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逼降百官

文武百官靜立在垂拱殿中,等待着皇帝臨朝,不少人都是呵欠連天。

這些年趙佶早已把這每ri的早朝省去,只有每月朔望的朝會,趙佶纔會上朝,百官也已忘記了朝會的辛苦。

而這些ri子趙佶卻是riri上朝,趙佶那ri大怒的餘威還在,百官也不敢遲到。每天三更時分就得起牀用飯,四更時分便得往宮裡趕。

一連多ri下來,很多人都是疲乏的要命。

衆人正等着皇帝上朝時,突然聽得大殿外面一陣嘈雜聲。

武松領着一衆親兵衝到垂拱殿正門,守衛的禁軍士兵看到突然殺來這一夥陌生的禁軍,不由一個個拔出刀劍來。

“奉旨剿賊,所有人不得妄動。”

武松拿着一卷聖旨,大喝一聲,一衆禁軍士兵便呆立在那裡。

文武百官來不及反應,便被武松領着親兵驅趕到一起。

王黼被一個親兵推了一把,不由大怒,喝道:“大膽。”

武松上前一刀鞘砸在王黼腦袋上,呵斥道:“閉嘴。”

王黼捂着腦袋上的大包,看他的官位似乎一點作用也沒,頓時不敢再說話。

武松倒是沒有下死手,不然以武松的神力一刀鞘能把王黼腦袋砸碎了。

百官正驚疑不定時,晁勇也從側面走出來,後面石秀挾持着趙佶。

“妄動者格殺。”

晁勇喝了一聲,便坐在龍椅上不再多言。

百官看兩邊禁軍虎視眈眈,也都乖乖站着。

一時間,大殿陷入一片沉默中,氣氛壓抑的可怕,正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

等了一陣,便聽得大殿外大隊兵馬調動的聲音。

呂方進來報道:“四百親兵全部在殿外了。”

晁勇對一旁趙佶的貼身太監道:“你拿聖旨帶他們去接管所有宮門防務,宮中所有人全部繳械。反抗者當作亂處置。”

說完,又對呂方道:“你們率部接管宮門防務後,準進不準出。”

“是”

四更時分,城門打開後,呂方、郭盛、解珍、解寶四人便帶親兵陸續進入城中,然後從樊樓地道進入皇宮。

晁勇便是在等他們入宮封鎖皇宮,不然以薛永麾下一百親兵,只能控制文武百官,消息遲早走漏。

垂拱殿中再次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半個時辰後,呂方和趙佶的貼身太監返回來。

呂方報道:“大小宮門全部換成我們的人了。宮中禁軍也全部繳械,看管了起來。”

晁勇對趙佶貼身太監道:“沒有遺漏的宮門吧”

貼身太監忙道:“奴才以項上人頭擔保,所有的宮門都帶着他們去了。”

呂方也道:“我已讓人沿着宮牆排查過,並沒遺漏的宮門。”

晁勇點頭道:“好,你再傳令宮中之人嚴禁走動,違者以亂黨治罪。”

“是”

呂方領命下去。

晁勇確實讓衆人打着平亂的旗號行事,加上有趙佶貼身太監出面,宮中禁軍卻是沒人敢反抗,便全部乖乖繳械。

趙佶看文武百官都被捉拿。皇宮又落入晁勇掌握之中,也覺得事情似乎真的有些不妙了,他趙家天下還真有可能因爲他逛青樓而丟。

晁勇環視一眼廳中百官,喝道:“王黼。”

王黼看如今xing命都在晁勇掌握之中。也不敢怠慢,顫抖着道:“大人有何吩咐”

晁勇道:“點到名的站到另外。”

王黼摸不清晁勇意圖,不由踟躕起來。

一旁武松卻是不耐煩,一把扯住王黼。便拎到一邊。

“蔡攸”

蔡攸箭傷本就不重,不過幾ri便好了,他也得知了他所領的十萬兵馬都已全軍覆滅。若不是他先前推脫責任,說他只是小折了一陣,便把兵權交給李從吉的話,恐怕處斬十次都夠了。

蔡攸也怕他臨陣脫逃的事情敗露,被朝中大臣得知後,當朝告發他,趙佶直接下聖旨處決他。因此在家中裝了幾ri,便做賊心虛的來上早朝。萬一有人彈劾他,他也可以辯駁一番,便是瞞不住時,他也可以當朝向趙佶求情,以他的演技,加上和趙佶的關係,或許還能逃得一命。不然坐在家中,稀裡糊塗可能就丟了xing命了。

不過現在他卻是十分後悔來上朝,先前和梁山對陣時,他在陣前見過晁勇轟殺他麾下大將的場面,因此晁勇一出來他便知道皇宮是落入什麼人掌握了。不過他也不敢多嘴,只希望躲在人羣中逃過一難。

此時聽到晁勇點名,馬上跪倒在地,苦道:“好漢饒命,我願意歸順大梁,還請好漢饒我一命。”

百官初時也以爲晁勇等人是皇族中人,聽得蔡攸這般喊,才知道是梁山之人,不由更加害怕起來。

若是皇族之人篡權,ri後治理天下,還是需要他們這些文武百官,除了少數趙佶親信,大多數人都能保住xing命。

但是大梁篡權,他們這些人便危險了。

大梁攻佔各處城府後,替天行道,斬殺貪官污吏,在百姓間傳播開來,很得人心。但是在這些官吏間,卻是大肆殺害官吏。

晁勇看着下面sāo動的衆人,喝道:“妄動者當場格殺。”

武松也冷冷的掃視着百官,百官頓時嚇得不敢再動。

百官之中雖然也有一些武將,但是上朝都沒帶兵器,加上皇帝在石秀挾持下,從始至終都無人敢反抗。

蔡攸也愣在那裡。

武松看晁勇再沒表示,便一把揪起蔡攸,扯到一邊。

晁勇看了看衆人,又喊道:“朱勔。”

朱勔卻是江南方臘打着“誅朱勔”的旗號起義後,便嚇得直接逃到了東京,沒想到逃過了方臘追殺,卻又落入了晁勇手中。

朱勔本來還想藏一下,但是百官下意識的看向他,直接指出了他所在,直接被武松拽到一邊。

這三人出去,百官也都猜到出去的人恐怕是要問斬的了。

不少人看到晁勇看向他們,便嚇得渾身哆嗦。

晁勇又看了衆人一圈,這才喝道:“趙佶貪奢yin逸,不問百姓疾苦,任用激ān臣,亂政害民,實爲無道昏君。大宋竊取自柴氏孤兒寡母之手,已過一百多年,氣數已盡。而我大梁替天行道,施仁政於民,順應天意,理該大興。王黼、蔡攸、朱勔三人助紂爲虐,殘害百姓,拖出去,五ri後押赴菜市口處斬。”

王黼三人聽得xing命不保,頓時哭號起來。

武松指揮六個親兵,把他們拖出去。

號哭的三人被拉出去,大殿之中便又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晁勇笑道:“你們也知道我們的身份,我便是大梁太子,今ri晚間,我大梁兵馬便會陸續開進城中。識時務者爲俊傑,若是願意爲我大梁效力的,請站到這邊。”

話音剛落,便聽得一人斥道:“爾等不過是羣草寇,劫持天子,妄圖篡逆,休想我等同流合污,做不忠之事。”

晁勇沒想到這大殿之中還突然冒出一個不怕死的人,不由聞聲看去。

李綱附近的人看晁勇看來,馬上嚇得躲閃開,方圓丈餘只留下李綱一個人。

李綱卻是毫不畏懼,擡頭直視着晁勇。

晁勇看李綱一副視死如歸的樣子,笑道:“你是何人”

李綱朗聲道:“大宋太常少卿李綱。”

晁勇回憶了一下,並沒什麼印象,便問道:“我再問你一句,你可願降我大梁”

李綱不屑的看了晁勇一眼,斷然道:“寧死不降。”

晁勇耐着xing子道:“趙佶無道,而我大梁替天行道,施仁政於民,凡有識之士都該知道何去何從,你何必執着”

李綱道:“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濟世安民,忠君報國,乃是男兒所爲。怎可爲一己私yu,做亂臣賊子”

“趙佶昏庸,任用激ān臣,施苛政於民,使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你既然要忠君報國,可曾犯顏勸諫”

李綱昂然道:“本官多次犯顏直諫,雖被貶斥,但並不曾和激ān臣同流合污,欺瞞皇上。”

晁勇沒想到趙佶還能容這樣的人在朝堂,笑道:“好,是一個忠臣,我漢人江山便是需要你這樣的人。大宋氣數已盡,而我大梁百廢待興。國內有王慶、田虎等巨寇作亂,邊境則有西夏、吐蕃、遼國、金國虎視,你若真是忠臣,何不歸順我大梁,助我大梁一統江山,以免百姓遭受更多戰亂。”

李綱略一猶豫,便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良臣不事二主。李綱既爲宋臣,便絕不再做他朝臣子。李綱願與宋朝共存亡。”

晁勇沒想到還真碰到一個不怕死的“忠臣”,雖然在他看來這個忠多少有些愚忠,但是晁勇卻知道不能讓李綱得逞,不然恐怕還會有人效仿。

宋朝文武百官本就多是蔡攸之流的激ān臣,若是再讓本就稀少的忠臣爲宋朝殉葬,那剩下的人也沒什麼價值了。

“難得宋朝還有一個忠臣,你若歸降我朝,我給你官升一級。”

“李綱絕不做不忠之人,願求一死。”

晁勇看李綱油鹽不進,不由怒道:“好,把李綱帶出去,五ri後和朱勔三人一同處斬。”

李綱忙道:“他們三人是亂國賊子,李綱願求早死。”

晁勇看着驚慌失措的李綱,冷笑道:“在我看來,你們並沒區別。我會讓史官記載,宋滅後,大梁斬殺亂國激ān臣四人,不,五人,還有蔡京老賊,而你李綱也是其中之一。”。

第二百八十二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一十八章 冬至第五百二十五章 東征日本(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誰是獵人第三百章 大軍入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照妖鏡第三百一十五章 西軍火併第四百七十一章 神的名義第四百四十八章 折家將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梁建立第二百七十八章 尚武之風第六十四章 大婚(中)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相國寺(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陝西番人第四百四十三章 盧俊義招降第三百零二章 孤家寡人第九十章 李逵尋母第一百五十六章 處決高廉第二百二十八章 李逵之怒第二百五十章 夜襲第三百一十七章 童貫新朝第九十四章 李逵殺性第二百二十二章 史文恭的箭第二百一十八章 冬至第三百六十八章 運氣賭坊第二百五十一章 抗金英雄第二百九十二章 進宮第四百七十章 太子宴第二百六十六章 八人四對第四百一十九章 強攻序曲第四百五十六章 破前軍第四百九十二章 糧草笑話第七十七章 病大蟲薛永第四百零六章 反覆無常第四百九十九章 李處溫父子第二百八十章 昏君奸臣第七十七章 病大蟲薛永第五十八章 炮打水寨第三百六十一章 日行千里第八十八章 天下大勢第九十四章 李逵殺性第二百二十二章 史文恭的箭第二百八十八章 江湖恩怨第四百五十九章 田虎應對第二百一十三章 自投羅網第二百七十六章 路遇仇家第一百零九章 行者武松第五百一十章 蠻部處理第三百五十九章 訛詐遼國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家票號第七十六章 收混江龍第三百八十八章 太子野望第四百一十五章 仁禮用兵第九十六章 第一次交鋒第三百四十八章 天山勇第三十章 破東平府第一百四十一章 高廉求援第一百四十六章 張清賭鬥第四百九十六章 息武興學第四百八十六章 初試鋒芒第一百三十三章 房中術第四百三十九章 緊急軍情第四百一十三章 武將階官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梁陣容第二十五章 劫掠鄆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方傑第二百六十八章 掩殺十里第四百二十九章 李仁愛第二百七十一章 老將坐鎮第四百一十五章 仁禮用兵第三百七十四章 百花之死第四十二章 張網以待第五百二十二章 東征日本(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軍會聚第一百零八章 鐵打的武松第一百三十二章 宋江之殤第四百九十四章 占城來使第一百九十章 鷹犬王黼第四百九十一章 戰象踏城第一百零六章 拔樹爲梯第三百七十二章 猛將齊聚第十四章 武松還鄉第二百一十四章 石秀對燕青第三百三十八章 林沖之喜第二十七章 董平激將第三十二章 滅祝家莊第一百六十八章 活捉關勝第二百一十二章 忠僕燕青第五百零七章 滅教富國第二百八十七章 鬧海龍駒第九十一章 梁山印象第八十五章 項充李袞第二十八章 活捉董平第五百零二章 兵逼金軍第二百八十二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二十一章 艮嶽去留第二百零七章 浪子燕青第一百三十九章 仇人相見第四百七十六章 成神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