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公司領導忽悠人的話術就變成了,他們是這個著名上市公司的員工,他們是最優秀的,要做的也是將要顛覆這個行業的事情。老闆經常對他們說,現在你們都是公司初創團隊成員,以後就算公司不給你們漲工資,升職,你們在這幹兩年之後再出去,也肯定能身價倍增。
然後丁嘉良一直拿很低的工資在這家公司工作,這個工資負擔自己工作生活的消費其實已經非常吃力了。
但是丁嘉良然每天晚上主動加班到晚上十二點後才離開,爲了方便加班,丁嘉良還專門在公司附近的地下室和別人合租了房子。而這個加班,也是自願的,即使當天沒啥事兒可做,也要加班搞點東西出來做。
後來通過觀察許多這樣的加班奮鬥的案例,方天行發現,之所以許多剛畢業的年輕人會這麼做,除了所謂的年輕人有朝氣,通常對未來抱有較大的期望這個原因外,許多人都是因爲學生時代培養的學習和努力奮鬥的習慣產生的慣性。
在學生時代,即使到了大學,失去了中考,高考這樣宏大的階段性集體目標後,仍然有將老闆交代的工作做好,通過做這些事情來證明自己很努力,很優秀,是有希望的年輕人。
而他們走入職場後,暫時失去可以抓住的很具體的努力的目標,只有一個很模糊的要多掙錢,要儘快升職的大目標。
而這種目標之所以說很模糊,就是因爲這些目標的操作流程不清晰,都知道多掙錢重要,可是怎麼才能多掙錢呢?打工者只能通過漲工資來實現,而如何才能讓領導認可自己,爲自己漲薪呢,給自己更大的前途和發展。
那許多人就相信,每天加班,多幹活,即使是做一些事務性的重複勞作,也是奮鬥的體現,也總能從中學到東西。
沒有無意義的工作,只有不上進的人,人生處處皆學問。只要你用心,留心,就總能從平凡的工作中學到東西。這種想法在剛畢業的年輕人心中生根發芽,那些成功學的文章功不可沒。
雖然這些文章也都說了,要找對方向,跟對人,之後的努力纔有意義,可是什麼才叫做找對方向呢?怎麼樣才能跟對人呢?
這個最關鍵的點,是任何成功學的書都無法告訴你的,而且這個點是許多人即使知道了什麼是正確的方向,也做不到的。比如在銀行,大家都知道一輩子耗在櫃員的工作崗位上是無意義的,要去做核心業務纔有前途,可是誰給你這個努力做核心業務的機會呢?
你倒是想在覈心業務上瘋狂加班謀求成長啊,可是你除了得到行長要你在櫃員的崗位上繼續加班好好幹,以後會給你機會的空頭承諾之外,既無關係又無背景的你,還能得到什麼?
事實上大部分人都會在現實生活中陷入到被動無意義加班的困局裡,而不是奔跑在努力學習進步不斷提升等級的陽光大道上。
普通人在這樣的環境裡,好比處於一條養蠱場裡非常慘烈的升級之路,如果你能走出來,那你就是內卷大戰的最終勝利者,只是一個人的勝利往往代表着上萬人在追逐內卷式勝利的道路上的失敗。
所以很多人拿年輕就應該多加班,年輕人不加班怎麼能獲得成功,這是扯淡,成功與否和你是否加班沒有半點關係。
真要愛一行,下班回家都會繼續研究,不需要以加班來作爲一種形式。如果是工作量過多導致工作時間無法完成,那就說明是領導安排工作量是有問題的。
如果安排工作量合理,但員工規定時間無法完成,按說明這個員工是不稱職的,要麼就不值得這麼高的薪酬,要麼就是可以滾蛋了。
只是現如今的泰格城,尤其是競爭尤其激烈的行業,缺乏合理監管,員工供又大於求,大把人想擠進來,你不幹,大把人等着幹,你不加班,老闆就換個能加班的,也沒有人會去舉報,也沒有法律可以規範,所以每個人都想上足發條的機械一般。
對於那些不喜歡加班的人,就像是活在地獄裡面一般,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加班變成
了人們口中的奴性。大家都說,加班是最無用的勤奮,它要麼說明公司的人員配備不合理,要麼說明你的能力欠費。如果是前者,你得趕緊走人。如果是後者,那隻能說明你無能。
於是,有年輕人傻傻地聽了,換了一家又一家公司,發現沒有一個公司新人不用加班。
其實對年輕人來說,工作頭幾年是最好的升值期。
那時候,學東西最快,犯錯又最容易被原諒。唯一的代價就是你要多受點累。並不是所有加班都毫無價值,有些加班就是年輕人該吃的苦。
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一份工作是不辛苦的。只不過那些成功的人從來不向你訴苦。
下班後的一小時,決定一個人的未來。你在辦公室披荊斬棘,還是在家葛優癱,過得就是不一樣的人生。不要等到無路可走,才後悔自己沒有拼盡全力。
那麼除非你有足夠的能力,公司缺了你不行,其實會擁有更多議價權。
另一個人是他們的總監,聽到方天行和丁嘉良的談話,他也走過來說道:“其實作爲中層管理者,他也並不滿意員工們的作爲,舉個栗子,作爲一個幹部,徐總監帶過無數員工。記得某個手下,是個看起來十分勤奮的小夥子,有一天他熬了凌晨2點纔回家,設計了一個方案。
說實話,那方案設計的很糟糕,徐總監曾經見過某個設計高手,一邊跟姑娘聊天一邊隨手做了兩個小時的東西都比他強許多,但是,看着他的黑眼圈,徐總監還能說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