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跳槽的韓世忠

看着城下的西夏兵馬潮水一般退去,韓世忠也有些疲乏的靠在城牆上。如果是前幾日,他一定會用強弓再送他們一程。

十幾日的死守,讓守城的將士耗盡了體力。敵人一退,就抓緊時間養精蓄銳,準備迎接下一場廝殺。

西夏兵馬圍城後,前幾日只是試探性的進攻,之後便四面齊攻。西夏人傷亡過半,城中的三萬西軍也剩下不足一萬了。統兵大將劉仲武的九個兒子折了五個。

韓世忠今年已經三十三了,十七歲從軍,至今已是十六個年頭,但還是一個不入流的軍將。

剛剛從軍時,他便斬將奪關,但是功績簿上打了折扣,以後的功勞也總是時有時無。前些日子,他生擒了方臘,又被辛興宗奪去,還險些被軍規處置。

當韓世忠聽說梁山兵馬突襲了東京,滅了宋朝以後,韓世忠第一個念頭就是高興,不是高興宋朝滅亡,而是高興辛興宗搶到的功勞沒用了。

大軍日夜不停的趕回來,韓世忠聽說老種經略相公已經歸順了大梁,呼籲西軍諸將都歸順大梁,共抗西夏時。

韓世忠便生出了一個念頭,到老種經略相公麾下去。

劉延慶不敢爲部下的功績出頭,而且爲人首鼠兩端。他是在老種經略相公麾下升遷的,相公被罷,他以鄜延路總管的身份行使相公的權利,卻和閹人童貫走的近。

在這樣的人麾下征戰,拼了命立功最後卻不知道便宜誰。所以韓世忠準備落跑來投靠老種經略相公時,宋朝已經滅亡,他便是真的跑了也不算逃軍。

正準備帶着幾個心腹將士落跑時,卻聽得劉延慶同意了歸順大梁,這是麾下將士們的呼聲。

一者因爲老種經略相公在鄜延路威望甚高,二者大夥的家眷都在西北,如今能支援西軍的又只有大梁。這是現在最好的選擇。既然老種經略相公說了可以打敗西夏,那他們就不會考慮投降西夏。

韓世忠也不逃了,向劉延慶提出要帶兵增援老種經略相公。

劉延慶也知道亂世來了,他自認沒有逐鹿天下的能力,只想選一個最可能一統天下的人投靠。天下勢力最大的就是晁蓋、王慶、田虎、童貫,王慶和田虎雖然聲勢也不小,但是在西軍看來,兩人也就是一方草寇,不須多,兩萬西軍就能剿滅他們。他們回來的路上。收到童貫的信,江南建了一個南宋。劉延慶也不看好童貫,沒有了西軍支持,他也翻不起什麼風浪,何況還有方臘殘餘勢力掣肘。

只有晁蓋看起來最有天下之主的氣象,這兩年替天行道收攏了不少人心,又打敗了二十萬宋朝大軍的徵繳,麾下應該也有一支精兵。打下東京後,又得了東京的財富。最重要的是得了老種經略相公的支持。

在劉延慶看來,誰得了西軍支持,誰就最有希望一統天下,河北邊軍、江南兵早已腐朽沒了戰鬥力。即使被西夏打敗。西軍殘部必然也會撤到中原去,人人死戰那是不可能的。

到時決定天下歸屬的恐怕還是西軍,而在西軍中最有影響力的就是老種經略相公。

他也擔心這兩年和童貫走得近讓老種經略相公不滿,想彌補一下。不過老種經略相公讓他回防鄜延路,他也不敢耽擱兵事。

看到韓世忠自願去前線,當即給了韓世忠一千人馬。讓他去聽老種經略相公調令。

於是韓世忠便被老種經略相公派來鎮戎軍了。

看到下面西夏人來撿屍體,韓世忠也拎起一個屍體扔了下去。

其餘將士也把城頭上的屍體扔下去,任由西夏人撿走。

即使有兄弟死於西夏人之手的將士也沒有放一隻箭,這是西北戰場的傳統。除非敗退來不及撿自家同袍的屍體,否則他們一定會把屍體撿回去埋葬。這是給同袍的安慰,也是給自己的安慰,說不準明天死得就是自己,誰也不想死後被扔在城下,任由野狗撕咬。

守城的也會配合,因爲屍體腐爛會發臭,如果不掩埋,用不了幾天,整個城池都會臭不可聞,而且屍體會帶來瘟疫。

這一點西軍和西夏人都知道,瘟疫是惡魔,誰也不敢把他們釋放出來。

無論雙方廝殺的再慘烈,他們都不願拿屍體做武器。因爲他們都是開化的民族,他們爭奪的是可以繁衍的土地,而不是鬼蜮。而且戰場離雙方的家園都不遠,誰也不敢把惡魔放出來。

處理了城頭的屍體,韓世忠才往城下走去。

剛來時,他的資歷並不能獨當一面,但是殺退了無數波西夏人,城中的將官也死了一多半以後,他就是獨擋一面的大將了,而且是西夏人重點攻擊的北面。

西夏人爲了發揮兵力優勢,也消耗城內守軍,每日都是同時攻打四面城牆。不過只在北面堆了一座土山,雖然上面的弓箭手也死傷很大,但是也吸引了城頭西軍的不少注意力。因此西夏人把主攻方向放在北面。

不是不想在其他三面也弄一座土山出來,而是土山的堆積工作量很大,這一座比城頭高一些的土山都是十多日的功夫。

要弄四座土山的話,西夏兵馬就不用攻城了,都去挖土好了。

東西面的城牆是劉仲武的兒子劉錡、劉錫負責,南面則是大將楊可世。

楊可世是楊家將的後人,但是楊家將已經沒落,楊可世是和他一樣從士卒升起來的,不過楊可世的運氣比他好。一直在老種經略相公麾下,無人吞沒他的戰功,他又勇猛善戰,因此在宋朝時便做到華州觀察使了。

和韓世忠一樣,楊可世剛剛從江南迴來,得知西夏兵馬要走葫蘆河,便帶了兵馬來增援老種經略相公,華州卻是不在前線,他也不須駐防華州。

擊退西夏後,西軍也要接受大梁整編,大梁軍制簡單,沒有宋朝的五十二階。憑着鎮戎軍的功勞,他應該夠得上千夫長了,但是萬夫長恐怕還不行。千夫長太多了,他要立更多的功勞做萬夫長。。。

第二十章 梁山易主第二百七十一章 老將坐鎮第五百二十七章 晁氏天下(大結局)第三百八十一章 刺殺第一百五十一章 急先鋒對霹靂火,第一百八十二章 四王會盟第四百五十六章 破前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一步一殺第三百三十九章 漢人脊樑第八十六章 樊瑞入夥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膽童貫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盤大棋第一百二十七章 尷尬宋江第一百八十三章 花花太歲第五百二十三章 東征日本(二)第二百八十章 昏君奸臣第四十二章 張網以待第一百四十七章 晁勇鬥張清第三百九十五章 傳首諸邊第一百四十九章 殷天錫的瘋狂第三百四十九章 雙槍董平第五百零四章 野狐嶺第二百八十章 昏君奸臣第四百零六章 反覆無常第九十七章 打虎武松第四百九十八章 遼國變故第一百七十五章 拼命三郎第一百九十章 鷹犬王黼第一百零六章 拔樹爲梯第三百二十九章 設計衣服第四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遭遇強敵第四百五十章 忠義葉清第三章 鄆城括田第四百五十章 忠義葉清第二百九十五章 賜你妃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草原騎兵第五百一十六章 岳飛戰兀朮第四百二十七章 斷臂求生第四百五十章 忠義葉清第一百三十五章 高廉出手第二百一十四章 石秀對燕青第二百六十六章 八人四對第三百七十二章 猛將齊聚第三百七十章 最好差事第一百三十七章 晁蓋親征第七十五章 宋江刺配第一百零五章 快意恩仇第一百四十二章 沒羽箭張清第四百二十四章 兇悍百姓第二十三章 全軍覆滅第三百一十四章 百花逃脫第一百八十七章 小七戲高俅第二百三十三章 二孃幻想第八十九章 治世文臣第一百章 人肉傳說第三百二十九章 設計衣服第一百一十五章 三娘送妾第五十章 假託天命第一百章 人肉傳說第二十四章 空城計第三百二十九章 設計衣服第一百六十二章 霸王弓現第一百章 人肉傳說第三百零二章 孤家寡人第二百零五章 盧俊義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安分的宋江第一百五十章 急先鋒索超第二百二十六章 鬱保四第四百七十八章 天人感應第一百二十七章 尷尬宋江第一百六十八章 活捉關勝第二百一十章 吳用計策第五百二十二章 東征日本(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時遷投書第四百六十七章 萬教殉葬第五十九章 小七發威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膽童貫第三十一章 祝彪逼婚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盤大棋第一百五十九章 下馬威(求月票)第八十一章 摩尼教徒第二百八十七章 鬧海龍駒第四百七十八章 天人感應第三百七十四章 百花之死第三百七十七章 西夏青鹽第三百三十一章 邸報小報第六十五章 大婚(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處死宋清請假兩天第十四章 武松還鄉第二百七十七章 處死宋清第一百四十五章 張清落敗第四百零一章 水路第一百七十一章 梁山軍規第五百二十二章 東征日本(一)第四百零二章 賞移口第一百五十三章 水火二軍第四百一十二章 處置漢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忠僕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