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那就試一試(2/5)

“讓嘉穀介入環冀省貧困帶的扶貧開發?爲什麼?”在嘉穀高層會上,聽到齊政的轉述,王昱業驚呼道。

“因爲嘉穀最合適!”齊政冷靜道。

環冀省貧困帶,是環繞首都周邊的一個“C型”環狀區域,因位於燕山、太行山深山區,或分佈在高寒的壩上高原,自然條件惡劣,乾旱缺水,貧困程度較深且集中連片。

面對衆人疑惑的眼光,齊政娓娓道來。

“嘉穀已經是國內的農業龍頭,這是誰都無法否認的。但嘉穀又不僅僅是一般的龍頭企業。除了照章納稅、誠信經營等常規要求外,沒有人能忽視嘉穀履行的更全面的社會責任。”

“帶動農民種養增收,是伴隨着嘉穀成長的基本特徵。在嘉穀加快自身發展的同時,可以說兼顧了農民的利益,提高了農民的素質,培養了新型農民,讓他們得到了更多實惠和收益。”

“我們還絕對保障了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在國內的大型農業和食品企業中,嘉穀的產品安全管理體系是首屈一指的。而且,從不製假售假、不以次充好、不出現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保障消費者的健康權益,已經是我們嘉穀的一個標籤。”

“在生產中實踐生態農業也是外界對嘉穀的認識。當然,我們也確實提高了農業資源的利用效率,控制農業污染,甚至還主動治理鹽鹼地,修復污染地,在保護資源環境方面也是沒有誰了。”

“最關鍵的是,嘉穀一向積極參加社會公益事業。無論是捐獻物資救災,還是通過產業扶貧,興辦農村公益事業,都對社會產生了極其正面的影響。”

“嗯,上述評價是文老所說。”

大夥:“……”

我們是應該驕傲呢?還是應該驕傲呢?

齊政聳聳肩:“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討論會上,針對冀省貧困帶的開發,有人提出了一個新思路——引進戰略合作伙伴,從人的面貌、產業結構調整、從不同的項目佈局全方位介入,找好本地資源和外部市場的有效嫁接點。”

“而縱觀國內,不管怎麼看,嘉穀都是最合適、經驗相對最豐富的選擇,甚至沒有之一。”

“文老也頗爲認同,所以希望我們試一試!”

“……說得我都認爲嘉穀是最合適的了……”王昱業苦笑道。

“這只是一個建議,或者說是一個邀請。我們當然可以選擇不參與;但是嘛,想想我們一旦完成了這個設想,嘉穀的政治地位……”齊政攤攤手。

嘉穀高層交換了一個眼神,不言自明。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國家對嘉穀的信任。一般企業,你看看國家會考慮不?

仔細想想也是,不就是帶動自然環境惡劣的貧困地帶發展嗎?不毛之地的鹽鹼地、沙漠,嘉穀都能闖出一片天來,大概國家也是看中了這一點。

“這裡邊又有一個問題,像我們的沙漠開發只需要解決技術上的問題,但環冀省貧困帶的開發更加複雜——作爲首都的水源和生態保護屏障,可選產業的空間也進一步被壓縮……”王昱業點出了關鍵點。

齊政點點頭,解釋道:“所以政府纔想通過與嘉穀合作,重點提升該區域的生態保障、水源涵養、旅遊休閒、綠色產品供給等功能,構建綠色生態產業體系,打造一個環首都綠色經濟圈!”

大家懂了,也就是說,嘉穀是要戴着緊箍咒發展。

戰略部丁顯很快進入狀態,他打開地圖,向衆人介紹基本狀況:“這一片環狀區域,區內明顯劃分爲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種地形,形成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特點。由於氣候因素、人爲破壞導致的生態環境退化,目前適合開發利用的土地不足總面積的30%。”

“農業是區內羣衆生計的主要來源。但由於水資源的缺乏,加上災害的頻發,使得區內農業本身極其脆弱……”

在座衆人都皺眉。水資源缺乏就已經是發展農業的大敵了,更不要說脆弱的自然環境,難怪這麼多年來,這片區域仍在艱難尋求出路。

饒是嘉穀見多了惡劣的環境,也對這種情況感到無比棘手。

“果然,容易的事就輪不到嘉穀。”王昱業揉揉額頭道。

從資料中可以看出,這絕對是嘉穀面臨的最艱難的挑戰之一。

丁顯接着說道:“有不少專家建議首都加大對這一片區域實行生態補償。但老實說,這樣僅僅是‘輸血’,長遠來看缺乏持續性,而且也定會加大政府的負擔。我想,政府希望嘉穀介入,也是爲了授人以漁。”

衆人默默點頭,這是顯而易見的。

丁顯繼續說道:“無論是冀省的規劃,還是現實的需求,生態農業和旅遊都應該是優先考慮的產業。首都有大量休閒度假的需求,區域中的不少地方也具備自己特色的旅遊資源,具有開發的基礎,這有助於發揮旅遊業的乘數效應。”

“當然,怎麼結合當地的資源,將生態農業和旅遊結合起來,纔是真正的考驗。”

齊政適時補充道:“一方面,國家會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與我們進行對接,幫助協調資源的調配和當地政府的溝通;另一方面,從政策到資金上,都會有相應的扶持。”

“不過,文老也說了,這些都是輔助,能否形成可持續的產業發展,還是要靠我們自身。”

這一點大家都沒有意見。要是國傢什麼都包了,還要嘉穀幹什麼?

“那就試一試?”王昱業環視一圈,問道。

沒有人反對。

“那就試一試!”齊政最終拍板道。

“那麼,我們準備從哪裡開始?”王昱業已經在腦海裡安排資金,抽調人手了。

信任歸信任,嘉穀也需要做出一個示範點,才能服人。

但對於這個問題,齊政也沒有具體答案。

“要先做好調研準備工作和可行性研究,才能決定從哪裡開始。”齊政如是回答道。

……

第236章 我出錢,你出地第511章 報應來得太快(1/2)第579章 呵,怕死的資本家(4800字)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520章 第一份答卷(1/2)第579章 呵,怕死的資本家(4800字)第480章 餘波震盪(1/2)第606章 南方大豆新位勢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158章 這羣掛逼們(1/3)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577章 狗大戶來了(1/2)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492章 未來是我們的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632章 大國購買力,恐怖如斯第155章 黑土地上的大豆(1/3)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239章 價值的體現第284章 大受追捧第544章 能不能矜持點(3/3)第243章 擁抱糧食大牛市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礦(3/3)第638章 啤酒“饑荒”(3/3)第134章 征服戈壁大漠的開端第270章 向廢棄礦區要牧場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149章 羨慕不已(1/3)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662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下)第708章 散發着金光的合作社(1/2)第425章 貢獻長壽的“果籃子”(2/3)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448章 “國參”崛起依靠誰(1/2)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214章 一言不合就爆…牧場第643章 送上船(2/3)第309章 大有機肥計劃(1/3)第88章 欣欣向榮(求收藏!)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498章 原來我這麼強了?(2/3)第106章 不甘的外資(4/10)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589章 嘉穀的“錦衣衛”第449章 羣起響應(2/2)第607章 針對嘉穀的貿易壁壘(1/2)第666章 有牌面的盟友第2章 來自異界大能的惡作劇第61章 因人成事(求收藏!)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豬肉(3/3)第442章 哥不在江湖,但……第562章 進化的牧草之王(2/2)第602章 服氣的國營農場(1/2)第94章 憶往昔(求收藏!)第643章 送上船(2/3)第293章 飛播牧草,海水治沙第563章 美國大旱的陰影(1/2)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711章 既生瑜何生亮?(2/2)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715章 曾經的溫水煮青蛙第231章 海外大圈地之始第474章 總要有人付出(1/2)第468章 這將是我們的領域了(二合一)第383章 我的最好豬肉夢啊,沒了(1/2)第2章 來自異界大能的惡作劇第266章 蝴蝶效應,毒奶前兆第305章 開年雪災來襲(2/3)第437章 假農之名,圈地蓋房(2/2)第38章 縱論(下)第84章 火爆(下)(求收藏)第253章 中草藥養豬第62章 交通瓶頸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316章 聞風而至(3/3)第183章 人蔘雙雄聯盟(3/4)第527章 我們的海鮮牌(2/2)第256章 人禍怪天災第201章 南北雙糧的對峙第217章 有些氣不能忍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329章 爲奧運獻禮(5/5)第137章 東邊,暴雨傾盆(2/3)第600章 要打翻身仗(2/2)第651章 漸入高峰(1/2)第181章 嘉穀的奸商形象(1/4)第59章 一攬子投資協議(求收藏!)第709章 想當年有個機會(2/2)第462章 通脹時代?(1/3)第687章 更多的人來了(2/2)第621章 一“豆”成名(3)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224章 牧場與藍莓之都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23章 休斯敦(週末求支持!)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