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與綠肥絕配的“吃鹽牧草”(1/3)

陳建章和姚建益回到了蘇北,這邊有嘉穀的鹽鹼地改良試驗田。

蘇北這邊的濱海鹽鹼地多是中重度鹽鹼地,如果用傳統的治理鹽鹼地方法,主要以水利工程改良爲主,大水漫灌和巨大的排鹼渠是主要形式,至少需要5~7年脫鹽、洗鹽時間不說,效果也不明顯。特別是一旦失去了大水漫灌,鹽鹼地再次泛鹽鹼,會讓土地重回鹽鹼地。

而嘉穀的改良試驗田,是通過投入海藻肥和耐鹽鹼牧草,實現荒地變良田。

因爲之前沒有大規模養殖海藻,實驗生產的海藻肥不多,因此改良試驗田也不大,只有十畝大小。

不過從現場來看,改良效果有些出衆啊!

試驗田內已經長滿了蔥蔥郁郁的紫花苜宿,長勢喜人;而周邊的鹽鹼荒地就可憐了,稀稀拉拉長了不多的幾棵草。

“這片鹽鹼地不長莊稼,已經荒廢幾十年了。”陳建章熟悉地介紹道。

姚建益問道:“這邊都是重度鹽鹼地吧,嘉穀改良這塊試驗田用了多長時間?”

陳建章的臉色有些古怪:“僅僅用了1年。”

“1年?開什麼玩笑?”姚建益可是知道了這塊地沒有應用大水漫灌洗鹽等方式,看到上面生長的紫花苜宿,就知道應該差不多恢復到正常的標準了。但是……僅用了一年?太扯了吧?

陳建章也不多解釋,指着周圍湊熱鬧的農民們:“喏,他們都是見證者。”

姚建益還真的就轉頭跟周圍的農民們交流去了。

“可不是,大家都說神了!”蘇北農民胡樹直呼:“當初看到有人在這開闢試驗田,改良鹽鹼地,誰都沒當回事。尤其是這塊試驗田也不見採取什麼排鹽措施,沒想到第一年就有了收成……”

據他介紹,對於這片遼闊的鹽鹼地,大家不是不眼饞,當地也有人承包開發過。但在中重度鹽鹼地種植作物之前,必須對所在地進行洗鹽處理,起碼要有兩到三遍,成本太高了。而且種過兩年後,得不償失,就荒棄了。

在胡樹看來,在這種鹽鹼程度比較嚴重的地區,想通過第一年改良就有收成是完全沒有可能的。因爲祖祖輩輩的很多農田都是經過這個套路走過來的:“改良第一年賠本,第二年有點收成,第三年才能勉強平衡……”

“所以大家都對試驗田的成果感到又欣喜又好奇,這不,都過來湊熱鬧了。”在場的農民們都紛紛點頭。

姚建益帶着略顯複雜的心情回到陳建章身邊,問道:“你別告訴我,這都是海藻肥的功勞。”

陳建章笑了:“當然離不開海藻肥的功勞,但除此以外,還有一個關鍵就是這牧草。”

“牧草?”

“對,這可不是一般的牧草,你聽說過‘吃鹽’植物吧?”

姚建益想了想:“你是說像鹽地鹼蓬、鹽角草那樣的耐鹽植物?”

陳建章點點頭:“沒錯,這就是我們集團培育的‘吃鹽’紫花苜宿品種,具備了耐鹽耐鹼的極強能力。按照我們的測試,每年可從每畝土地中帶走400公斤鹽,這樣的降鹽速度與效果,是我們用人工方式很難達得到的。”

姚建益驚歎:“真沒想到……”

嘉穀建立的第一個萬頭牧場,就是引進一批耐鹽鹼的紫花苜宿品種,在改良後的鹽鹼地上種植。其後通過靈陣的潤澤和實驗室進一步的培育、馴化、篩選與研究,纔得到了這種在重度鹽鹼地都能生長的“吃鹽”牧草。

“我們在研究這些‘吃鹽牧草’時發現,它們非常有意思。‘吃鹽牧草’不僅可以綠化鹽鹼地,改良土質,還成爲養殖牲畜最好的飼料。”陳建章笑着說道。

這些“吃鹽牧草”不僅長得很好,更讓陳建章他們高興的是,牛羊都特別喜歡吃這個草。因爲草裡含有大量的鹽分,養牛養羊都不用專門給它們喂鹽了。

“那海藻肥的作用……”

陳建章說道:“要不怎麼說海藻肥和這‘吃鹽牧草’是絕配呢?”

“一方面,海藻肥中的酚類多聚物與甜菜鹼,調節牧草細胞液及葉綠體的滲透壓,保護一系列酶在牧草受鹽鹼、旱、寒等傷害的細胞內轉化爲活躍的抵抗性化學物質,增強對鹽鹼地的適應性。”

“另一方面,海藻肥中的特殊成份海藻多糖能螯合土壤膠粒上的鹽離子,增加土壤通透性,在灌溉水作用下,土層鹽分離子更容易被徑流排出或淋洗更深層土壤,實現了表層的快速淡化。”

“這塊試驗田就是這樣將兩者搭配起來,實現鹽鹼廢棄荒地當年改良、當年種植、當年高產,同時將鹽鹼地裡的鹽分吸收出來,從而達到鹽鹼地變良田的現實。”

“只需一兩年,地裡的鹽鹼含量即降低到可以種植水稻等糧食作物的程度,即使不再種植‘吃鹽牧草’,種植水稻也能實現高產、穩產,繼續施用海藻有機肥,則可逐年增產、穩產……”

姚建益咂咂嘴,衷心讚歎道:“了不起的成果!你們也很了不起!”

作爲蘇省人,他還不知道嗎?單單在本省的海濱區域,就有數百萬公頃鹽鹼地,一旦能通過種植嘉穀的“吃鹽牧草”和施用海藻肥,改良爲適合種植經濟和糧食作物的良田,在如今耕地日益減少的背景下,該是多麼的鼓舞人心啊!

對此,陳建章說道:“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地方關注到‘吃鹽牧草’了,這讓我們更加感到自己身上的責任重大。蘇省政府也願意拿出大片鹽鹼地與我們進行合作,希望我們改造白白浪費的鹽鹼地,讓它們變爲千里沃田。”

“‘吃鹽牧草’新品種培育、種植及技術推廣還好說,現在就等着海藻肥的規模生產了。”

姚建益略作思考,主動開口道:“我在滸苔上多少有些研究,不知道能不能與嘉穀進行合作呢?”

陳建章大喜:“當然,歡迎至極!”

他費了這麼多心思接待姚建益是爲了什麼?不就爲了這點嗎?嘉穀體系內海洋方面的人才短缺,雖然在變異滸苔的培育上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後續優化其增養殖技術與模式、爲海洋牧場的藻場建設打造成熟的技術體系,還力有未逮。

第5章 大循環農業第474章 總要有人付出(1/2)第580章 一路平推(4200字)第234章 地圖開疆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第441章 西北大糧倉之初現端倪第281章 徹底引爆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374章 大漠“風機之王”(1/2)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38章 縱論(下)第382章 求教養豬的互聯網大佬(3/3)第577章 狗大戶來了(1/2)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355章 華人金融雙星?(4/4)第62章 交通瓶頸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732章 緊張感(1/2)第275章 勝利果實和一盤大棋第81章 新靈陣與新產品(求收藏!)第226章 教你打造水果潮品第51章 大牛加盟(求收藏!)第382章 求教養豬的互聯網大佬(3/3)第699章 打造護城河(2/2)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238章 國家層面的支持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298章 老闆牌營銷第266章 蝴蝶效應,毒奶前兆第486章 “全球變暖”戲碼(二更)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618章 體系之戰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76章 種蘑菇的雪啤(求收藏!)第268章 針對毒奶的前瞻性佈局第652章 太張揚(2/2)第486章 “全球變暖”戲碼(二更)第295章 王國背後的男人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354章 白糖期貨天才(3/4)第372章 海底“森林”(2/3)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455章 嘉穀的“神仙牛”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36章 縱論(上)(求收藏!)第288章 風雲再起第429章 幹不過,就加入(3/3)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296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445章 中國獨特的沙漠農業道路(1/3)第738章 時間站在我們這邊(2/2)第49章 思想準備(求收藏!)第128章 我懂(1/3)第549章 正義不會缺席(2/2)第421章 神奇套種,共鳴雙生(1/3)第433章 真的有點小期待呢(2/2)第545章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第186章 嘉穀再整合(下)第44章 加州農場(下)(求收藏!)第307章 嘉穀的情報網(1/3)第56章 要強大(求收藏)第612章 逮着日系糧商欺負(4000字)第251章 細思極恐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617章 天要變了(2/2)第716章 家底有多豐厚(4K)第336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上)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673章 “鐵桿莊稼”(2/2)第516章 行業整合之始(4k)第120章 一企對一國(2/3)第183章 人蔘雙雄聯盟(3/4)第76章 種蘑菇的雪啤(求收藏!)第651章 漸入高峰(1/2)第556章 哪來的底氣(2/2)第501章 糧商“種”能源第226章 教你打造水果潮品第341章 我們國產的節水技術啊(2/4)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39章 野心(求收藏!)第591章 老闆威武(2/2)第303章 用糧食作燃料第58章 情懷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301章 次貸危機:雪崩的來臨第176章 中藥,水很深吶(1/3)第729章 那家包圍我餐桌的公司又在裝窮(1/2)第470章 爲未來計(2/2)第628章 我們福利發人參(2/2)第26章 一個油藏?是兩個!第629章 高端地盤第127章 西北啤酒花(3/3)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第719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上)第278章 無知與無良第511章 報應來得太快(1/2)第163章 人氣爆棚(3/3)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