧第一百五十八章 我行我素第三百四十章 山中迷宮?第五百一十九章 蹭課的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小鬼大第一百九十章 杜撰第三百三十一章 橘生淮北則爲枳第六百一十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四百六十六章 外鄉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所求第五百九十四章 何德何能第五百六十五章 成婚如趕集第七百五十八章 另闢蹊徑第五百六十三章 炙手可熱第七百六十二章 忽悠的功力第二百七十五章 打探和分班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鍾雙制?第五百三十六章 依依第三百七十六章 絲和布第五百五十五章 反客爲主第八百零九章 簡單粗暴效果好第八百二十一章 賜金第三百二十一章 好劍,別小氣第八百二十二章 委託“理財”?第一百零七章 特招還是統考第八百三十六章 超強求生欲第八百一十二章 家有賢妻夫省事第二十章 竹君子和宰肥羊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有多高,心有多大第三百三十七章 將死之……樹?第六百八十五章 巡查第六百一十三章 初雪夜話第七百九十三章 戳人心第二百四十六章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四百五十章 張壽的加賽題第四百三十六章 廢后大贏家第一百二十九章 陸三胖求萌妹子第二百九十六章 閒居軼事第四百一十五章 查功課了!第八百章 證明第六百八十章 安慰第八百七十八章 好時代和壞時代第七百一十三章 偏激第四百七十六章 就是打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