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全面競爭

這一場“快閃”運動在經過一日之後,才徹底發酵。

而首先就是在商人這個羣體中發酵。

半個時辰,二十萬兩。

這是多麼的誘惑呀。

任何商品都不可能達到這種銷售額。

這是逆天得存在。

許多商人都在認真的思考這事,他們也尋思着自己是不是也可以股份制,從而換得鉅額的資金。

但有趣的是,通常這麼想的商人,都是那些中小商人,或者是那些躲在後面只管收錢得雲商人。

而如周豐、曹達、秦莊等大富商,可都沒有動過這念頭。

因爲他們都知道,這錢可是要給利息得,一旦支付不了利息,那金玉樓、醉霄樓就會被那些股東們拆得臉木渣都不剩。

而那些雲商人只不過是想獲得那筆鉅款,然後...然後發生什麼他們可不會管,反正商人是很難找他們算賬。

當然,商人也不傻,你們股份制,誰會買。

由此可見,除牙行和五條槍之外,當下還沒有哪個作坊是能夠股份制的。

因爲他們不具備更長遠的打算,就是說當他們獲得這比鉅款,他們能幹些什麼?

而郭淡之所以敢這麼做,就是因爲他擁有一個龐大的計劃後面在支持着。

再多的錢,這個計劃也能夠消化。

同時普通百姓也都在議論這事,但是他們議論的點,不在於股份制,而是在於郭淡與朝廷的對抗。

至此,絕對可以說這首次交鋒,郭淡是完爆朝廷,甚至可以說郭淡將朝廷最後的一塊遮羞布都給扯了下來。

要知道在此之前,朝廷是宣佈自己獲勝,逼迫郭淡在關稅方面做出讓步。

但是那些人已經用真金白銀告訴朝廷,我們更相信的是郭淡,而不是你們的新關稅法。

萬曆曾說郭淡是朝廷的一面鏡子,這個比喻實在是太貼切了,郭淡令朝廷那些妖魔鬼怪無所遁形,以至於萬曆都懶得跟他們討論這事,萬曆如今是一門心思賺錢,他覺得跟大臣議論這事,純粹就是浪費自己的時間,還不如跟郭淡討論一下海外計劃。

但朝廷這回其實也是憋着一口氣,他們是真想幹些什麼。

他們要知恥而後勇。

他們要在各個方面與郭淡競爭,而不僅僅是打嘴炮。

而目前最令他們頭疼的,就是朝廷在印刷技術,太依賴五條槍了。

對此內閣是非常不理解,爲什麼明朝廷一直引以爲傲的印刷技術,如今卻得依靠民間的作坊。

這可真是太扯淡了。

朝野上下出現共識,就是必須得扭轉這種情況,不然的話,隱患太大了。

這一日,王錫爵、王家屏與工部尚書、戶部尚書,戶部侍郎,以及李植等御史來到國子監。

明朝有兩大印刷部門,分別是司禮監和國子監,這國子監又分北京得國子監和南京的國子監。

他們當然不好去查司禮監,只能來國子監看看。

“二位大人請看,這一本論語是我們國子監印刷的,這一本是五條槍印刷的。”

國子監的典簿官拿出兩本論語遞於王家屏和王錫爵。

這二王一人拿着一本看了看,又交換着看了看。

王家屏道:“除這封面不如五條槍製作得精美之外,內容看着差別也不是很大呀!”

王錫爵也點點頭。

那典簿官道:“大人說得是,只論書籍的話,二者差別確實不大,可是若論印刷量的話,哪怕是國子監和司禮監加在一塊,也遠不如五條槍。”

王家屏問道:“這是爲何?是因爲缺少工匠嗎?”

那典簿官答道:“回答人的話,這也是一個原因,但並非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因爲五條槍那邊都是採用得銅活字和鉛活字,而我們都是採用木活字。這木活字用了一段時日就會損壞,必須要雕刻新得木活字,而且不能在短時日內反覆的使用,而銅活字和鉛活字可以用很久,而且能夠不停歇的印刷。”

李植便道:“你們也可以用銅活字啊!”

“這......?”

典簿官猶豫不語。

王錫爵道:“有什麼難處,你大可說出來,我們今日來此,就是爲了解決這些困難的。”

工部尚書石星突然站出來道:“這我知道。”

王錫爵偏頭看向石星,問道:“石尚書請說。”

石星道:“其實我朝也曾鑄過一版銅活字,但是不到三個月,就缺失了三百多個活字。”

“缺失?”

王錫爵有些懵。

石星點點頭,道:“這是因爲銅非常值錢,故此到後來,那些銅活字又全部拿去鑄幣了。”

他說得非常比較委婉,但大家都明白,銅就是貨幣,銅活字就是錢,這個順幾個,那個順幾個,久而久之,就廢了,後來就全部回爐了。

大人們一陣無語。

這日防夜防,家賊難防啊!

有石星帶頭,那典簿官才鼓起勇氣道:“尚書大人所言極是,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鑄造銅活字成本非常大,用木活字更爲划算。”

李植好奇道:“既然如此,爲什麼五條槍要用金屬活字或者鉛活字。”

典簿官道:“那是因爲他們印刷量非常大,並且能夠賺錢,所以他們用銅活字、鉛活字更加划算,而且據下官所知,五條槍前兩年所得所有利潤全都用在鑄造活字上面。之前他們印刷的也不多,是今年纔開始才大量印刷的,就是因爲他們已經擁有許多活字。”

五條槍也是厚積薄發,前期就是一味往裡面砸錢,全部都投技術上面。

郭淡知道信息是資本一個大關鍵,信息傳播受阻,資本也難以發展,他在五條槍的投入上,是沒有上限的,只要工匠拿出詳細的方案來,他就立刻撥款。

朝廷就剛好相反,儘量手抄,不然的話,養這麼多官吏幹嘛。

李植越問越煩,直接問道:“你就說朝廷能不能超過五條槍。”

典簿官道:“這我也不敢保證,因爲他們如今好像又得到一種新技術,那銅活字都已經漸漸被他們淘汰,他們如今都儘量在鑄造鉛活字。”

李植道:“也就是說我們無法追趕上五條槍?”

典簿官道:“那可要花很多很多錢。”

戶部尚書宋纁不禁皺了皺眉頭。

這花錢他倒不是不願意,問題是,他知道,這錢砸下去,最多也就初期有點成效,但很快就會廢弛,這是明朝廷的常態,官員得剝一成走,工匠肯定拿不到那麼多錢,他們也不會努力幹活,而且金屬活字放在那裡,過個一年可能就沒有了。

王家屏問道:“你以爲朝廷該不該花重金來提升這印刷技術?”

典簿官道:“下官認爲沒有這個必要,因爲五條槍印刷那些書籍,報刊,都是能夠賣錢的,而朝廷卻無法因此得利,朝廷也不需要印刷這麼多,況且五條槍也印刷四書五經,這反而減輕朝廷的負擔,國子監現在都不需要印刷這些書籍,學生可以自己去買。”

大人們皆是沉默不語。

典簿官的話,非常現實,五條槍是根據利潤才擴大生產的,朝廷又不需要這麼大的量,機密文件,也不可能大量印刷,不是機密的話,爲什麼不去找五條槍印刷?

但問題是,朝廷要控制輿論,而印刷就是輿論的載體,朝廷當然不想在這方面過度依賴郭淡這個敵人。

這是一個非常糾結得問題。

正當這時,忽聽後面有人言道:“各位大人勿憂,我有一計或許可行。”

大家回頭看去,皆是一愣。

“姜給事,黃御史。”李植驚喜道。

來人正是黃大效和姜應鱗。

如今年關將至,他們也得回來打報告了。

二人上前向王錫爵和王家屏等人行得一禮。

王家屏也沒心思與他們寒暄,問道:“方纔黃御史那話是何意?”

黃大效立刻道:“大人,下官以爲現在問題並不在於朝廷是不是應該提升印刷技術,因爲朝廷也並不需要印刷太多的書籍,而是在於,不能讓五條槍一家獨大。”

王家屏點點頭,這纔是問題的關鍵,他們之所以特別關注印刷,就是五條槍過於強大,導致刊物都得依賴五條槍,這令他們感到恐慌,問道:“不知黃御史有何妙法解之?”

黃大效便道:“朝廷可以扶植起另一家印刷作坊來五條槍分庭抗禮。”

......

無獨有偶!

此時,郭淡也在視察五條槍印刷部,因爲五條槍已經成功掛牌,獲取了十萬兩的資金,這不是一個人的功勞,當然也得給工匠分紅,而且股份制之後,也得進行一些內部整頓,變得更加規範。

但是這裡畫風完全不一樣,那邊還在糾結木活字和金屬活字,以及成本問題,而五條槍更加關注的已經是生產工藝。

考慮的不僅僅是提高技術,而是如何將技術用於大規模生產。

畢竟郭淡搞得不是藝術,他的目標是掙錢。

從這規模上就可見一斑,剛開始五條槍的印刷作坊,就是一間大宅院,而如今已經擴大二十倍,有着幾千個工作人員。

而且五條槍的印刷作坊已經是集大成。

比如說這裡運用了元代商人王禎的轉輪揀字盤。

並且用以偏旁部首來歸類文字。

揀字人員都不需要怎麼認字,可以根據文稿將一個活字取出排版好。

當然,後面還有人審查。

印刷方式也得極大得改善,已經用上一種簡單的機械印刷,這雖然是從衛輝府傳到這裡來的,但其實一個來自泉州的工匠,因爲他曾幫一個弗朗機傳教士印刷過一些文稿。

那傳教士告訴他,可以製造機械來幫忙印刷,提升效率。

但那時候他不過是一個小工匠,哪裡拿得出錢來製造印刷機,他也不需要,他後來去到衛輝府,就將這事說了一遍,衛輝府又反饋到京城來,京城的工匠根據他的說法,三天就給製造出來。

其實這印刷機非常簡單,就是一個大木匣子,上面有一個可以來回扳動的把手,下面連接着一個圓盤,然後再下面是一個大抽屜,將排版好的活字印刷版固定在抽屜裡面,將紙貼在抽屜得蓋子上,刷好墨,蓋子蓋上,推入木匣子內,來回扳動把手,就好像擰緊螺絲一樣,往下壓,然後便印刷成功。

這種機器雖然簡單,且效率也不是非常快,但是有一個好處,就是不需要手藝高超得工匠,是一個手腳健全的人就可以幹,這就是生產工藝,跟藝術完全相反,藝術是要天賦,是要累積的。

生產工藝就是最簡單最好,最好是傻子都能幹。

“東主,您看,這就是我們根據您的要求製作出來的大鬧天宮連環畫,一本是彩色的,一本是墨色的。”

一個老工匠將兩本連環畫遞給郭淡。

因爲印畫工藝提升,令郭淡有底氣推出連環畫,其實以前得三國演義就已經出現插畫版,而且大明文士非常喜歡喜歡插畫,五條槍是進一步增多了插畫,那郭淡就覺得可以試試連環畫。

作爲五條槍掛牌之後,推出得第一大產品。

郭淡拿着看了看,道:“這彩色版明顯要好看得多啊!你爲何還要拿着墨色版得給我看。”

那老工匠道:“東主,這彩色版的用的木板雕刻的,必須是一些手藝精湛工匠才能夠完成,生產數量是有限得,但是這墨色得是採取最新得鉛板印刷而成得,可以用於印刷機,適合大量生產。”

說着,他遞上一塊鉛板。

郭淡拿着鉛板一看,上面有着凸起圖案,一眼就能夠認出猴子來,道:“這是怎麼做出來得?”

那老工匠道:“這主要得功勞還是王印和王章兩兄弟,他們兩個曾在宮中負責製造銅幣,當初澆鑄鉛活字技術也是他們兩兄弟功勞最大,如今他們又將澆鑄銅幣的工藝,用於雕版上面。但是這工藝非常複雜,成本遠比木版要高,要大量印刷才比較划算。”

“唉...這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啊!”

郭淡苦笑一聲,他當然是更喜歡彩色版,是真的好看,非常具有藝術感,一看就是出自名家之手,也符合五條槍得一貫作風,精益求精,墨色的就比較呆板,但是他一定要批量生產,道:“咱們兩樣都製作,要是沒有墨色,這彩色的也賣不出高價啊!”

“我知道了。”

“另外,今年年末,我會拿出五千兩作爲獎金髮給你們......先別忙着感謝。從明年開始,我會拿出利潤得一成來給你們發獎金,但是獎金將分爲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你們必須要跟衛輝府和開封府競爭,誰能夠研發出更好得印刷技術,誰就能夠得到最多得獎金。”

邱江一聽,不禁只覺如臨大敵。

這以前的盟友,瞬間變成了敵人。

而諷刺得是,那邊朝廷老是想着跟郭淡競爭,郭淡壓根就沒有將朝廷放在眼裡,他只能自己跟自己競爭。

他這麼做也是因爲這五條槍工匠的收入變多了,生活都過得是有滋有味,郭淡怕他們會懈怠,他必須要在內部製造競爭氛圍,來鞭策他們不斷得上進。

雖然不能像以前那樣,三個部門能夠相互溝通,相互幫助,但好在這是一年一算,分出勝負,技術還是可以得到融合。

第一百三十一章 繼續罵呀!第四百一十三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打不過就收編第八百九十三章 就是這麼霸道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離間計第一百零七章 一遇萬曆便化狼(四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十九章 職業不分貴賤第三百三十四章 遠交近攻(二合一大章)第五百章 硝煙瀰漫第八百零八章 肥宅一怒爲票票第九百三十二章 遍地黃金第一千零十七章 官場如戲,全靠演技第三百一十五章 萬萬心裡苦啊第七百四十七章 利益輸送第六百三十四章 怕了怕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最痛苦的抉擇第三百四十五章 規範化第九百八十六章 隱藏的棋局第一百三十七章 膨脹了第六十二章 畫展第六百六十六章 命案第二百一十章 明君不過如此第三百二十五章 打蛇打七寸第一百三十七章 膨脹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女人的戰場第十一章 攔不住的第五百二十二章 對抗性考試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句心裡話第五百六十六章 哪有你這麼做買賣的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互利用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雙引擎第三百三十四章 遠交近攻(二合一大章)第三百八十七章 玩脫了(盟主加更)第六百七十九章 父愛如山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戰爭爲經濟服務第八十一章 自作孽第七百七十七章 聆訊第五百一十四章 最善良的敵人第一千零七十章 戰爭只是政治的延續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論謙虛,朕不針對誰!第五百七十七章 備戰第六百九十一章 奇蹟第一百五十六章 被擄(求訂閱)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箭雙鵰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財政顧問第五百零一章 隨便考考第九百九十七章 我就是饞...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重新洗牌第七百三十四章 如果能夠重來(盟主加更)第七百章 請講人話好嗎?第三百八十七章 玩脫了(盟主加更)第八百九十三章 就是這麼霸道第五百八十五章 豪賭第六百一十章 醫保誕生時第五十章 貓捉老鼠第五百六十七章 無本萬曆第六十六章 反響有些大第六百一十八章 重農抑商就是一個笑話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明的悲哀第七百九十三章 我對錢沒有興趣第一百九十二章 爆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萬萬心裡苦啊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不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第四百一十二章 太尷尬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腹黑君萬曆第五百一十一章 文人可不是吃素的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得貨幣者得天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服務至上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誰不是僞君子第四百九十六章 此時不狂更待何時第五百四十章 被截胡第六百四十六章 帝王之家第五百七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六百八十六章 換個馬甲重生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奸商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代價第九百四十二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郭淡便化聖第四百一十三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六百八十八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勸官第四十三章 試探第九百九十七章 我就是饞...第三十一章 這廝懼內第四百六十一章 又掉坑裡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黑名單第一百八十五章 結婚畫和馬報第四百三十一章 公公,我只是路過第九百零五章 徐老賴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句心裡話第六百九十四章 競賽第九百九十三章 禮物清單第四百零二章 弄假成真第四百六十二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八百二十六章 閒暇之餘第五百三十七章 財迷本色第七十章 時機到了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得貨幣者得天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先聲奪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資本與計劃第九百九十章 兩大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