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朝廷來使

在沒有“白兔效應”的歷史上,魏延在蜀漢的地位,武將中可以說前期僅次於五虎將之三,比趙雲還能不相伯仲、甚至略勝一籌,名義上不如馬超,但馬超基本處於閒置……

鎮守“漢中”這蜀漢的中原踏板,其能力與受信任程度,都可見一斑。

不過在諸葛亮執政後期,魏延在北伐問題上,與諸葛亮意見分歧,不僅落得身死之局,而且在演義中還被進一步醜化,不僅成爲“反骨”的代名詞,而且“誰敢殺我”的死法,也是別具一格……

按照演義的說法,諸葛亮是第一眼見魏延,就從“腦後有反骨”斷定此人不可信,並且力勸劉備將其處死。

在臨終前,諸葛亮更是遺計馬岱、楊儀等人斬殺魏延……

只是白圖並不覺得,諸葛亮看魏延真有那麼不順眼。

按理說魏延在諸葛亮生前,所謂的分歧只是出兵路線上意見相左,再怎麼也不至於結下大仇,而且以諸葛亮在劉備死後的權威,他真的不信任魏延,也輪不到魏延繼續鎮守漢中。

反而歷史上對魏延在諸葛亮死後的“作亂”,無論是蜀人寫的《三國志》還是魏人寫的《魏略》,都將魏延之叛,歸結爲是魏延與楊儀之間的矛盾。

相比於諸葛亮,魏延與楊儀纔是真正的水火不容,如果沒有諸葛亮,兩人早就打出狗腦子……

按照《三國志》的說法,諸葛亮死後,將兵權交給楊儀,並且讓楊儀退兵、並傳令魏延斷後。

結果魏延不信楊儀的命令,一副“不就是諸葛亮死了嗎,我覺得靠我也可以繼續北伐”,直接燒了楊儀的後路,並且和楊儀爭相上書劉禪,指責對方叛亂,最終魏延兵敗、被楊儀所殺。

而《魏略》的說辭更加傾向於魏延,認爲諸葛亮死後,有心將兵權交給魏延,不過楊儀擔心其事後報復,故而僞造諸葛亮的命令,逼反魏延。

雖然說法有所不同,但總之魏延與楊儀水火不容是真的,《三國志》中甚至記載魏延多次拔刀怒對楊儀,只是諸葛亮對兩人都很倚重,生前多次調解兩人的恩怨。

不過魏延最後成了反賊,也還有一個最大的原因,那就是諸葛亮死後,他和楊儀的矛盾徹底爆發,但是……誰給你魏延勇氣,和楊儀互相指責對方叛亂的?你自己什麼人緣,自己不清楚?

似是劉禪在城都傻了眼之後,問起董允、蔣琬,肯定都是向着楊儀多些!

兩人直接在諸葛亮死後,在前線翻臉對峙,即使其他人內心明白,兩人只是私仇,也只能認定其中一人作亂,而這時魏延不僅人緣不好、而且還輸了……

當然,在演義中,魏延還有一個最大的鍋——諸葛亮擺了七星陣續命的時候,魏延着急彙報軍情,無視楊儀的阻攔,強行闖入帥帳,結果令七星燈熄滅,破了諸葛亮的續命之法。

以城姬世界的神秘度,與更加遵循演義的世界線,這倒並不是沒有可能!

如果真是惹了這種禍,那諸葛亮臨終前囑咐馬岱、楊儀,如果這小子敢不聽話就弄死他……也就符合邏輯!

畢竟這傢伙性格的確不討喜,而且當時的情況,如果沒有諸葛亮壓着,魏延的囂張勁兒怕是要上天。

好在如今魏延還年輕,能壓住他的人還很多,而且……可塑性還很強,白圖準備之後把賈詡搭給他——賈詡絕對不會惹毛魏延,但卻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操縱”魏延。

相信沒幾年,魏延就能學會“謙虛”的美德!

黃忠和魏延的軍令狀,的確很有效果,江陵以北,當陽、宜城一帶,迅速在黃忠和魏延率領的原荊州軍的席捲下,改投將軍府。

偶有負隅頑抗之人,也根本用不着將軍府主力輕動……

白圖坐鎮的中軍,暫時留在了江陵,既是爲了穩固荊州的形勢,也是在等朝廷的使者!

其實馬忠離開金陵不久,簡雍就已經作爲朝廷使者,來到了金陵,只是沒想到卻撲了個空。

魯肅等人也是儘可能拖延,反正白圖不在金陵,任是簡雍說得口吐蓮花、地涌金泉,也改變不了什麼。

不過簡雍也不傻,識破了將軍府幕僚的態度之後,立刻要求趕往江陵、要面見白圖。

一路上……雖然沒有直接對他出手,但也能卡則卡、能宴則宴,生生拖到了宜城都已經失守,簡雍纔在江陵見到白圖!

簡雍、或者說是朝廷的意圖很簡單,那就是制止白圖繼續進攻襄樊——雖然簡雍一開口就是讓將軍府退出荊州,不過他自己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只是先漫天要價而已。

至於簡雍爲什麼有這種底氣?

白圖其實早就知道消息,最近朝廷的確有些“迴光返照”的意思。

遷離許都後,居然連洛陽都沒有停留,一路回到了關中、回到了前漢的故都長安!

至於李傕、郭汜,已經被馬騰斬殺,現在名義上馬騰、韓遂也好,關中那些之前就有救駕之功的黃巾系的西涼軍也好,亦或是自帶幾十萬人口的“關中萌新”張燕也好……名義上都支持朝廷。

雖然誰都知道,這些人不可能真的一條心,但是從目前的表現來看,朝廷一來是有徐州軍保駕護航——本身徐州軍在關中算是外來戶,自然對於朝廷來說,就是“相當可信”。

馬騰自稱是馬援之後,之前在李傕、郭汜劫持劉協的時候,也有配合解救朝廷的舉動,故而也算是“比較可信”。

之後作爲徵西大將軍,張燕居然還上書了一份詳實的“關中復興計劃”,欲以遷徙來的黑山衆爲基礎,逐步恢復關中的生產與民力……

關中絕對是有水利工程基礎的,如果能夠將各部軍閥鎮住,壓制他們相互內耗,這計劃其實有很大的可行性!

只是由張燕上書,的確有些令人大跌眼鏡,包括白圖也大吃一驚——張燕是這種懂發展的治世之臣的類型嗎?這畫風是不是有問題?

可惜即便是捕風衛,傳回的消息也沒有具體到,連張燕“請”了司馬老二這種“小事”都要彙報的程度,否則白圖應該能猜到一些……

這些令簡雍在面對白圖時,雖然不能說是強硬,但也終於挺直了些腰桿,不像之前那麼被動!

第六百一十一章 道不同第十七章 理想第五百九十章 隴西兵變第四百六十二章?新軍第三百七十一章 張鬆十分感動……第一百四十四章 降壓器第六百零一章 真誠的法正第一百九十七章 建安三年第三百四十二章 無雙第四百七十三章 獻城第五百八十六章 魏國應對第六百一十一章 道不同第五百一十章 渤海之變(大章節)第四百零一章 老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闖關中第四百三十三章 隔鍋飯香第五百一十八章 翁主第四百八十八章 黃天第三百七十七章 士氏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的鎏金兵符歪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皖城無戰事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港第三百六十章 正月十五平諸呂第六百零九章 差距第三百三十二章 護民祭第五百七十一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五百零四章 立項第三十八章 馬其頓第一百二十四章 迂腐大賢第三十三章 天下第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換帥第七十一章 一斗孫伯符第二百三十九章 換帥第一百九十六章 反噬第十一章 尷尬第三百二十五章 袁、曹第三百三十四章 斬首!第一百九十三章 寫詩第三百七十九章 好人白圖第四百七十章 二營長,你退下!第六百零九章 差距第五百八十九章 鎮魏大將軍第五百二十八章 各有劇本(大章)第五百一十四章 龐統的精神力實驗第四百六十六章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第一百零八章 隨和第四百一十八章 泛真氣計劃第一百四十七章 謠言與罪證第三百六十三章 立國八策第九章 劉關張第三百四十五章 父子相見第一百三十一章 審判第二百四十六章 女官第四百二十二章 酒第三十七章 兩份大禮第三百九十一章 槍第三百五十六章 “直播”大朝會第一百六十三章 夏侯涓的報仇(大章)第五百六十五章 漢中大捷第四百七十六章 夜戰第四百七十三章 獻城第六百一十七章 爆錘第二百五十五章 真氣驅動弩第六十八章 魯肅之謀第六百零四章 威震三秦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師府的困境第一百七十六章 白馬之殤第五百六十一章 瓜葛第六十五章 魯子敬第五百六十四章 拆第二百九十一章 談判的藝術第四百四十一章 企劃第二十四章 義父第三百零九章 適合過年的話題第五百九十二章 接回來(大章)第七十九章 項羽.冷漠.jpg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武門之戰第四百二十六章 殿試第二百六十一章 缺陷第三百七十四章 失蹤第五百七十九章 這是嘉最後的奇佐鬼謀第二十一章 隱藏效果第一百二十三章 辦法很簡單第四百四十章 開荒軍團第三百二十章 強攻第三百九十五章 職銜第二百六十七章 望空與摩忽肯第一百零四章 霸王渡江第八十八章 袁術的迴應第一百八十二章 減兵增竈第六百一十六章 冬季作戰第六百零五章 理想幻滅的孔明第五百二十五章 陳宮的妙用第六百一十一章 道不同第四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五十一章 條件第五百三十九章 楚兵之動第五百零三章 波第二百四十三章 破冥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