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新項目

“哈哈哈……歡迎!歡迎!歡迎諸位能千里迢迢的來到瓊島考察,希望諸位的這次考察獲得圓滿的成功!”瓊州口的地委書記李祥榮舉起酒杯,笑眯眯的對着考察團的成員們道。

花花轎子衆人擡,一衆人自然是對着這位地委書記附和了起來。在這種場合,樑三平自然要給足李祥榮面子,卻見他笑眯眯的低聲對考察團的成員和姜立介紹着李祥榮。

一邊和李祥榮碰酒。李祥榮也知道,香江人不好酒。而且人家是來考察的,把人灌的醉醺醺的畢竟不好。於是,李祥榮意思的喝了兩杯後邊不再勸酒。

其他的香江人也鬆了口氣,如果這麼一直敬酒下去他們還真受不了。姜立來之前就給他們說過大陸的這個情況,敬酒成風。

“小樑啊~你看看現在文長和萬城,可是發展的不錯啊!可作爲瓊州口,我們周邊市縣的發展,還是不成啊……”就過三巡,菜過五味。終於李祥榮找上了樑三平。

“咱們瓊島現在可都是傳開了,你樑三平就是個點石成金的好手。我們這次來,就是請教一下我們瓊州口,有什麼好發展的項目呀?!”

樑三平聞言先是一愣,隨即不由得苦笑。現在最高層的爭論算是告於段落,改革也已經看到了一絲成績。所以下面的官員們,很多就開始思考起自己是不是要跟上。

而現在仍然隸屬於粵北管轄的瓊島瓊州口的官員們,比之其他人更爲敏感。現在江口的那位沐山,便是從羊城出去的。所以在改革的問題上,他們更傾向於江口。

樑三平現在所做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已經獲得了認可。是以,他的道路至少目前是沒有問題的。既然是這樣。李祥榮自然是想着能夠跟上腳步做一番事業不是?!

“李書記啊,這些事情着急不得的。”樑三平對着李祥榮笑着輕聲道:“我回去以後,找個時間來瓊州口做個調研。最高領導人都說了嘛!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所以,沒有調查過瓊州口的情況我哪裡敢給您瞎出主意啊?!這次我來的也是匆忙,而且是已經有了陪同香江客人的任務。所以只好等下一次了……”

李祥榮倒是笑着點頭。表示理解。確實這次人家樑三平也不是專門爲你瓊州口的發展來的不是?!是以李祥榮笑着對樑三平道。

“小樑啊!這件事情你可要放在心上哦,不要回去就把說過的話給忘了。”樑三平自然是拍着胸脯保證,自己絕對不會忘記。

既然話說過一次了,再說就沒意思了。李祥榮作爲瓊州口的地主,自然是要開始和遠道而來的香江客人們介紹一下瓊州口的情況。

瓊州口的確有着不俗的旅遊和海運資源。就旅遊而言,有着:五公祠、海瑞墓、秀英炮臺和騎樓老街。

五公祠,是爲了紀念被貶斥到瓊島的唐朝名相李德裕、宋朝名相李綱、李光、趙鼎、名臣胡詮而建的紀念祠堂。

當然,五公祠只是一個總稱。這裡還有專門爲了紀念曾經被貶斥到瓊島的蘇東坡而建立的蘇公祠。而五公祠,最早也是蘇東坡爲紀念以上五人所建立的。

在他離開後。人們又在這裡修建了紀念他的祠堂。宋、元、明、清,歷代以來皆有修繕和擴建。最終形成了佔地六萬餘平方米的大型建築紀念羣。

這裡樓閣參差,疏密相間;亭廊宛轉,錯落有致;疊石假山,丘壑分明;泉井湖水,浣羨渺彌;樹木花卉,滄古灑灑。因而五公祠素有“瓊臺勝境”、“瀛海人文”和“瓊島第一名勝”之譽。

而海瑞墓,則是明萬曆年間名臣海瑞的陵墓。明萬曆十五年。海瑞卒於金陵都察院右都御史任上,消息傳至帝都。萬曆皇帝下詔贈太子太保,諡忠介,並令金陵、帝都二皆行公祭。

隨後萬曆下令,由海瑞的同鄉、學生許子偉護送其靈柩回瓊安葬。萬曆十七年,二月廿二日,海瑞的靈柩終於運抵瓊島。由於海瑞無子。是以萬曆以僉都御史王用汲去主持海瑞的喪事,最終安葬在了瓊州口。

“墓前陵園牌坊上篆刻‘粵東正氣’,墓前石碑上刻曰‘明皇敕葬資善大夫金陵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贈太子少保諡忠介海公之墓’。有輓聯曰‘三生不改冰霜操,萬死常留社稷身’!實在是盛讚啊……”

姜立聞言不由得點了點頭,他家也算是書香門第。因爲自己就是瓊島人,自然從小就對瓊島的歷史名人比較感興趣。而對於海瑞海剛峰他更是知之甚多。

當年海瑞還不過是一名小吏的時候,就已經顯示出自己這種剛正的個性來了。當年御史來檢查,衆人皆下跪迎接。而唯獨海瑞以“臺謁當以屬禮,此堂,師長教士地,不當屈”拒不下跪。

如果有人認爲,他這是在賣名搏地位那就錯了。縱觀這位海剛峰的宦海經歷,你就會知道他幾乎誰都指着罵過。

是以整個大明王朝,上至皇帝嘉靖、隆慶,朝中重臣嚴嵩、徐階、張居正,下至一班衙役走卒,沒有一個不痛恨於他的。

捱罵的嘉靖皇帝甚至被海瑞罵的暴跳起來,高呼“趣執之,無使得遁!”

而海剛峰過世時,有載“小民罷市。喪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夾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絕。”宦海一生,能夠最終得此殊榮有何憾乎?!

而秀英炮臺則是清末的時候,由當時的兩廣總督張之洞親自督建的。當時是爲了抗擊法軍,建設了瓊島炮臺。這個炮臺,在當年見證了國家和民族屈辱的歷史。

同時,它也見證了屬於國人那段不屈的奮戰史。五尊鏽跡斑斑的鐵炮,無聲的訴說着那段歷史。或屈辱,或奮起。

而騎樓,則是近代興起的一種源自於西方的建築方式。最初,這是因爲英國人不適應印度南部貝尼亞庫普爾的炎熱天氣,而結合了歐洲和東南亞特色而建立的一種建築。

隨後,隨着英國人的擴張和華僑的迴歸。這種建設方式逐漸的傳遍了中國沿海地區。包括了羊城、潮汕地區、閩江,甚至樑三平的老家桂省也有騎樓。

而瓊州口的騎樓,則是其中獨具特色的一種。在後世,甚至瓊州口的騎樓被譽爲中國十大歷史名街之一。

這些騎樓的建設者,多是清末民初時期從南洋回來的華僑們。騎樓大多佈滿優雅細緻的雕塑和洋派的裝飾,看起來很有些巴洛克的味道。

很多的騎樓上,還保留着早前的商號,憑欄、門窗等處都可以看到極爲精美的雕花。且這裡不僅僅是清末民初建立的騎樓而已,歷朝歷代都有建築於此。

比如騎樓區內的四牌樓,便是始建於南宋時期。距今已經有六百餘年。在歷史上,有十三個國家在這裡開設了領事館、教堂、郵局、銀行、商會。

這裡的建築保存的十分的完整,歷朝建築獨特而有和諧的景象是難以見到的。

隨着李祥榮的講述,一衆香江人不由得新生神往。甚至考察團團長蘇修明都在考慮,要不要空出一天的時間來專門在瓊州口轉轉。 ...

瓊州口獨特的歷史和人文景觀,是最吸引他們的。李祥榮把衆人的反應看在眼裡,也喜在心裡。只要能夠吸引到他們的注意力,這就很不錯了。

安排好他們參觀,如果能夠讓他們滿意並考慮投資。那麼這趟飯可就吃的很值得了啊!

“其實,這樣的歷史人文景觀瓊島並不少。還有大量的天然景觀。”樑三平見蘇修明悠然神往,不由得笑着道:“五指山、七仙嶺,熱帶溫泉和鹿城的銀白沙灘。”

“這些自然景觀都非常的優美,我之前也在考慮是否要開發瓊島的旅遊。畢竟對於歐美遊客來說,漂亮的海灘和全綠色的環境有着無比致命的吸引力。”

卻見樑三平笑着道:“不過,現在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道路。如果沒有好的道路,人們進不來。而我們的寶貝也出不去啊……”

話題點到爲止,樑三平也沒有多說。隨即說起了寶亭和鹿城的一些傳說故事,比如七仙女。比如五指山。還有寶亭的溫泉,和當地的特色豬種、水果等。

李祥榮這個時候肯定是不插話的,他只是微笑的看着樑三平繪聲繪色的描述着寶亭的情況。而寶亭,他也是去過的。那裡的人文不如瓊州口,但自然景觀卻和瓊州口各有千秋。

成片的熱帶雨林,常年沸騰着熱氣的溫泉。獨特的黎苗族生活和飲食習慣。這些都是瓊州口所不具備的。相反,卻在瓊島中部纔可以見到這些特色。

“看來我們除去要考察幾個飲食項目之外,還真得抽出時間來好好的考察一下瓊島的熱帶旅遊資源了!”蘇修明微微一笑,對着樑三平和李祥榮道。

“如果這裡的旅遊資源不錯,那麼我會建議利佳成先生和董事會考慮在瓊島發展旅遊產業。相信,我們雙方到時候合作的空間會更大的!”

第169章 面見第324章 剎歪風,止邪氣第364章 忙採摘,保古宅第128章 文長髮展新機會第227章 山中一夜第16章 被忽視的目標第250章 香江亂(上)第267章 家族謀,爲長求第172章 暗涌第319章 離帝都,去浙省第155章 角力第97章 羹不是那麼好分的第62章 故人相見第107章 確定了一個第262章 倆狐狸,水榭談(上)第365章 上成績,做勞模第277章 問市場,舊戰友第228章 新項目競爭第161章 計定瓊島第89章 項目確立第130章 新市場新項目第187章 大風暴第112章 江口的困局第322章 有客來,爲合作第188章 過年了(上)第6章 你還是滾回去吧第211章 拿到了!第85章 閒事第62章 故人相見第316章 比爾來,有因果第140章 雷厲風行的處理(上)第902章 說包裝,談茶道第159章 提親了第896章 首衝突,嫌包裝第37章 暗流第244章 香江行(下)第55章 撩動風雲第314章 電視訪,深發酵第162章 亂麻線頭第270章 路崎嶇,慢語商第204章 找譚煜去第114章 又被抓苦力了第18章 各態迭出第93章 信或不信第248章 酒會(下)第361章 大改革,香江客第162章 亂麻線頭第9章 我們的農業第287章 坐而思,故人問第188章 過年了(上)第98章 協議第187章 大風暴第72章 葉建文的難題第14章 揍不死你第286章 看龍井,說世情第241章 大平的心思第127章 再赴文長第64章 環套第24章 出乎意料第323章 談發展,遇隱患第129章 漁業的秘密第201章 去茶場第896章 首衝突,嫌包裝第74章 列車敘話(下)第64章 環套第76章 大局抵定第196章 嚴打風暴第115章 村中夜話第29章 大津允的想法第173章 風雲攪動第192章 來年規劃第901章 小包裝,大學問(下)第192章 來年規劃第183章 老狐狸,小狐狸(上)第363章 來幫忙,要求多第84章 納爾遜的新任務第899章 見陳乾,敘舊事第241章 大平的心思第191章 過年了·利之相關(下)第131章 抵達香江第58章 偷天換日第216章 規劃第130章 新市場新項目第99章 巨浪襲來第86章 終究是來了第29章 大津允的想法第262章 倆狐狸,水榭談(上)第131章 抵達香江第149章 椰林會第198章 稻田養鱉第243章 香江行(中)第112章 江口的困局第220章 部裡面談第2章 方案第64章 環套第240章 困難重重第357章 調研畢,股份制第264章 水榭聚,坐論理第325章 大宣講,遠客來第244章 香江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