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昔日山海關(抱歉,晚了!)

與萬里之外的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

山海關城周長約4公里,與長城相連,以城爲關,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門,多種防禦建築。

越過山海關就是關外,便是遼東也是後世的東北地界,所謂的闖關東,山海關就是起點,只要通過了關口,就開始了一身的闖蕩。

關內則是一望無際,茫茫如也的中原大地,這裡是明朝遼東邊陲最後一道保障,只要通過山海關,整個富饒的中原大地盡顯眼前,更能在一天之內長驅直入兵臨大明京城。

所以山海關在明朝有着“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的稱譽。

山海關對於大明之重要,關乎於江山的存亡。

九月的山海關,已經寒風凜凜,不時颳起的冷風灌入勃領,讓人忍不住縮了縮脖子,擡頭看了看天空。

平時熱鬧的出關城門,今天異常冷清,城門口沒有任何商隊,馬隊排隊等待出關,街道上也是鮮有人跡出沒,呈現一幅凋零的景象。

也不難怪會如此場景。

整個遼東地界上能叫出名字的官員,今天不知道抽了什麼風,在遼東經略孫承宗的帶領下,齊整的到了山海關下,擺出一副迎接的樣子。

爲了安全起見,周圍的街道兩旁站滿了遼東邊軍,一個個虎目圓瞪,掃一眼就知道皆是上過沙場沾過血的將士,無形中給人一種莫大的壓力。

這種陣勢下,誰腦袋有毛病會貿然上街行走,就算是那些商賈再有錢,也不敢現在冒險出關,不查還好,要是一查被叩個裡通女真的帽子,那就真的得不償失了。

一年前的查抄八家晉商案,山海關也算是重要的緝拿地點,當時的場景,讓這些地處遼東做買賣的商號依然歷歷在目。

有些商號還是靠着查抄八家晉商案,錦衣衛將八家晉商抄家滅門,致使遼東商業產生了一大部分空缺,才讓其他商號有機會壯大起來。

到如今大明商號有走遼東的商隊都謹記一點,那就是朝廷嚴令禁止出關的軍需物資不能私帶,即使關外的女真人出再多的利潤誘惑,也只能忍着心痛搖頭拒絕。

殊不知在查抄八家晉商案後,錦衣衛在遼東的人數一點兒也沒有減少,反而有增加的跡象。

可見朝廷對出關的商隊私藏違禁物資的重視,這些商號不想爲了一時的高利潤,導致中原的家族至親被滅門。

那是掉腦袋的買賣,不能做。

對於大明的商賈來說,只有買賣做的長遠,纔是最好的。

.....

許是時間長了,這些鎮守遼東邊防的武將們,有些耐不住性子了,看了一眼站在首位的孫承宗,開始小聲聊起天來。

“你們說,這朝廷到底是咋想的?太后也真是的,沒事派狗屁的錦衣衛緹騎來遼東干什麼?就他們那些人欺負欺負大明百姓還行,跟女真人拼殺?不是瞎吹嗎?淨給咱們遼東邊防添亂,這不是給咱經略大人出難題嗎。”說完,這名武將伸出手指,扣了扣露出鼻毛的鼻孔,看了看前方依然沒有人影的路口。

另一名武將看了一眼前面的孫承宗,纔對這名說話口無遮攔的同僚說道:“閉上你那臭嘴,想給咱們經略大人惹麻煩嗎?不知道錦衣衛在遼東有很多探子嗎?”

“就那些錦衣衛?他們趕進軍營拿人?吃了熊心豹子膽了,正好藉機把錦衣衛運來的那批糧食弄過來,給咱遼東全體將士解解困。”

...

孫承宗站在前面閉幕養神,將後面的小聲議論都聽到了耳中,沒辦法,這聲音不想聽也要聽,武將再怎麼小聲議論,那聲音也比正常說話小不到那裡去。

如果真的跟文人那樣,音如細語,就真的不是武將了。

不過他也很納悶,朝廷爲什麼會派錦衣衛緹騎來遼東邊防,是出於對他的不放心,纔派這麼一隊錦衣衛緹騎來肘制與他,那樣的話,爲什麼早先要把監軍裁撤了?

或許朝廷之中又發生了什麼變故?是他不知道的。

自從擔任遼東經略開始,大明朝廷發生了幾次重大變故,他能在朝堂上得到的消息越來越少了。

讓他這個門生故吏滿天下的人,都很難提前知道朝廷決定的一些消息,只能被動的坐鎮遼東邊疆,聽令行事。

好的是,朝廷發生的幾次重大變故,讓他這個心中裝着大明江山的忠臣心生慰藉,彷彿看到了大明中興的跡象。

尤其是朝廷對陝西大旱的反應如此之快,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籌集到了用於的賑災糧食,將潛在的危險撲滅在微末之時。

對於朝廷處理陝西大旱的一些列措施,孫承宗每每想起都會點頭稱讚,獨留心中的一個疑惑,那就是這麼多的賑災糧食從哪裡來的。

多到可以從中調撥一百萬石糧食到遼東,爲此他曾藉着遼東經略的身份,去錦衣衛存放糧食的地方查看過一番,看到每一石糧食都是上好的精細糧。

這讓他很費解,朝廷何時富餘到用精細糧食賑災了?

心中有着種種疑問,孫承宗覺得朝廷變了,變得他越來越不熟悉了。

思索中,耳邊聽到有戰馬奔跑的聲音,隨即擡頭看到一騎兵疾馳而來,正是他一早向京城方向派出去的夜不收回來了。(夜不收:也就是明朝時期的探馬,哨兵的稱呼。)

看到疾馳而回的夜不收,孫承宗開口道:“到了。”

話音落下,大地如同被重重敲擊了一下,緊接着急雨般的戰鼓聲響起,聲音沉悶且井然有序,彷彿讓這些前來迎接的遼東武將置身於金戈鐵馬中。

這有節奏的聲響通過大地穿透空氣,多年軍旅,在場的遼東武將們只聽聲音,就知道這響動是大量騎兵奔襲發所出來的,而且還是一羣訓練有素的騎兵。

頓時武將們有些亂了起來,罵道。

“奶奶的,女真人的騎兵什麼時候進中原的?”

“不可能吧,女真人如果進了中原,山海關不可能不知道啊。”

“快,經略大人還在前面呢。”

......

突如其來的狀況,讓這些遼東武將一時慌了神,以爲是女真人不知道從哪個犄角旮旯跑進中原了呢。

還好的是,孫承宗見身後出現的騷亂,大聲呵斥道:“亂什麼亂?身爲遼東武將與女真人交戰應爲常態,連這是不是女真騎兵的聲音都分辨不出來嗎?”

被孫承宗這麼一說,這些武將才反應過來,仔細一聽,老臉一紅,有的脫口罵道:“奶奶個爪兒的,嚇老子一跳,咱大明什麼時候有騎兵能做到如此以假亂真了?聽聲音,就連關寧鐵騎都多有不如,........。”

這武將雖是在咒罵,不過一臉好奇出賣了他心中的羨慕。

“不對,這聲音初聽和女真人不上向下,仔細一聽,還要略高一籌,至少如果前面真的是大隊騎兵的話,這奔襲的聲音太整齊了,就像....。”這名傾耳聽聲音的武將找不到如何形容的詞語。

聽此,另外一個武將說道:“一個人,這就像是一個人在騎馬奔襲。”

“不對,是兩個人,諸位請仔細聽,這聲音在落點上,有略微的不同,其中有一個馬蹄聲,落下的快點,就像是指揮的將軍一樣,控制着後面的馬蹄落下的速度一般。”一名滿臉鬍鬚,相貌威武的大漢糾正起來。

孫承宗讚許的看了一眼剛剛說話的威武大漢,便開口阻止了手下們的爭辯:“好了,聽聲音快到了,大家都準備好吧,一會兒見到了,就知道是怎麼會是了。”

聽言,這些正在爭論馬蹄聲的遼東武將們紛紛迴歸原位,嚴陣以待,看着前方不遠處漸漸露出的兩杆大旗,此時他們對朝廷派來的錦衣衛緹騎心生好奇。

只是一吸之間,兩杆大旗下的騎兵隊伍便展露出全部陣容,正是李牧帶領下的狼騎衛,經過一天的常規奔襲,終於到達了山海關。

起先李牧在看到山海關的影子時,便意氣風發的命令狼騎衛快速奔襲,向着山海關進發。

這也是爲什麼孫承宗帶領迎接的遼東武將,在聽到聲音後,會誤認其爲女真人入關發生敵襲。

一襲紅色,如滾滾紅流般向着山海關下迎接的人羣逼近,直到其中唯一身着明黃色甲冑的李牧,在與孫承宗不遠的地方勒住了馬繮繩,才讓這紅色的洪流停了下來。

不然這些前來迎接的武將,一定會認爲這些騎兵真的會衝殺過來。

不過在看到紅色洪流停下來時,放心之餘,也震驚於這些騎兵對於控馬之術的掌握,就像他們之前討論的那樣,如同一個人在騎馬奔跑一樣,這些身披紅色甲冑的騎兵,在看到李牧停下來後,沒有任何混亂,全部在第一時間讓胯下的戰馬靜止不動,完全不像是剛纔在做快速奔襲一樣。

李牧勒住馬繮繩,看到前面迎接的隊伍,首先一位他就認出遼東經略孫承宗,面對這位在明末歷史上的忠臣,七十六歲依然抵抗女真人侵略,最終以身殉國。

對待這種歷史上至純之人,李牧不敢託大,第一時間就棄了手上的繮繩,翻身下馬,快走兩步執禮道。

“錦衣衛指揮使李牧見過孫大人了。”

李牧的熱情讓孫承宗一愣,隨即笑道:“李大人,沒想到朝廷會派錦衣衛的指揮使帶隊來遼東邊疆,實在是沒有想到啊。”

“哪裡,太后和朝廷有令,當下官的那有不聽調遣的。”李牧纔不會說,這都是他一手操辦的呢。

孫承宗笑道:“作爲臣子,定當以令行事。”

.....

在山海關下,寒暄了一會兒,孫承宗提議道:“李大人,不如移步遼東軍營再做詳談如何?”

“好,全憑孫大人做主。”李牧點頭,頗有客隨主便的意思。

不多時,李牧與孫承宗結伴進了山海關附近一處遼東軍營,當然狼騎衛也跟在身後進了軍營。

軍營校場,將臺上,李牧與孫承宗坐於中間主位,兩側是陪襯的遼東武將。

坐定下,孫承宗品了一口茶,看着下面整齊如一的狼騎衛說道:“李大人這些錦衣衛緹騎不同凡響啊,看架勢與關寧鐵騎不相上下。”

“孫大人好眼力。”李牧沒有謙虛,指着將臺下森然的狼騎衛說道:“本座麾下的狼騎衛可以說,在騎兵上放眼大明無人可以出其左右。”

“至於關寧鐵騎嗎?能夠和女真騎兵對壘也算是不錯了。”

語氣帶着一絲輕蔑,言下之意就是說關寧鐵騎比不上狼騎衛,只能和女真鐵騎相當。

誠然,正如李牧所說,歷史上關寧鐵騎能夠和女真騎兵硬抗,已經是一隻不錯的強軍了,當然這其中有一依仗不能不說,那就是關寧鐵騎手上的火器三眼鋶,這種武器全身帶刺,即可遠戰,也可近戰當狼牙棒使用,算得上當時最先進的騎兵武器了。

不過,李牧這麼說,明顯帶着挑釁的異味。

坐與主位上的孫承宗聽後倒是沒什麼,全當李牧沒有領兵經驗,朝廷來的官都喜歡目中無人,打算一笑而過。

但他旁邊的一名莽將可坐不住了。

這莽將站起身來大喝道:“什麼?這位京城來的大人,你憑什麼說,俺們遼東關寧鐵騎不如你這些銀槍蠟頭?除了甲冑鮮豔些,俺看沒什麼了不起的。”

一旁的孫承宗看到愛將如此莽撞,趕緊呵斥道:“滿桂幹什麼呢,還不給李大人賠禮,退下!”

“哦,慢着孫大人,讓他說完。”李牧一聽這莽將的名字,立馬來了興趣,端起茶杯饒有興致的看着滿桂給關寧鐵騎辯解。

“說就說。”站起來的滿桂倒也光棍,看着李牧說道:“俺滿桂不懂什麼大道理,不過有話說的好,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

李牧問道:“怎麼溜?”

滿桂對關寧鐵騎非常有信心的說道:“兩軍對壘,只要大人的狼騎衛能夠贏了,就算滿桂輸了。”

“好,本座同意,就讓狼騎衛會一會遼東第一鐵騎關寧鐵騎。”說完,李牧話鋒一轉道:“不過,本座要是贏了,你這項上人頭就歸本座了。”

“好。”滿桂問道:“那大人輸了呢?”

“本座輸了?”李牧笑了,不過還是說道:“狼騎衛要是輸了,本座上奏太后,請封你滿桂爲關寧鐵騎大統領如何?”

說完,李牧看着滿桂,這個獎勵也是他臨時想起來的,對於祖大壽,他表示不喜歡,不過狼騎衛也不可能輸,這個獎勵說與不說都一樣,純屬是一種態度。

第五百八十二章 隨夫姓第五百九十一章 喂李太真服藥第一百六十九章 玉門關內第五百八十二章 隨夫姓第一百五十一章 回長安第二百四十七章 皇宮的主人(真卡文了!)第二十二章 大唐初年的資料第二百八十五章 害蟲過境第四百九十章 這話當然是真的第四百七十三章 實情第十二章 如何回到伯來國第三百一十一章 封王儀仗 (二合一)第二百零一章 皇位繼承第四百二十章 劉玉美猜到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戰雲密佈 (發誓失敗!)第三百八十一章 奴隸,與獎勵第一百五十二章 夜幕下的溫存第一百八十一章 再一次作古(小狗就小狗,汪!汪!汪!)第三百九十五章 九州資產集團旗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大明位面的歷史改變第三百四十九章 八大倉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宿交泰殿第四百二十六章 最喜歡拆禮物了第五百三十二章 大馬士革鋼 (抱歉!)第五百五十六章 友誼公司的發展 (3/2)第五百七十章 回來了。第二百五十九章大明兵制第四百一十五章 男人的幸福第二百四十七章 皇宮的主人(真卡文了!)第四十七章 長孫無垢暈倒了(求收藏!)第三百三十四章 降低影響第一百零四章 泉州的發展2第九十七章 貨物裝船第五百四十九章 一年過去了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生繁華第四百零九章 普列米爾金剛石礦牀,三年後第二百九十二章 歷史有點偏差!(對不住各位!)第四百九十七章 滿清的衣裳第三百一十二章 重鎮,宣府鎮 (吃土了,求訂閱啊!)第六百一十一章 殘缺的功能第三百七十二章 離開本位面第五百四十四章 四胡的圍剿第二百七十八章 戰雲密佈 (發誓失敗!)第三百二十三章 上元佳節 (二合一)第四百九十一章 秦淮七豔第一百六十四章 千里走單騎2第四十六章 與李二的第一次見面(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三章 整軍出發(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三章 上元佳節 (二合一)第九十五章 生化機器人第三百八十四章 用絲襪撬動華盛頓第二百零二章 處理善後五百零三章 爲大明位面準備的東西第三百八十九章 林肯,福特劇院第三百四十六章 身體的變化第二百五十四章 遼東戰報第一百六十六章 鎮殺第三十八章 李牧府上的煙火第四百二十九章 最短時間的三次傳送第六百一十二章 關於最強大腦計劃 (抱歉)第四百六十七章 禪位給哪位皇室宗親第五百三十五章 來自大魏國的使臣第三百八十四章 用絲襪撬動華盛頓第六十二章 封地壽山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唐驚變第三百六十六章 圓明園放在哪裡第六十四章 五峰山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牧醒來第二百九十一章 朝鮮王朝是個忠心的小弟(對不住各位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牧海遠洋總部第二百八十七章 功傳九邊(二合一大章)第三百章 爺,來要一件玩物 (三百章了,撒花!)第二十八章 告別吧!(刪改)第四百章 蘇丹,喀什穆第五十一章 聖旨,爵位 (中秋快樂!)第五百零四章 家族徽章第四百六十六章 大明位面的歷史改變第六十三章 到達泉州第一百七十二章 溫馨第五章走盤珠第五百一十八章 肉林沒有酒池(抱歉,今天只有一章。)第二百三十四章 有事也。。。(爲舵主:櫻雪飄零,加更!)第三百三十七章 馴化液的作用與歸處第五百二十八章 處理羯族的方法第一百二十八章 詔書討逆(求訂閱!)第五百三十七章 整軍出征第一百零四章 泉州的發展2第三百二十六六章 回國 (抱歉,還沒修,感冒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聖旨!升職!第四百五十九章 對曉若的承諾第五百五十章 又一年過去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與五女溫存第四百四十七章 喂藥,藥效第五百八十五章 第九個服用藥劑的女人第三百零二章 見與不見(二合一)第十一章 十二地支琉璃珠第六百一十一章 殘缺的功能第四百七十四章 御兒求情第一百六十二章 錦繡山河圖第三百三十六章 馴化液的第一個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