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三家暗盟

“魏王又有信來,大家也都已經看到,各位都有何見解,不妨暢所欲言。”公孫康一邊敲擊椅子扶手,一邊對下首的羣僚問策。

因爲之前與楚國來往密切,並且地處遼東,本就與“胡人”接觸極多,所以對椅子這類事物,燕國自然接受得很快。

相比於公孫度,公孫康顯然更加霸道、也更加有野心,繼位數年之後,在他面前,哪怕是公孫度時期的老臣,也都倍感壓力。

“主公,惡楚收買韓人、又離間扶余,分明是已經對我大燕虎視眈眈,縱使沒有魏國相助,我等亦不會坐以待斃,何況如今魏王也有與惡楚決裂之意,我大燕自然應該順勢而爲。”卑衍聞言站出來說道。

卑衍看相貌有些烏桓或是鮮卑血統,包括鬍子在內的體毛很重,還特地在臨近寒冬的大冷天露出胸毛,身上穿着獸皮襖,很有北地武者的扮相。

楚國會宣傳蜀侯滅楚論,別人自然也會宣傳楚國的殘暴與威脅……

最多是民間接受度上的差別,在明面上肯定是將顏面保全的好好的,而且對於舊軍閥來說,民間接受度……其實可有可無,不如兩鬥米來得實際。

畢竟本來就無法凝聚出“爲自己而戰”的意志,基層將領都是半推半就的強徵,民間對消息是否接受,又有什麼區別?

魏國此時的來信,正是請燕侯策應魏國,聯合將楚國逐出渤海海域!

“大燕若戰,祚願爲先鋒,先下安東、再平沓港!”和卑衍差不多年紀的楊祚直接站出來請戰。

卑衍和楊祚看起來都是三十來歲,而且……都屬於長相比年紀成熟的類型,其實不過二十七八,都是在公孫康掌權後,才提拔起來的新銳將領。

公孫康在此事上的態度,並不難猜——以公孫康的性子,又如何能容忍,板甲到手後,楚國還佔着他的港口和礦產?

之前楚國在遼東的礦產連連被奪,自然也不會少了公孫康的表態。

兩名公孫康提拔的新銳將領,不僅是鷹派,而且肯定是順着公孫康的意思表態。

不過公孫康也並非一味蠻來,沒有將卑衍和楊祚的話,真的往心裡去,先是表彰了兩人的忠勇,之後又對柳毅問道:“柳先生……和涼先生覺得如何?”

柳毅和涼茂,都是公孫度留下的老臣,前者是公孫康也很倚重的,至於後者……本身就與公孫氏父子面和心不和,公孫康對其也半是利用、半是戒備。

畢竟涼茂是正牌的樂浪太守,只是在上任途中,被公孫度截留扣押,雙方本來就不是一般的臣屬關係。

當初就是涼茂暗中與甘寧聯繫,看似爲公孫氏考慮,實則是爲甘寧的談判掃清障礙。

之後公孫氏雖然在接受涼茂的分析的同時,對涼茂也更加戒備,但是在楚國啓蒙部的暗中策劃下,哪怕涼茂和親眷都被嚴厲監管,依舊令其部分子嗣脫離了遼東、已經被接到了金陵。

涼茂畢竟是遼東士林的代表人物,公孫度時代就用他來宣傳公孫氏的視賢才如命、以及對樂浪的統治法理性,所以也不好直接對他如何。

“動手之後,失去與楚國的良好關係,同時……我們能得到什麼,也很重要。

如今渤海之上,是楚國獨霸、盡食其利,若是此次真能一舉將楚國逐出渤海,對我大燕的益處又在哪?

如果僅僅是拿回兩個港口,甚至可能只是半毀的港口,意義不大。而魏國海軍的實力,可是僅次於楚國的,到時獨霸渤海的,從楚國換成了魏國,對我們真的有利嗎?”柳毅對此事,顯然有不同的看法。

若是代入魏國的角色,亦或是燕國現在有魏國海軍的實力的話,柳毅倒是覺得與楚國徹底翻臉也沒什麼。

一來楚國有兩個重要港口,直接坐落在燕侯“家門口”,二來燕侯的水軍,其實也“不容小覷”——在沒有白兔效應的歷史上,公孫氏可是在三國時期,和東吳在海上有往有來的,並且……演義中沒有強調的一點是,事實上在曹袁之爭的時候,公孫氏就從海上出發,攻佔了青州東萊的沿海地區,也就是現在楚國佔着的這裡。

歷史上是官渡之戰後,曹操佔據青州時,纔將這裡收回。

雖說在很多海軍戰術觀念上,燕國與楚國的差距無法彌補,否則也不會讓出遼東港、安東港……但是如今在城姬世界,遼東水軍的規模,因爲楚國的介入而壓縮的同時,實力也因爲吸收了楚國的部分技術而更強!

也正是因爲如此,燕國纔會成爲魏國在渤海上的拉攏對象。

公孫康聽了柳毅的話,雖然大皺其眉,但也沒有執意反駁,不過這時涼茂卻嗤笑一聲,令聽到笑聲的公孫康,眼中閃過兇光。

反而柳毅見狀,客客氣氣的問道:“伯方有何高見?”

“渤海如今是楚國的渤海,但若是楚國在渤海失勢,這裡可不會是魏國的渤海!難道齊侯會眼看着魏國與楚國,爭雄渤海而無動於衷?又或者說……若是魏國連齊侯都沒有協調清楚,會敢貿然與楚國交戰嗎?”涼茂平靜的反問道。

公孫康聞言,顧不上憤慨,反而故作尊重的問道:“涼先生是覺得,魏國與齊侯之間早有交易?”

“常理揣測罷了。”涼茂一副“你們連常理都推測不出”的表情,令公孫康眼中再次閃過冷色,彷彿霸道總裁。

“若是如此……魏國爲何在信中,全然沒有提起呢?”卑衍見公孫康似乎不滿,立刻瞪向涼茂發難。

“卑將軍問得好,這正是其中的關竅所在!”涼茂對這憨憨,倒是並不譏諷。

“伯方的意思是,魏國特地沒有提到齊侯的事情,以免我們和齊侯接觸?恩……如果真是如此,恐怕魏國在齊侯面前,也是默認將我們作爲他魏國的盟友,而並不是三家之盟……”柳毅被提醒之後,恍然的點了點頭。

的確心中未曾提到、甚至沒有暗示,齊侯……或者說是輔漢諸侯,會策應他們的行動。

也的確正如涼茂所料,魏王與齊侯這對老對頭,已經在渤海問題上達成了一致。

隨着海上貿易的興起,大海也越發受到諸侯們的重視,那些拼了老命也不挨着海的諸侯也就罷了,曹操和劉備現在又怎麼能坐視本身就強大的楚國,靠着雄霸渤海、東海,而變得更強?

尤其是以地緣來說,東海也就罷了……渤海怎麼看都是冀州和青州的影響輻散區吧?

只是因爲當初一時失策,將原本並不重要的臨海郡縣,“讓”給了楚國而已。

不過現在齊侯和魏王,也有自己的港口、自家的水軍。

楚國海軍能一直保持絕對優勢也就罷了,然而最近兩年的表現,令大家看到楚國在渤海,也並非無法擊敗……

雙方雖有差距,但似乎並不是很大!

東海的話,楚國有州胡、有亶州,還有楚國本土的那些港口,輕易的確無法動搖,但是自家面前的渤海……

魏國和齊侯勢力,都覺得只要聯手,還是“有希望”能夠將楚國趕出渤海的,如果再聯合燕侯,那就是“很有希望”。

不過在聯合燕侯上,魏國和輔漢勢力的利益,顯然存在分歧,魏國更像是體現,是自己帶着燕國這個“小弟”,在與齊侯合作,而不是魏、燕、齊的三家合作……

“也就是說,驅逐惡楚之後,將是齊魏的海軍在渤海相爭?不對,楚國在州胡、亶州都有軍港,即使真的在渤海大敗,也勢必時刻都試圖捲土重來,魏國和齊國應該不會不智的在渤海相鬥,而是和平共處、提防東海有變,才更有可能,而這也將是我們大燕的機會!”柳毅這時也已經反應了過來。

如果只是魏國和燕國,渤海戰後換了個主人,依舊輪不到燕國說話,甚至魏國統治渤海,未必比楚國對燕國更有利。

但如果是魏齊共處、尤其還是要面對楚國這個強敵的話,那燕國完全可以在夾縫中,爭取到一席之地!

公孫康聽了之後,雖然對涼茂的目的,持懷疑態度,但畢竟這也是他自己的判斷,而且連柳毅也接受了這邏輯,所以最終還是順勢婉轉的答應了魏國的來信,並且開始嘗試自行與齊侯聯繫。

三家就這樣,或是明謀、或是暗策的,在渤海問題上達成了一致——先“勾結”起來,先將楚國的影響力清出渤海……

之所以沒有馬上有動作,是因爲這裡可是“渤海”,現在眼看都已經十月份,和長江以南勉強還能水戰的氣候不同,渤海在十月份就已經是天寒海凍。

另一方面,三方縱使聯手,對上楚國海軍,也沒有完全把握,還需要積累。

海軍比普通士兵更難“積累”,畢竟人力可以硬徵,船隻能慢慢造,尤其是現在只有魏國的戰船,能夠與楚國一戰,而魏國可沒有將技術公開給“盟友”的打算。

當然,也還有一個重要因素……

三方,以及楚國,都在等待的一個消息……

楚國的另一半海軍,究竟還能不能回來?

第五十四章 巧遇第八章 可悲的大人第四百零三章 大型宮廷魔幻倫理戲第六百章 齊地亂局第四百零三章 大型宮廷魔幻倫理戲第三百二十四章 東萊之議第三百零三章 南州士的算盤第二百七十二章 白虎祭第四百零六章 頭鐵第六百零三章 瓜分第二百七十四章 徐蓉(二合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拔寨第四百六十一章?通過幾炮的瞭解,我已經掌握了“炮”的精髓!第六十九章 軍民一心第五百二十二章 益州的中間商困局第三百六十六章 招聘廣告第三百零七章 理想第三百七十五章 此人甚是剛烈第一百零二章 重逢後的尷尬第三百五十三章 八策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陵風采第五百六十五章 漢中大捷第二百一十六章 槓精東來第五百二十五章 陳宮的妙用第一百六十一章 夏侯惇第六章 睿智的呂玲綺第四百五十九章?時代變了第一百零九章 多面華歆第五百九十五章司馬懿的籌碼第三百八十二章 費氏第五百三十九章 楚兵之動第二十四章 義父第二百九十七章 薄恩寡義?第四百五十六章?歸來第五百六十一章 瓜葛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師府的困境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冥阨第三百七十三章 官坊第四百六十章?真氣槍第二百九十三章 被俘第四十九章 鬥陣第三百二十八章 東萊對峙第一百一十五章 治所之爭第四百三十五章 亶州第三百六十五章 滿堂青紫第六十章 藺相如慘被黑第三百七十九章 好人白圖第一百一十二章 細嚼慢嚥第六百零一章 真誠的法正第五百五十七章 張魯降楚第五百四十六章 鋼針鐵網第一百九十四章 還是要匡扶漢室的第六百一十八章 錘爆第五百八十五章 奔襲第四百零四章 機智如我第三百六十章 正月十五平諸呂第三百八十四章 水利人選第五百二十章 追寇第二百二十八章 不戰而屈人之禰第三百一十七章 老人家第三百一十章 奇計第三百四十一章 恐怖的精神力第七十四章 二斗孫伯符第三百二十四章 東萊之議第五百一十六章 交州入楚第六百零三章 瓜分第十八章 組合拳第五百二十章 追寇第四百四十四章 漢水計劃第四百五十三章?一銖錢第七十三章 鏖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常山趙子龍第四百四十七章 嫡長子隱憂第五百九十八章 信你個鬼第五百九十三章 長安驚變第三百九十三章 尚義任俠第四十五章 蟻附攻城第五百六十九章 義父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蒼的明示第四百四十二章 歲旦宴第四百五十六章?歸來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銀宴第五百七十章 新星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好辦法第一百九十四章 還是要匡扶漢室的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路第二章 我看到你的機甲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沒白捱打第五百八十五章 奔襲第一百五十章 吾之勁敵第四百三十章 變化的禮部第一百二十五章 誠實的迷惑第五百六十八章 楚國的底氣第五百七十章 新星第三百六十三章 立國八策第三百四十七章 江陵開第十三章 沛郡太守第二百二十七章 名家第三百一十三章 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