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光祿勳與虎符(第二更)

大雪下了十一日才消停。

周國丞相諸葛司,與周國太尉歐陽豐,也依國君的命令,向南面的大齊國,派遣了探子細作,雖然大齊國的行動很倉促,但正如諸葛司所說的,升成皇朝的國家,是非常引人注目的,而這些注目,基本全是敵視的目光。

在大齊國的消息傳出去後,除了周國以外,還不知道會有多少國家向大齊國派遣探子細作探查。

而周國王宮中,周寒也讓瑞木萌向大齊國派遣了她手下的探子,現在看到瑞木萌就讓他心中癢癢,猜測那大齊國是否得到了那個白癡神給予的第一個升成皇朝的獎勵,而這,本應是他周國的纔是。

“審佳覲見王上。”新年之後,豐穗城長史審佳從宛城

“免禮,起來吧,這次辛苦你了。”周寒微笑着右手虛擡,讓審佳起身。

宛城救援中,是審佳率領甘軍前來的。

審佳的軍事能力並不出衆,但在豐穗城時,對甘軍也非常熟悉,再加上巖山軍的協助,才讓甘軍沒有大亂,也好在甘軍的進攻,並不需要什麼太高的領導才能,只要下令出擊和撤退就行了,讓審佳輕鬆了許多。

本來審佳作爲率領甘軍救援宛城的大功臣,應該早就來向周寒拜見的,但早前因爲周寒不在上京,他就沒有前來,之後等周寒回上京後,他又因爲甘軍和那些被俘虜的向軍人數的原因,無法來上京,即便是去年的秋收大宴,也無法參加。

而在周寒下令,將甘軍放回安思城,將那些向人輜重隊的百姓,驅趕到方舒兩國後,審佳才終於能夠脫身。

當身上的責任一減,他立馬前來向國君覲見周寒。

“能爲王上效忠,是臣的榮幸,王上重託,臣不敢有一絲怠惰。”審佳臉色鄭重,心中卻很激動,不僅是因爲能再次見到國君,最重要的是,能被國君委託統領那兩萬甘軍救援宛城,這是說明國君對自己的信任,能被國君信任而委以重任,是任何一個臣子所向往的。

如果周寒知道審佳所想的,他一定會尷尬不已,說實話,原本週寒是想讓豐穗城的城守荀季來作爲指揮,率領巖山軍和甘軍解救宛城的,畢竟荀季的大局觀比較強,且他也和周寒一起經歷過進攻蔡國的戰爭,對軍隊的指揮非常有經驗,但荀季卻以自己需要坐鎮豐穗城爲由,讓審佳代替他,還特地寫信告訴周寒,審佳指揮足以解救宛城。

“審長史,寡人即刻任命你爲太中大夫。”周寒隨即對審佳下達新的任命。

審佳聽到國君對自己的任命,並沒有立刻下拜叩謝,而是詢問道:“王上,臣久離王都,不知這太中大夫,是何官職,請王上爲臣解惑。”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夠勝任這個官職,這個官職的職級高低到不重要,重要的是被任命爲這個官職後,如果他因爲不能勝任而出了錯,很明顯會讓國君對自己失望的,他知道國君的性子在許多時候都非常和藹可親,因此大着膽子首先詢問這官職的要求。

周寒笑道:“太中大夫,是光祿勳轄下的職位。”他向審佳解釋了光祿勳的由來,和光祿勳的作用。

光祿勳,是周寒在這次大改革中新建立的職位。

原本光祿勳是主管王宮警衛的職位,但周寒在發佈時,將這個職位的職能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

現在周國的光祿勳一職,主要是集中起周寒的智囊班子,也是讓周寒看重的候補官員的集中地。

原本被周寒看重的人,都被周寒任命爲書記官,但有了光祿勳一職後,書記官的只能更爲純粹,不再是周寒的智囊團,而變成了爲周寒書寫抄錄的官職。

光祿勳中,也分爲文武兩種官職,而太中大夫,就是光祿勳中文官的一種,主要是爲周寒出謀劃策的。

遠在銀山城的方有德,也在這次改革中,被任命爲了太中大夫。

雖然審佳在這次解救宛城中,表現極好,但他本來就並非軍事刑人才,更擅長出謀劃策和遊說,因此,周寒就想着讓審佳進入光祿勳中,發揮他擅長的事情。

審佳聽着周寒的解說,心中活動起來,根據國君所說,這太中大夫比起豐穗城的長史職級還要低一層,但他卻非常心動,因爲這光祿勳一職,就如同以前的書記官一樣,是在國君身邊爲國君直接效力的,能經常在國君面前露臉,這就比起豐穗城的長史,要好太多了,而只要能在國君面前露臉,那功勞自然也會有很多機會提升,升官也不過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當即,審佳就向周寒叩謝:“臣謝王上重任,臣必將爲王上赴湯蹈火。”

審佳接任,周寒就讓一名禁衛軍侍衛,帶審佳去光祿勳的辦公署。

既然是正式的官,且還是爲國君培養人才的場所,因此自然有着辦公的地點,而且因爲是要隨時爲國君出謀劃策的職位,因此那光祿勳署離王宮很近,以便周寒隨時可以招來。

光祿勳署中,不止有審佳和方有德,還有許多人才,這次宛城被圍攻和進攻虢國,雖然周國的傷亡前所未有的大,但也涌現了很多人才出來,文武皆有,有些是周寒親眼見到,並提拔上來的,有些是通過下屬官員推薦的,就連前丞相程道仲都舉薦過幾人。

而對於人才,周寒一直都很熱情,他將這些人,都不加思索的,一股腦送到了光祿勳署中。

這並非是周寒對那些舉薦的官員的完全信任,光祿勳署的一個重要作用,既是培養和篩選人才,這些被送進光祿勳署的人,都需要經過不斷的訓練,如果其中有廢物,或是被誇大其詞的人,一律都會被丟出光祿勳署去,而舉薦他們的人,也會受到重罰。

而即便有能力,被留在了光祿勳署中,也不是一片祥和的,光祿勳署中的人,因爲職能原因,將會經常受到周寒的關注,如果周寒認爲有適合的職位,就會從中挑選出來任命,而職位是稀少的,可競爭者卻很多,因此,要想早日被國君委以重任,就必須必周圍的人更優秀,更努力。

在光祿勳署中,充滿了比試的氣氛,誰都想早日被國君委以重任,而且,不管是何種比較,一定會有墊底的人的,能進入光祿勳署中的人,都是有才能且心高氣傲的人,自然不會甘心墊底。

將審佳任命爲太中大夫,也是周寒對審佳的一個考教。

經過這次解救宛城,審佳的軍事能力,多少有些提高,也很有成就感,他不想審佳因此而自滿甚至停泄不前,進入光祿勳署中,有着無數人在底下追逐,想必以審佳的傲氣,也會更加努力。

在審佳離開後,塗悅來報告,將作大將高常庚求見。

原司空署,被改爲了將作監,職能除了原本的鍛造、建築、修繕水利之外,還增添了研發一職,而原本的司空署司空一職,也變更爲了將作大匠。

高常庚進入養心殿內,先是向周寒行禮,隨即從懷中掏出一物,向周寒呈上道:“王上,您要的東西完成了。”

塗悅接過那東西,手都被那東西壓得控制不住的往下沉了一下,那東西雖小,但卻比他預想的要沉重許多。

周寒接過塗悅遞來的東西,仔細的打量。

這是一塊被打造成虎形的金塊,金塊上的虎威風凜凜,連虎肩上的毛,都根根獨立,很像是能活過來一樣,這是周寒讓高常庚打造的虎符,是用來給大將軍一職的人統領軍隊的。

經過攻佔虢國和宛城被攻一事,周寒已經發現隨着周國的範圍越來越大,以他的精力,再無法經常親征了,而要派軍出征,就必須任命大將軍,這是他設置的只在戰時才任命的職位,而大軍將要能統領大軍,就必須有虎符。

周寒在虎符上摸索了一陣,隨着清脆的“咔嚓”一聲,虎符被分成了兩半,但即便被分成了兩半,虎符的形狀也並不奇特,而是變爲了兩隻獨立的老虎。

按照周寒的設想,其中一塊虎符會放在太尉歐陽豐處,當週寒任命新的大將軍時,此大將軍必須從周寒和歐陽豐處,拿到兩塊虎符,將之合併起來,才能統帥大軍,而少了任意一塊,都無法命令大軍。

這樣一來,即便周寒手中的虎符,或是歐陽豐手中的虎符弄丟了,也不用擔心被人利用。

“咔嚓”又是一聲,周寒將兩塊虎符合二爲一。

看着手中完整的虎符,周寒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很好,和寡人預想的一樣。”

“王上之令,臣不敢有疏忽。”國君滿意,讓高常庚也露出了一絲笑容,但神色還是儘可能的鄭重,以讓國君看到自己的忠心。

隨着官制的徹底改革,高常庚已經發現,自己因爲能力的問題,已經落後於其他人了,如果再不能讓國君看到自己的忠心,那說不定什麼時候,國君就會將自己撤職,這並非他的胡亂猜測,國君繼位這麼多年了,雖然沒有因爲能力問題而主動裁撤官員,但那些無能的人,還是被國君漸漸的忽略了,在這次官職改革中,他們被列爲了裁撤的第一批人。

因此在官制改革後,整個上京城中的官員們都沸騰了起來,所有人都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行動力,他們都不想因爲無能而被國君忽視,甚至被裁撤掉。

不管因爲什麼原因被裁撤掉,在衆人眼中,都將是無能的表現,很多人在被裁撤後,就帶着家人,離開王都,前往其它城了,他們沒有臉面再待在上京城中,人言是非常可怕的,只有一些自認有才,也願意再次努力奮鬥上去的人,纔敢繼續待在上京城內。

“咔嚓”一聲,周寒再次將虎符一分爲二,然後讓一名禁衛軍隊長,帶着一隊禁衛軍,將虎符護送去給太尉歐陽豐。

有了虎符,周國的軍隊將更爲正式,也讓周國朝皇朝的方向更進了一步。

第十九章 城門襲擊第一百八十五章 烈火軍第一百五十九章 新陽城的城守第一百四十章 面見使者第兩百六十章 再攻城(三)(第二更)第三百零二章 大比試初試(第二更)第三百七十五章 向軍撤退(第三更)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箭軍支援(第一更)第四百三十九章 辛苦的行程(第二更)第兩百二十章 答覆(第四更)第兩百一十一章 回到王都 (第三更)第一百六十章 千字文第四百五十一章 齊國之亡(第三更)第三百零六章 保護費(第二更)第三百六十二章 堅壁清野與水泥(第一更)第三百七十三章 歐陽武突現(第一更)第一百六十四章 無聊的一天第三十六章 葉書記第二十五章 新司行第兩百八十四章 三公改革(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三章 山國的寶庫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的禮物第九十三章 安排第八十八章 俘獲鍾令羽第八十八章 俘獲鍾令羽第一百五十六章 申溪的痛苦第三百零七章 齊曉媛與方有德的迴歸(第一更)第三百三十三章 流觴軍(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一章 意外發現的寶庫第一百二十七章 罪贖軍第八十三章 進攻元國第五十四章 申國(下)第兩百二十一章 臣屬與結盟 (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七章 許攸拜師第一百七十四章 周寒的反應第三十九章 能人第兩百八十四章 三公改革(第一更)第三百八十六章 終見姬霸(第二更)第三百八十九章 風國獨立(第一更)第三百三十章 虢國建城(第二更)第一百五十七章 虢國的使者第四百二十八章 滅向之戰(一)(第一更)第一百一十章 擴軍第兩百七十一章 重回蔡國王都(第三更)第兩百五十三章 圍困蔡國王都(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九章 剿匪第九十二章 永和殿第三百四十三章 安夫的大冒險(第一更)第四百三十五章 十年第四百二十二章 巨弩(第一更)第一百五十章 虢國尚陽軍第五章 叛國之人第四百零七章 第二個鼎(第一更)第兩百六十章 再攻城(三)(第二更)第四百三十八章 太子監國(第一更)第三百八十九章 風國獨立(第一更)第四百三十章 滅向之戰(三)(第三更)第三百三十九章 再見先鋒軍(第一更)第七十七章 大宴(上)第二十六章 匠人第三百五十七章 虢軍詭異(第一更)第兩百零七章 頑石與棉花第一百八十二章 輔軍對戰烈火軍第三百七十七章 打援(第一更)第三百零四章 離開上京前的一日(第二更)第四百二十七章 向軍中的國君(第二更)第二十七章 白虎軍第四百一十四章 攻向(第二更)第三百一十九章 江國與辣椒(第一更)第三百九十八章 新的情報(第三更)第兩百三十八章 傾銷與反傾銷(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洗腳第三百八十八章 岐山城乞降(第二更)第四百三十八章 太子監國(第一更)第一百七十章 葡萄架倒第三百三十七章 獨裁者的氣勢(第一更)第兩百八十八章 神秘的蘇妲己(第五更)第四百四十三章 興奮的周寒(第一更)第三百三十八章 反擊的序曲(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三章 圍困蔡國王都(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三章 頭名獎勵(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二章 紅花寇的覆滅(下)第六十章 王之寶庫(下)第兩百六十章 再攻城(三)(第二更)第兩百零三章 後代第一百二十八章 山國國君的反應第四十九章 宰相病倒第三百四十五章 虢國的調查(第一更)第八十八章 俘獲鍾令羽第七十八章 大宴(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苜國王都攻防戰(第一更)第九十八章 在元國吃晚餐第三百零二章 大比試初試(第二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廚藝大賽(第二更)第三百三十七章 獨裁者的氣勢(第一更)第兩百二十六章 歐陽豐受傷(第三更)第兩百二十八章 年號(第一更)第四百三十一章 滅向之戰(四)(第四更)第四百三十五章 十年第兩百八十四章 三公改革(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