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宛城的變化

原元國的王都,現在給更名爲宛城了。

宛城的居民們,自那一晚瘋狂的夜晚過後,宛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這個落後的時代,對於普通平民百姓來說,上層的領導者是誰並不重要,只要能讓他們活着,再貪婪點,能讓他們全家吃飽喝足的統治者,就能得到他們的讚揚。

因此,即便元國的國君死了一年,他們也不過是在知道的時候感嘆一下,便繼續生活着,唯一讓他們懷念國君還在的時候的情況,就是在鍾令羽和樑伯玉兩人互相爭鬥,導致無數平民無辜遭難之時,至少在國君還在世時,他們不用擔心出門買個米糧,買個菜,都有可能回不來了的情況,不會出現大量繁重,且名頭極多的賦稅,讓他們活不下去的情況。

而那一晚,屋外的無數的打殺聲,讓全城的百姓都無法入睡,他們都擔驚受怕的躲在家中,猜測着是不是鍾令羽和樑伯玉的對峙升級了,生怕突然就有全副武裝的士兵衝入自己的家中,將他們殺死,妻女凌辱。

只是在第二天,當屋外的喊殺聲逐漸小了之後,一些大膽的平民戰戰兢兢的走出家門,發現家門外,遊蕩着許多穿着他們從來沒見過的衣着的士兵,當有平民舉着菜刀、耙子出門時,那些士兵看到他們,並沒有直接衝上來,將他們砍殺,而是要求他們放下武器,接受檢查,而且還喊了三遍,大多數人都會被嚇得武器掉在地上,但仍有少數人被嚇得呆住,無法立刻做出迴應,然後就遭到了那些兇狠士兵的攻擊,當場斬殺,讓許多平民嚇得又跑回家中躲藏,他們無法分辨士兵的攻擊目的,只是以爲還是鍾令羽和樑伯玉的對峙,讓士兵們攻擊平民。

傍晚之時,有士兵在街上大聲說明,他們是周國的士兵,宣傳着,只要不持有武器對着那些士兵,就不會遭到攻擊,只是這樣的宣傳無法奏效,對於平民們來說,士兵仍然是士兵,因爲鍾令羽和樑伯玉的原因,士兵們的話,無人相信。

直至第二日,以伍爲單位的士兵們,挨家挨戶的搜查,以防躲藏着反抗之人,那些平民百姓纔對這些自稱是周國士兵的人,有所改觀,雖然這些士兵衝進自己家中之時,面色兇狠,讓不少小孩子和女人被嚇哭了,但是他們並沒有傷害到任何沒有危害的平民,在見到平民家裡的錢財之時,也沒有搶奪,雖然偶有對平民家錢財動心的士兵,但在他們搶了錢後,很快的,就有看起來更高一級的大人物,當着被搶人家的面,將那士兵斬殺。

在數次之後,就再無士兵敢在搜查民居時搶劫平民的財物了。

而令平民們再次驚訝的是,有地痞流氓趁亂搶劫,都被這些士兵當場斬殺,這莫名的讓宛城的平民們無法言語。

經過了三天的混亂,宛城的平民,已經逐漸接受了城中游蕩巡邏的士兵,也許是家裡的食物吃完了,平民們逐漸走上街頭,宛城內的坊市再次熱鬧起來,比鍾令羽和樑伯玉統治的時候還要熱鬧,當百姓們發現,他們出門再也不用擔心會遭到無妄之災了,而且,就連地痞流氓都在士兵們那閃着寒光的武器中,不敢再作惡之時,大多數宛城的平民百姓都走出了家門,對周國的士兵心生好感。

自然,有安心接受周國統治的百姓,就有不願接受統治的人,這些人多是豪俠或惡霸,他們不論是爲善還是爲惡,家裡都多少有些資產,即便是在苦難的冬季,一家人也不會餓凍,所以不能如普通平民百姓一樣,安然的接受上層統治者的更換,不時有人手持武器攻擊周國的士兵,雖然也有小獲,但大多時候,這些人都被就地斬殺,這血腥的一幕,不禁沒有讓平民百姓們厭惡恐懼,反而讓不少百姓們拍手稱好,即便被斬殺的人中,有一些豪俠曾做過不少對平民來說是好事的事,但只獲得一些語氣可惜的嘆息聲。

宛城的變化,新任城守的沈家言都看在眼裡,周寒交予他的工作並不是很順利,那些底層的官員還好,他們很容易的就接受了成爲周國的一員,很快的就進入了工作當中,畢竟他們還要養家餬口的,自然不可能向那些大官們一樣有足夠的財富,不用擔心餓肚子,而且,在鍾令羽和樑伯玉對峙的時間裡,作爲低沉的小官員來說,他們與那些平民百姓的地位是一樣的,許多人都因出門工作,而遭到兩方對峙時的誤傷,而死亡,這也造成了底層官員的大量缺失,因爲沒人敢出門了。

只是,缺乏那些主要官員的指示,讓那些底層的官吏們的工作不是很順利,不僅因爲缺人,更是因爲他們所處的職位,導致他們有許多工作得不到傳接,讓工作經常性的停擺。

這也是沈家言苦惱和勞累的原因,因爲那些原元國的上層官員,都對他不待見,不論他如何勸說,都沒有幾人願意重新回到他們本來的職位上,就連他原本在鍾令羽與樑伯玉統治時期庇護的那些人,也嘴臉一反,不願與他多說話,即便沈家言如何低聲下氣也沒有用,如果不是沈家言的身後跟着的士兵,一些人都想將沈家言用笤帚趕出門,他們可不擔心遭到周寒的處罰,在這些人所想之中,周國的國君想要讓宛城正常工作,就必須任用他們,畢竟一個國家的貴族,就是國家的支柱,這是這個時代的觀念,這也是那些原元國的權貴們提升自己在新國君眼裡身份的機會。

至於自己是元國的權貴,還是周國的權貴,在元國國君死了一年後,他們已經不在乎了。

在數次勸說無果之後,爲了城內的工作能夠順利展開,給自己的新上司一個答覆,沈家言不得不擔上了數十個職位的工作,有事兼宰相之職,有時又兼文吏之職,忙碌不堪,一連數日,他都是因爲過度勞累,在桌子上睡着的,自他從自己的府宅中出來見過新國君後,沈家言就再也沒有機會回家了。

如果不是國君派了新任的書記,一個叫做諸葛司的年輕人,爲他分擔了一些工作,沈家言真的會在幾日內累死在桌上的。

而那個爲他分擔工作的諸葛司,也讓沈家言驚歎不已,這個年輕人不禁可以輕鬆的身兼數職,還完全沒有出錯,許多需要謹慎判斷的工作,在諸葛司手裡,就如同吃飯一般,無需過多的思考,如果是在元國時期,沈家言一定會嫉妒這個年輕人的能力,不過,在現在,沈家言則對周寒感激不已,感謝他送了一個幾乎全能的人才過來,讓沈家言有了一絲喘息的機會,沈家言現在恨不得將全部的工作都丟給諸葛司,甚至想讓諸葛司做這個宛城的城守了。

即便諸葛司如同萬能一般,但大量的工作仍然讓諸葛司和沈家言累不堪言。

在經過數日之後,城內的情況趨於穩定,城內的排查也基本結束了,自然不需要再封鎖城門了。

而在經過宣傳之後,許多人都開始逐步出城務農了,他們需要趕在春季結束之前,儘早的耕種完畢,否則趕不上在冬季前收穫,整個宛城就會鬧糧荒了,那時將會有無數人被餓死。

出城務農的百姓們突然發現,除了他們以外,還有許多人在幫着他們耕地播種。

這些人就是那些原元國的士兵們,作爲俘虜,周寒自然不可能讓他們幹吃飯的,所以他就讓沈家言與諸葛司,爲俘虜們分配任務,除了在城內修繕城牆道路外,還有大量的俘虜,在城外爲百姓們開墾土地,播撒種子,運送肥料。

爲了安全,所有的俘虜都是被捆綁了手腳來勞作的,雖然這樣不方便勞作,但勝在俘虜極多,以兩名俘虜做一人來算,仍然可以比擬數千的農人,能夠開墾出比以往更廣闊的的土地用來耕作,更何況這些俘虜大多都是士兵,身上很有着一股力氣,用勞作來消磨他們的力氣,不僅可以讓他們沒有精神逃跑,也比一般的農人更加方便使用。

爲了安全,所有的俘虜都是被打亂分配的,也許一名鐵流軍士兵的身邊,是城衛軍的士兵,是宿衛軍的士兵,也可能是鍾令羽等人的私軍,還有可能是城內搗亂的地痞流氓。

沒有熟悉的人,他們就是想說個話,都找不到人說,更別說商量逃跑的事了,而且,他們也無法逃跑,先不說許多俘虜的家人都住在宛城內,就算是沒有家人,在這兵荒馬亂的世代,跑出去,幸運的能找到匪賊,加入進去,成爲一名匪賊得以苟活,不幸的則成爲了荒野上的一具死屍,在這裡當俘虜雖然行動被限制了,但只是能保住性命。

少數一根筋的想逃跑的俘虜,則成爲了耕地旁的屍體,他們的血液流進了地裡,成爲了滋養土地的肥料,也震懾着其餘的俘虜們。

因此,管理俘虜成爲了一件輕鬆的活,數千的俘虜,只有五百青龍軍看守着,大大的節約了本就緊張的士兵資源。

而且有着這麼多的俘虜,幾乎是圍着整個宛城的勞作,也讓那些匪賊們不敢靠近,完全保護住了那些農人的安全,讓他們可以安心又輕鬆的耕作了,這是他們這輩子都沒有享受過的待遇。

最令宛城百姓們興奮,且擁護新國君的,就是,在宛城被攻佔的十日之後,周寒發佈了一道命令,這道命令,剔除了宛城原本加在百姓身上的無數道賦稅,將被鍾令羽提高到十稅四的賦稅,一下子降了一半,成爲了十稅二,雖然這賦稅任然比周國王都的十稅一要高,但仍然讓宛城的百姓們感激不已,痛哭流涕,讓他們對周國的統治擁護起來。

十稅二是個人稅,是一國的主要賦稅,除了這個賦稅外,一般還有畜生稅、買賣稅等等各種賦稅,除了剔除鍾令羽和樑伯玉增加的那些亂七八糟的賦稅外,周寒還在一些旁支賦稅中,適當的減免了一部分,周寒知道,去年一年,過度的賦稅壓在宛城的百姓身上,已經讓他們無法生活了,減除這些賦稅不僅可以讓百姓們得以存活,提高整個城市的活力,還可以增加他這個國君的威望,加強周國對宛城的統治,他要的是一座城,而不是一個充滿死亡的鬼域。

即便是周寒減除了大部分的賦稅,剩餘的賦稅仍然要比周國王都的賦稅要高不少,這讓周寒不禁感慨鍾令羽和樑伯玉的失智。

賦稅的大量減除,讓宛城的百姓們身上的壓力頓時大減,讓他們感受到了未來的希望,甚至出現了,因爲過度高興而發瘋,或是興奮過度腦充血死亡的意外情況。

宛城內,出現了一種怪異的氛圍。

第九十二章 永和殿第五十四章 申國(下)第兩百四十八章 周殺破的暗度陳倉 (第二更)第九十三章 安排第兩百二十四章 齊曉媛的消息(第一更)第三十三章 祭天大典第一百九十一章 運糧第三百一十六章 土豆成熟(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一章 紅花寇的覆滅(上)第五十九章 王之寶庫(中)第五十六章 進擊的程紫柔第一百四十一章 雜務第四百章 風國求援(第二更)第九十五章 元國國君之死第五十章 宰相府辦公第兩百一十五章 兒子(第三更)第八十一章 第一年的冬季(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姬霸之死(第二更)第十五章 遊靈寇(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的禮物第一百六十五章 許家兄弟第兩百零九章 魏元 (第一更)第四百一十章 大齊皇朝(第二更)第二十四章 招賢樓與招賢令第七章 五人會議第七章 五人會議第三章 程紫柔第四百二十五章 延甸城陷落(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一章 巖山軍對奴隸軍第四百五十三章 天下統一第兩百九十七章 寒磣的騎兵隊(第一更)第兩百八十八章 神秘的蘇妲己(第五更)第三百八十九章 風國獨立(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九章 前往蔡國的使者第一百章 百忙之中的悠閒第兩百八十八章 神秘的蘇妲己(第五更)第兩百七十章 恐怖的屍場(第二更)第一百零三章 元國縣鄉的反應第兩百八十七章 萬紅樓的土豆(第四更)第三百八十二章 再臨虢國王都(第三更)第一百四十八章 輔軍到來第三百一十五章 孔肖與索連山(第一更)第六十章 王之寶庫(下)第兩百七十八章 回王都(第一更)第兩百八十八章 神秘的蘇妲己(第五更)第一百九十九章 蔡軍的報復第兩百七十章 恐怖的屍場(第二更)第三百五十三章 兩軍反應(第一更)第七十六章 偷懶的一天第六十七章 勝敗第三百八十九章 風國獨立(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甘人的隱居點第兩百三十二章 程家事(第二更)第五十六章 進擊的程紫柔第一百七十二章 乞丐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大美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烈火軍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怪的巴國(第一更)第兩百九十一章 糖葫蘆(第一更)第八十四章 混亂的元國王都第兩百五十四章 困頓中的蔡國王都(第二更)第四十五章 閒遊第三百九十八章 新的情報(第三更)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王都第兩百九十一章 糖葫蘆(第一更)第兩百二十八章 年號(第一更)第四百二十二章 巨弩(第一更)第四十八章 對戰的原因第四百一十五章 封將(第一更)第六章 轉變第四百零四章 歐陽豐入獄(第二更)第六十二章 顧子瞻來投第兩百八十五章 逃亡(第二更)第三百三十一章 歐陽武的智慧(第一更)第三百三十七章 獨裁者的氣勢(第一更)第三百零三章 奴隸左冷參(第一更)第兩百四十三章 行進的周國大軍(第二更)第一百一十八章 有一家店第三百三十七章 獨裁者的氣勢(第一更)第四十三章 謀劃(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哨戰(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甘人的隱居點第二十八章 種養與買辦第兩百三十三章 刺殺後續(第三更)第四百零七章 第二個鼎(第一更)第三百八十九章 風國獨立(第一更)第兩百九十八章 周寒的禮物(第二更)第一百八十章 蔡龍第四百三十八章 太子監國(第一更)第四百三十六章 佈局(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九章 前往蔡國的使者第兩百零九章 魏元 (第一更)第兩百二十八章 年號(第一更)第三十一章 造紙第兩百九十五章 崔禮(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三章 齊曉媛拜師第三百三十六章 再見蘇妲己(第二更)第兩百八十六章 一環路(第三更)第三百一十一章 毛董之戰(第一更)第兩百六十八章 悲劇的甘人(第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