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血染海疆3

“有關臺灣戰略,我們之前的戰略是,派出一部軍隊登陸,能拿下就拿下,不能拿下也要讓他們變成插進臺灣的一個釘子,令日本人寢食不安。。.。因爲我國海軍起步較晚,與日本差距較大,而想要收復臺灣,沒有一支強大的海軍艦隊根本不可能實現。所以,打從一開始,我們就是寄希望於通過談判的手段,收回臺灣及其附屬島嶼。而如何才能讓日本人吐出臺灣島,這裡面的關鍵就是這裡!”

蔣方震在沙盤上的朝鮮半島模型上點了點,“相比臺灣,朝鮮在日本的殖民版圖中的地位跟重要性要高得多。倘若我們能夠拿下朝鮮半島,或在朝鮮半島上,對日本人的統治地位造成威脅,我們應該能將日本逼到談判桌上。臺灣乃是我國固有領土,相信日本人也很清楚這一點,隨着我國國力昌盛、武備漸強,臺灣問題必將成爲我兩國之間的最激烈矛盾衝突點。日本人若是不想得罪我民國,永遠與我民國處於敵對狀態,則勢必要考慮臺灣島跟朝鮮的取捨問題!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我民國與日本對等的基礎上。”

“不錯,倘若日本人願意退出臺灣,朝鮮半島問題上,我的態度是不妨承諾未來二十年內,我國絕不主動對朝鮮動武,承認日本對朝鮮半島的統治。”

李漢臉上隱隱可見笑容,儘管在遼東半島一線集中了數倍於日本人的軍力,又牢牢掌握海陸空優勢,但包括總參跟他本人在內,結合了當年日俄戰爭的進程,做出的最好推算也是民國需要至少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徹底將遼東半島收復。然而如今,民國的軍隊長驅直入,卻只用去了三週多一點的時間,就將遼東拿下。

可別小瞧了這其中僅僅節省下來的一、兩週的時間,在這種舉國之力的全面戰爭中,哪怕只是一天的差距,都有可能影響到一場戰爭的勝負。從目前來看,毫無疑問民國鞏固了自己出其不意的偷襲所獲得的戰略優勢地位,隨着遼東主戰場戰役的結束,民國十一個最精銳的陸軍師將在一週內被調往朝鮮半島,加上還有來自天空上的陸航力量,可以確定的是,未來的朝鮮半島必將爆發一場,舉世爲之矚目的血腥戰役。

蔣方震、蔡鍔等人面色如常,絲毫沒有任何的改變。

一晃幾年下來,如今的民國高層在李漢的訓導下已經成爲了一個利益至上的務實團體,或許整個民國如今絕大多數國民跟官員們,打心眼裡仍舊將朝鮮看成是民國的藩屬國、睦鄰友邦,然而在李漢領導下的民國當前最高決策團的眼中,朝鮮也只是一枚棋子,一枚隨時可以丟棄的棋子,前提是民國能夠從它那裡得到足夠的好處。

針對總參跟李漢的計劃,高層之間一開始的一支並非那麼統一。有相當一部分人從現實出發,明確的認識到了,僅依靠民國當前羸弱的海軍,即使收回了臺灣島,也很難在幾年後、十幾年後的日本復仇之戰,或者其他列強的入侵之戰中保住他。所以,以東北軍區的某一些高層將領在內的勢力不斷向李漢進言,希望暫緩收復臺灣的策略,重點依仗民國當前的陸軍跟陸航優勢地位,在戰爭初期打的日本一個措手不及之後,就全力收復遼東半島,並向朝鮮半島上強勢擴張。

李濟深甚至不止一次往返於奉天跟西安之間,他很清楚朝鮮半島的重要性,不止一次向李漢進言,認爲民國必須將朝鮮半島控制在手中,或重複前朝時期,在朝鮮半島扶持一個親近民國的政權,然後趁機獲得在朝鮮半島的駐兵權,並將日本驅趕下大海,以徹底斷絕了日本人的北上野望。

這種言論在國內很有市場也很現實,國人大多都很自知,至少很清楚民國的家底跟明治維新幾十年的日本還是有段距離的。所以在陸地上我們還能靠着人數跟陸軍規模的優勢戰個你死我活的,但是海洋上的差距,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追平的,便是舉國之力建設,民國海軍要追上日本現在的規模,也至少需要十五到二十年的時間,只是這段時間內日本海軍怎麼可能會停止了腳步,等待民國追趕呢!

臺灣是個大問題,當年日本通過甲午戰爭從中國割走了臺灣,這恥辱就像是一根毒刺,民國成立之後銳意圖新,一掃前朝的頹廢、沒落,數年來累經大戰先後收回了被沙俄非法吞併的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隨着民國的勢強,就連列強在國內的那些個租界,如今大多也已經進入了談判收回的程序,國民正是心氣高傲的時候,臺灣跟香港問題,民國自然不能置之不理。

只是,這仗也不好打。

好的方面說完了,蔣方震有開始提醒諸位:“我知道很多人,都盼着、念着咱民國能在朝鮮半島上,跟日本人大幹一場,話擱在這裡,我也要提醒諸位一句,可別只看到了開戰以來戰場上我們的勝利,就疏忽了我們其他方面上的問題。之前商務部發了份文件給我,自打開戰以來,日本人依仗着海軍優勢,已經基本上封鎖了我民國出口業,截止到目前爲止,僅出口損失就已經達到了九百多萬華元,倘若戰爭持續兩個月,這個數字將增加到兩千六百萬華元,若戰爭持續半年,僅出口我們就將損失逾億華元。出口被阻也應該開始影響到了國內製造業,很多嚴重依賴出口的產業,現在都已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停工,不少實業家跟商人對政府現在已經開始有些不滿的聲音了!”

他話說完,眼睛卻看了看李漢。若是擱在往常,底下有些聲音倒也沒什麼,只是今年剛巧是大選年,如果不能調節好,肯定會影響到總統的選舉,由不得他不擔心,因爲一旦戰場上出現了不利於民國的情況,國內衆多不滿李漢獨.裁統治的人,勢必要跳出來鬧事。

這些年來蔣方震也算是看清楚了,李漢說的很對,民國新建根基不穩,這個時候最需要的就是一個對外強硬、對內鎮壓一切矛盾,集中全部力量建設經濟跟大國防的強勢中樞政府。

他也擔心這個時候萬一戰場上出了問題影響到國內大選,導致李漢這個他心中最合適的領袖失去了連任的機會,那可真就是民國之不幸了。所以,不得不在這總參會議上提醒一下,免得他因爲前線戰事的勝利,便疏忽了所以。

“……前線戰事之勝利,百里以爲除了我將士用命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還是我民國自打幾年前以來便一直在準備這場戰爭。爲此,三年來,民國僅在軍事物資儲備之上的秘密軍事撥款就超過了一億。遼東半島戰爭開始之後,僅陸航所消耗之航空炸彈,便已經幾乎用盡了我軍需部於東北附近七省所儲存之總量,加上其他軍事物資之消耗,數額已是驚人。若繼續維持此等戰爭之強度,則三個月我民國辛苦數年所建之經濟必出現物價飛漲,累半年或民心有變不再支持戰事,若日本將戰事維持一年以上,則.民國必先敗……”

他的這一席話,宛若一盆冷水一般澆了下來,令屋內不少頭腦火熱的人,頓時也皺起了眉頭來。

李漢點點頭,一言不發的望向了沙盤,他知道蔣方震的話說的不錯。民國與日本之間在國力上還是有段差距的,這差距便是民國全力發展,至少還需要5-10年,一到兩個五年工業計劃之後。民國徹底消化了自歐戰之中所分享到的鉅額戰爭紅利,才能真正與日本旗鼓相當。當然,有海軍上的巨大短腳在,兩國真要全面對等,還有一段路要走。

目光突然落在了不遠處的歐洲地圖上,巨大的歐洲平原上一道道紅黑交錯的箭頭之後,他的嘴角逐漸彎出了一道弧線。

種下的果實也該到了結果的時候,歐戰就要結束了,不僅意味着民國拖欠德奧兩國近超十億華元的鉅額債務可以賴掉,大量的戰敗國技術人才也將成爲民國重新崛起的新動力。除此外,歐美列強的注意力,也該重新回到遠東了。

一個強大的民國,固然不是英法的希望,但日本強佔了德國太平洋殖民地,又吞下了荷屬東印度羣島,擁有世界第四海軍的它一旦德國海軍成爲歷史,日本必將成爲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強大海軍,英美兩個海軍新舊海軍霸主的亞洲最強對手,日子不好過的可不只有民國一個。戰爭,民國玩不起持久戰,他日本就能堅持下去了?

戰爭,要結束。長達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和平,就要到來了!

第676章 昂首走進1917年第419章 三年計劃(上)第282章 張鍾瑞與王天縱第748章 血染海疆4第261章 爭分奪秒(上)第31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下)第390章 拉薩戰役(一)第635章 中俄之戰3第681章 刀第六百三十七章第621章 日本第739章 抉擇上第429章 站隊第23章 遭遇革命新軍(下)第612章 一年(二)第五百九十四章第610章 宣誓第157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3)第638章 中俄之戰4第322章 歷史在這裡稍稍走偏第483章 遠東準盟友(上)第174章 三人同行(中)第342章 1911年的最後一天第385章 時而歡喜時而憂第581章 青島之戰(5)第25章 嚴中直第706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2第361章 餘波(上)第191章 湖北十府,五入我懷第617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2)第18章 密道與暗殺第95章 應城某處第504章 護國肇始(下)第227章 密議(下)第547章 巨頭碰面第499章 爲我魚肉第536章 以夷制夷第165章 應對第213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中)第416章 四川鹽務(一)第379章 迫在眉睫第320章 漢陽一夜第365章 分權與集權第625章 三路開戰4第293章 會第454章 安徽鉅變第450章 大戰(七)第9章 馬賊來襲(2)第437章 我們的‘普魯士’第23章 遭遇革命新軍(下)第651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2第528章 和談(二)第341章 天下第716章 不宣而戰8第387章 湖南風起第238章 谷城之戰第16章 意外收穫(上)第390章 拉薩戰役(一)第251章 接管縣城第399章 吞併甘肅(二)第54章 你聽那呼聲第250章 三路人馬第430章 人心第414章 三人遊第六百章第416章 四川鹽務(一)第470章 結束第543章 詹天佑第268章 灤州兵諫第485章 遠東準盟友(下)第72章 後手第425章 政局亂象第295章 黎宋會第444章 大戰(一)第59章 恩威並重(下)第292章 變(3)第723章 歐洲局勢第132章 革命者之歌第13章 義莊(上)第431章 刺宋案第462章 桌下3第616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1)第155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1)第590章 引敵深入第379章 迫在眉睫第115章 掃平內患(1)第165章 應對第254章 誓師奪關(下)第645章 南北第515章 京漢陷落(上)第390章 拉薩戰役(一)第477章 戰後新氣象第335章 成都戰役(一)第250章 三路人馬第7章 指點第620章 三路開戰(1)第285章 借刀殺人第672章 俄國十二月革命第284章 血戰光化第328章 四川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