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先生大才

繼續往南這一路,從虎牢關到洛陽故都,防禦力量都不算強,哪怕是再險要的關口,也是要人去守的,虎牢關現在上上下下幾千人,把幾層城牆肩並肩的站滿都勉強……

而且都只是普通守軍,不是一線軍隊。

最重要的是……誰願意去和一個“過路的”死磕?

即使是曹操,對於阻截黑山軍沒什麼慾望,司馬防一兵不動就給河內增加了二十多萬人口,的確令曹操很動心,但現在對河北袁氏窮追猛打纔是他的最重要目標!

畢竟和沒有“白兔效應”的歷史上不同,現在不僅袁紹沒死,而且袁氏的幼子袁尚戰死,令袁氏的內亂因素大幅降低,曹操也不可能繼續坐等袁氏內亂,否則等於是在給對方喘息的機會。

故而曹操看到司馬防的上報中,將黑山軍的用意判斷爲西去之後,立刻放鬆了許多。

畢竟整個司隸之地,現在都“荒”得很。

只是曹操也不白白吃虧,沿途快馬通報洛陽、虎牢關沿線,都動起了這表面只保全城池,私下裡勸說黑山部衆歸降的主意……

張燕對此也是苦惱,在太行山的時候,他就只是相當於“盟主”,對各部約束力並不強,現在各部散佈在司隸各地,他就更加難以指揮得如臂使指。

“據說小先生一向聰穎,你可有什麼要教我?”張燕來到車中,對臥牀的司馬懿問道。

司馬懿前年才及冠,張燕也只比他大了七八歲,快到而立之年,只是兩人一個看起來病怏怏的、畢竟很久沒怎麼曬太陽,另一個……卻長着粗獷的鬍子,骨骼關節也都十分粗壯,看起來差了二十歲不止。

“燕大王謬讚了,在下區區一介書生、現在又臥病不……”

不等司馬懿說完,這時同樣有着絡腮鬍,不過卻剃得只剩下胡茬的於毒,同樣上前、特地當着司馬懿的面,對張燕說道:“大王,之前搶……咳,百姓向咱們黃天進奉的幾頭牛,現在也拉不動車了,留着也無用,不如讓兄弟們吃了吧!”

“沒用?那就宰了吃吧!別忘了將牛腿留給小先生。”張燕大手一揮道。

“喏。”於毒說着,怪笑着瞄了司馬懿兩眼。

而張燕則是繼續掬着滿臉笑意的看着司馬懿道:“小先生,咱們剛剛說到哪了?”

司馬懿:……

恩,曹操徵辟他,他可以詐稱“風痹”,一來是如今的曹操,也並不是很在意區區一個薄有微名的仲達,二來是曹操要臉,不會徵調個病號。

然而在張燕這兒,即使現在已經“穿鞋”,但土匪習氣是改不了的,裝病、裝傻之類的,對張燕顯然沒用。

“咳咳,大王說的是沿途的官員,會勸留其他各部百姓的事情吧?我有……恩,三策,可以一齊使用。

一是大王此時應該放棄什麼燕大王、大渠帥之類的稱號,嚴格按照軍中職務自稱,並且爲麾下其他各部的渠帥定職、定銜,如此纔可以體現名正言順的上下統屬,也令追隨的百姓安心。

二是立刻向各部的百姓承諾,讓他們知道現在是要去沃野千里的關中,而且此時關中人口稀少,只要入關,戶戶可以分良田百畝。

三是讓各部的渠帥知道,有多少黃巾渠帥死於朝廷征討,讓隨行的百姓知道,丞相府近年因爲與河北開戰,中原百姓一直在被額外的抽丁,現在許多適齡男女都已經因此絕育……”司馬懿略一思忖之後便娓娓道來。

張燕聽得一愣一愣的,司馬懿說完還琢磨了一會兒,半晌之後,才突然一拍司馬懿大腿道:“秒啊!”

司馬懿被拍得一口氣差點沒上來,眼看就要坐起來,不過馬上又裝作腰疼得以樣子躺了回去。

“就按照小先生的說辦……官職?官職……我給自己封個什麼呢?天公將軍?大將軍?”張燕考慮着自己的封號。

然而司馬懿卻一頭黑線,對於這種想要被“封號”的傢伙表示無語。

還天公將軍?

張角當年就是自號這個……生怕別人不把你當反賊?

還大將軍……

你覺得袁紹和白圖裡,你打得過誰?

“此舉意在令將軍‘名正言順’,不宜胡誇海口、更不宜用朝廷以外的官職名稱。”司馬懿有些試探的說道。

張燕不知道是遲鈍,還是並不在意這些,聽到司馬懿說他“胡誇海口”也沒有皺眉,而是繼續考慮着封自己一個什麼官兒。

“將軍既然是去關中,那不如……就領個‘徵西將軍’好了。”司馬懿見狀,主動建議道。

徵西將軍,首現於後漢初年,劉秀派雲臺二十八將中的馮異,去平定在關中作亂的赤眉軍,因爲關中是在洛陽的西面,所以封馮異爲“徵西大將軍”。

此後經常將統帥雍涼之地兵馬的將軍,封爲“徵西將軍”,在衛將軍之下、鎮西將軍之上。

曹操早年的時候,夢想就是做徵西將軍……

雖說不如大將軍、車騎將軍,但卻與關中這目的地正應景。

而且楊奉也不至於因此而對張燕有什麼意見,畢竟楊奉因爲護送漢帝東歸有功,直接被封了車騎將軍——當然,只有一個名頭。

劉協當時對要拉攏的“功臣”,早就已經放衛星式的封官,放在十幾年前,皇甫嵩最巔峰的時候,也只是左車騎將軍!

張燕聽了司馬懿的解釋,覺得自己比楊奉的官小,有些彆扭,不過因爲徵西將軍,倒是剛好對應雍涼之地,最終張燕還是接受了司馬懿的意見。

剛好此時張燕還沒過洛陽,直接派人往東,向許都送信——上表自己爲徵西將軍。

這也是司馬懿教他的,此時張燕要去關中,曹操不會不同意。

至於其他各部的渠帥,張燕也都各封雜號將軍,並且向各部許諾,進入關中之地後,大家都有良田可分,並且也不忘了詆譭曹操透支中原人力、甚至強行抽丁戰將的行爲!

並且繼續沿途裹挾百姓,一時間止住了隊伍“瘦身”的情況……

洛陽的守將,韓福、孟坦也不敢露頭,一路幾乎是白放黑山軍過去。

最終在建安六年七月,張燕的先頭部隊,就已經在弘農郡與楊奉匯合,黑山軍……正式完成遷徙,離開河北,介入到關中之爭中!

第四百九十九章 陸老的請求第五百三十二章 規矩第三百八十五章 掃蕩第五十一章 憋屈的埋伏第六十六章 梟雄本色第三百六十章 正月十五平諸呂第五百二十章 追寇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離之間第六十九章 軍民一心第三百一十三章 有病第四百五十七章?評測第三十七章 兩份大禮第七十六章 大愚若智第一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二百一十四章 第三路軍第五百一十五章 士燮的驚異第三章 開會第三百五十四章 天子之怒一百一十六章 深井病第五百章 楚國的祭禮第三百九十二章 單福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蒼的明示第八十三章 異姬第五百五十三章 神將之戰第三百六十三章 立國八策第二百三十九章 換帥第二十二章 揚州牧第三百二十七章 二十七萬換一第六章 睿智的呂玲綺第五百九十五章司馬懿的籌碼第四十四章 忍耐的呂布第二百四十三章 破冥阨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蒼的明示第三百零九章 適合過年的話題第六百一十七章 爆錘第三十一章 長江水賊第六百零二章 我,劉繼,齊侯第五百四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二百八十二章 要想學得會第二百九十九章 歲旦宴第三百一十九章 廊橋車與呂公車第三百四十九章 急報第五百零八章 陰暗的楚王第五百八十四章 搏一搏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姬之謎第一百零四章 霸王渡江第四百四十四章 漢水計劃第二百四十五章 將軍,請自重第五十六章 戰略目標第九十九章 埋伏第十二章 世家之友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勢所趨第五章 原來你也是謀士?第四百四十八章 魏國海船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的金手指第二百七十四章 徐蓉(二合一)第三十二章 江面激戰第三百四十七章 江陵開第二十八章 辭行第四百八十一章 楚國的“缺陷”第一百五十章 吾之勁敵第五百三十三章 楚國的反應第三十章 勸諫鬼才主簿閻第五百四十九章 漢中之危第四百一十三章 指導工作第二百二十四章 破城第六百一十五章 魏國的制勝點第一百一十章 罪在人主第一百九十章 誤會第五百四十三章 彈弩第五百二十一章 小敗第五百零四章 立項第四百四十五章 漢中決議第一百八十二章 減兵增竈第二百二十一章 修羅監軍第六百零七章 官渡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揚第四百五十七章?評測第四百四十六章 臨盆第十二章 世家之友第五百一十章 渤海之變(大章節)第三百二十七章 二十七萬換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演技第四百二十章 各方反應第七十一章 一斗孫伯符第五百三十九章 楚兵之動第六百零四章 威震三秦第九十六章 內應第五十五章 張勳末路第二百九十四章 白虎祭第四百五十章 糧價第四百九十六章 學考倒計時第九十三章 魯肅:讖緯之事不可信!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第二百五十五章 真氣驅動弩第一百三十三章 鹹使知聞第四百三十二章 五味雜陳的榜首第二百五十二章 爭論第二百五十章 開化姬第一百八十二章 減兵增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