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所謂不重視知識分子的真相

番外卷、我們應該穿越去哪裡? 四、所謂“不重視知識分子”的真相

四、所謂“不重視知識分子”的真相

說真的,在這方面,就是國民黨的教育方針,都比北洋政府稍微強一些,至少搞過幾個科學研究所。而擔任教育部部長的陳果夫,還在1932年5月提出《改革教育方案》,竭力試圖扭轉這種文科生過剩而理科生匱乏的荒誕局面,爲此鬧得教育界一片譁然,引發了激烈的爭論,修改了幾次才勉強通過。

儘管有了上述一系列加強理科教育的努力,但到了抗戰前夕,國難當頭的時候,全中國還是有70%的大學生在讀文科。而剩下的30%大學生當中,大部分讀的又是醫科或商科。真正在現代戰爭中最能夠發揮用途,指導工人搞兵工廠、維修廠和建設戰備公路的專業工程師,卻是打着燈籠都找不到幾個……

而搬遷到“西南聯大”的那些大師們,最多也只能在報刊上發表幾篇支持抗戰的“精神原子彈”。

總之,民國的教育界有學術自由,有先進的治學理念,有國學大師,有“民國範兒”……就是沒有培養出現代化建設所急需的技術人才,也沒有誕生出像後世袁隆平那樣可以讓人吃飽飯的農科專家。

有人說,你這是人文科學無用論的錯誤傾向,伏爾泰、孟德斯鳩和盧梭這些法國啓蒙思想的泰斗,也從不管老百姓吃不吃得上飽飯啊!

可問題是,上述這些思想界泰斗在著書立傳的時候,法蘭西也沒有淪落到民族危亡的關頭啊!

雖然每個人都有思想的自由,在諸位民國大師們之中,也不乏正氣凜然,令人敬仰之輩。而他們的思想啓蒙,同樣對社會發展很有意義。但是,相當一部分很有“民國範兒”的傢伙,卻是在一個租界林立、包身工遍地、洋人橫行、工業基礎全無,戰亂頻繁、餓殍遍野的悲慘國度,在一個生與死,血與火的動盪年代,把民族存亡的大義完全拋到腦後,反倒是站在亡國滅種的懸崖邊上擺出一副優雅的姿態,講究什麼思想獨立、學術自由,玩什麼小清新,搞什麼小資情調,例如說鴛鴦蝴蝶派……

唉,我該說這是冷豔高貴,還是醉生夢死呢?

相對而言,似乎還是六十年代那句“不穿褲子也要爆原子彈”的悲壯豪言,更能讓人感到折服。

——優雅不是一個貶義詞,但如果爲了追求優雅,而踐踏和遺忘了民族存亡的大義,那麼所有的優雅都是可恥、可憎,也是可憐的,宛如南朝陳後主那曲哀婉的《後庭花》。

整個20世紀上半葉,中國一直處於戰亂、饑荒、貧困和愚昧的深淵之中。在這種背景之下,不管是以什麼理由揮霍民脂民膏,追求什麼“優雅”的文化,都是不合時宜的;談什麼民國風和民國範兒,更是非常搞笑的。因爲1%上等體面人的“優雅生活”,根本無法掩蓋99%掙扎在生死線上的底層同胞的無盡苦難。

如果說前面描述日本公卿的種種腐朽做派,多少是因爲當時日本國內安靜無事,並無開拓進取的必要性,可以安心享樂的話。那麼民國年代諸位文化人的小資生活,就正好應了明末陳子龍那句形容南明君臣的名言:“清歌於漏舟之中,痛飲於焚屋之下,而不知覆溺之將及也,可哀也哉!”

其實,對於胡適這些很有範兒的民國大師們來說,只要走出北平、上海這些大城市,走出他們的校園、書齋和沙龍,就會看到真實的中國,可惜大多數民國範兒都看不見,而看得見的人則都成了左翼革命者。

回到正題,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我黨之所以要號召全世界中華兒女回來建設祖國,乃是因爲當時中華民族最優秀的理科人才,有很大一部分都散落在海外。而在國內的大學裡,卻只能找到一羣學文科的國學大師,真正的工程技術專家寥寥無幾……

很顯然,不管這些大師們再怎麼擅長搖筆桿子、妙筆生花,也畫不出工程藍圖啊!

接下來的時間裡,中國人民的主要任務,顯然就是要熱火朝天地搞社會主義建設,在一窮二白的國土上建立起民族工業體系。在這種時代大背景之下,究竟是科學家、工程師更重要,還是國學大師們更重要?

公平地講,許多民國文人對於中國革命都是有貢獻的,他們用自己的筆爲中國人進行了思想啓蒙,揭露了舊社會的虛僞和罪惡。可是在革命勝利之後,他們也應該算是初步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到了和平建設的年代裡,那些曾經立下過無數戰功的解放軍人們,紛紛放下槍桿,拿起鐵鍬和榔頭,爲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但很多文人的腦袋卻轉不過彎來,不願意走出書齋、停下筆桿,去做一些社會上迫切需要的工作——例如說到鄉下掃盲、普及基礎教育之類。

而當時的中國窮困至極,百廢待興,還有朝鮮戰爭的巨大開銷,實在是養不起一幫小資情調的文人了。

於是,就發生了讓“百歲學者”周有光感到義憤填膺的一幕:1953年,上海實行工資改革,對待收入最高的大學教授和銀行工作人員,取消原來待遇的80%。100元改爲20元;200元改爲40元;300元改爲60元。周有光對此憤憤不平地罵道:“……民國年代腦力勞動者的待遇都高於今天……工資改革的第二天,人人眼睛朝下,見面不打招呼了!晴天霹靂,中產階級貧窮化!共產主義從一開始就不承認中產階級,把中產階級歸入資產階級。後來還掀起‘反右’運動,更加深入地、全面地否認中產階級……”

拜託!這說法是多麼的荒唐啊!想要給社會製造出一個穩固的中產階級,有哪個國家是靠給吃財政飯的公務員大幅度加薪來實現的啊!而是要大家自己想辦法創業,自己賺錢啊!

舉個例子來說,當今只有1100萬人口的希臘,在21世紀初加入歐元區之後,以爲傍上了大靠山,硬是養了100萬吃財政飯的公務員,自以爲搞成全民中產階級的“完美社會”了。結果隨着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如今的希臘都變成什麼模樣了?說國將不國都是輕的!、

希臘還有歐盟這個大款可以傍,中國又該去傍誰?只能靠我們中國自己!

像是有本事搞發明創造,讓全中國老百姓吃飽飯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不要說給他發10萬的月薪,就是發100萬的月薪,人民大衆也會認爲是應得的。而那些只會發幾篇酸文的“公共知識分子”,發8000月薪都讓人感覺太多——你的這些文章早就另外給過稿費了!

在我看來,假如現代的這些“磚家叫獸”覺得生活不夠寬裕,嫌錢少的話,那你就去出書寫文章,賺稿費和版稅啊!如果當真能夠寫出什麼暢銷書,甚至進一步改編成電影、電視劇甚至網絡遊戲,月入幾十萬上百萬的話,想來也沒有多少人會感到憤憤不平,正如同當今社會看待那些成功企業家一樣。

當然,建國初期的文人們估計沒有出書的渠道,也沒有買書的市場。但當時全國人民都是那樣的窮困,憑什麼要讓你們過着人上人的日子,而不是與全國老百姓同甘共苦呢?

說到這裡,我不禁想起了前不久發生在美國華爾街的“獎金事件”——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爆發之後,保險業巨頭AIG因經營困境,累計接受超過1700億美元政府救助。但公司領導在得到政府救助之後,竟然不是首先想着如何彌補虧空,挽回客戶的損失,而是拿出鉅額款項給公司高管人員發獎金!

此事一被揭發,頓時引起民衆的一片討伐聲——你們AIG先是虧光了我們存進去的錢,然後又要政府拿我們繳納的稅賦給你們填窟窿,最後還不肯填賬上的窟窿,而是要把錢揣進自家腰包裡拿走……最後,諸位只會虧錢的銀行高管們,在無數憤怒公民的暗殺威脅之中,總算是勉強放棄了這筆不合時宜的獎金。

所以說,在新中國建立之初的艱難年代裡,諸位民國大師們如果依然要求政府撥出鉅款,給他們這些對實際建設工作沒有多少裨益的文人,發放那麼高的薪水。那麼從本質上來說,他們跟華爾街AIG的高管們,在公司虧本倒閉的危急關頭,依然強行用老百姓的稅款給自己發鉅額獎金,又有什麼不同呢?

接下來的幾十年裡,爲了適應國家經濟建設的需求,中國教育界一直秉承“重理輕文”的基本方針,要求大家“學好數理化”,最後甚至出現了“工程師治國”,也就是幾乎整個國家領導團體都是工程師出身的現象。故而教育資源和經費一直都在向理科傾斜,自然讓心氣甚高的文科教授們感到憤憤不平——他們給自己的定位大抵相當於古代的“士”,雖然比不上“大夫”(官),但至少必須要比農工商高出半截。

偏偏這些人又是最會揮筆寫文發表觀點的,所以隨着思想管制的放鬆,社會上就開始出現奇怪的言論,例如說民國時代是被我黨宣傳部門妖魔化的,其實是多麼多麼的美好。而共產黨又是何等的罪惡滔天,把全部有骨氣的中國人殺光,從精神上閹割,讓君子們欲做隱士而不可得……最後甚至說什麼:“半個多世紀過去。民國的種種善,民國的禮義廉恥信,早被大規模玷污,大規模失傳了……”

——當文人墨客和人民大衆的利益發生嚴重對立的時候,社會上就會充斥着無數荒謬不經的奇談怪論。

事實上,在幾千年的漫長歲月裡,這些霸佔輿論話語權的文化人們,從來都是隻敢在軟弱的皇帝面前表現得很有節操和骨氣;對中國人民則是趾高氣揚,作威作福;但是到了軍閥和異族侵略者面前,卻是一個個奴顏婢膝、諂媚無比,什麼節操都丟到爪哇國去了。譬如明末的東林黨,抗日戰爭時期的汪精衛……

對於這些“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的傳統文人,我們中國老百姓栽的跟頭已經夠多了。一直要到新中國建立以來的各種批判之後(確實是有些矯枉過正),90%以上的中國人這才知道,那些牛氣沖天的文化人,其實也只是會放放嘴炮而已,否則還真以爲他們是神仙,是菩薩,是文曲星,是冒犯不得的呢。

所以,在建國之後到改革開放的那段年月裡,我們真正應該重視和歌頌的知識分子,是錢學森、李四光、竺可楨、鄧稼先、袁隆平這些科學功臣,而不是那些民國時代遺留下來的“國學大師”——前者是開拓進取,後者是墨守成規——所謂“共產黨不重視知識分子”的說法,不過是一幫在現代化建設年代裡被邊緣化的文人墨客,在感到內心失落、囊中羞澀之餘,在筆下歇斯底里爆發出來的怨念產物而已。

當然,在那個瘋狂的十年裡,理科知識分子同樣也受到了嚴重迫害,這是不容否認的。但問題是,這些文化人們在建國初期的各種“反動傾向”,同樣也是真的。反過來說,如果真的讓這些代表“社會良心”的文化人知識分子,發泄出了心中鬱結的怨念,那麼對於國家來說,往往就意味着一場浩劫。

這在前蘇聯就有過最慘痛的案例——那位寫了《古拉格羣島》,被譽爲“俄羅斯的良知”索爾仁尼琴同志,整天鼓吹着要搗毀腐朽冷酷專橫的蘇聯體制,主張“以農業和手工業爲基礎”恢復“古老的俄羅斯生活方式”。接下來就必然會迎來一個民主繁榮的新時代。

可這場巨大變革的結果,卻是蘇聯解體,民不聊生,腐敗橫行,從超級大國跌落到內戰國度的深淵,整個國家被“去工業化”,廠房成了廢墟,真的快要倒退到“以農業和手工業爲基礎”的程度,恢復“古老的俄羅斯生活方式”了——斯大林同志那麼多個“五年計劃”統統都白乾了……如果索爾仁尼琴還有點良心的話,就真的應該朝北冰洋裡一頭跳進去,以此向被他忽悠慘了的兩億多蘇聯人民謝罪。

——那些整天吹噓自己有良心的人,實際上往往就是最沒良心的。

切記,文化人只是知識分子的一小部分,從來都沒有權力把“知識分子”這個團體給“被代表”了!;

六十一泰晤士河上的奇兵下一百七十七蘇軍南下五十四雪姬黛蘭三十我的後宮不可能這麼奇葩上九十三帝國主義干涉的前奏三十六劇變的前奏上六十九送給侵略者的聖誕禮物五一百五十七大阪核爆三十職業剃毛師一百四十六困獸猶鬥的皮薩羅三十七羅馬人的強盜邏輯第9章 狼女的羞恥play一百六十四聯合艦隊的逆襲五十二南京還是上海下一百四十四南征序曲七十血債就要用血來償還一百零六墨西哥灣的短暫假期五十七阿茲特克人的考察下五十七輻射衆生相核災時期blog微博集錦上一百二十五形勢一片大好二民國女文青的悠閒生活中七十四駐華艦隊的覆滅第7章 拜見姐姐大人三可悲可嘆的中世紀食譜一百四十二關鍵時刻又掉鏈子第25章 旱鴨子艦隊,提不起勁(上)五十三東羅馬帝國的輻射防線下六十九櫻田門外之戰第8章 郵包裡的政委十八注意這裡有高達出沒下第11章 王秋家の家計事情第23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上)三十九掀起世界的波瀾四十三羣魔亂舞的霍格莫德村下第10章 凱撒的求援一百十七馬路殺手無敵上一百八十一圍剿蔣匪一百十五流星火雨的洗禮第8章 傳說中的寶藏傳說第11章 皇帝的追憶二十六跨越時空的死刑上第21章 虛幻的“黃金國”六十二上海灘的衆生相下第43章 阿德里安堡的僵局(下)九十六墨西哥問題六方會談一百七十三困獸猶鬥第13章 巴頓山之戰(中)一百零二潘多拉的盒子一百四十七突如其來的離別七光怪陸離的東方魔都二十三各人的歸途四十一西班牙人的野望中第11章 王秋家の家計事情六來自英國的邀請上第7章 最沒出息的穿越者(上)四十一西班牙人的野望中第10章 憤怒的紅龍五十四哪兒有穿越者哪兒就有瘟疫上五十一八方風雨匯英倫上十五撤出日租界一百四十七大伊萬氫彈降臨日本二十一夜訪吸血鬼二十七這個世界上沒有天國下二十四穿越古埃及如何盈利下十一城管到倫敦五十二南京還是上海下第7章 宅女們的停職反省五十四哪兒有穿越者哪兒就有瘟疫上一百四十九東京的末日上一百十七帝國主義之懲戒上十三海德公園見聞錄上八十五西班牙人的怨念第30章 多餘的援軍三十六小鳥遊同志的野望上四發展瓶頸中五十三八方風雨匯英倫下四宛如猜謎的中世紀歐洲文字一百五十八繼續淡定的日本一百二十七祥瑞是怎樣煉成的下一百一十統一戰線的威力中一百零三科爾特斯的逆襲三十八中二病吸血鬼的末路三十二今夜無人安眠上七十八城管執法的第一步是沒收兇器下四十四雲與山的彼端中第8章 傳說中的寶藏傳說五十七新一輪互相賣隊友的節奏下第2章 中國人在美洲六十二悄然失控的事態八十六癱瘓中的國民政府下三古埃及的飲食生死攸關的嚴酷考驗九十一我們踩在大穿越時代的門檻上九天際的攝影棚二十四穿越古埃及如何盈利下一百三十四被精神病與合法監禁飼育第1章 切爾諾貝利的狼人二十一亞瑟王的時代上七十六就地募兵第6章 有中國特色的屠龍大作戰一百八十一圍剿蔣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