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徐寧鐵路?金陵兵工廠?”

他的情報總長將一份新文件放到了辦公桌上,李漢翻開看了一眼,眉頭輕輕揚了揚,“開建徐州至南京段鐵路,修築權交給英國?馮國璋打了個好算計,一條鐵路換了個兵工廠,英國援助一批機械升級金陵兵工廠,還有兩百五十萬英鎊的貸款扶持,好傢伙這換算成咱們華元,差不多2800萬元了!”

情報意料之外的沒能引起大總統的重視,他的情報總長李東來有些疑惑,“先生,我們要不要敲打江蘇一下?”

“不用!”

搖頭將輕放在桌子上,他點了點文件上的時間,“英人承諾的貸款要年底後才能到,現在歐洲局勢這麼亂,年底英國國內能不能擠出這筆錢還是個問題呢。金陵兵工廠也算是老廠了,它雖然能生產老毛瑟跟曼麗夏,但一個月百八十杆的產量,漢陽兵工廠的一個分工廠產量都要超它幾倍,南京我們早晚要收復,英國人願意幫助我們更新金陵兵工廠的設備最好!這馮國璋還真是謹慎,我原以爲會有些什麼秘密協議,好他的謹慎倒是保住了他的性命,讓他再蹦躂一段時間吧!”

這份調查局好不容易弄到的情報,他真的不是很在意,爲什麼很簡單,一戰馬上就要打起了,英國人哪裡還有錢去扶持馮國璋。天曉得一戰開始後,英國人爲了弄到軍費到處挪錢,變賣海外跟美國資產是主要手段,其中也不乏一些惡劣手段,比如故意拖欠其他國家在英國修建的軍艦,甚至拒絕全額退款不給補償款。歷史上,土耳其加入協約國陣營多少便是因爲英國拒絕交割土耳其在英國修建的軍艦,並且沒能全額退款。爲了區區幾百萬英鎊,傲慢的英國人將土耳其推進了協約國的陣營中(當然,也跟德國同意向土耳其提供一億法郎貸款有關),後來的‘達達尼爾戰役’,土耳其狠狠給了英國人一記巴掌,數十萬人的死傷跟六艘戰列艦的損失,令英國人爲自己的傲慢付出了數億英鎊的高昂代價。

英國人的自私跟小氣李漢曾經領教過多次了,他有九成的把握,一旦開戰後,英國人肯定會拒絕向馮國璋提供貸款,甚至到時候還有多少機械送到馮國璋手上都還是個未知數呢。

調查局最近一直都在時刻關注歐洲,不過他的情報官卻不如他一樣知曉未來,對於歐洲終有一戰他十分確定,但是對於這一戰何時纔會到來,他實際上也跟歐洲各國一樣,都是十分謹慎的。儘管歐洲各國國內不乏軍事評論家跟政客‘歐戰將在一年內到來’的言論見報,然而大多數的百姓跟國家都是不相信歐洲真會立刻便打起來的。因爲大家都清楚,隨着科技的發展,現在再開戰損失可就遠在當年法國大革命之後的歐洲混亂之上了,因此各國國內不乏約束戰爭的勢力存在,而且影響力比之好戰派暫時還能佔到上風。

見大總統對江蘇表現的並不重視,他張了張嘴,最後還是把話嚥了下去。

“對了,東來啊,南方其他幾位最近的表現怎麼樣?”

李漢不是沒看到他的情報總長什麼表情,只是一來他無法解釋清楚一戰的事情,二來,政府最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整編各地軍隊跟向華北、跟察哈爾、熱河等地囤積運輸軍事物資上。暫時在南方他以維穩爲主,敲打歸敲打,但不能真的開打。種種跡象都表明了日本人對現任中國、政府很是不滿,一旦歐戰打響,很有可能沒了顧忌的日本將出手教訓一番中國,不論是武力威脅還是直接開戰,他這位大總統都必須強硬還擊,否則未來歐戰持續的幾年,他都要面臨日本政府的不斷威壓跟訛詐了。

藉機轉移了話題,馮國璋是北洋老人了,他在仕途上表現的十分謹慎,這態度令他沒有必勝的把握,絕不敢公然以卵擊石同中央對抗,這也是李漢暫緩對付江蘇的另一個原因所在。

“蔡鍔沒有食言,已經派遣謝汝翼回到雲南勸說唐繼堯,不過暫時效果並不明顯,根據調查局傳回來的情報,唐似乎對謝的回來十分不滿,已經幾次拒絕接見,並在其住處增加了守衛”

“軟禁嗎?”他擡起了頭,“雲南易守難攻,如果可以中央不會在短時間內主動派兵進入雲南。跟李鴻祥、韓建鐸、顧品珍三人加強聯繫,我們策反了劉顯世之後,唐繼堯不是開始加強對雲南軍政的控制,正在清掃軍中其他派系嗎?我不要一個混亂的雲南,但也不需要一個唐繼堯的雲南!”

“是,貴州方面,滇軍跟黔軍在過去一月曾在滇黔交接交火數次,其中黔軍輸多贏少,已經失去了滇黔邊境十數縣城的控制。廣西陸榮廷最近倒是老實,不過廢除地方發行貨幣的權力對他打擊很大,我去財政部詢問了一下,僅去年陸榮廷便在廣西發行了高達七千萬元劣幣,漁利高達千萬。我擔心他會狗急跳牆有所行動!廣東龍濟光剛在兩日前鎮壓了廣州城中守軍起義,他在廣東十分不得人心,而且國民黨最近也不安份,市面上已經在傳對大總統不利的聲音。是我的失誤,陳炯明跟胡漢民六日前秘密前往福建,調查局直到昨天才察覺不對發現了兩人對外宣佈的感染風寒乃是藉口,懷疑國民黨最近可能對廣東會有所行動!”

總統眉頭輕皺,“劉顯世那邊不要輕易許諾,維持他對滇軍的弱勢適當扶持。陸榮廷那邊你加強情報收集,我會隨後讓湖南那邊盯緊點。至於廣東”

他沉吟了一陣,“龍濟光暫時不能倒,些許罵名不要在意,廣東並不是我們的國會大選主陣地。國民黨跟福建要加強盯梢,孫黃最近已經向我請辭,汪兆銘也早一步藉口張羅國會大選離開了,調查局的情報跟我們的猜想不謀而合,我也懷疑國民黨可能要對廣東動手。叫你的人注意點,隱晦些把國民黨的動作遞給龍濟光吧。隨後我會通知江西跟浙江那邊做下準備。對了,上次再查的黑龍會有下文了嗎?”

黑龍會在五月初被調查局查到幾個高層抵達福建,隨後一個月內陸續有情報傳回來,但是盡是些沒什麼價值的消息,反而爲了刺探消息,暴露了幾個調查局打進福建軍政府的情報人員,損失了幾人。

“是東來的疏忽,自從上一次暗殺頭山滿失敗後,黑龍會對我們的警惕已經很重,最近更顯示有日本軍方的情報好手參與,我們損失了不少人。”

“加強情報收集吧,不過沒消息傳出未嘗不是好消息。孫黃二人我多次接觸,並不是那種私心很重的政客或者不智的賣國者,不過國民黨這個政黨內有太多的投機者,對它我不放心。我打算讓孫黃二人回去,暫時福建不能打也不好打,有他二人在,陳其美幾個野心家會收斂一些。不過不能只靠別人,調查局要密切注意,再調幾個好手過去,黑龍會上了黑名單的幾人,儘可能的都留下來吧!”

“是!”

李東來過來,並不只是爲了向他報告這些事情,他還有一些有關海外的情報需要向其報告。

採購!

大肆的採購,調查局在年初便接到命令,大量的套現調查局在海外的資產,將之換成白銀、黃金等貴重金屬,槍械、火炮等軍械,甚至糧食、書籍資料以及國外技術人員、大學教授等。數以百萬計的海外資產被命令儘可能的出售並轉換成實物運回國內,沒有原因也沒有理由。李漢唯一要求調查局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注意安全。這高達近億美元的採購被分散到了歐美各國,其中美國吃掉了一個大頭,爲此最近幾月道瓊斯指數還引起上升了十個點之多,美國經濟爲此出現了一波虛假繁榮。

之所以如此還是因爲調查局通過在海外的數百家皮包公司,進行了三宗大宗交易。第一大宗交易,通過南美跟澳洲的十幾家公司,同美國西部數十農場主集團,購買了近百萬噸小麥、大豆跟玉米現貨。鑑於一戰爆發在即,購買糧食自然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中國國內的糧食產量雖高但由於人口衆多,人均擁有量並不多。地廣人稀又氣候適宜的美國自上個世紀中下旬便已經坐穩了世界最大糧食輸出國,其土地密集型優勢顯而易見。糧食作爲消耗性物品,這幾年美國又都是連續的豐收年,大量的農產品高收成跟美國經濟前幾年的持續低落,令美國國內的糧食價格遠遠低於世界各國。糧價傷民的同時,美國政府爲之付出了一筆不小的農業扶持費用,同時美國也成爲了世界上最讓人眼紅的國家一個很殘酷的現實,當亞洲、非洲甚至南美洲一些國家的百姓連粗糧都吃不起的時候,這個國家的農牧民們正因爲糧價的低糜,寧可將玉米、小麥等拿去喂牲畜。大量的糧食找到了賣主,美國各界爲之欣喜,農民的收入上去帶動的消費跟機械的銷售,最終受惠的是美國各界。

糧食只是調查局在海外開始的大行動之一,第二宗大動作則是一個個工廠的採購,調查局在美國東西部購下了數個拖拉機廠跟發動機、摩托車工廠,整個生產線加爲數不下數千的技術工人在各種誘惑下點頭同意了前往未知的彼岸去淘金,雖然他們認爲將要達到的地方是歐洲或者澳洲,而實際目的地卻是遙遠的亞洲遠東。

第三宗買賣,也是最令李漢滿意的一樁,這也是今天他的情報官過來向他詳細彙報的另一個原因---軍火!

1886年法國率先採用了使用無煙藥槍彈的M1886勒伯爾步槍,歐洲國家羣起效仿,沙俄也決定設計一種類似的新型連發步槍,來代替老式伯丹單發步槍。而"水連珠"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它的正式名稱是1891型莫辛-納甘步槍。雖然新槍已經定型,但俄國兵工廠卻沒有足夠能力立即投入生產,因此首批產品是次年由法國夏特洛爾國營武器工廠製造的,在本國投產則已是1894年。由於沙俄工業基礎薄弱,到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爲止,尚沒有足夠新槍來全面替換伯丹步槍,因而當時兩種武器仍在混合裝備。1911年以來,歐洲持續不斷的衝突加劇了俄國國內軍方的不滿,俄國陸軍已經擴增到144萬左右,但是過半的軍隊甚至還在使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武器,只有部署歐洲跟遠東的軍隊,才能享受老式伯丹單發步槍配備部分莫新納甘步槍。在這種情況下,12年底俄國向美國的雷明頓和威斯汀豪斯兩家公司提供了相關技術,希望由兩廠代爲生產一批軍械。這批軍械總價共涉及萬美元,共計24萬杆莫新納甘步槍。

日俄戰爭之後,爲了這一場戰爭支付了高達四十億金盧布鉅額損失的俄國國內財政立刻陷入了十分糟糕的境況。爲了給俄國人找些麻煩,這些年來不但日本跟德國人在背後扶持跟資助俄國國內的革命黨,最近兩年調查局也加入了背後扶持的行列中,調查局歐洲分部已經跟俄國國內的幾位有着廣泛影響力的革命黨建立了聯繫,爲此還在過去一年間向其提供了200杆全新的莫新納甘步槍跟6萬英鎊的捐款。更加劇了俄國國內的動盪。結果雷明頓和威斯汀豪斯兩家公司在向俄國移交了兩萬杆莫新納甘步槍之後,俄國國內以槍械出現部分質量問題,要求暫緩一段時間支付餘款,結果美國人回頭追查了兩個月也沒發現問題,等到發現給沒錢的俄國人耍了之後,俄國人又再次支付了一萬杆步槍的餘款,卻對支付剩下的武器沒了下文。

如果這件事情沒有李漢插手,那麼事情將會在隨後的一戰開戰後發生一定的轉變,即一戰開戰後俄軍仍苦於步槍短缺,派往前線的步兵師只有一半按標準配齊了武器,被迫再次向美國採購軍械,隨後不但好言相勸,甚至將向兩大公司的採購莫新納甘步槍數額增加到155萬杆。只可惜最終兩大公司也不過向俄國又提供了五萬杆,便被沒錢的俄國佬一直拖到了十月革命,然後蘇聯政府拒絕支付餘款。最終才由美國政府爽快的掏了腰包,將這高達上百萬杆的軍械買了下來,提供給遠東的白俄軍隊,其餘的改爲向民間銷售。

李漢有幸知道這個趣聞,所以在今年四月爆發了雷明頓公司狀告俄國軍方違約的消息傳來後,便示意調查局接觸兩大公司,最終他得償所願,拿下了俄國人付不起錢的尾額,將近二十多萬嶄新的美國造莫新納甘步槍通過各種渠道被運出了美國,其中最快的一筆將在六月下旬抵達中國。隨船一起抵達的還有60門美國產重炮,彌補了國防軍幾次擴軍導致的如今九個新編師不得不使用舊式武器訓練的窘況。

第113章 內憂外患(1)第399章 吞併甘肅(二)第17章 意外收穫(下)第294章 變局第111章 杜家齷齪(2)第178章 全雲南第224章 抵達第63章 武昌城內戰事結束第六百三十二章第456章 走向談判?第477章 戰後新氣象第392章 拉薩戰役(完)第174章 三人同行(中)第178章 全雲南第246章 縣城第39章 控制工程八營(上)第189章 青太?情才?第360章 湖北變(下)第37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4)第385章 時而歡喜時而憂第274章 武勝關大捷第153章 惡戰一家嶺(5)第527章 和談(一)第254章 誓師奪關(下)第542章 過渡內閣(下)第528章 和談(二)第三百二十三章第270章 暗爭施南府第三百二十三章第314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中)第559章 本位與紙幣第六百七十三章第601章 日本反應第439章 出兵湖南第474章 和談第516章 京漢陷落(下)第61章 張彪逃了第121章 兵圍杜家莊(上)第343章 1912年開始的宰肥豬第711章 不宣而戰3第554章 入京第219章 孝感集合(下)第648章 反攻3第456章 走向談判?第470章 結束第483章 遠東準盟友(上)第257章 奪關(中)第116章 掃平內患(2)第351章 暗流涌動(上)第706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2第399章 吞併甘肅(二)第543章 神秘來客第458章 呼聲第500章 國外國內第708章 將戰第437章 我們的‘普魯士’第90章 應城風雲(3)第733章 新竹血戰2第37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4)第1章 貨幣金融情報科第660章 互相試探第205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301章 勸進(上)第232章 戰起(1)第263章 伏擊李純第388章 來與去第530章 始料不及第696章 原敬上位第六百一十章第221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中)第630章 攻陷庫倫2第689章 沙皇一家的命運第13章 義莊(上)第488章 整軍第232章 戰起(1)第72章 後手第705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第170章 二十三日第477章 戰後新氣象第389章 交底第184章 打草驚蛇(下)第129章 落魄的騙子(中)第433章 輸血第512章 日本第332章 就任川督(上)第388章 來與去第487章 回擊與剋制第256章 奪關(上)第706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2第540章 過渡內閣(上)第303章 荊楚新政(一)第337章 成都戰役(三)第17章 意外收穫(下)第56章 全面進攻(下)第258章 奪關(下)第104章 宋卿唱戲袁公登臺(下)第71章 兩鎮光復與衝突(下)第427章 法西斯化(上)第325章 棋局第739章 抉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