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114所

“我想,有沒有這種可能。”項靜突然開口了:“這個忍者,有雙胞胎的姐妹?”

一模一樣,要說會隔空出現,那是不可能的,只可能是兩個人,兩個人,又是一模一樣,那不是雙胞胎,還是什麼?

現在,摔死了一個,還有一個不知所蹤?

項靜的這個腦洞,也夠大了,而秦觀卻鄭重地點點頭:“看來,下次活捉了對方,我們不能放過她了。”

把它關到鐵籠子裡,看看還有沒有一模一樣的同伴來救!這就是秦觀的想法,上次自己難道是婦人之仁了?

管他呢。

“好了,這件事,就到此爲止,現在,我們有新的更加重要的事。”秦觀說道:“我們去114所。”

之所以來金陵,秦觀就是要來114所的,秦觀知道想要研製漢國自己的機載雷達,就必須要依託於114所。

戰機可以分成三大塊,機體,發動機和航電,其中的航電上,機載雷達就是重點。

同時,漢國的機載雷達,經過了多年研發,但是進展卻是相當緩慢的。

按早期工業模式,機載火控雷達主要是航空體系下的6607所和下屬的7780廠的工作,這些編號很多人不熟悉,但是,說名稱就更清楚了,其中的6607是中航機載雷達所,而7780廠,在後世就是大名鼎鼎的長虹電子。

他們對戰機雷達的研製是很早的,在1964年就啓動了sl-4雷達項目,專門爲爲殲8戰鬥機研製的配套雷達項目,這是國內真正意義上的第一種獨立自主的機載火控雷達,採用單脈衝體制。

在當時的潮流下,一個簡單的單脈衝雷達,卻要求能探測三萬米高度三馬赫速度的100公里外的目標。

其實這就是專門針對米格-25的了。

那個時代,高空高速是特色,結果,這部雷達1965年就完成了樣機,1971年裝上飛機試飛,但是一直無法正常工作。

最後搞得殲8只有裝原米格21的sl-3雷達測距器,沒錯,就是最簡單的測距雷達,只能作爲白天戰鬥機使用。

所以纔會有了後來的和平典範項目,給殲八搞個鷹國的雷達來用,結果這個項目很悲催。

一個單脈衝就這麼困難了,更困難的是研製單脈衝多普勒雷達,(軍迷嘴裡,一般簡單叫它爲pd雷達)。

普通的單脈衝雷達只能上視,平視都必須在高空,而且地面還要基本爲平原,海面,必須要有多普勒體制,把地面雜波濾除,才能夠在低空使用。

鷹國在70年代開始就已經大規模普及pd雷達。pd雷達在空中可以完全無視地雜波的影響,即便在地形複雜的山區,都能從山溝裡精確的發現移動目標。

但是漢國的研製卻是艱難的,雖然從1972年起開始研製pd雷達,但長期以來,連pd雷達的基本方向都不清楚。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單脈衝雷達時代,雷達大多還是模擬電路爲主,而pd雷達,濾波利用的是快速傅里葉變換,必須是全數字雷達,可惜,漢國的雷達工作者們根本就不知道,而且在那個時代,研究的主力人員,都只熟悉模擬電路。

所以,6607研究所一直在模擬電路上折騰,連方向都找不到,可以說,整個80年代,漢國的雷達工作者都還在爲pd雷達的工作原理和算法犯愁。

80年代初一個研究所懂數字電路的人不到2%,到了90年代中期,幾乎90%的人都只在數字電路上設計工作。所以,漢國的pd雷達實際上是90年代中期纔開始起步。而在1980-1995年這段時間研究的pd雷達無一成功。

因爲殲八沒有合適的雷達,所以,還曾經被稱爲了和平鴿,一架承擔高空高速攔截任務的專業截擊機,居然只能掛載近程空空導彈,絕對是個諷刺了。

當然,在這段時間裡,有三個項目的引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第一個就是鷹國的an/apg-66v2,雖然交易沒有達成,漢國的科研人員甚至沒有接觸到實物,但是前期的技術和資料工作上,第一次清晰地完整的觀察到現代pd雷達的完整原理,性能機理,功能和硬件軟件的相互關係,組織架構,結構和關鍵性元器件以及電路基礎。

第二個就是大衛國的el/m-2032 雷達,這個雷達其實不先進,但是提供了一種在當前商用貨架產品中攢出一臺性能說得過去的雷達的思路。

第三個,就是麪條國的grifo-7/s雷達,這是一個極端輕量化的簡易pd雷達,它告訴了我們pd雷達必不可少的東西是些什麼,也告訴了我們如何小型化輕量化產品。

因爲機載雷達的發展困難,80年代末空軍打破我國原工業規劃的基本架構,向電子部所屬的第114研究所求援。

不錯,這是體制的問題,空軍的雷達研究,是6607所,而114所是律屬電子部的。

而且,114所,主要從事的是地面雷達的研製,它是當時漢國雷達方面最強的研究所,也是產品和技術實力最強的研究所,攻克pd難關從此就兩條腿走路,航空部的6607和電子部的114所。

對6607研究所,秦觀可沒有抱太大的希望,因爲那裡面的技術人員,全部都是搞模擬電路的,也只能是從114所上突破了。

畢竟,後世的雷達型號,幾乎都是在11471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這個雷達前面的114,就是研究所的代號,7是雷達口徑,1是第一次研製,後面還會變成2和3。當發展到11473的時候,就是那架猛龍上配套的機載雷達了,已經完全成熟了。

雖然這些年來,國內在機載雷達上舉步維艱,但是,秦觀的穿越,還是帶來了一定的優勢的。

當蘇-27被秦觀交換過來之後,6607所的大部分專家,都去了6601所,去那裡研究那臺重達一噸的雷達去了。

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 漢國版的F35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風雲變幻第三千一百一十二章 歷史的車輪第四百三十三章 上來啊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委屈的陳瑞第九百七十章 雞國人最着急第兩千五百零四章 巨大的石油平臺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變廢爲寶第五百五十四章 技術控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 十噸級的發動機第一千八百八十章 偷盜國家資源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 先進和落後第八百四十八章 沒有風險,只有收益第一千九十五章 藍軍就是要被虐的第一千一十六章 安裝空中加油管第八百七十五章 對方要跑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換一輛89式第七百三十五章扼殺在萌芽裡第九百三十七章 愛情的火花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 T-7裝置第兩千九百八十五章 投擲炸彈第八百二十二章 彌補大型運輸機的空白第兩千九百七十六章 禁飛區第三千五十六章 坦克部隊被打臉第三千二十七章 暴露的秘密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90式坦克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電火箭第三百五十八章 還我公道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 米格-29的改進意見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 對這裡很滿意第二百七十四章 一起去第一千七十三章 二百五不好聽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資金的問題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 複合掛架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 攔截第三百一十四章 來人護駕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 863計劃第兩千九百八十四章 行動開始第兩千一百六十章 YF120接力第一千三十三章 準備打靶第兩千九百七十四章 四個目標第三千一百六十一章 打假專家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給我們一個機會第五百零五章 有人來訪第九百六十五章 各顯身手第八百五十五章 燃料上動手腳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裝糊塗第三千二百一十五章 推銷不遺餘力第三千二百八十章 無法接受第一百五十七章 這架戰機逆天了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逃走第五百八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兩千七百五十七章 損人不利己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改變航向第二百九十二章 老爸的關係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步槍子彈的口徑問題第三千二百二十五章 改裝空中炮艇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突然撞擊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炸上來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我要當開發商第九百二十六章 文工團第二十一章 秦觀是人才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如何讓石油價格漲起來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評頭論足第三千一百三十四章 漢通快遞公司第二百一十章 大陸軍思維第七百三十章態度坦誠第五十三章 保護安全和秘密第一百六十四章 周後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可喜的進步第三千一百三十一章 以後開啓併購時代第三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事不妙第八百二十一章 砍到五成都吃虧第三千二十六章 垂直起飛第一百八十八章 線條優美第三百八十七章 準備打撈作業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隱身的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玻璃化座艙第四百九十九章 水至清則無魚第二十四章 忘記了第五十三章 保護安全和秘密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超級外掛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親密接觸第二章 坦克不合適第兩千二百一十一章 失業的風險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各方面一起忽悠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反恐精英遊戲機第一千三十八章 我們從不吹牛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開始反潛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 減少艦載機種類第三千二百四十四章 感謝祖國第三千三十八章 我要出口氣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規矩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人體雷達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 簡單粗暴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競標成功第兩千二百零一章 弱雞海軍來陪練第三千四十九章 找到了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燃燒的212第九百四十章 還有個小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