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秋收之時

七月底,春初種下的糧食,終於開始逐漸豐收了。

可能是由於祭祀過的原因,今年周國沒有發生過任何災害,平平安安的迎接了秋收,據司農苗有爲說過,往年都會有大大小小的災害,蟲災,水災,風災,大旱,少有如同今年一般沒任何災害的。

今年雖然算不上大豐收,但是今年的糧食產量也算是較往年大了許多了,因此全國上下都充滿了喜悅之情。

自秋收之日開始,全國都進入了忙碌的階段,這個忙碌主要是搶收糧食,他們必須在一個月內,把糧食搶收好,並且處理乾淨,除了繳稅以外,剩餘的糧食裡,在保留過冬以及明年一年的糧食外,還要留出明年的種糧種到地裡,如果還有多餘的就可以拿到坊市去賣,換來的錢買些柴米油鹽之類的生活必需品,或是買些肉菜,豐富家裡的口味,或是爲家人做件新衣服,爲婆娘買點便宜的胭脂水粉之類的,反正都會花得一乾二淨,大多數人都無法存留下什麼財物。

這個時代肉類其實並不是那麼難獲取,因爲山林豐富,所以大部分人平日都能吃一兩口肉的,即便是種地養牲口度日的農牧民,在平日也能從來地裡搗亂的兔子田鼠之類的野生動物上,得到一些肉,讓家裡的孩子補充營養。

而如果有人懶惰,將秋收拖到入冬,氣溫驟降,或是大雪到來,不僅沒收的糧食會被毀掉,更有可能連稅都無法交齊,就更別說留下過冬的糧食了,來年很有可能,一家人都被餓凍而死,這是這個時代常有的事,就算勉強捱過了冬季,沒有了明年種植的種糧,爲了活命,就只能到街上去做乞丐討飯爲生了。

爲了秋收,周國的許多底層官員,除了例行值守的人以外,許多人都請假回家幫忙收糧了,就連那些較大的官員,都派自己家裡的僕從去他們的田地裡收割了,這個時候,是不容易僱傭到閒散人員來收糧的,就算是乞丐,有點力氣的,都早被人請走幹活去了。

就連軍隊裡,都開始實行輪班制,七天一班的讓所有士兵們都有時間回去爲家裡幫忙收糧。

至於那些放牧養殖爲生的人,也忙着租賃自己的牛驢,不僅能幫助種地的人收糧,也能得些額外之糧,而那些養殖雞鴨鵝的人,則需要在冬季之前,儘可能的把自己的養殖物賣出大部分,否則,在冬季中,許多都會被寒冷的氣溫凍死,那可就虧大了。

而在秋收之季當中,最清閒的,就屬王宮了,王宮裡的禁衛侍從侍女們,就算在這忙碌之際,也是不能隨意出王宮的,且那些侍從侍女,大多都是被賣進王宮,或是孤家寡人,毫無牽掛,才把自己送進王宮的,而且由於身世簡單,也才能讓王宮放心任用。

由於城裡城外的十分忙碌,因此周寒幾乎無法出王宮了,現在的城內,不論是客店還是署衙,都沒有空閒來招待他,他出行,除了搗亂外,什麼事也做不了。

“塗悅,你家裡的田地都安排好了嗎?你不用回去看看嗎?”此時的閒散國君,正坐在大殿,手撐着臉頰,百無聊賴的問道。

他看到塗悅除了一直跟在他身邊服侍他外,似乎一點都不忙,都沒因爲農忙之事跟他請過假。

塗悅爲周寒倒了杯水,笑着回答:“勞王上關心,臣的家裡已安排妥當了,足以在九月以前將田地裡的糧食都打理好,家裡人手還算充足,臣還是服侍王上更爲重要。”周寒除了吃飯時,會喝點米酒外,所以他與周國曆代國君不同,平日從不喝酒,更別說在大殿上以酒代水了,一來喝酒會擾亂腦子影響判斷,對於自認擔了一國重任的周寒來說,喝酒誤事是不可饒恕的,二來這個時代的酒對周寒來說,大多寡淡乏味,還不如喝水好,少有的好酒,也數量稀少,周寒還打算節約着,在重要時刻拿出來喝呢。

“潘雄,你呢?”無聊至極的國君又問向潘雄。

自從牛力來做禁衛軍副將後,潘雄就把訓練禁衛軍的事,一股腦的丟給了牛力,他自己則經常晃盪在周寒身後,還美其名曰:護衛。

周寒大多時日,都身處王宮內,安全得很,又那需要潘雄護衛?不過是潘雄想要在周寒面前表現表現的原因罷了,因此對於潘雄這樣的行爲,周寒偶爾也會說上兩句,讓潘雄去參與訓練禁衛軍,也訓練一下他自己,否則,這位禁衛軍將軍,豈不是要廢了。

潘雄一臉傻笑的說道:“王上,臣家裡沒有地,臣家裡的地早就賣掉了,倒是在坊市內有一間米糧鋪,平日做些買賣米糧之事,填補一些家用。”作爲禁衛軍的將軍,他的薪俸可謂是相當多的,而作爲禁衛軍將軍,往年,他們家也不需要繳納賦稅,足以讓一家十多口人吃飽穿暖還有不少結餘,更何況還開了一家小米糧鋪,日子可謂是有滋有味。

周寒第一次知道,自己的禁衛軍將軍居然還有一間米糧鋪,有些吃驚:“你家裡居然還有一間米糧鋪?你沒幹過惡意屯米,哄擡米價的事吧?”如果自己的禁衛軍將軍都幹過哄擡米價的惡事,那可是非常有損王家的威信的,畢竟禁衛軍將軍在百姓眼裡,那就是國君的親信,禁衛軍將軍乾的事,必定是國君允許的,更何況,以前看那些古代小說時,周寒最討厭的就是那些惡意屯米,哄擡米價,發國難財的糧商了。

潘雄生怕國君誤會自己的品行,立刻向周寒解釋:“王上,臣家的米糧鋪子很小,對城內的糧價影響不了,而且這米糧鋪子不過是近兩年纔開的,臣作爲王上的禁衛禁軍,也絕不會做這些惡事,影響了王上的威信,請王上放心。”讓國君誤會可就不好了。

好在周寒也比較相信他,所以也不過是隨口問問,並沒有太在意,而塗悅也瞭解周寒的想法,所以毫不擔心,對於焦急解釋的潘雄,則覺得少見有趣,在一旁偷笑。

“啊,對了,塗悅,記得讓柴象爲寡人收一些優質的米糧來,還有一些應時的較甜的水果來,要多一些。”閒極的周寒,又想到了一些能讓他有事幹的點子,想要嘗試一番,反正他有錢,也不怕浪費。

塗悅立時答應下來,他知道國君又有奇怪的點子了,至於是什麼點子,他也不問,反正他一直都在國君身邊,國君要做時,他總會知道的,所以他也不着急知道。

......

與大殿中的狀況一樣,王宮後院也是一番清閒平和的景象。

書殿中,裴顯正與顧子瞻仍然在爲了先賢的知識,而大吵大鬧,絲毫不顧及新來的年輕人:葉玉良和卞連青。

卞連青雖然在書寫上沒有葉玉良那麼好,但好在字還算端正,作爲抄寫來說也算是合格了,因此得到了裴顯正和顧子瞻的允許而留了下來。

兩位年輕人,看着兩個老頭時常吵鬧,也很頭疼,又不敢去勸架,先不說這兩個老頭都是文采非常的人物,他們在文學底蘊上完全無法相比,對於兩老頭爲之爭吵的地方,根本無法插嘴,偶爾兩人以和相勸,反而被兩老頭拉住讓他們說出自己的觀點,說得不合這兩老頭的意,還要被他們罵一通,更不用說被兩老頭強硬的要求站隊了。

因此,卞連青與葉玉良只能埋頭抄寫,任由兩老頭在那吵,實在覺得他們吵得過火時,兩人就會去找周寒來勸和,畢竟在這王宮裡,只有周寒有那能力勸服兩老頭。

雖然兩老頭在對先賢知識上,常有爭吵,但是私下卻私交極好,常常互請對方來自家吃飯聊天,就算是在書殿內爭吵,出了書殿後卻立刻變得和氣友好,這也是周寒不在意兩人爭吵的原因。

除了兩老頭有些吵外,對於卞連青和葉玉良來說,抄書這份活真是現在最美好的事情了,與現在知識過剩,導致甚至出現了知識無用論的情況不同,在卞連青等人所處的時代裡,知識永遠是最寶貴的,懂一些字的人,在平民百姓當中,就已經比一般人要高半個檔次了,而如果能夠懂得簡單的讀寫,哪怕是字極其醜陋,都不會缺乏工作,兩個平民,一個只會寫自己的名字,另一個大字不識一個,在僱傭僕從時,也會選擇會寫字的那個。

卞連青和葉玉良家境都不算好,家裡甚至都沒有田產,一家就靠兩人賺錢維持,卞連青還算好的,在被周寒提拔爲行記之前,好歹還是小書吏,而葉玉良則要慘一些,都是靠給人寫字來爲家裡賺取口糧,但也還算活的下去,兩人家裡都沒什麼書,都是靠刻有字的石板來學習字的。

現在身處一個大書房內,周圍佈滿了書籍,還可以抄錄書籍,周寒也提高了他們的食俸,讓他們又足夠的錢糧養活家裡,他們哪還會有什麼不滿?無非就是環境吵一些而已,而且,這兩老頭畢竟也老了,吵一段就要歇息一段,他們也需要抄書,再抄一段,也就沒有太多爭吵的時間。

並且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顧清清。

在這有無數書籍,有學識淵博的大佬坐鎮,還有美女陪伴的地方,差點沒把兩人活活美死,雖然這位美女很可能是國君看上的。

現在就是趕他們走,他們也不願意走的。

當然,今天顧清清也不在這裡,她又被兩個老頭趕去程紫柔那了。

顧子瞻不喜歡顧清清總呆在書殿裡,在他看來,顧清清應該需要更像個普通女孩一樣生活。

第五十六章 進擊的程紫柔第一百二十六章 輔軍對響馬衆第三百零六章 保護費(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二章 乞丐第五章 叛國之人第三百七十章 孔肖的計策(第二更)第七十一章 秋收之時第一百二十九章 衣服第二十九章 鐵鍋與炒菜第一百八十五章 烈火軍第四百五十一章 齊國之亡(第三更)第一百六十一章 悽慘的諸葛司第兩百七十二章 齊方在行動(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一章 雜務第三十九章 能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攻向(第二更)第兩百九十八章 周寒的禮物(第二更)第兩百零七章 頑石與棉花第一百二十一章 紅花寇的覆滅(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礦藏的消息第一百六十六章 藍人兄弟第三百七十三章 歐陽武突現(第一更)第六十九章 程紫柔與顧清清第一百七十九章 前往蔡國的使者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哨戰(第一更)第兩百二十章 答覆(第四更)第兩百六十章 再攻城(三)(第二更)第三百五十章 程道仲的留戀(第二更)第兩百八十七章 萬紅樓的土豆(第四更)第三百一十九章 江國與辣椒(第一更)第一百六十章 千字文第兩百六十九章 缺糧(第一更)第三十章 祭祀與學院第三百七十三章 歐陽武突現(第一更)第一百零三章 元國縣鄉的反應第四百三十四章 修養生息(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五章 虢國的調查(第一更)第三百三十章 虢國建城(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罪贖軍第四百二十一章 左軍到來(第二更)第八十七章 抓獲樑伯玉第一百章 百忙之中的悠閒第兩百九十二章 合縱連橫(第二更)第四百二十三章 再攻城(第二更)第十五章 遊靈寇(上)第兩百五十二章 寧昭烈(第三更)第兩百七十七章 青龍軍的新副將(第三更)第三百零六章 保護費(第二更)第三百八十九章 風國獨立(第一更)第八十四章 混亂的元國王都第三百八十八章 岐山城乞降(第二更)第一百五十六章 申溪的痛苦第三百九十六章 給百姓宣泄壓力的方法(第一更)第二十九章 鐵鍋與炒菜第三百零九章 通過初試的四人(第一更)第一百七十八章 重定計劃第兩百七十七章 青龍軍的新副將(第三更)第兩百七十一章 重回蔡國王都(第三更)第一百二十二章 紅花寇的覆滅(下)第七十四章 秋收節(中)第三百四十九章 虢國的應對(第一更)第兩百五十三章 圍困蔡國王都(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五章 烈火軍第四百三十四章 修養生息(第二更)第一百零四章 塗悅的到來第九十五章 元國國君之死第九十八章 在元國吃晚餐第三百二十一章 瘋狂的土豆(第一更)第六十二章 顧子瞻來投第三百五十三章 兩軍反應(第一更)第三百三十章 虢國建城(第二更)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王都第兩百八十章 貨幣改革(第三更)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的禮物第兩百四十九章 佔領沮洳縣(第三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廚藝大賽(第二更)第三百五十七章 虢軍詭異(第一更)第三百八十八章 岐山城乞降(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七章 悲慘的中山國國君(第一更)第二十五章 新司行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陽城之事第七章 五人會議第八十二章 新年與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難不死巖山軍第一百章 百忙之中的悠閒第十六章 遊靈寇(下)第二十九章 鐵鍋與炒菜第三百零六章 保護費(第二更)第四百零六章 強硬送禮(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九章 辛苦的行程(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戰而潰第一百七十一章 礦藏的消息第五十九章 王之寶庫(中)第兩百八十五章 逃亡(第二更)第三百八十九章 風國獨立(第一更)第三十章 祭祀與學院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大美人第四百五十三章 天下統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前兆(第一更)第四百一十六章 進攻延甸城(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