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三年計劃(下)

發展計劃之所以定位三年,是因爲留給李漢跟民國的時間並不多了。1914年歐戰開始,接着隨後的15年中,民國想要獲利的可能性都不大,因爲這一年半中,英法兩國完全可以憑藉着殖民地跟本國的工業頂住。至於資助德奧兩國,別開玩笑了,李漢打一開始就明白,想要影響到一戰自己能做的就是戰前的這段時間裡儘可能的爲德奧積累更多的資本跟底牌,而不是戰後幫襯。因爲無論是德奧聯手,還是民國都不具備打破英國海上防線的能力,甚至英國的鐵桿盟友日本堵在了民國的家門口,只要民國站錯了方向,本國貨船能不能駛出港口都是個問題呢!哪有什麼資本去支持德奧同盟。

所以,他制定的計劃專注的是13.14.15三年的發展與規劃,務必要在14年初德奧資本還能使用前儘可能的採購到足夠的機器,並在15中或年底前徹底完成他規劃中的四巨七大十一項重工業以及包括水利、鐵路、道路、電力在內的一百項中小工程,務必使五省工業總產值達到整個民國的95%以上,屆時無論是對袁世凱還是國內其他勢力,都要佔據壓倒性的優勢。

今天李漢以西部五省巡檢使的身份在西北聯合大學內會見了這樣一羣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其中既有留學海外歸來的熱血青年,也有前清時候的秀才舉人,更放棄外國的舒適生活趕回國內參加革命的華僑,甚至剛剛入學接受教育的學子也在其列,處於對這個時代混亂的政治環境的擔心,李漢很少在公共場合演講,今天也是因爲第三次接受畢啓邀請之後,他實在是推脫不掉,加上其中也有不少的人才已經可堪使用了,正值自己的三年計劃將要施行的時候,他自然是希望能夠多引薦一些人才進入軍政府共事,這才應了下來。

“諸君不遠萬里,跋涉山川,來我西部苦貧之地。我們或許出身不同,或許信仰有二,然,我與諸位心中都有一個同樣的夢,那就是祖國富強國民幸福。但是現在國家貧弱,列強橫行無忌。這個強國富民之夢到底能不能在我們手中實現。這還要看我們願不願意爲這個國家做出奉獻,甚至是犧牲。”

站在西北聯合大學新建教育學院前新搭建的講臺上,李漢明顯說得慷慨激昂,將他的筆桿子們準備好的演講稿拋到一邊完全是即興演講。雖然言辭並不華麗,但那真情露之下,在場的所有人都被這情緒所感染,或許有些人因爲口音的緣故並不能立即理解巡檢使的演講內容,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們鼓掌喝彩。

事實上今天來的人不只是西北聯合大學內的學生,還有才剛更名爲四川大學的前四川高等學堂的學生們。比起完全西化偏重理科跟實踐、應用的西北聯合大學,四川大學實力無疑稍差一些。這也難怪了,它的前身通省大學堂內尚有不少省內鴻儒之士,爲人雖然迂腐一些,但是卻對教育十分用心。加上去年西北聯合大學第二次接受軍政府的追加入股款項進行擴建的時候,通省大學堂內不少教師會同學生及川北名流共計七百餘人聯名上書軍政府,希望他能撥款。最終軍政府雖然撥了款項,但是通省大學堂改編的四川大學內文風卻太盛了一些,比起注重物理化學等教育的西北聯合大學,四川大學內只有法政、農業、外國語、工學、國學、數算等一些學科,其中單只是一個國學就佔去了近半的規模。

李漢對於程朱理學扭曲的儒家學術跟對列整齊的做古文章是在提不起半點興趣,加上四川大學雖然接受軍政府的經費,但是卻對軍政府插手十分不滿,竟然在報紙上能夠看到有該院的打入炮轟李漢‘崇洋媚外’,眼中只有西學的糠糟,看不到國學的精華,令他搖頭嘆氣懶得理會!

不過對於四川大學的學子們也來聽他演講,李漢並沒有拒絕,只是下令他的情報官盯住了不要讓有心人混進來,其餘的事件他一概不在乎。

洋洋灑灑只講了數千字,這場演講很快就結束了。隨他一同前來的軍政府工作人員快速的在演講臺附近設置了幾個招募點,招募已經完成了學業或者留學歸來的人,其餘學生很快就散了去,該幹什麼幹什麼去了!

人一散去還剩下的跟在李漢身邊的就只有那麼十幾個人,他們中的多數人都不是技術人員而是商人,慕名前來的商人,並且,其中的除了兩人是國內的實業家外,其餘十幾人都是年齡平均不過四十歲的年輕洋人。這些洋人或許在本國內混得並不算多如意,甚至可能財力也談不上多好。但是他們卻是軍政府自去年放出免稅跟允許中外合資建立企業之後吸引的第一批來自世界各國的洋人,自然吸引了不少的眼球,並且,十幾人加在一起也能湊出近一百萬英鎊的資本,雖然在國外顯得並不起眼,但是對於李漢來說卻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這些人也是臨近年根的時候才抵達的湖北,不過到了之後纔打聽到李漢已經離開了湖北往四川等治下省份巡視,預計短時間之內不能回來的消息。這才又乘上了船,跟在後面一路緊追,終於在前兩日抵達了四川成都。

等到他們抵達成都的時候,剛巧李漢雄心勃勃的第一個工業三年計劃出臺,其中僅僅四川省內就分到了一座巨型鋼鐵廠跟一座大型兵工廠的任務,除此外,鹽都自貢州還分到了興建一個化工廠,完成‘成渝鐵路’修建,建立數個水電、火力發電廠等,並且,還有他根據後世改革開放之後,共和國制定的招商引資、中外合資等鼓勵與補償條例都併入了其中。其中工業法、工商法、工會法、工人權益保護法等法規法案也都進入了後期校準,雖然比起國外各國要粗糙的多,但無疑裡面已經能夠清楚的看到李漢跟軍政府的誠意了!

這些商人之中,願意投資鐵廠和化工廠的很有那麼幾個。其中一個自稱來自瑞典的商人更是拍着胸口表示若是軍政府同意,他將從國內召集技術人員跟工程師,在四川、湖北省內選擇投資一座火電廠,並暗示投資資金將達到二十萬英鎊,摺合二百四十萬元左右。當然,大多數的來華商人看中的都是民國豐富的礦產,李漢暫時不敢確定這些人背後是不是站着什麼勢力,只是一聽到其中七八人開口就是希望軍政府放寬外商進入礦產、礦井開掘的門檻之後,他心中隱隱的感覺到了,這些人似乎也不像下面報上來的那麼簡單。尤其是其中一位自稱是來自丹麥的商人提到他早年來華隨探險隊往川南尋找黑白熊(熊貓)時,在會理、鹽邊地區發現一些地方可能存在地下礦產,希望他能夠購買當地的土地開鑿礦產時,他的心中已經確定了,這些個洋人恐怕並不像看上去那麼簡單了!

這個年代,直到李漢統治前這個世界攀枝花三個字都是不存在的。幾個月前他才藉口防備滇軍北上,新將會理、鹽邊等地化爲攀枝花州屬川南道。然而,所有人都以爲他真是爲了抵禦滇軍侵略邊境,而不知道他打得什麼主意。攀枝花州如今駐有一個步兵團會炮營一個,打得卻是“防守省境”的名號,實際上他們還有個秘密任務,那就是爲後續幾年後甚至十幾年後可能纔將開始的攀枝花鐵礦的勘探掃清障礙。

現在想開發攀枝花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當地交通不便,要想將礦石或鋼鐵運出來,必須修建一條鐵路。而當地的地形又高低起伏典型的山地地勢。在這種的方修建鐵路其難度可想而知。交通還只是問題的一面,另一個重的問題是攀枝花的鐵礦石,當地的鐵礦雖然品位較高,但卻是多金共生礦,業界稱之爲“磁鐵礦”,這是一種最難煉製的鐵礦石,就如同如今已經陷入了困境之中的鄖陽鋼鐵一樣,當地也是磁鐵礦,煉製成本極高且技術要求也不低。在後世爲了找到煉製這種礦石的廉價方法,共和國的技術人員摸索了許多年才找到合適的工藝,考慮到這個時代的技術侷限性,除非現在軍政府正在跟德國人談判的技術援助獲得成功,不然不僅僅只是攀枝花不能開發,甚至連早在規劃中的鄖陽鋼鐵也要陷入困境!

“看來回過頭去要讓下面好好的查一查,這些個洋人似乎也跟當年第一批衝進共和國改革大潮中的集團軍一樣,背地裡打了不少的主意!”

李漢心中暗暗警惕,事實上,攀枝花當地的礦藏並不難尋,雖然位於深山老林之中,但是隻要找準了地方,一走過去可能一座山都是品味不低的鐵礦山,而且附近還有伴生的大型煤礦,若他真對洋人開放了市場,在當地投建冶金、鋼鐵等,附近豐富的煤礦資源將爲工廠提供了廉價的原料。在這一點上,漢陽鋼鐵完敗,就連重慶鋼鐵也只是稍微佔了交通的優勢罷了!

李漢是個謹慎的人,雖然很想借助他們的手將更多的資本不再以貸款的形勢引進治下,但是一日沒弄清楚幾人的背景,他心裡面也有些焦躁不安,這一天雖然與一衆洋人交談了許久,但是最終除了跟那位要在重慶建立發電廠的洋人達成初步協議外,其餘幾人他的回答都是十分模棱兩可。

李漢控制的五省地區雖然封禁了泰晤士報進入銷售,但是李漢自己卻每天都要看從上海發回來的最新泰晤士報。

陽光通過窗戶射進屋內,光線已有些刺眼。

李漢端起一杯熱茶站起身,將窗簾拉了拉,看了看正在院子裡巡邏的一隊的警衛,然後不緊不慢的坐了回去,掀開茶蓋喝了口茶,重新看起了一早送過來的前天的泰晤士報。

這一期的泰晤士報上出現了三個話題突然吸引住了他。1月6日,巴爾幹同盟會議因意見不合而陷入破裂。

巴爾幹戰爭是他一直都在盯着的國際新聞,自然知道巴爾幹同盟解散只是早晚的事情。建立於1911年意土戰爭的巴爾幹同盟本就是列強爲了借他們之手削弱西亞巨人奧斯曼帝國的工具罷了。然而隨着戰爭的逐漸結束,去年11月28日,阿爾巴尼亞宣佈獨立。盟軍爾後的軍事勝利不符合列強利益,俄國在支持巴爾幹國家的同時,又擔心保軍進抵伊斯坦布爾對自己解決黑海海峽問題不利。德國和奧匈帝國則認爲塞爾維亞和希臘是站在協約國一方的,因此不希望它們強大,而卻把土耳其看作是自己未來的盟邦,因此竭力防止土耳其的覆滅。在列強的壓力下,去年12月,土耳其與保加利亞、塞爾維亞簽訂停戰協定。隨後的戰場由軍事轉向了政治上,交戰各國大使在倫敦就和約條件開始另一場戰爭。倫敦乃是泰晤士報的勢力範圍,瓜分戰敗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吐出來領土的相關協定纔剛出臺,條件極其苛刻,幾乎斬斷了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的全部土地。不僅李漢認爲奧斯曼帝國不可能接受這麼苛刻的條件,泰晤士報方面也認爲奧斯曼帝國接受不了這個協議。所以,雖然戰爭纔剛結束,可以肯定的是新的巴爾幹戰爭又要打起來了。

李漢心情愉快的敲打着桌面,巴爾幹繼續亂下去雖然不符合列強的利益,但是無疑卻能夠吸引各國的注意力,爲他爭取更多的發展機會。只是當讀到交戰諸國先後共動用了近一百五十萬軍隊,火炮三千門,海軍交火戰列艦五艘、巡洋艦四艘、驅逐艦炮艦等約三十艘時,他的心情又低沉了下去。從這一場巴爾幹戰爭就能夠看到了,連只勉強屬於世界第三等級的巴爾幹地區的國家出動的軍隊數量跟質量都在民國之上,毫無疑問,現在的民國被列強劃入第三等國家之中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再不發展,恐怕真連幾個巴爾幹小國都不如了,更別提西亞病夫土耳其了!

放下茶杯,如果李漢沒有記錯,土耳其政變應該快開始了,換言之另外一位亞洲巨人領袖凱末爾就要登上世界舞臺了!

“三年計劃必須加快速度,是不是再放低一些門檻,多拉動一些國外資本進入呢?”

心中緊迫感又重了幾分,他將報紙翻到了下一頁。

“譁!”

這是!

眼睛一凸,李漢的臉色立刻陰沉了起來。

1月8日,外逃印度的達.賴十三世於印度宣佈西藏.獨立,同時臨近的尼泊爾、印度等國迅速承認其西藏佛國大攝政的地位,英國駐印度總督更是於報紙上宣稱其因民國國內刁民叛變受到脅迫不得不暫離西藏。並‘勸告’北京儘快還政於他。

尼泊爾!

看到這三個字李漢冷哼了一口,區區一個彈丸小國也敢跟在英國人背後找他的不自在。達.賴已經被他驅趕逃離了西藏,若不是九世班禪是個廢物,給他權力他都不敢接,現在他的頂上人頭早就送到他的桌子上了,李漢頂住了來自國內跟西藏省內的壓力,強制在當地推行改土歸流跟廢除奴隸制,支持達賴的勢力已經被他血洗了九成九,近兩萬精銳軍隊常駐西藏,那些不安分的喇嘛稍微敢有動靜便只有寺毀僧散的下場。總結後世數十年的失敗經驗,李漢知道在西藏問題上最好的手段就是拉攏底層藏民,全滅上層勢力。若是九世班禪現在表現的十分老實,他的勢力李漢也已經下令敲打過了。面對着軍政府懸賞金額已經高達五十萬的達.賴,現在手下還有多少人不對他的腦袋感興趣李漢不知道,但是知道他肯定沒有那個膽量再進西藏一次了!

如今隨着生產兵團開始組建,李漢已經從湖北、四川聚集了四萬三千漢人,隨後他們將作爲第一批人開赴西藏,李漢沒有那個耐心把西藏問題留到幾十年、上百年後再解決了,他知道現在當地的藏民多數都因爲他對寺廟跟喇嘛的強硬態度而不滿,但是隻要他的軍隊還在當地,他們就不敢有意見。趁着這段時間,移民十萬不夠就百萬,百萬不夠就五百萬,李漢不信了自己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後把你藏族都給融進漢族之中去了,看你還能鬧出來。

“不過英國人鬧出了這件事情,我若不給點反應似乎有些不太好!”

往下翻翻,看到一張袁世凱同六國公使站在一起微笑合照的照片,已經嗅到了似乎老袁在某些問題上跟英國人妥協的他下定了決心不能在西藏問題上妥協。

快速的從抽屜裡拿出幾張稿紙,提起鋼筆李漢快速的在稿紙上批示兩段字。

“下令驅逐尼泊爾駐西藏官員!”

“將達.賴人頭懸賞金額提至百萬,同時組建精英小隊往印度暗殺達.賴!”

第518章 刺袁(中)第242章 局變(2)第671章 拖第182章 打草驚蛇(上)第180章 工作餐第596章 反攻第657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9第六百一十三章第183章 打草驚蛇(中)第521章 愚人節玩笑?第147章 買賣(上)第458章 呼聲第三百令七章 實業第68章 佈局第481章 打陸唬龍(中)第412章 利益交換第666章 今日天晴第221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中)第471章 現代管理跟一三式步槍第98章 鹽業(3)第577章 青島之戰(1)第623章 三路開戰2第123章 兵圍杜家莊(下)第717章 不宣而戰9第65章 黃明堂第745章 血染海疆1第430章 人心第205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423章 亂第639章 中俄之戰5第578章 青島之戰(2)第400章 吞併甘肅(三)第251章 接管縣城第721章 決定國運的一戰第22章 遭遇革命新軍(中)第四百七十五章第176章 新軍服第123章 兵圍杜家莊(下)第365章 分權與集權第2章 這裡是哪?第710章 不宣而戰2第582章 國土雖衆,但無一寸多餘第686章 借刀第147章 買賣(上)第325章 棋局第130章 落魄的騙子(下)第79章 發兵漢川第1章 貨幣金融情報科第659章 應付第165章 應對第71章 兩鎮光復與衝突(下)第664章 面見第160章 馬榮成疾走拿荊門第730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第537章 宣言第51章 惡戰督署(下)第252章 圖謀武勝關第88章 應城風雲(1)第369章 升官與報復第71章 兩鎮光復與衝突(下)第620章 三路開戰(1)第263章 伏擊李純第159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5)第345章 資本積累與將往重慶第524章 走向和談(下)第723章 歐洲局勢第310章 鄂西之變第583章 青島之戰(6)第599章 毒氣第238章 谷城之戰第255章 小戰第624章 三路開戰(3)第379章 迫在眉睫第659章 應付第407章 溥偉之死(下)第603章 壓倒性勝利第447章 大戰(四)第439章 出兵湖南第725章 偷襲戰果(2)第688章 行動第369章 升官與報復第124章 杜家妥協第270章 暗爭施南府第612章 一年(二)第541章 過渡內閣(中)第382章 平藏與談判第685章 軍事會議(下)第732章 新竹血戰1第280章 內閣總理大臣第543章 神秘來客第174章 三人同行(中)第341章 天下第34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1)第55章 全面進攻(上)第347章 談判(上)第207章 給我兩個月的時間第22章 遭遇革命新軍(中)第273章 喜訊!捷報(下)第368章 貨幣與軍校第365章 分權與集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