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六、東邊日出西邊雨之下

楊孟晗和何卓人正說着話吶,方子詹、袁翔甫聯袂進來了。

方子詹在門口跺跺腳,把鞋上的雪碴子震脫些,搓着手進來:哈哈,幼鳴,今年的冬天,比往年冷啊,在滬上都有寒意;以前,滬上是冬天不冷,夏天不熱的。

楊孟晗一聽這話,有點更頭大了;中國鄉間有句順口溜,叫冬冷夏熱春秋旱;冬天偏冷,黃淮流域發生春旱的機率就大。今年的蝗災,就挺厲害了;要是明年春旱,蝗災只會更猛。天啦,這世道就夠亂的了,賊老天也來添亂!

芸娘還在坐月子,沖茶就是小梅子和英丫頭,輪流來做;馨馨從來就不肯進書房,她一直守着女子不入當家人書房的規矩;嗯,楊家三房屋裡頭,守這規矩的,就方五妹和馨馨。英丫頭是貼身警衛,本身就不用守這個規矩;芸娘是老着臉皮壞規矩;小梅子,呵呵,就沒規矩。

小梅子是府裡面過得最自在的,連做學問都信馬由繮的。嗯,將來,比她更自在的,就是果果了;三娘不在,就沒人管得了她,也就芸娘能偶爾連哄帶蒙半糊弄,還起點作用。

下雪天,一定要喝紅茶的,再伴些精緻的茶點。

楊孟晗:正在說太平軍的事吶,你們先一塊聽聽吧。

何卓人:太平軍北伐軍五月底,兵圍懷慶(今河南沁陽),與城內外清軍相持兩月。懷慶知府顏炳燾更立了奇功,在當地浴血阻擊太平軍;不但生生拖住了林鳳祥、李開芳,更叫這支太平軍主力,迅速陷入清軍優勢兵力的反包圍中。將軍託明阿軍在其東,勝保軍出其南;直隸總督、督師、大學士訥爾經額遙駐臨洺關,在其北;援軍數路緩緩擠壓過來。

袁翔甫:懷慶之西,比較空虛呀?

何卓人:不知道什麼原因,反正這是主帥納爾經額的佈署。費莫.訥爾經額,直隸總督,深受咸豐帝信任的文華殿大學士,也是滿族大臣中,少見的文化名流。

楊孟晗一捂臉,我大清這什麼毛病?

老喜歡把這些老老少少的讀書人,從書齋裡拔出來,直接送上戰場領兵。自己老父親,都算是比較踏實、比較務實的,對政務是比較在行的;就是他老人家,上了戰場,也一樣肯定要抓瞎的,也會立馬現出原型的。

這南有舒興阿,北有費莫.訥爾經額,有熱鬧瞧了!

何卓人看着楊孟晗的反應,也跟着樂了:費莫.訥爾經額到任後,多少有些不接地氣,有點自作聰明瞎指揮,還很倔強地擺出圍三缺一的部署;有微詞者,都被斥責爲讀書少、沒文化、不懂兵法。唔,後來,林鳳祥略施小計,擺了個假軍事工事,扎幾個稻草人往陣地上一擺,就糊弄過去;輕鬆從清軍眼皮底下突圍而出。白瞎了顏炳燾顏知府拼死阻擊,打出來的大好局面。

楊孟晗:潤淼從舅幾年前就講過,流寇在一個地方,跟你打生打死,真不可怕;怕就怕他四處亂竄,你逮不着他。

何卓人:七月底,北伐軍撤圍西進,經垣曲入山西,過平陽(今山西臨汾)、洪洞、黎城;八月下旬,爲了擺脫勝保等人前後的圍追堵截,又突然掉頭向東,穿過太行山,撲進直隸,首克臨洺關(今河北永年);嗯,一舉殺入空虛的直隸境內,戰事也是如湯蹈雪一般。在前面被耍了一道的納爾經額,特然發現,朝庭大軍全在山西,自己在臨洺關要孤軍陷入重圍了。這下更慫包到家,帶着爲數不多的衛隊倉皇逃竄,連總督大印都跑丟了;臨洺關內幾路大軍糧臺積儲,全成了太平軍眼中,紅毛大仙的恩賜。

方子詹:幼鳴,好像九月後,北方就開始秋涼了吧;這個時候,朝庭軍隊要麼在山西,要麼在往北京聚攏,準備拱衛京城。如果這個時候,太平軍虛晃一槍,不論南下山東,還是迴歸河南。朝庭應對起來,就很麻煩了吶。

楊孟晗摸摸鼻子:太平軍都是一幫洗腳上田的,從戰場上,倒是練出來一些打仗的功夫;但戰略眼光,就很難說了。對北方的地理特徵、氣候特徵、作戰要求什麼的,估計都是蒙查查的;就憑着一股膽氣,矇頭在往前衝。腳踩西瓜皮啊......

何卓人:太平軍三日後,攻下邢臺,北上藁城,東佔深州(今河北深縣),稍事休整後即東進滄州,於九月二十七佔領靜海和獨流鎮。五萬太平精銳,劍指津門!此時京城一片雞飛狗跳,北京城的慌亂局面,更超乎人們的想象,太平軍打到天津的消息傳來後,全北京就炸了鍋,短短几天時間,就逃出了三萬多戶十幾萬人。最慘淡的時候,京城平日最繁榮的前門大街,都是滿目荒涼,放眼望去,空蕩蕩的,一個人都沒有。咸豐大帝緊急調兵增援,朝庭軍隊更是急眼了,不管不顧地扒開運河大壩,以水代兵,利用洪水,暫時擋住了太平軍攻勢,也把戰爭拖到了冬天。萬歲命勝保爲欽差大臣,率軍由南而北追趕,並命惠親王綿愉爲奉命大將軍、僧格林沁爲參贊大臣,率軍由北而南迎堵;還從東北和蒙古調來大批精銳,全是號稱弓馬騎射最強悍的老底子軍隊,歸惠親王綿愉、僧格林沁統一指揮。太平軍之北伐軍佔據靜海、獨流後,勝保即設大營於良王莊,僧格林沁設大營於王慶坨,進行圍堵。?面對太平軍,一開始朝庭軍隊,好像也不行,頂不住、吃不住勁;奉命增援的黑龍江騎兵馬隊,被太平軍一個衝鋒,立刻被打的如鳥獸散,稀里嘩啦的;有些人由於跑的太積極,竟把馬匹武器全都扔光了,連衣服盔甲都給扔掉了,最後居然要着飯回了京城。這些日子,說北京城裡乞丐扎堆,全是沒命地跑回來的,江湖上如雷貫耳、大名鼎鼎的關外八旗精銳。

袁翔甫:不是說林鳳祥、李開芳是太平軍一等一的大將嗎?這大冬天的,孤軍困守北方孤城,這打仗的手藝......

可是,紅毛大仙在西天之西唉,大中國天上的張玉皇咱就不說了,中間還有個如來佛祖,好像還有個安拉唉;你紅毛大仙手伸得再長,到時候罩不罩得過來呀?呵呵......

二百一十六、黑海暗潮涌三百三十三、何逸人返滬三百五十一、袁家父子兵進歸德二百一十九、陳小妹發達了二百六十四、徽商會館二百六十七、將進酒八十二、藍大盛的東萬律之行三一百二十八、新人輩出三百八十二、達哥和小包道長之三五十二、搶跑的阿禮國三百七十二、和風細雨下袁州二百一十三、東征之三一百一十五、瑞臻公二百五十九、輕舟已過萬重山之二三百八十七、彩雲追月二百四十九、蘭芳羣島一百三十九、鎮江之戰三、今夕何夕兮一、序章三百八十四、遙看西嶺千秋雪三十三、父親來信一百六十六、教育要先行一百五十七、晉江丁拱辰九、明月幾時有一百八十六、東邊日出西邊雨之下三百三十三、何逸人返滬二百一十二、東征之二三十六、再會敏體尼二百五十三、遠方的消息一百零五、江寧對之一一百零二、章長友與丁默亞三百七十八、布手閒棋三十三、父親來信五十七、和法國人不妨再親密一點三百八十四、遙看西嶺千秋雪一百九十二、千戶萬戶瞳瞳日九十二、和周叔談心二百一十二、東征之二一百一十一、胸中邱壑陳睿霆二百二十五、麥蓮駕到一百一十六、靜女其姝三百五十二、江西秋季作戰研討會七、恰同學少年一百五十一、江南旗人三劍客三百六十三、潯陽江頭夜送客三百零五、錢新之的撓頭事三百二十六、台州物語三百九十三、李二先生再赴上海三百六十、陳子恆的感悟六十四、大阿哥,你想岔了二百三十五、再上雲臺山一百二十、吻別二百九十三、巡防縱隊來了之一三百零五、錢新之的撓頭事四、果果妹妹三百五十二、江西秋季作戰研討會三百五十四、山東河事之三一百二十四、老陳家煩心事三百零二、徐耀大爺在耀縣四十七、啓德港二百四十二、而今識得愁滋味三百一十四、大迂迴之二三百七十二、和風細雨下袁州三百五十三、漫天飛蝗動地來一百六十二、衆叛親離的劉麗川下五十一、一句話一輩子三百三十三、何逸人返滬八十四、三發之戰二五十四、擴編五十五、教育是基石六、聽藍嬸講媽媽的故事三十六、再會敏體尼二百零一、再戰鎮江之一一百四十三、雲臺山茶話三百八十九、再相會二、大夢誰先覺二百一十四、東征之四三百七十一、臭小子還不時間抓緊點三十五、風物宜長放眼量一百六十一、衆叛親離的劉麗川中三百三十一、兩三點雨山前三百零二、徐耀大爺在耀縣三百一十六、大迂迴之四三百五十二、江西秋季作戰研討會四十一、我欲之南海七十四、海上行一百九十一、於無聲處三百七十、舅舅大人親自上前線了三百五十八、汪百衡北上山東二百六十八、爆竹聲中一歲除二十三、和徽商們的第二次親密接觸一百三十五、張繼庚的黴運二十四、浮生半日閒二百七十、東風夜放花千樹三百三十八、 還是要低調一點三百四十五、端午小聚首三百八十八、看不見嗎?二百一十七、大夏之東二百二十二、巡撫何嘴炮發威一百二十一、章長友的漢城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