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九十八、家裡家外那點事

藍嬸是楊孟晗的奶孃,尤其是,後來楊孟晗的媽媽,跟着父親上任,去了廣府後;把身子骨比較弱的小楊孟晗留在爐橋老家,藍嬸也就升格爲爐橋楊府的內管家;外管家是老三叔,孟懷的父親。

楊孟晗從小,實際就是藍嬸一手帶大的;即使後來,楊孟晗開始啓蒙了,是住在舅舅家裡,在陳傢俬塾讀書;嗯,那時,藍嬸也是一路跟着的,沒離開過半步。

說藍嬸是楊孟晗的養母,也是一點都不誇張的;所以,藍嬸在楊家的地位很特殊,尤其是家中小輩,都是把藍嬸當長輩待的。

估計小梅子很小,就是楊孟晗的小尾巴。後來小梅子父親過世後,實際上藍嬸就帶着三個孩子,進了楊府,以楊府爲家了;也就是說,楊孟晗到哪,她們娘四個就跟到哪。

後來,還是在滬上時,二阿哥蓋房子時,順手也給他們家,整了個不小的院落,藍嬸纔算有了自己獨立的家。嗯,這麼多年不回去,藍嬸她們家在老家村子裡的,那兩間破舊老房子,沒人經管,恐怕早就倒了。

小梅子蠻聰明的,一點就透;小腦袋瓜,比二毛還要聰明些。楊孟晗估計是自己繁體版的那位,讀書閒暇之餘時,順手教了幾下小梅子,小丫頭也就會認字了。後來,楊孟晗還問過老父親吶,知道了,對小梅子的安排,原來還是老媽的遺願,老媽臨終前安排交待的;小梅子就這麼順理成章地,成了自己房裡人。嗯,楊孟晗對小梅子的感覺,有點說不好;拿她當妹妹的時候,恐怕更多些;也蠻寵她的,也跟寵果果妹妹的心態差不多。

那個啥之後,來自後世的他,更是如此;很多時候,還有點錯位地,把她當成另一個時空的親妹妹了。

藍嬸一直想把,小梅子不是特守規矩的壞習慣,給好好扭過來;嗯,楊孟晗無所謂得很,不是很搭調地緊密配合她;藍嬸她一個人使不上勁,也就沒脾氣地放棄了。

後來,小梅子她又跟鬼妹夏洛特混在一起,徹底地變成一個野丫頭、瘋丫頭了;舉止、行爲、習慣,跟後世的都市女孩,幾乎沒什麼區別。

嗯,還是有這個時代的深深印記的,婚姻觀念上,還是很傳統、很守規矩;一點別的什麼,如思想解放、婚姻自由等等此類的想法,從來都沒有;還急吼吼地,非要把自己早早嫁進來。

小梅子這幾年也長高不少,跟馨馨個頭差不多;也跟着馨馨和夏洛特跳舞,身材也好;皮膚白白淨淨的,眼睛大大的;亭亭玉立的,安靜的時候,像一株含羞欲滴的粉嫩小百合;嗯,打小就是黃毛丫頭嘛,肯定長得白淨囉。

但這只是她偶爾安靜的時候;呵呵,這個時候可不多,她安靜不了一會的;大多數時候,她就是一個瘋丫頭,喳喳唔唔的。

好在,方五妹是最好脾氣、最不生事、最好相處的大娘;不然,擱一般的大戶人家,小梅子這樣事,都拖祠堂裡吃家法,每個月吊打好幾回了,都不奇怪的;嗯,碰到這麼好講話的大娘,也是小梅子的造化,藍嬸白擔心了,呵呵......

小梅子就是比較膽大,哪兒都敢去;當然,在上海灘,也沒人敢惹她。

她的作派,現在成了女校學生們的學習偶像;很多富家女孩,也像她一樣,騎個自行車,滿街亂串。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小姐做派,在滬上大戶人家,漸漸也不多了,尤其是那些在女校讀書的富家千金們。

觀瀾女校,現在名氣越來越大了;連朝鮮、越南都有富貴人家女子送來讀書,連王室都有不少過來的;加上外國使節、商人的子女,使觀瀾女校,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學校了;服裝設計學院,新款服裝層出不窮,也引領了東亞各種時尚潮流。

藍嬸是因爲大嫂不在,她還要繼續操心着,月季園大宅門裡的事情;要是大嫂在家,說不定,她就徹底退休回家了。嗯,二嫂雖然精明,但對場面上幾大家之間的來往應酬,有時做得還不是很到位,考慮得不是很周全;或者,二嫂就是懶得動腦子,不操那些閒心,滋潤的小日子且過着、享受着。所以,藍嬸還得時不時地跟在後面,拾遺補缺,裡外張羅,一時半會還丟不了手。

五妹當媽媽後,拿畫筆的時候,稍微少些;就是她剛想專心畫一會,兒子就過來搗蛋了;媽媽前媽媽後的,媽媽長媽媽短的,一會一個事。

五妹畫畫,要是楊孟晗搗亂,會被五妹不客氣地趕出去的;可是小五寶子搗蛋,她就啥話也不說了,待遇比楊孟晗好多了。好彩,還有嬌嬌小姐姐做玩伴,不然,五妹恐怕一刻都不得閒了。

五妹自從開始有意識地運動之後,身體素質也好一些了;不像原來那麼容易頭痛腦熱、發燒感冒了。

她現在對家裡幾個大腳姐妹,個個身體都好,還一個比一個好;就是年齡比她大十多歲的芸娘,精神頭也比她好很多;這讓她也很羨慕。都有點心底埋怨老孃,當初就怎麼犯糊塗,守個不知道那個老冬烘定的破規矩,狠心給自己裹小腳了。

芸娘原來,還是有點財迷的;有時還想像方四姐、陳小妹一般,鼓搗點生意做做。都讓楊孟晗給攔住了,不讓她再折騰。只讓她一門心思做好女子教育和婦兒醫院;連觀瀾苑、印刷廠和配套的觀瀾書店,都交給職業經理人打理。

女子教育這兩年,發展較快;女子小學已經有十來所,女子中學今年也開始正式招生了。

婦兒醫院總醫院的規模,都比陸軍總醫院還要大了,還開了兩家分院;現在,滬上婦人生小孩,都上醫院了;已經沒有人,只叫個穩婆,在家裡胡亂生了。好處就是婦人難產死亡率,大大降低,嬰兒存活率也大大提高。

嗯,婦兒醫院,也早就有免費接生的地方;環境條件,比花錢住院的,自然稍稍差一些,擠一些,是大通鋪而已。

芸娘讓她好姐妹掌管的印刷廠,這幾年出版了很多門類齊全的理工類書籍;這是楊孟晗有意在背後,一步一步安排的。

丁心齋、龔逸夫、丁淑原幾個老先生的著作和譯著,往往擺在觀瀾書店,最顯眼的位置。特蕾莎、夏洛特、馨馨、小梅子幾個,也聯合翻譯了不少書籍;嗯,在翻譯的過程中,也讓她們學習了更多的東西;嗯,不搞懂,是翻譯不出來的。真有不懂的,實在搞不明白的,楊孟晗也只好抽空幫忙翻譯了。

女子學校,在內地,還不那麼容易推廣開來;但是,婦兒醫院可是到哪,都是很受歡迎的。劉鬆巖一到江寧,第一件事,就是劃出好大一塊地,分文不收,讓芸娘去開婦兒醫院。親家的事、乾哥哥的事,芸娘當然不會不答應,還跑得快得很吶。

還專門請人設計好,年初就已經破土動工、開工建設了;最多明年春天,江寧婦兒醫院就要開張營業了。袁又村也不甘落後,地塊也早早預留了,就等芸娘大姐派人來了。

現在,識字的大腳婆可吃香了,芸娘見到一個收一個;嗯,要不了幾年,等從觀瀾大學畢業出來,鼻子都翹上天了;再不是以前剩女愁嫁的光景,不是好人家,還不願意嫁了吶,可是香餑餑涅。

嗯,最喜歡搶着娶的,就是衛國軍的一干未婚的小軍官們;當然,他們也是近水樓臺先得月了,離得近嘛;送花送戲票送小禮物,方便快當些嘛。

楊孟晗把朝庭的廷寄,也告知了江寧的老父親;老父親在回信裡,也沒多說什麼;只讓楊孟晗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想太多、想得太複雜;至於四九城裡有人放風的閒話,到時候見招拆招好了;他有張良計,咱有過牆梯,總會有辦法的。

老父親實際上現在在江寧,這兩江總督做得,也逍遙的很;軍事上的事,根本就不操心,全是楊孟晗的事;救災的事,實際上,也是一干地方官和二阿哥的新東方洋行,在操持搗鼓。

他老人家操心最多的,就是各地花了多少救濟糧款,他要最終確認一下;然後着按察使、道臺們下去查一下,是不是救災錢糧,實打實地真發到,各家各戶災民手上去了;還有就是,有沒有確有災情的,救濟還沒有覆蓋到。

嗯,連福濟巡撫大人,都是聾子的耳朵,杵在哪,當配相的;一般時候也插不上手,輪不到他費心。

至於那些吃慣了嘴的積年油滑刁吏,有膽敢在救濟糧上想分潤一點的,雁過拔毛的;抓到了,證據確鑿了;二話不說,也不打也不罵,直接一條繩子捆了,就讓他全家,漂洋過海到多凡堡,種棉花去了。

當凌蔚樵來信,說第一船移民船,已經從膠澳出發,南下大夏啓德港了;才讓楊孟晗對山東那邊的事情,稍稍放下心來。既然初步上了軌道,後面就是一步一步加強完善了;有了好的開始,後面就慢慢來了;至少不像另一個時空那樣,山東的亂局,一直動盪了大幾十年。讓山東和貧窮、動亂,在清末到民初,成了同義詞了。

正在辦公室看文件的時候,老小帥哥金能亨,卻摸到了楊孟晗的辦公室;嗯,看來真有什麼事,不然,他不會這麼直接進自己辦公室的;好像他還是第一次進楊孟晗的辦公室吶。現在,一般有事,他都是找二阿哥孟曦的,他們也是很要好的、無話不談的老朋友。嗯,很長時間了,老小帥哥,已經沒什麼大事,需要找楊孟晗本人出面來協調了。

金能亨:楊,沒想到,你的辦公室這麼簡樸。

楊孟晗笑笑,也不好跟他解釋那麼多,只是笑笑地說道:軍營裡面,隨意慣了,沒那麼多講究的。

金能亨喝口茶:楊,有件事來跟你通個氣;嗯,麥蓮公使去年底任期就滿了,搭船回國了;剛剛收到消息,新公使是伯駕(Peter Parker),麻薩諸塞州人,今年51週歲。嗯,他是“美部會”的宣教士,耶魯大學畢業生,接受過神學和醫學的訓練。1834年3月,伯駕獲得醫學博士學位並醫生資格;5月成爲美國長老會牧師;6月又在紐約長老會教堂正式任命爲宣教士;之後,即接受美部會的派遣去中國廣州,從而成爲美國第一位來華醫療宣教士。

楊孟晗笑笑:這麼說來,他到和文惠廉有點像囉,都是醫學博士嘛;嗯,就是文惠廉是聖公會的,他是長老會的,教派不同而已,是吧?

金能亨:如果說他們倆有什麼相同的話,就是他們兩個都是宣教士,都是醫學博士;其他的方面,就不一樣了,甚至還截然相反。

楊孟晗:哦,是嗎,說說看。

金能亨:文惠廉是醉心於傳播福音的,替人看病是很少很少的,熱衷於翻譯聖經和辦教會學校,培養牧師。而伯駕則相反,醉心於看病和辦醫院;1835年,伯駕在廣州創辦的教會醫院——“眼科醫局”,是中國境內第一所現代化的醫院。由於伯駕醫術高明,又免費爲貧窮患者治病,求醫者日益增加;其中還包括了好幾位衙門的官員吶。呵呵,伯駕的專長,本爲眼科,所以一開始只看眼科的病;後來應病人的再三要求,也開始爲他們看其它的病,從麻瘋病、象皮病到疝氣、腫瘤,無所不看;中國病人,把他生生逼成了一個“全科大夫”了。

嗨,這廣府的鄉親們也是,這怎麼也搞成,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了。讓眼科醫生給你看麻風病,可別給看成神經病囉!

金能亨:由於伯駕看病都是免費的,慕名前來訪問參觀者,絡繹不絕。到鴉片戰爭爆發時,經伯駕診治的病人,已有近萬人次。嗯,1838年林則徐在廣州主持禁菸期間,也曾間接地接受過伯駕的診治。林則徐患有疝氣和哮喘病,曾派幕僚到伯駕處取疝帶及袪喘藥,並回贈水果、點心等類似的小禮物。1840年鴉片戰爭期間,眼科醫局停業關閉。1842年伯駕再度來到廣州,11月眼科醫局恢復業務;他又從歐美請來了好幾個醫生,踏踏實實地,變成綜合性醫院了。當然,爲了完成美部會要求的宣教任務;此後,他的醫院都設置專職或兼職神甫或牧師,進行宣講教義的活動。但在衆多就醫者當中,對基督教感興趣者,仍十分稀少。據曾定期到醫局協助伯駕傳教的廣州信徒樑發(就是這位閒得蛋疼,一不小心,給洪大教主發了《勸世良言》一書,後來惹出攪動半個中國的偌大禍事。)給美部會的彙報中說過,在三年半的時間裡,被邀請參加禮拜聚會的1.5萬多人次中,“真誠研究真理(指基督教教義)的只有3個,而受洗皈依的迷途羔羊,竟一個都沒有”。

哼哼,只能說,彼時的廣府,還是明白人多唄!

也對,樑發你個熊孩子應該滿足了!特麼的,忽悠出個洪大教主,禍害了中國十幾年,死了一億多人;還嫌事不夠大嗎?你特麼的還不夠成功嗎?

這個死樑發,應該把他天天吊在廣州城下關城門口,老少爺們輪流着,把他往死裡打!

楊孟晗:這麼說來,伯駕是個成功的醫生,卻不是一個成功的傳教士,是吧?

金能亨:伯駕熱心的第二件事,就是介入外交事務,給歷任公使、領事,充當翻譯和秘書。由於伯駕越來越多地涉入美國的政治和外交事務,造成他與美部會之間的關係緊張;1845年,他終於被迫辭職,美部會也終止了他的宣教士的資格和宣教經費;理由是,伯駕把太多的時間,用於醫療工作及外交事務,而忽略了宣教本職工作。同年,伯駕接受美國泰勒(John Tyler)總統的聘任,成爲美國駐華外交代辦,協助歷屆公使工作至今。直到今年春天,美國政府正式委任他爲駐華全權公使。

楊孟晗看到金能亨話裡有話,欲說還休的樣子。

就問道:嗯,金能亨,我們是朋友,有話就直說唄。

金能亨沉默了一會,猶豫了一會,說道:也許,伯駕他是在廣州呆得太久了,對中國的認知,非常非常的侷限和片面。伯駕擔任駐華公使後,就向國務卿提交書面報告,主張強勢外交;並建議美國佔領臺灣,以保持列強在東方的“勢力均衡”;並積極主動地與英法兩國公使一再協商,準備共同聯合,向大清國政府提出修約要求,爲美國爭取更大的利益。

嚯!怪不得這老小子不好好做傳教士,這瓜慫,骨子裡是個鷹派嘛;就這心性,就這內在修養,還做個蛋的牧師;活脫脫,就是個魯智深一般的,葷素不忌,行爲放浪的五花和尚、酒肉和尚嘛;是會動不動就要倒拔楊柳、弄垮山門的呀。

看到楊孟晗聽到這消息後,只是淺淺地笑笑;好像沒什麼特別感覺,不爲所動;也一點不驚訝,沒什麼太大反應;倒是讓金能亨,話兒不知道該怎麼繼續往下說了。

金能亨想想,還是直說了:楊,包令一直在鼓動幾家挑起事端,找藉口跟大清國開戰;老布爾布隆肯定是不太熱心,一直哼哼哈哈的;麥蓮去年跟你碰過一面後,覺得可以在後面搖旗吶喊一下,捧個人場,但也僅此而已。可現在,伯駕卻主動和包令勾搭一塊去了,我怕東亞這幾年會不得安寧吶。

看門的小廝,看到楊孟晗進門,過來說了一聲:三爺,何家少奶奶,恐怕要生了,在婦兒醫院裡吶;嗯,中午時分,就進產房了。少奶奶們下午都去了,嗯,幾家少奶奶都去了,連藍嬸都去幫忙去了......

哦,何家也要添人進口了,何卓人要升級當父親了呀;呵呵......

一百零四、清風徐來三百五十六、山東如何破局?二百一十三、東征之三二百九十六、錢塘江遙遠的潮音三百一十八、大迂迴之六八十六、劉阿生北上途中的原風景一百五十四、鞭指太倉二百九十三、巡防縱隊來了之一一百零九、長洲龔振麟二百零一、再戰鎮江之一二百八十三、師徒情深周立春三百五十二、江西秋季作戰研討會三百一十九、諸暨神人包立身七十七、大夏政府土地基金四十一、我欲之南海一、序章十六、我養你呀一百七十九、綠蟻新焙酒三十九、不想不想長大三十一、愛德華.金能亨二百一十五、放眼婆羅洲二百二十六、要盟不信十七、人生若只如初見九十六、慢慢不着急了三百九十四、別了,皮特.伯駕三百四十八、遠洋艦隊二百八十五、子詹歸來二百零九、兄弟之邦二百八十六、我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山東三百一十、兵圍杭州一百四十三、雲臺山茶話二百三十、老緬會雄起嗎二百六十七、將進酒九、明月幾時有五十七、和法國人不妨再親密一點二百九十八、家裡家外那點事九十六、慢慢不着急了二十二、家書一百五十四、鞭指太倉五十六、大夏公司悄悄地發芽四十八、有鳳來儀二百四十五、南行三百零九、山雨欲來二百八十三、師徒情深周立春二百一十一、東征之一二百七十五、昨夜雨疏風驟五十八、沙遜洋行在行動六十五、吳大買辦的人格昇華七十八、猶太人的家園夢一百三十、難民如潮二十一、父子夜話三百三十三、何逸人返滬三百一十三、大迂迴之一一百五十一、江南旗人三劍客三百零八、四方雲動三百九十二、是該回家看看了?三百八十二、達哥和小包道長之三五十九、何卓人三百八十一、緝私與海岸巡防八十六、劉阿生北上途中的原風景二百九十七、問君能有幾多愁?三百六十一、中秋明月夜二百五十九、輕舟已過萬重山之二四十四、幫戛 幫戛一百一十三、友誼地久天長三十三、父親來信三百五十二、江西秋季作戰研討會五十二、搶跑的阿禮國三百四十五、端午小聚首一百八十六、東邊日出西邊雨之下三百零八、四方雲動一百三十六、圍城二百九十七、問君能有幾多愁?三百八十一、緝私與海岸巡防一百二十四、老陳家煩心事三百零八、四方雲動二百零七、江南三月好風光二百四十六、三巨頭再聚首之一八十四、三發之戰二二百二十六、要盟不信二、大夢誰先覺三百六十六、相逢對面不相識一百二十七、山寨也是生產力一百一十七、熊出沒注意十、白狐一百八十一、晚來天欲雪二百八十八、把糧價打下去三十四、夜半霜濃話桑麻一百零九、長洲龔振麟二百三十七、其實不想走三百一十四、大迂迴之二一百四十二、喜歡瞎溜達的文翰爵士一百二十九、大夏初立一百五十四、鞭指太倉二百五十八、輕舟已過萬重山之一二百八十、長大後的二毛三百三十二、對山東的下一步舉措三百四十、聽取蛙聲一片二百零九、兄弟之邦二百三十一、“米騷動”進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