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6賈自然是假的,是方文將一個死刑犯易容成的。
如今這個死刑犯已經徹底昏迷,自然不肯定說出自己不是6賈的話。
“王司徒,看來你的確是清白的,那待會兒就由你下令處斬6賈吧。”方文笑着說。
“是!”王允還能說什麼?
很快,午時三刻到了,隨着王允一聲令下,‘6賈’的人頭終於落地了。
“6賈這廝,仗着官職,竟意圖侵犯劉昭公主。如今雖然斬,依舊不能解我心頭之恨。令刀斧手毀其容,掛於城頭,示衆三日,以敬效尤。”
方文的命令得到了所有百姓的認同。誰讓方文對他們這些百姓這麼好來着。對於百姓來說,有奶便是娘,纔不管誰是皇上,誰是漢賊。
而隨着‘6賈’的人頭在城頭示衆,6賈被殺的消息也傳遍了整個大漢。
對於‘6賈’的死,有的人覺得可惜,6賈可是整個大漢公認的第一武將。可是這個第一武將就這麼憋屈地死了,實在讓人唏噓不已。
除此之外,還有些武將對於沒有親眼見到6賈的武力而感到遺憾。
也有人對6賈的死拍手稱快。這其中大多是曾經敗在6賈手下的十八路諸侯。
6賈的存在就是他們的一塊心病,他們生怕有一天6賈會直接攻打到他們的地盤上,到那時候他們就是死路一條了。
可如今6賈死了,再沒有人能以一人之力令數十萬人聞風喪膽了。他們雖不說高枕無憂,至少不會像以前那樣膽戰心驚了。
除了這些諸侯,還有些武將同樣對方文的死拍手叫好,其中尤以呂布爲最。
原本6賈的橫空出世,搶了他當時第一武將的名頭。如今6賈死亡,這個第一的名頭自然又回到了呂布頭上。他自然高興不已。
…………
‘6賈’被斬的第二天。
朝堂之上,王允跪地道,“啓稟陛下,老臣年邁,最近深感體力下降,身體虛弱,無力處理朝政。請陛下准許老臣辭官,告老還鄉。”
對於王允的這道請辭,方文有些驚訝,他沒想到王允竟然這麼放得下。
方文哪裡知道這件事對王允的打擊之大。他是感覺到自己對於大漢的現狀實在是無能爲力了。
既然自己已經無力去改變,那還留在朝廷裡做什麼?難道看着方文制霸朝綱?
王允實在不想看着方文制霸朝綱,終日飽受折磨。與其自己每天無可奈何、搖頭嘆息,不如辭官回鄉,眼不見爲靜。
王允的想法,劉協是不知道的。他只知道王允之前告訴他,只要他相信王允,答應王允封貂蟬爲長公主,那王允就能斬除國賊、中興漢室。劉協信了王允的話,答應了王允所有的請求。
如今劉協還一直巴望着王允所說的斬除國賊,中興大漢的時刻到來。可是轉眼間,王允竟然要告老還鄉,那王允曾經說過的話,做出的承諾全都是放屁了?
劉協只感覺到了深深的欺騙。他覺得自己被王允戲弄了。所以他準備將王允打入大牢。
可是,劉協還沒有開口說話,方文就率先說道,“既然王司徒如此懇求,那本相就同意你告老還鄉。”
方文是看王允實在是太可憐了。王允畢竟曾經是貂蟬的義父,方文覺得考慮到貂蟬,不好對王允太過分。如此一來,王允辭官,告老還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方文這話,聽在劉協的耳朵裡,讓劉協越氣憤了。按照他的想法是決計不能放王允離開的,他非判王允一個欺君之罪不可。
可是方文已經說讓王允告老還鄉,劉協又不敢反駁,誰讓方文手裡掌握着生殺大權呢?
不過劉協還是說道,“既然丞相覺得這事可行,那朕就同意你布衣還鄉。”
聽到劉協這句話,滿朝文武不由得竊竊私語。
“司徒大人這麼多年來爲大漢盡忠盡責,勞苦功高!陛下卻讓他布衣還鄉,司徒大人好可憐啊!”
“可憐什麼,誰讓他做出那些事。讓他布衣還鄉已經很便宜他了。”
“司徒大人爲大漢付出了那麼多,也算勞苦功高。雖然最近做了些讓人寒心的事,可是功過相抵,也就沒了。怎麼也不該讓他布衣還鄉啊。”
大臣的這些議論自然是很小聲的,談的不敢讓劉協聽到。
王允聽了劉協這番話,心中苦澀。他一聲爲大漢盡忠,可是到頭來卻落個布衣還鄉的下場。王允覺得自己實在是太冤枉了。
雖然心中苦澀,王允還是說道,“謝陛下恩典。”
方文輕輕一笑,他實在沒想到劉協竟然敢說出這麼一句話,‘看來劉協心中相當不爽啊!’
對於劉協的命令,方文並沒有去辯駁。他總得賣劉協一個面子不是。
所以,王允布衣還鄉這件事,就這麼定了下來。
王允一個人坐着馬車離開了洛陽城。他所有的財產都被收繳衝入了國庫。
如果不是方文送了王允一輛馬車,命人送王允。王允說不定就得走着路離開了。
王允的離開,讓朝中扶漢派一時間沒了主心骨。
在此之前,雖然那些大臣誤以爲王允背叛了漢朝,可是王允的名頭擺在那裡,他一直是扶漢派的標誌。他們都指望着王允帶着他們中興漢室。
如今王允離開,他們還能指望誰呢?
於是乎,一時間朝中扶漢派勢弱到了極點。
對於這些,方文全都看在眼裡。他有些着急,沒想到因爲王允的離開,讓扶漢派一下子衰敗如斯。早知道如此,他就不該放王允離開了。
方文在想着如何提升扶漢派在朝中的勢力,他必須給扶漢派一位能夠槓鼎的人物。
這下,讓方文想到了被方文關在大牢裡的劉備。
這位劉皇叔,可是真心扶漢的。或者說他是借扶漢之名,欲行廢舊漢立新漢之事。
不管劉備的真實意圖是什麼,他是絕對擁護大漢正統的人物。
方文相信,有這位加入朝中的扶漢派,絕對能讓扶漢派氣勢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