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雙三角~翼OR無尾三角~翼

魏鴻坤,資深的空氣動力學專家,只是十餘年來致力於研究鴨~~翼佈局,雖然是空氣動力學的前沿領域,但並不是美、蘇兩大航空強國所引領的主流航空技術,多少有些偏門,要不是楊弘毅在殲9的數個設計方案中,有幾個引入了鴨~~翼佈局,估計中國航空學界都不知道有魏鴻坤這個人。

饒是如此,隨着殲9的下馬,以及在其基礎上改進的十號工程選型方案的落選,魏鴻坤再次被人們遺忘在角落,其辛苦半生研究鴨~~翼佈局的專業論文,也被業界當做一種可敬的技術嘗試,丟入故紙堆中,再也無人問津.........

卻沒想到竟然引起盧嘉棟的關注,不僅如此,還從論文的隻言片語中,品讀出魏鴻坤爲鴨~~翼佈局而付出的努力和艱辛,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航空氣動領域尤爲如此,

要達到一個完美的流體動力學結構,其中的理論驗證、數理運算以及風洞試驗,多得令人恐怖,即便是在機體上加裝個立刀式的天線,或是增設一個凸起的設備艙,因爲氣動外形的細微變化,也要進行成百上千次的數理論證,才能付諸實施;

然而這些費盡心力的嘗試和驗證,不一定能獲得滿意的成功,卻往往伴隨着難以想象的失敗,鴨~~翼佈局便是其中一個最好的佐證,畢竟不是每個國家都如美蘇那般,有着超強的航空技術研發能力和配套工業體系;

特別是在航空發動機領域,這個號稱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可不是隨隨便便那個國家說搞出來就能搞出來的,正因爲如此,在整個技術和動力系統不如人的情況下,很多國家爲了能擁有比肩美蘇的新銳戰機,不得不另闢蹊徑,尋求第三條出路;

鴨~~翼佈局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漸漸成爲一個研究方向,因爲人們發現,在戰機前沿加裝一個可控舵面,不但可以在飛行時給飛機增加一個向上擡升的渦流加力,而且在機動時也可以在改變渦流方向的同時,賦予戰機更強的機動性,從而達到在降低動力輸出的同時,擁有不亞於美蘇先進戰機的機動性和爬升率。

正因爲如此,鴨~~翼佈局在航空第二梯隊的歐洲非常盛行,因爲這種佈局並不需要製造難度和工藝水平超高的大推力重型渦扇發動機,僅需要難度稍低的中等推力發動機即可實現不弱於美蘇戰機的性能和技戰術水平,

所以,歐洲航空工業強國法國率先將鴨~~翼佈局當做一個重點方向加以研究,隨後北歐軍工強國瑞典也對其進行理論探索,緊接着英國、德國也相繼加入,到最後就連中東空中霸主的以色列也耐不住寂寞,開始對鴨~~翼佈局一探究竟!

魏鴻坤正是在這個潮流中看到某種可能性,要知道中國的航空工業基礎還不如歐洲,在渦扇發動機領域更是存在難以想象的巨大差距,如果能夠有一種方法,將在降低發動機推力的同時,擁有極強的空中機動能力,那對中國戰機來說無異於是天大的好事情。

於是他果斷的放棄了在當時堪稱航空領域顯學的蘇式戰機氣動研究,轉攻不被美蘇所接受的鴨~~翼佈局,爲此不得不從零開始,得不到高性能計算機的支持,就用手搖式計算機驗證自己的數據,手搖式計算機壞了,就乾脆用算盤接着算;

爲了能在一次寶貴的風洞試驗當中,獲得更多的數據,他每次都製作十多個鴨~~翼佈局模型,弄得風洞試驗檯的工作人員對他牢騷不已,就這樣在一次次的失敗、一次次的嘗試之後,魏鴻坤終於隱約觸碰到了鴨~~翼佈局的核心技術,

然而這個極爲切合實際的空氣動力佈局,卻因爲與當時航空學主流格格不入,加之在研究過程中,失敗的次數太多,遲遲不能給上級領導一個信服的確切數值,他的鴨~~翼佈局研究便被打入冷宮,唯一的成果只剩下一堆毫無生氣的廢舊圖紙,以及幾篇無人問津的論文........

所以當盧嘉棟說出鴨~~翼他很驚訝,點出那幾篇論文更是震驚,但旋即藏於內心深處的遺憾和無奈,便如同被打開的潘多拉魔盒一般,瞬間充斥充斥全身,讓他沒來由的羞愧、懊惱、不是因爲盧嘉棟點破心中的傷痛,只是那種未盡全功的遺憾使然.........

冷笑、尷尬、沉默以至於遺憾的凝重,魏鴻坤一系列神情的變化,落在盧嘉棟的眼裡,也是讓他稍稍楞了一下,雖說他也清楚,自己兵工領域的所謂“權威”未必能入得來在座衆位航空專家的法眼,但卻也沒有就此立威,將衆多專家一棒子打死的想法。

無非就是把自己來自後世的想法和思路表達出來,以便能夠在新式戰機的研製上少走些彎路,畢竟盧嘉棟在航空領域不如兵工領域得心應手,在後世也未曾參與過一架戰機的研製,所知道的無非是一些內部資料罷了。

相交於在座這些理論紮實,學術嚴謹的專家們,盧嘉棟肚子裡那點兒航空墨水簡直弱爆了,所以盧嘉棟只是以一種討論的心態,說着前面的那番話,怎麼卻起到了打臉的效果?難道自己剛纔太裝~~~逼了?不能呀,剛纔好像.......挺矜持呀!

好在,在座的專家們不知道盧嘉棟此刻的所思所想,要不然非找一塊豆腐撞死不可,能說出鴨~~翼佈局已經算是懂行的人,不但超出一衆專家的預計範疇,更是將盧嘉棟驚爲天人,既然如此,那就見好就收,繼續開會。

可爲什麼非要提魏鴻坤的論文和他所付出的努力,要知道這些年叫停鴨~~翼佈局研究一直是魏鴻坤心頭一塊難以癒合的傷疤,這般大庭廣衆之下硬生生撕開人家傷疤,那不叫打臉,還叫什麼?

此時此刻,盧嘉棟心裡已是叫破撞天屈,因爲楊弘毅用紙條將魏鴻坤的事情告訴了盧嘉棟,盧嘉棟無論如何也沒想到,自己只是想恭維恭維這位老專家,卻不成想弄巧成拙,將老專家的臉狠狠抽了兩下。

這可如何是好,如果要是讓專家們寒了心,這以後的工作可得怎麼展開,難不成自己真要反穿紅色小~~內~~內,化身superman?就算自己有這份心,也沒那個能力呀,到頭來還得是讓這些專家來幫着自己實現。

可要是立即認錯,面子的問題丟不丟倒無所謂,關鍵是魏鴻坤能不能接受,要知道搞技術的人都有些偏激,好似楊弘毅,自己就算主動承認錯誤,那張殭屍臉還是幾個月不開晴,魏鴻坤估計也差不多,要不然也不會被別人戳中敏感點,就變得如此敗落的模樣,看來主動認錯是不行,那該怎麼辦呢?盧嘉棟黑色的眼珠稍稍一轉,計上心來.......

“正如魏教授論文中闡述的那樣,鴨~~翼佈局的確有很多裨益,特別是對咱們當下的航空工業來說,的確是個可以快速取得突破的優秀佈局,然而,辦法雖好,但魏教授卻選擇雙三~~角~~翼結構,未免有些畫蛇添足!”

聽着盧嘉棟這番話,在場的人無不爲之一驚,就連一直微眯雙眼的楊弘毅,也頓時雙目圓整,直直的看着盧嘉棟,至於魏鴻坤更是驚訝的擡起頭,難以置信的看着盧嘉棟,片刻之後纔回過神,重重的搖了搖頭:

“雙三~~角~~翼結構是最能將渦流擾動,變成升力的機翼結構,我做過很多實驗,雙三~~角~~翼是利用空氣升力最好的機翼結構!”

“前段的鴨~~翼佈局也是爲了提升升力,那爲什麼還要採用雙三~~角~~翼結構?況且雙三~~角~~翼結構中的大翼面和小翼面之間的夾角很難確定,更何況在有鴨~~翼佈局的情況下,在採用雙三~~角~~翼結構其機動優勢也不見得有更大的改善,那爲什麼還要用這麼複雜的機翼結構,而不採用更簡單,難度更低的機翼結構呢?比如說無尾三~~角~~翼結構,採用這種結構,戰機的機動優勢,好像不必雙三~~角~~翼結構差到哪去........”

“無尾三~~角~~翼結構,雙三~~角~~翼結構,配合鴨~~翼佈局........無尾三~~角~~翼結構........無尾三~~角~~翼結構.........”

魏鴻坤擰着眉頭,喃喃唸叨着幾個機翼佈局,消瘦的臉龐越來越凝重,似乎是陷入某種無法自拔的泥潭,然而在下一刻,他的臉色稍霽,擰其的眉頭也漸漸舒展開來,黯然的眼神也頓時漸漸明亮,直到最後煥發出異樣的神采,扶在腿上的手掌,更是高高擡起,突然猛的一拍大腿:

“哎呀........我的老天爺,無尾三~~角~~翼結構配鴨~~翼佈局,我怎麼沒想到,我怎麼沒想到.........哈哈........”

第一百零八章 打聽一個人第五百八十一章 在劫難逃第七百五十四章 美國人的意圖第二百三十章 身管自緊設備(求月票)第四百五十五章 源代碼第八十六章 130mm底排榴彈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二章 鐵箱子裡的秘密第五百七十八章 真主的“天劫”第二百五十七章 這份合同不能籤第三百五十一章 急轉直下第七百六十八章 殲8Ⅱ的困局第四百九十九章 爭分奪秒第七百三十九章 真正的王牌第二百一十四章 要一員大將第三百二十二章 攪局者第三百六十六章 簽署協議第八百五十五章 擊殺(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爆竹彈(求月票)第七十八章 “拼命三郎”第五百七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七十九章 閱兵當中忙算賬第五百六十五章 奧朗德的反擊第七百七十一章 主動請纓第六百二十三章 被敲斷的脊樑骨第八百九十四章 政~~治犧牲品第四百五十五章 源代碼第六百零九章 迎頭痛擊(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經費的困難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國工匠第三十八章 絕技——單手換彈匣第六百三十一章 最後的決戰(中)(修正)第四百四十六章 “獵—殲”式火控系統第二十二章 調研組第八百四十二章 無一倖免第五十六章 步兵手中的大炮第四百四十八章 難以置信的進展程度第二百四十六章 激光淬火第二百一十九章 無奈的三軍情報局局長第一百零七章 來自地獄的炮彈第五百四十一章 士氣盡喪的艦隊第一百三十九章 狙擊生死戰(二)第八百五十四章 擊殺(上)第七十五章 人手一隻迫擊炮第八百七十八章 衝擊波第一百五十章 軍火掮客的陰謀(求月票)第四百五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二十一章 謠傳第八十二章 就按小盧的意思辦第一百四十六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四百五十一章 美國人的大餐第六百七十八章 新的起點第六百六十八章 反擊第三百七十九章 趙成剛的想法第三百七十章 新式坦克的總設計師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國人有中國人的智慧第二百四十四章 面對失敗第八百四十九章 真正的敵人(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拿來主義(求月票)第八百七十六章 反導攔截技術第五百一十九章 強大的英國特遣艦隊第三百一十三章 校園裡的陌生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倔強的總工藝師第二百六十章 新殖民主義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生?是死?第四百七十九章 薩科齊的小算盤第七百七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好相處的老教授(求月票)第三百五十二章 我只怕事情鬧不大第七百五十章 戳穿中國的底牌第七百三十二章 決心第五百五十八章 誠摯的圈套第三百八十八章 堪比T—72裝甲性能的複合裝甲第五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決戰第七百零二章 小步快跑第六百六十一章 危在旦夕第七百六十五章 秘辛第四百三十五章 眼見爲實——難以置信的錄像第四百五十二章 攪局者第三百七十七章 經驗欠缺的困境第四百七十八章 法蘭克福武器裝備博覽會第八百三十六章 真正的打算第一百二十一章 阿富汗論斷第六百九十章 南海的事,不能留給子孫後代第五百三十章 中國的“飛魚”第九百五十四章 軍艦引進計劃第四百八十四章 法國的陰謀第二百零三章 拿下警戒陣地第五百四十五章 互不相讓的兩隻老狐狸第二百二十章 首席談判代表第五百六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七百二十七章 爲什麼不拼一下?第五百六十章 真正的目標第二百五十一章 力量倍增器第九百三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七百九十二章 垂直髮射系統第五百一十八章 戰火燎原第五百九十八章 用於進攻的紅旗2防空系統第三百七十章 新式坦克的總設計師第四百五十九章 震驚大洋彼岸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