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把最好的留給國人(1/3 求訂閱!)

仙茗大米的營銷就不走尋常路。

初期是通過鍾華志深耕的中高端餐廳渠道打開了局面。

作爲禮品贈送出去的仙茗大米沒有浪費,嘗過的用戶大多被它的品質所征服,紛紛將家裡的大米換成了仙茗大米。

雖然仙茗大米的價格是第一檔的,但能在中高端餐廳消費的客戶也大多不差這點錢。

喜報頻傳,新上市的仙茗大米銷量節節上升。

“在越港澳地區的倉庫都準備好了吧?”面對喜人的形勢,齊政更關心渠道的問題。

鍾華志說道:“都沒問題,我們食材供應公司本身就有自己的倉庫體系,如今空出給仙茗大米的庫房,都是最高標準的。”

齊政滿意地點點頭。

“茶香稻”在普誠縣出庫加工成仙茗大米後,真空包裝,並儘量在最短時間內銷售,以保留了更好的口感。

“茶香稻”的儲藏齊政不擔心,他甚至爲此在稻穀倉佈下了“三星聚靈陣”,確保稻穀的品質不會下降。

反而是面向市場的仙茗大米的儲存要多加關注。

仙茗大米的銷售並沒有經過糧油行業傳統的深度分銷體系。

深度分銷在糧油行業實施了十多年,從廠家到經銷商再到門店,一層層延伸,是目前最成熟的銷售渠道。

日後變革商業渠道的淘寶尚未問世,深度分銷正處於黃金髮展期,追求渠道網絡大而全是目前企業的普遍心態,因此糧油行業經銷商賺得盆滿鉢滿。

但仙茗大米作爲一種品質和品位的象徵,經銷商渠道過於低端和寬泛了——更不要說很多經銷商過分功利,總想快速上銷量,容易進一步拉低產品檔次。

所以,即使沒有建立直銷渠道,仙茗大米也是自拓渠道,直接與大商場對接供貨。

這就要求在市場前端起碼要有自己的送貨體系。

好在有鍾華志的食材供應鏈前期建設。

“營銷傳播進行的怎麼樣?”齊政又問道。

兼任嘉穀糧業負責人的鐘華志對此早有準備:“我們的營銷傳播對象不是全體大衆,更注重口碑傳播。因此我們更多是使用公關軟性傳播的辦法。”

仙茗大米沒有在電視或報紙上做鋪天蓋地的廣告轟炸,反而使用公關、新聞等軟性傳播。

譬如積極贊助一些沙龍論壇或者藝術展,建立與“高端圈子”的互動;

譬如與一些生活時尚類和商務類的媒體雜誌合作,推出“仙茗大米:稻法自然”的主題活動,傳遞健康自然的飲食理念……

總之,就是要端起“架子”,講究“腔調”。

而這種針對特定羣體的營銷方式,效果顯著,從仙茗大米不斷攀升的銷量就能看出來了。

當然,投入也不菲就是了。

……

因爲產量的問題,仙茗大米主攻岷省和越港澳地區的市場,除了消費者以外,中高級餐廳是另一個大客戶。

嘉穀向南韓出口高端豬肉的消息已經在兩省的高端餐飲市場傳開來了。

這不是關鍵,關鍵是出口價是國內的翻倍,還被限量,這就大快人心了。

有高級餐廳的主管說出了大家的心聲:“終於有企業統一國貨內外品質,把最好的中國生產,留給最親近的國人了!”

這是時代的無奈,也是民族的悲哀。

“高質量的中國製造不在中國賣”這一現象,由來已久。

就事關國計民生的食品行業來說。數據顯示,我國食品出口合格率常年保持99%以上的高水準,而現在的內銷食品呢?唉,說多了都是淚……

即使十多年後,內銷食品在多年整頓的背景下,合格率也不過在90%左右。

仍然差了整整九個百分點!

提及中國標準,紛至沓來的一定還有“落後”、“安全危機”、“質量窪地”這些令人難堪的詞語。

也是我們自己不爭氣,導致“中國的標準低”成爲許多國家的“共識”,從此他們也開啓了對中國市場的傲慢和無視。

曾幾何時,島國三菱因制動系統出現問題,全球範圍召回40多萬輛汽車,中國市場卻被直接忽略,被質問時該車企甚至坦言:中國跟其他國家不是一個標準;

南韓手機巨頭三星向全球召回和停止銷售爆炸手機,唯獨不包括中國。即使被國媒怒批其蔑視中國消費者合法權益底氣何在,卻淡定如故;

核電站危機後,島國依舊將本土核輻射地區生產的大米,以高出本地三倍價格銷往滬市,目標人羣是滬市富人……

零件落後的,易燃易爆的,帶輻射的……

在外國人看來,難道中國人只配用這種標準的產品?

嘉穀首先表示不服。

無論是最優質的豬肉,還是最優質的的大米,都優先供應國內。

也許出口能賺到更多的錢,但齊政堅持恪守底線。

這條底線,是中國十三億人的口碑,是讓中國品質成爲最值得被標榜對象的追求。

“我們正試圖改變世界對中國的印象,但我們最想改變的,是國人對中國生產的印象。我們希望有朝一日,提起國產,國人眼中更多的是自信和安心,而不是無休止的擔憂。”鍾華志對外如是表態。

有誠意的企業總能得到更多的青睞,而且嘉穀的產品品質是實實在在的,兩省高端餐飲市場對仙茗大米的接受度很高。

一家高級餐廳的經理就對鍾華志說道:“我們國內啊,對於糧食,很多地方都是重視量,卻忽視了品質。泱泱大國啊,有多少優質的大米品種啊,就是做不出來品牌。”

“因此我們餐廳以前使用的,都是進口大米。有島國的越光大米,但更多的是泰國香米。現在好了,我們有比進口大米還要優質的本土大米,難得鍾總你們願意爲民族自尊自信而奮鬥,沒說的,絕對要支持你們!”

這就是民心所向。

終究有一天,無論是國內企業,還是外國企業,都會清楚,次等貨,在中國,沒有活路!

仙茗大米就這樣攻城略地,在兩省連同港澳地區的高端餐飲市場站穩了腳跟,名氣甚至傳至滬市。

這就是嘉穀品質的力量,也是中國品質的力量。

……

第462章 通脹時代?(1/3)第575章 遊說,以及對手的對手(1/2)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600章 要打翻身仗(2/2)第646章 要上市?(2/2)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478章 驚天報價(1/2)第531章 善於化不可能爲可能(1/2)第465章 糧商中的異類(1/2)第622章 一“豆”成名(4)第483章 倒黴,報復,勝勢(第二更)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202章 穩紮穩打在東北第261章 高盛的黑手第112章 品類戰爭(10/10 十更求訂閱)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391章 鶴立雞羣的嘉穀油(1/4)第7章 坦白第177章 從哪來冒出來的混賬(2/3)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398章 真·亮瞎眼(1/3)第46章 二階靈陣(求收藏!)第106章 不甘的外資(4/10)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87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下)第535章 被唬住的世界水產巨頭第634章 不甘心啊(2/2)第668章 得罪人第477章 我們要有大出血的準備(2/2)第549章 正義不會缺席(2/2)第734章 逼宮之路(1/2)第531章 善於化不可能爲可能(1/2)第81章 新靈陣與新產品(求收藏!)第13章 靈陣初顯威(上)第87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下)第3章 誰吃虧第346章 收購!收購!(1/4)第24章 老美的農業神話(週末求收藏!)第637章 逝去的金錢(2/3)第726章 如科幻般的農業(2/2)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259章 風口上的豬第442章 哥不在江湖,但……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111章 難(9/10)第499章 人品爆發(3/3)第579章 呵,怕死的資本家(4800字)第398章 真·亮瞎眼(1/3)第149章 羨慕不已(1/3)第446章 爽歪歪的超額利潤(2/3)第149章 羨慕不已(1/3)第272章 大豐收(下)第187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上)第721章 滿滿溢出的影響力(二合一)第183章 人蔘雙雄聯盟(3/4)第16章 梅花鹿與馴鹿老人(求支持!求收藏!)第191章 主糧攻略(2/3)第337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下)第3章 誰吃虧第370章 開掛之夢幻海島(3/3)第254章 要做幾十年的基業第464章 潰不成軍(3/3)第382章 求教養豬的互聯網大佬(3/3)第666章 有牌面的盟友第29章 出油!出油!(下)第495章 天南地北大分紅(1/2)第315章 紅豆生南國(2/3)第423章 如何戰勝他們(3/3)第512章 與雜交水稻之父的初見(2/2)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477章 我們要有大出血的準備(2/2)第363章 令人瘋狂的銅礦(1/5)第494章 強者心態第597章 瘋狂的大豆(2/2)第25章 老油井(求收藏!)第288章 風雲再起第702章 天賦強運第459章 謎一樣的中國乳業(1/2)第591章 老闆威武(2/2)第468章 這將是我們的領域了(二合一)第585章 趕超歐美的種子選手(1/2)第568章 獵食者們(1/3)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161章 組團參展(1/3)第240章 比不上嗎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441章 西北大糧倉之初現端倪第164章 大單來了!(求票票)第562章 進化的牧草之王(2/2)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第505章 將己方陣容變得大大的(1/3)第177章 從哪來冒出來的混賬(2/3)第379章 特別“牛”(4/4)第415章 遠東潛流(4/5)第501章 糧商“種”能源第477章 我們要有大出血的準備(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