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發生了什麼?
比賽是纔剛開始啊!怎麼中國隊就完成進球了?威爾士的球門就被攻破了?
很多解說員都沒反應過來,他們中大部分還在介紹雙方首發球員,並且對威爾士陣容大加讚揚,認爲威爾士取勝不是問題。
下一刻,他們就被狠狠閃了一巴掌!
威爾士被進球了!
比賽纔剛開始兩分鐘啊!
威爾士球迷就更不能接受了,他們想了半天,才找了個撇腳的原因,“比賽場什麼都有可能發生,弱隊先進球也很正常,而且王秋明是非常出色的球員,他剛好踢出了好球,自然就把球踢進了。”
可無論怎麼去想,也無法改變中國隊進球的事實。
威爾士的實力確實很不錯,這一點任何人都清楚,萬勝也不例外,在整體陣容上,中國隊和威爾士相比還是要差一些,對比頂尖球星來說,威爾士也有貝爾,比王秋明差也差不了多少,兩支球隊的總體實力,肯定是威爾士要強一些。
但正式比賽不是看實力、陣容,球隊的發揮以及戰術佈置也非常關鍵,發揮上來說,兩支球隊都是鬥志昂揚,在世界盃的實力,沒有球隊會犯巨大的錯誤,尤其到了十六強階段,威爾士也不可能小看對手。
所以問題就出在戰術佈置上。
或許是中國隊在小組賽,給其他球隊留下的印象太深,威爾士堅定中國隊會耐心去防守,而萬勝則反其道而行之,比賽一開始,他就讓球隊站在大舉攻勢,就是希望球隊能快速領先比分。
領先之後呢?
肯定是回到穩固防守,以比分優勢來打防守反擊。
這樣的戰術構想,能成功就要寄希望於開場取得進球了,若是沒能快速取得進球,萬勝也有準備,比賽一過十分鐘,他交代球隊就要回撤防守,如果被對方進球也一樣,一切都要到下半場在決定。
比賽形式不確定,戰術自然也不固定。
這就是萬勝制定戰術的策略,不確定一種戰術,根據比賽情況來選擇,好在比賽對中國隊很有利,才兩分鐘中國隊就取得進球。
當看到足球飛入威爾士球門,萬勝都有些驚奇,主要是驚喜來的太快,他都有些慌張不知道怎麼應對了。
兩分鐘?
現在要回撤防守早了點吧?
可戰術就是這麼制定的,場上球員都知道該怎麼打,貿然去調整也許就會起到反作用。
萬勝也只是在場邊看着,並沒有去做出指揮。
於是比賽重新開始之後,當威爾士認爲中國隊還在繼續進攻的時候,他們就發現對手陣型壓的很靠後,一副死守球門的架勢。
這……
威爾士球員都不知道該怎麼踢了,這個對手顯然不安套路出牌。
此時最鬱悶的人就是威爾士主教練科爾曼,他賽前信誓旦旦的表現,一定會比中國隊踢的強硬,結果到現在強硬沒顯出來,威爾士提前落後了,然後當威爾士要發動進攻的時候,就發現他們面對的是銅牆鐵壁。
中國隊還能兼顧防守和進攻?
當然不可能。
科爾曼很快發現,中國隊根本沒有再發動大舉進攻的意思,剛纔那波得到進球的進攻,似乎是一次突然的偷襲,而不是具體的戰術。
他只能這麼理解。
威爾士球員也是這麼理解的,有能讀懂比賽的球員,也不會想到,中國隊會在賽前就想到“提前進球”,只一個上半場,不可能使用兩種戰術吧?
“要小心他們再偷襲!”
不少球員傳遞了同樣的意思,於是威爾士後場壓的一直不靠前,隨時防止中國隊再次‘偷襲’。
比賽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後,他們發現中國隊就連正面推進,都不派出幾個球員上前,尋找機會幾乎只依靠快速反擊。
於是當威爾士進攻的時候,他們的後場跟上也不是,不跟上也不是,每一次攻勢都打的有些虎頭蛇尾,前後脫節很嚴重,就造成了頻頻的失誤,中國隊抓住機會,打出了幾波威脅反攻。
比賽到了第三十分鐘,這一時間節點很關鍵,雙方都已經進入了狀態,比賽到了最激烈的時候。
電視臺解說員對過去的比賽,進行了一番總結,“在過去的30分鐘時間,威爾士有107次傳球,4次射門,射正一次,控球率達到了百分之61,中國隊控球率只有百分之39,但射門有6次,射中4次,進球1個。”
“從數據上來看,中國隊在控球率上處在下風,但他們的進攻效率要高的多!”
“比賽之前,很多人認爲威爾士實力更強,優勢更大,但現在看來,他們的優勢只在控球上,效率就要差很多了,或許因爲中國隊在防守上投入的精力更多,控球率很低,但他們的效率要高的多!”
就連威爾士主教練科爾曼也開始爲自己的球門擔心了,比賽大局掌握了威爾士手裡,大部分時間足球也在威爾士控制下,可面對中國隊的密集防守,他們所能拿出的辦法不多,他希望貝爾個人能衝擊中國隊防線,可事實證明,人數堆積對球星的防守也很有效,貝爾幾次拿球都沒能找到機會,還被搶斷了兩次,而中國隊總是趁機尋求反擊,光是一個王秋明就給威爾士球門帶來巨大威脅。
“必須守住王秋明這個點!”
科爾曼發現了一些東西。
中國隊的進攻非常依靠王秋明,大部分反擊也是依靠王秋明的點發起的,他們的其他球員,相比實力就要差了許多,站位也很靠後,根本沒什麼機會。
“注意王秋明。”科爾曼叫來場上球員,進行了一番叮囑,“其他人不要在意,我們要加強攻勢。”
這種打法就是死守對方核心球員,適當放棄對其他人的封鎖,然後專心發起攻勢。
有了科爾曼的指揮,威爾士放開了手腳,表現變得好了許多,接下來十分鐘,他們兩次威脅中國隊球門,而在防守上,王秋明也遇到了麻煩,他身邊總是有兩個對方球員跟着,就算他回到後場,對方球員也會非常針對,根本不給他拿球的機會。
萬勝看到了王秋明的情況,但上半場快要結束了,再做調整已經來不及,一切只能等到下半場了。
於是他開始認真注意防守。
想要取勝勝利,防守好纔是關鍵,如果讓威爾士扳平比分,那麼下半場就沒了優勢,到時候想取勝就不那麼容易了。
好在中國隊頂住了壓力,最終把時間拖到了上半場結束。
當主裁判示意上半場結束的時候,很多中國隊球員都長呼了一口氣,連續防守半場的感覺可不怎麼好,尤其到後面,威爾士攻勢很猛,他們似乎隨時都可能丟球。
比威爾士好的地方在於,中國隊是領先的一方。
在比賽中,中國隊感覺壓力很大,可上半場一結束,他們就要比威爾士輕鬆許多。
很快球員都進入更衣室休息。
萬勝先一步回來的,他看着一個個球員走進來,臉上的表現非常嚴肅,雖然球隊是領先的一方,但後面的比賽也非常艱難,當對方限制住了王秋明後,球隊反攻成了問題,也導致防守壓力變大許多。
下半場繼續這樣肯定不行。
萬勝可沒信心球隊能防住一整場,威爾士不缺配合,也不缺球星,同樣,他們在比賽裡也很強硬,面對這樣的球隊,球隊肯定不能單一的去防守。
要打出來!
其實比賽進行到後面的時候,萬勝就已經有了打算,對方防住王秋明,其實也是好機會,因爲他從來都沒想過,完全靠王秋明去爭取勝利。
王秋明是一張王牌,可不是什麼時候都有效的,現在就是讓其他人發揮的時候了。
等所有球員回到更衣室後,萬勝開始說起了下半場的打法,所有人都在認真的聽。
萬勝所說的打法,就是和威爾士去爭搶中場的主動權,把對方的精力拉扯到中場,不能讓對方隨意攻入己方腹地。
那麼就要依靠中場球員了。
“杜明陽、武磊。”萬勝點出了兩個球員的名字,“你們一定要隨時注意站位,不能太靠前,也不能太靠後,以張修爲爲基準。”
這就是萬勝的策略。
想讓中超,或者說低級聯賽效力的球員,擁有超強閱讀比賽能力,是非常困難的,他們不可能快速適應,只能找一個‘基準’的球員。
論起實力而言,張修爲並不突出,但他是一個後腰,大部分時間都在中後衛前面,只要看好張修爲,三人形成三角站位,就肯定不會出現太大問題。
這一直是萬勝的戰術構想,平日訓練的時候,也不斷讓中場三人配合,但一直到現在,球隊都沒真正實踐過戰術,這一次要和威爾士爭奪中場,就必須讓中場球員發力了。
“我們不需要攻的太靠前,只是把陣型向前移,給他們一種,我們要打對攻的感覺,但還是要隨時注意防守,我們要在中場牽扯他們的精力,這樣才能把防守做好,否則光靠人數堆積,我們很難守過90分鐘。”
陣型靠前也意味着會增加攻勢,萬勝也是這麼打算的,足球比賽裡,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到現在球隊要改變策略了,否則威爾士全無顧忌的發動進攻,對球門的威脅實在太大了。
就說完戰術,球員們消化一陣子,時間就差不多了。
兩隊球員重新站在比賽場上。
隨着主裁判一聲哨響,在觀衆席球迷的加油助威聲中,下半場比賽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