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進攻元國

周國王都城外軍營處,當週寒帶着塗悅潘雄等數人來到軍營時,歐陽豐已經讓所有的士兵們都整備好等待着了,歐陽武、塗泗幾位千人將則是滿臉興奮。

青龍軍與白虎軍清一色的銅盔、銅劍、鑲着銅邊的木盾,穿着輕便的皮甲,不同的是白虎軍的皮甲上有個白字,青龍軍的皮甲上有個青字,以此區分。

輔軍的裝備與其餘兩軍不同,除了銅盔皮甲外,輔軍只配備了一把短銅劍和一隻兩米長的銅槍頭的長槍,爲了減少重量,沒有配備木盾,他們也不需要木盾,他們的皮甲上,自然有個輔字,以便區分。

周寒一身穿輕鐵甲,鐵甲內胸口處還塞了一塊護心鏡,腰佩鋒利的鐵質劍,自然是用皮質的劍鞘遮掩其鋒芒,頭戴一頂鐵質頭盔,不過周寒早已把他們塗上了銅色,讓它看起來和銅盔一樣。

他站在木臺上,看着準備好的將軍和士兵們,心裡充滿了緊張和激動,他籌備了一整年的時間,就是爲了這一刻。

“大將軍歐陽豐。”周寒叫道。

“臣在。”歐陽豐向前站出一步,沉聲應道。

“今日,賜你寶甲一副,寶劍一把,望你能讓他們綻放輝煌。”隨着周寒的話聲,在潘雄身後的禁衛軍士兵捧着一副鐵質甲胃和一把鐵劍,來到歐陽豐的面前,正是周寒在王家寶庫裡拿出來的那些。

歐陽豐激動的雙手接過那甲胃鐵劍,向周寒單膝跪下,大聲回答:“臣,必將不辱沒王上的重任。”

“千人將,潘雄、卓遠、歐陽武、池欣榮。”

四人站出來,異口同聲的應道:“臣,在。”語氣中帶着激動,他們沒想到國君會在此時賞賜他們。

“賜你等甲胃一副,鐵劍一把,望你等能爲周國帶來勝利。”同樣有禁衛軍士兵捧着甲胃鐵劍來到他們面前。

四人接過裝備,向着跪下同時高喊:“臣,必不負王上重望。”

“千人將副將,牛力、塗泗、樑啓隆、段戎。”

四位副將同樣也得到了一副鐵質的甲胃,和一把鐵質劍,讓四人也是一陣激動不已。

賞賜完畢,周寒讓衆將穿戴好裝備,纔在木臺上,對着所有的士兵宣佈:“諸位,元國籌謀我周國已久,讓我周國蒙受了不小的損失,如今,我等兵精糧足,訓練多時,是時候佔領元國了,寡人今日,將親自領軍,讓元國徹底消失。”他拔出自己的佩劍,指向天空。

衆將士高呼:“哦,哦,哦。”士氣十分高昂。

“潘雄,你帶着禁衛軍保護王都,王都就交給你了。”周寒叫住潘雄,交待他,並交給他一張紙條:“拿着這個,十日後打開看,照着上面的去做。”

潘雄接過紙條,拍着胸口鄭重說道:“王上請放心,就是死,臣也會保護王都的。”

塗悅則擔心的問:“王上,您真的要親自前往嗎?”

周寒說道:“這一戰,非寡人親自前往不可。”

說完,周寒轉身,對等候的衆將士喊道:“出發。”

元國國都距離周國國都有五百里遠,中途需要經過周國的臨水縣和元國的武安縣,而且兩國之間,相隔一條遊靈河。

這次出擊元國,是秘密行事,因爲他們的隊伍過於龐大,爲了不打草驚蛇,周寒與歐陽豐商議後,決定繞開臨水縣和武安縣,直取元國國都。

一路花了三天,他們纔來到一段遊靈河邊,主要是因爲遠送輜重的百姓和輜重車行動太慢了,拖慢了隊伍的行動速度。

他們面前的遊靈河段,距離遊靈縣有三十多裡,靠近申國與周國的交界處。

因爲要到元國王都,則必須通過遊靈河,與其在元國的地盤上通過,不如在自己的地盤上通過,避免在渡河時,被元國的軍隊發現後攻擊。

雖然這一段的遊靈河水勢比較緩,但是仍然花了他們一整天的時間,才全部渡過河去。

【通告:魯國未經宣戰攻入徐國。】

這兩日裡,周寒已經聽到四個通告了,都是某國未經宣戰攻入某國的,這讓他心裡有些焦慮,他擔心會有國家未經宣戰攻入周國,因爲他們現在已經在向元國進發,而還沒有通告出聲,說明並不是有通告就能做到提前準備的。

渡河後,沿着遊靈河走了一天後,在周、申、元三國的交界處,歐陽豐讓隊伍停下紮營,並派出斥候士兵,往元國方向偵查。

晚上,周寒與衆將擠在歐陽豐的大帳裡,聽着斥候士兵的彙報。

“稟王上,大將軍,前方四十多裡方向就是元國的武安縣。”斥候士兵在地上一張粗淺的地圖上,爲衆人指劃出武安縣的方向和大概位置。

“武安縣有沒有什麼情況?會不會發現我們?”歐陽豐望着地圖思考着問斥候。

“稟大將軍,元國境內匪賊很多,武安縣白日裡也緊閉城門,只有少數時間打開,警戒非常嚴,但是卻利於我們通過,只有一些種地和放牧的村民,完全不用擔心他們會向武安縣告密。”斥候回答道。

卓遠開口:“你說匪賊衆多,有多少?”他從斥候的彙報中發現一點問。

“稟將軍,我等在回來的途中,就遇到了十多隻匪賊隊伍,好在我等拿着武器,對他們相當的警戒,才讓他們退卻。”

從斥候的回答中,衆人才知道元國的匪賊如此猖狂,不過他們並不是很擔心。

塗泗說道:“我們的隊伍如此龐大,我不信有哪個匪賊衆敢攻擊我們。”

樑啓隆看了眼塗泗,說道:“可是我們的隊伍就是太過龐大了,會引起武安縣注意的,他們一旦通知了他們的王都,就會令那邊有所準備,我們的奇襲計劃就會暴露。”

歐陽武則不屑的提議道:“乾脆先打下武安縣吧,以我們的人足以牢牢圍住,肯定不會讓他們有人逃出來,打下武安縣後,修整一番再進攻元國王都。”

周寒聽着幾人的提議,也在思考着,他比幾人要想得更深,進攻武安縣,他擔心會有周國進攻元國的通告,雖然元國的國君已經死了,就算通告了,他們也不會知道,但是,誰知道穿越者是不是隻有國君?有沒有可能穿越者是普通人?

武安縣不過是個小縣城而已,周寒不想爲它冒險,而且只要能攻下元國的王都,其餘縣就不用擔心了,在這片土地上,他不信他們還會憑着一個小小的縣城獨立。

周寒停下思考,說道:“我們應該分兵,正如樑千人將所說的,隊伍太大,會被武安縣注意,而我們的目標是元國王都,攻打武安縣又太冒險了,我們不如分成兩隊。”

聽到周寒的話,一直沉默思考的歐陽豐則問:“不知王上以爲,要如何分?”

周寒說道:“明日,青龍軍與輔軍帶足兩日的乾糧,由歐陽大將軍帶領先行,我跟隨白虎軍保護輜重隊在此地停留一日後,再走,這樣,隊伍就小一些,但任然能威懾住匪賊,讓匪賊不敢動主意,也能減小被武安縣的人懷疑。”

歐陽豐想了一下,他不得不感嘆,這位國君比他更像大將軍,這個提議非常好,至少他找不到更好的方法了。

周寒又問歐陽豐:“歐陽大將軍,此前派往元國的人能聯繫上嗎?”

歐陽豐肯定的回答他:“回王上,我們有方法可以聯繫上。”

周寒高興的說道:“好,那歐陽大將軍,你們先行一步,據顧子瞻顧先生所言,元國的軍隊在東城外,你們此行先想辦法解決掉那些軍隊,並控制住城門,我們趕上後,也會和你們匯合,攻入城內。”

第二天一早卯時,歐陽豐便帶領青龍軍和輔軍,趁着天還未亮之時,先行出發了。

【通告:燕國未經宣戰攻入程國。】

這個時候來了個通告,周寒嘴角露出一絲笑意,在這個時候發出的通告,說明這個燕國是半夜出發攻擊的。

不過這不關周寒的事,這個燕國也不知道在哪裡,反正暫時不會碰上。

在再休息了一天後的早上,他們的隊伍也收拾好,整隊後,沿着遊靈河,朝着元國王都方向出發了。

......

武安縣內,縣令魏三立正愁眉苦臉的與縣尉劉四有發牢騷。

魏三立發愁的,正是王都內的事:“如今這日子,真是越來越不好過了,這大都督與右丞相之間,不知何時才能定下來?匪賊是越來越嚴重了,能收的稅也收得越來越少了。”他是花了大錢買來的這縣令,如今這武安縣內,因爲匪賊肆虐,無法發展,他能搜刮的財物越來越少了,那些窮鬼們都被他颳得賣兒賣女了,而那些富紳們,他又不能經常搜刮,他正愁着怎麼才能多弄些錢呢。

劉四有是魏三立的左右手,接受過魏三立不少好處,因此在這武安縣內也最是忠心,他勸魏三立道:“魏大人,您擔心也沒用,那些大人們的事,豈是我們能弄明白的,如今只有等待他們出現勝利的一方,我們纔好站隊。”他看得很清楚,那些大人物不會管他們這樣的縣令縣尉,但是現在急着站隊,一旦到時站錯了隊,那必然要受到清洗的,還不如等他們有了結果再說,無非就是少一些好處而已,命最要緊。

劉四有嬉笑着向魏三立提議:“今夜我請大人您去四海樓散散心怎麼樣?”這個四海樓是一間酒樓,當然也兼職做春樓生意,算是武安縣內爲數不多的大產業了,據說四海樓與右丞相有關係,因此沒有受到魏三立的搜刮。

這時一名城衛軍隊長跑了進來報告:“稟縣令、縣尉大人,遊靈河邊有一支隊伍。”

魏三立連忙警覺的問道:“有多少人?是匪賊嗎?”

“大人,人數不清楚,太遠了。”

這隊長一問三不知的,讓劉四有十分丟臉,他問道:“那些人是朝我們的方向來的嗎?”

“回大人,不是,他們順着遊靈河邊走了。”

魏三立兩人才鬆了口氣。

劉四有向那城衛軍隊長罵道:“不用管他們,想來不過是些被匪賊毀了家的村民,組成隊伍向裡面另尋地方住去了,以前也不是麼有過。”

“可,可是,這次的人很多啊。”那隊長一時也說不明多是指多少,他的話都堵到了喉嚨處,怎麼着急都無法說出來。

這讓劉四有更加生氣,他認爲自己部下真是飯桶:“下次看清楚點再說,不要大驚小怪的。”

“好了,他也是忠心嘛。”魏三立阻止劉四有,對城衛軍隊長說道:“以後他們朝武安縣來的時候,再向我們彙報,下去吧。”他向城衛軍隊長揮揮手,示意他回去守城。

至於開城門讓人去探查,魏三立是想都不會想的,由於匪賊肆虐,他纔不會給匪賊們攻打他的武安縣的機會,反正只要不是衝着武安縣來的,他纔不想理會這麼多呢。

當天晚上,他與劉四有在四海樓內,好好的享受了一番。

又過一天,周寒與白虎軍也帶着輜重隊沿着遊靈河小心的經過。

武安縣城牆上,那名武安縣的城衛軍隊長看到後,在發現周寒的隊伍不是朝武安縣來的,也就沒有理會,有其他隊長想要去向魏三立和劉四有報告一聲,都被他攔住了,他向那名想要去彙報的隊長說了他昨日彙報的經歷。

第三百三十八章 反擊的序曲(第二更)第三百一十九章 江國與辣椒(第一更)第三百三十二章 騎兵隊在行動(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二章 乞丐第三百二十五章 周國的應對(第一更)第四百零九章 中山國歸順(第一更)第兩百七十八章 回王都(第一更)第兩百三十三章 刺殺後續(第三更)第九十四章 沈家言第兩百七十一章 重回蔡國王都(第三更)第兩百七十五章 無聊的日子(第一更)第兩百二十二章 易忠(第二更)第六十三章 熊子昔之死第兩百一十二章 中山國使者 (第四更)第一百零三章 元國縣鄉的反應第兩百九十章 種植土豆(第二更)第六十六章 禁衛與青龍第一百八十一章 巖山軍對奴隸軍第三十八章 顧子瞻第兩百一十八章 向國周圍的情報(第二更)第四百三十四章 修養生息(第二更)第兩百九十八章 周寒的禮物(第二更)第兩百零四章 溫用與安思城第兩百一十六章 名字 (第四更)第七十四章 秋收節(中)第兩百零七章 頑石與棉花第一百零五章 周寒的下一個目標第九十三章 安排第三百八十五章 虢國王都陷落(第一更)第四十七章 青白之戰(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申國的投靠第一百八十二章 輔軍對戰烈火軍第一百四十章 面見使者第四百二十一章 左軍到來(第二更)第三百七十四章 向軍合軍(第二更)第一百六十四章 無聊的一天第八十九章 宿衛軍投降第三百一十三章 頭名獎勵(第一更)第兩百五十二章 寧昭烈(第三更)第三百零九章 通過初試的四人(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楊秀花第四百二十五章 延甸城陷落(第二更)第四百零六章 強硬送禮(第二更)第三百七十一章 向軍攻宛城(第三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廚藝大賽(第二更)第四百零七章 第二個鼎(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九章 蔡軍的報復第三百一十七章 試驗田與烤土豆(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五章 面見山國權貴第兩百零九章 魏元 (第一更)第兩百五十四章 困頓中的蔡國王都(第二更)第兩百一十三章 向國使者 (第一更)第三百零九章 通過初試的四人(第一更)第一百章 百忙之中的悠閒第一百一十四章 通氣錄第四百一十六章 進攻延甸城(第一更)第兩百六十三章 撤離(第二更)第九十八章 在元國吃晚餐第四百一十七章 玄武軍的戰鬥力(第二更)第三百九十六章 給百姓宣泄壓力的方法(第一更)第十九章 城門襲擊第四百四十四章 平靜的心(第二更)第兩百一十章 諜 (第二更)第六十二章 顧子瞻來投第一百九十四章 狂風軍進村第一百七十二章 乞丐第三百零三章 奴隸左冷參(第一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陽城之事第一百八十五章 烈火軍第三百五十二章 初戰(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二章 輔軍對戰烈火軍第一百六十一章 悽慘的諸葛司第四十三章 謀劃(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銀山城與城門(第一更)第三百九十章 延村與延軍(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罪贖軍第四百四十三章 興奮的周寒(第一更)第兩百四十八章 周殺破的暗度陳倉 (第二更)第五十七章 名單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襲與騷擾(第二更)第四十章 書院院長之職第六十八章 輔軍的光芒第一百三十一章 楊秀花第三百零二章 大比試初試(第二更)第一年的冬季(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攻向(第二更)第三百三十六章 再見蘇妲己(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戰而潰第兩百二十四章 齊曉媛的消息(第一更)第三十二章 失敗與成功第九十二章 永和殿第七十三章 秋收節(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方有德第兩百四十五章 第一戰(第二更)第兩百四十七章 再攻城(第一更)第兩百四十八章 周殺破的暗度陳倉 (第二更)第兩百七十三章 虢國的反應(第二更)第三十章 祭祀與學院第一百三十五章 處刑與釋放第三百一十八章 廚藝大賽(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