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歷史亂了

剛到大唐泉州港,李牧就從梅兒口中聽到一個震驚的消息。

爲此李牧沒有選擇回他的壽山伯府,而是在泉州港鴻運樓選了一個獨院住了進來。

鴻運樓的獨院除了比壽山伯府小以外,其他的和壽山伯府沒有什麼區別,伺候在身側的都是府裡的家僕。

鴻運樓的廚子也是從府裡出來的,正宗傳承於張廚娘的手藝,並且每一個府裡的廚子,不管在府裡還是出來到鴻運樓中掌廚。

也或者隨行的廚子,都必須謹記府裡爵爺的胃口習慣,爲的就是以防爵爺下榻鴻賓樓,或者不在府裡的時候,廚子可以隨時準備合適的菜餚。

這一點是壽山伯府大管家梅兒嚴令要求的。

站在鴻運樓獨院的中廳裡,李牧來回的渡着腳步,眉頭緊鎖,思考着從梅兒口中得到的消息。

太震驚了。

李牧沒有想到離開大唐的半年裡,竟然發生瞭如此大的事情。

“梅兒你確定?”還是不敢相信的李牧,再一次詢問了一句,只不過再說出口以後,就感覺問的有些多餘,梅兒是不可能欺騙他的。

只是從歷史上來看,大唐太子李承乾逼宮,是要等到長孫無垢死後的第六年,因忌憚同樣深得李二寵愛,且懷有謀嫡之心的胞弟李泰,在試圖暗殺失敗後。

才與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駙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結,打算先下手爲強起兵逼宮,只不過他們低估了李二,最終導致事情提前敗露而結束。

也就是說從梅兒這裡得到的消息顯示,李承乾逼宮整整提前兩年。

而且還是在長孫無垢沒有按照歷史記載的那樣,在貞觀十年死去,現在因爲李牧的插手依然好好的活在後宮之中。

李牧想不明白,爲什麼李承乾會提前造反,這其中應該有他的因素在其中。

他改變了長孫無垢的歷史死亡軌跡,也間接的撬動了這個位面歷史的發展軌跡,忍不住來回渡步間的思考。

如果這樣來看的話,可以下一個不算準確的結論,那就是大唐位面的歷史因爲他的干預,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在加速。

李承乾提前與侯君集逼宮。

“奴婢確定,信箋是在長安的蘭兒親自寫的。”梅兒將蘭兒寫給她的那封信箋遞給了李牧。

接過梅兒手中的信箋,打開後掃了一下信箋的內容,這信中的內容不僅有着李承乾逼宮的事情。

還有李二刺死侯君集的事情,以及因爲李承乾逼宮所涉及的相關人員,都遭到了或大或小的殃及。

蘭兒在信中將整個事情說的很是詳細,幾乎與李牧查到的歷史資料相吻合,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一些細節的不符了。

看完信裡的內容,李牧定下心來,暗道:“看來歷史真的加快了腳步。”

不過這也不算是壞事,反正李牧與李承乾沒什麼交情,他倒是很願意看到李承乾上演逼宮的戲碼。

那樣一來,李治就有了當上太子的機會。

畢竟從感情來看,李牧還是很願意支持李治當上太子,並且登上大唐的皇位,雖然最後有可能出現一代女皇武則天。

那就不關他的事情了,那是李二自己家裡的事情,雖然大家都姓李,李牧也只能表示愛莫能助了。

李牧除了得到李承乾逼宮失敗,大唐將要換太子的消息以外,還得到了一個讓他更震驚的消息,那就是。

大唐四道十八州出現了大面積蝗災。

這個消息就讓李牧有些納悶了,因爲貞觀年間確實有過一場很大的蝗災,只不過這場蝗災是發生在貞觀二年。

而不是已經貞觀十四年的現在。

“梅兒你確定大唐以前沒有發生過蝗災嗎?”李牧再一次詢問身邊的梅兒。

聽到李牧如此問道,梅兒努力的回憶了一下,確認的回答道:“奴婢確認,自從大唐立朝以來,從沒有發生過如此大的蝗災。”

李牧明顯看到梅兒在提到蝗災的時候,身體有些顫抖,眼神中帶着惶恐。

明白古代人對於蝗蟲是非常畏懼的,他們認爲蝗災是上天對人類的懲罰,對皇帝的警示,爲此每每遇到蝗災或者天災的時候。

皇帝都會下罪己詔,其意就是向老天爺說,皇帝知道錯了,要懲罰就懲罰皇帝一個人,不要連累百姓。

李牧記得歷史上李二這一生就下過二十幾道罪己詔。

摟過因蝗災惶恐的梅兒,輕拍了一下後背寬慰道:“放心,只是蝗災而已。”

許是在李牧的懷裡找到了慰藉,不在惶恐的梅兒擡起小腦袋優思的說道:“可是老爺聽說鬧蝗災,就會沒有糧食還會死好多人。”

“哈哈。”聽到梅兒擔心的事情,李牧忍不住大笑的說道:“那就更不要擔心了,你家老爺這回帶來了好多的糧食,足夠應付了。”

“既然爵爺有很多糧食,不如借我衛大用一用可好?”

正要藉此機會調戲一下懷中的璧人,就聽到院外傳來衛大用爽朗的笑聲,在聽到屋外傳來的聲音,梅兒趕緊從李牧的懷裡離開。

看到梅兒離開了自己的懷抱,被打斷雅興的李牧看到剛進來的衛大用沒好氣的說道:“使君可是一州之府啊,怎會找我借糧?”

“爵爺剛回來,是有所不知啊,大唐關內遭了蝗災,四道十八州今年都將顆粒無收,聖上下了諭旨讓各州向關內調糧,以解關內蝗災之禍。”完全沉浸在籌糧思緒中的衛大用,根本沒有聽出來李牧的語氣有什麼不同。

不過就算聽到也不會在意的,今天在刺史府中得到李牧回來的消息,得知這次李牧帶回大唐好多的糧食。

這讓發愁如何爲關內籌糧的衛大用瞬間一喜,泉州是一個多山的地方,糧食的產量非常的低,只能達到自給自足。

在接到三省下發的聖旨後,衛大用就開時發愁起來,正發愁的時候就聽到了李牧回港,並帶回了好多的糧食。

聽到這個消息的衛大用就趕緊來借糧了,也沒有考慮到李牧是剛回大唐需要歇息的事情。

雖然衛大用沒有聽出李牧語氣中的意思,可站在旁邊的梅兒確聽了出來,在看到對衛大用翻白眼的李牧忍不住笑了出來。

聽到笑聲的衛大用此時才發現屋裡還有其他人,當看到是素有壽山伯府大總管之稱梅兒時,兩人也是相熟的於是隨意的說道:“梅兒也在啊。”

然後恍然大悟道:“看我,梅兒在這裡,相比爵爺已經知道大唐鬧蝗災的事情了。”

衛大用是知道的,泉州商會的商號在大唐各州都有分號,這消息有時候比刺史府還要靈通。

既然不再用自己解釋了,衛大用乾脆簡單的問道:“爵爺這糧食借給刺史府可好。”

“借可以,只是刺史府拿什麼來抵?”李牧問道。

“用海關司屬於刺史府的那部分稅收。”衛大用思考一二,也就只有海關司的稅收是可以用來抵押的了。

“可以,只不過有些糧食我需要留下種子。”原本這些糧食李牧是給倭島用的。

原來李牧打算滅絕倭島上的所有糧食,然後靠這批糧食暫時維持倭島一年的用度,然後再利用其中高產量的糧食在大唐進行種植。

再從大唐種植的糧食運到倭島,供應倭島上的糧食所需,以此來達到完全控制倭島的目的。

只是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倭島滅糧計劃只能推遲了。

第五百三十七章 整軍出征第八十六章 身體的變化(欠的那章)第四百九十一章 秦淮七豔第二百一十七章 古代女人是沒有內褲的第五十五章 朝廷小會議第四百六十七章 禪位給哪位皇室宗親第四百三十五章 你生的好兒子第五百八十六章 泉州港,遠洋貨輪第三百八十三章 等不急的德古拉第一百一十九章 兩年後(求訂閱!)第六百零七章 優化米迦爾第三百三十四章 降低影響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生繁華第五百四十二章 兩年,大驚失色的消息第一百八十七章 李牧爲自己要的職位第三百九十四章 兩款步槍第二章初到貴地第二百九十五章 供養計劃的雛形!(二合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打斷三關第四百零二章 林肯與71式步槍第一百七十九章 噗,查房第三百九十章 林肯的友誼第五百二十九章 如何發泄第六百零六章 與本位面的聯繫第二十章 賣出黃金,吊絲變身記第四百一十七章 麗娃遊艇第五百七十一章 五位夫人第二十二章 大唐初年的資料第一百零三章 泉州的發展第三百四十七章 離開第四百九十九章 離別,回本位面第一百二十八章 詔書討逆(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七章 馴化液的作用與歸處第四百九十五章 誣告,臣是有功的第四百六十八章 禪位之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煙火第二百三十六章 明星慈善夜 1第三百六十五章 圓明園 (二合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小朝會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牧醒來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日千里第六百零三章 我們是同類第四百八十一章 萬花樓(只有一更了,抱歉!)第五百章 中轉回國 (碼字去!)第五十九章 梅兒出發第六十三章 到達泉州第五百六十五章 金釵女婢,晴兒第九十章 去吃飯第二百一十四章 收尾第三百三十五章 緣去緣來第五百三十一章 千羽紋衛,生死營如何見血第五百八十九章 以來大唐兩年時間第一百八十四章 傳到皇后的浴池裡了(不用當小狗了,汪!汪!汪!咦?)第四百六十八章 禪位之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奏章第二百零一章 皇位繼承第一百六十八章 闖禍了!2第一百二十八章 詔書討逆(求訂閱!)第五百四十八章 武就是來安邦的第三百零四章 生死選擇(二合一)第三百零二章 見與不見(二合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赴約第四十八章 長孫皇后的病因(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七章 購買商品第一百零七章 繁瑣的事情。第四百零三章 M1865步槍的去向第十八章 回程,現代(求推薦!)第十四章 梅蘭竹菊第三百二十四章 放心很快,我會回來的。(二合一)第五百一十章 大唐開啓,第一次任務第一百四十八章 如何推廣第三百八十章 落腳華盛頓首府 (抱歉!)第八十五章 李牧迫切需要的商品第八十九章 雪兒的朋友們第三百六十九章 萬園之園 (下)第二百零二章 處理善後第四百一十一章 友誼公司的發展第一百六十七章 闖禍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舉世供養(二合一)第八十三章 開啓支系統(爲舵主加更!!!)第三百九十章 林肯的友誼第六十二章 封地壽山第二百一十二章 範家藏銀第二百七十七章 皇太極的察覺(好想什麼呢?)第三百八十六章 絲襪撬動女人心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清十三釵第三百八十八章 白人林肯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沒有僥倖第六百章 未知位面的武器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明二十四式》第二百七十七章 皇太極的察覺(好想什麼呢?)第一百零五章 貨物與梅兒對生化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鴻運樓中(求訂閱!)第五百七十六章 無憂女尼第四百七十章 張嫣知曉第一百九十章 早膳,權臣!第四百五十五章 搞定回家第四百四十五章 聖瑪麗醫院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年夜,事情結束(未修)第三百四十七章 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