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鑑寶(四)

中國素有“瓷國”之譽,英文China既指中國,又指“瓷器”。在漫長的中國陶瓷史上,古代工匠們用他們的雙手和智慧造就了獨特的瓷器傳奇,瓷器在中國乃至世界都備受推崇,其中宋瓷便是其一。

而今天的這件瓷罐,便是宋朝五大窯之一的定窯出產的物品,它具有定窯的一些特色。

人們常說的宋朝五大窯,便是指汝窯,官窯,哥窯,定窯,均窯。在宋代的時候,最有名的五個窯是柴窯,汝窯,哥窯,官窯,定窯,還有像均窯也很出名。

只不過呢,在後世所發現的窯址當中,並沒有發現過柴窯的窯址,所以便將均窯劃分在了宋朝五大窯當中。

儘管五大名窯不能涵蓋宋代瓷業生產的全貌,卻是集中體現了宋代的制瓷水平,從而也令宋瓷成爲中國陶瓷史上一大高峰。

在外國,一些擺放着宋瓷的博物館,都會被當地人擠破頭進去,想一睹宋瓷的風采,這種絕代風華,實屬罕見。

更有一位外國的學者說過,我認爲華夏的宋詞和宋瓷是世界上最美的東西,l like china!

而這句我愛中國或者我愛瓷器的話語,也成爲當地流行一時的經典。

而宋瓷之所以美,其特點就在於質樸與內斂。

或許你第一眼看去,覺得這只是一件非常普通的白瓷,沒有光華奪麗的色彩,也沒有那種美到極致的精美線條。

它有的,只是那種素素的白,如同冬天的雪,返璞歸真,滋潤萬物。不過從裝飾上看,宋瓷以素爲主,像汝窯、官窯、哥窯、鈞窯這些,都是青瓷,定窯則是白瓷。這種差別,也是使得收藏的人很容易分辨出自己的藏品出處。

而這件大罐,體呈白色,樣子具備定窯瓷器的基本特點。不管是從這件藏品的性狀,釉色,還是花紋以及雕刻形式,都能很明顯的體現出定窯的特點。

而定窯作爲宋代的五大名窯之一,也算是民間用窯,燒製的瓷器大多數是流放民間,使用度特別廣泛,也爲定窯的名氣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而定窯所在的地方,很久之前是一個地區的政治中心,稱其爲定,而定窯的名字也是根據地名由來的。

不過呢,張宏斌手上拿着的這個白瓷大罐,卻是定窯當中出產的爲數不多的貢品,所謂貢品便是指當地官員命令燒製而成,或用於上層社會使用,或用於進貢朝廷。

在張宏斌拿在手上瞧着的時候,宋傑似乎發現了什麼,然後他指着底部的一個紅色痕跡說:“這上面居然有官印!”

聽到宋傑說這話,張宏斌也打眼一瞧,果真是官印,看來這個大叔不僅是走運,簡直是走大運了,百裡挑一的定窯貢品居然能被他花了八百塊錢買回來,真是沒話說了。

這白瓷大罐在幾位專家手中輪着欣賞了一圈後,又回到了張宏斌手中。

鑑定完了之後,張宏斌給那大叔寫了一份鑑定證書,蓋上章子之後交給了大叔。

而那大叔離開的時候,忽然想起什麼,然後把自己心裡最擔心的問題問了出來。

“對了,我想再問專家一下,這件東西,能賣多少錢?市場前景怎麼樣?”

“額,大哥,您是想出手嗎?”張宏斌問道。

“不是,就是想問一下它的市場價格,心裡好有個底!”大叔說道。

張宏斌聽了之後說:“您的這個白瓷大罐,數量稀少,品色較好,市場估價在180萬左右。不過我不建議您現在出手,先留着,這東西的價,只會升不會降,很具有收藏價值的,市場前景也是很好的。”

聽了張宏斌這樣說之後,大叔總算是心滿意足的抱着他的白瓷大罐離開了。

而宋傑也是因爲這件藏品學到了不少東西,對於瓷器這一方面,他只對青花情有獨鍾,對於其他瓷器瞭解甚少。

就比如今天張宏斌先生所說到的宋朝五大窯,他只知其名不知其深,下來之後,他還得多做一些功課才行,畢竟瓷器是國家的形象,以後他在古玩界混跡,可少不了與瓷器打交道。

接下來的兩件都是青銅器佛像,鑑定出來後,是兩件仿製品,不過藝術價值倒是不低,也沒有使得那兩位藏寶人鎩羽而歸。

第五件東西拿上來的寶物,是一塊類似於硅膠狀的東西,而當它的名字出現在大屏幕上的時候,在場的所有人都忍不住驚呼起來。

不因爲別的,就因爲這兩個字寫的是“太歲”!

雖然說很少有人知道太歲長啥樣,可是對於它的大名,卻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就比如一句老話,“敢太歲頭上動土,活的不耐煩了”!

沒錯,這裡的太歲就是出自於這句話。

傳說,太歲乃是生長在底下的土地神,一旦動了太歲上的土,那就是跟土地神過不去,會遭天譴,所以纔會有這麼一句話流傳下來。

這個太歲,呈肉狀,因爲年代的老化,已經變成了深褐色,就像是烤熟的肉那種顏色。

當這個東西擺到鑑寶團的桌子上時,幾乎鑑寶團的所有人都傻眼了,尼瑪這個東西怎麼分類,最後分開分去,還是分給了雜玩類的專家,康平昌先生。

康平昌拿着太歲看了一眼,他也是一臉懵逼,只能在看的時候把自己腦子裡有關於太歲的東西全部找出來,可是太歲這種東西太罕見了,他對此瞭解的也是知之甚少。

而宋傑此時看着這個太歲,神情卻是相當古怪,他好像看到了這個太歲當中,有什麼奇怪的東西存在。

於是,宋傑忍不住開口問道:“阿姨,您的這個東西是從哪挖出來的?”

藏寶人是一位中年婦女,她見宋傑問她,便想了想說:“是我侄子,從他們家地裡鋤地的時候挖出來的,當時挖出來後,他不知道這是個什麼東西,他就拿回去洗乾淨之後。

再上網查了一些資料,結果發現這就是傳說中的太歲,之後他找到我,我又找了好多人證實,他們都看不出來,我想在做的各位老師都是專業的,便拿過來讓老師們給看看,這個東西到底是個啥!”

宋傑聽完後,哦了一聲,然後很果斷的開口說了一句:“你的這個東西,不是太歲,是假的!”

第196章:風沙古城(三)第360章:沙灘上面有什麼第281章:真假難辨第26章:捲入其中第315章:審問第2章:吃下石頭第190章:來我這上班吧第198章:雁塔之下有佛眼(上)第342章:你轉過身去第116章:受傷第274章:大肆宣傳第60章:陰謀詭計第327章:自負的傢伙第70章:看了不該看的第374章:未雨綢繆第97章:做我的女人吧?第51章:藍瘦,香菇第333章:十年老司機第176章:開業風波(一)第317章:易容術第380章:青銅古劍,干將莫邪第15章:再下賭注第211章:這裡是中國第161章:往事重提第258章:青海湖上龍吸水第55章:虎符第82章:巴圖的妹妹第175章:燙手的山芋第231章:鑽石大亨曹雍第209章:狗改不了吃屎第125章:看盡長安風雨第290章:我只想讓你在乎我第256章:心中有數第154章:歡迎來到回民街第199章:雁塔之下有佛眼(中)第216章:夫子廟,猜燈謎第30章:路邊攤第339章:一個億的籌碼第272章:你的名字第354章:奈何歲月不回頭第342章:你轉過身去第46章:再遇雲涵第218章:爲自己喜歡的東西拼搏第174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07章:超級農民第181章:開業風波(六)第247章:藏在心頭的話第117章:去長安第324章:長安學府的校慶第227章:不義之財不可貪第289章:一拳的威力第175章:燙手的山芋第209章:狗改不了吃屎第329章:那個吹簫的男生好帥第156章:大西北的漢子第256章:心中有數第102章:東北大虎妞第45章:石瑪瑙第76章:逛街買衣服這種事第350章:歸心與過往第192章:免死金牌第332章:逆天易容術第231章:鑽石大亨曹雍第173章:玄冥印第197章:重大發現第218章:爲自己喜歡的東西拼搏第297章:拿賭石來爲難他第207章:超級農民第108章:藏經閣第80章:畫隨風第217章:夜泊秦淮第142章:派對第290章:我只想讓你在乎我第372章:三個女人一臺戲第321章:一拳打出火焰第144章:情歌獻唱,明天過後第168章:拜訪高人第124章:再遇李青衣第184章:江山代有人才出第351章:能用槍解決的事絕不動手第220章:狗急跳牆第181章:開業風波(六)第189章:仙人跳(下)第88章:選石第5章:挖坑自己跳第47章:賭約第153章: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第86章:低頭第242章:一個很厲害的夢想第74章:麪湯這個梗第46章:再遇雲涵第205章:大魚上鉤第239章:左腿踩你,右腿踹你第44章:奇形怪狀的石頭第366章:柔光自拍第52章:失戀第91章:又遇畫老第153章: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第230章:拍賣會開始的日子第364章:我去年買了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