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先試先行

而在這之前的上午,盧嘉棟早已就此問題向劉浩田和李銘兩位領導作了彙報,盧嘉棟的這個思路雖然新奇,但劉浩田和李銘並不陌生,因爲盧嘉棟早在便攜式火箭筒研製的時候,就確立了利用火箭筒帶動玻璃鋼等複合材料發展的大方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一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部隊需求的牽引下,不但使整個玻璃鋼生產製造工藝得到極大提升,就連其他的纖維複合材料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

除此之外,因爲該項目在技術方面的突破,使得其他國民經濟相關部門也紛紛採用玻璃鋼這種結實輕巧的新材料進行產品加工和相關替代,使得玻璃鋼的產量得到極大的躍升,而這也倒逼改型材料的進一步研發,初步形成一套良性的發展循環。

正因爲有這樣的例子存在,所以劉浩田和李銘對盧嘉棟這個方案接受起來並不困難,反而覺得這個方案有着一定的可操作性,當然盧嘉棟雖然對軍工電子有所瞭解,但相比鍾曉沫這樣的資深軍工電子專家來說,還是差了不少。

而鍾曉沫依照盧嘉棟所提出的設想,再結合自身豐富的軍工電子方面的技術和經驗,將整套方案講得是絲絲入扣,條理分明,深入淺出之間讓與會的人員將這套方案理解透徹,而這其中自然包括了劉浩田和李銘。

作爲在軍工戰線奮鬥多年的劉浩田和李銘自然很清楚這套方案的重要意義,尤其是當中所提出的“一個項目,兩條路徑”的發展模式,對現下軍工發展有着很強的操作性和借鑑意義,因此兩人對這套方案打心裡還是持積極的支持態度。

但與此同時,兩人也很清楚,這套方案的實施難度十分巨大,對於能否順利推進和完成誰都沒有確定的把握,所以兩位領導對其切實的可行性還是有些不置可否,因此在幾番商討後,兩人決定將這個方案作爲此次調研的彙報材料,上報到總參及高層,以便徵詢上級領導的意見。

至於炮兵雷達領導小組內部則採用盧嘉棟在武器裝備研發中經常使用的所謂舊瓶裝新酒的辦法,即利用炮兵雷達領導小組與海軍研究共同推動的djs—140計算機相關可靠性和標準化改進項目基礎上,開展有針對性的拓展和深入研究,並在雙方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予一定的支持。

如此一來,便可以在確保炮兵雷達研製進度以及相應的權限範圍內,保障了部分基礎研究的開展和實施,就這樣經過充分的討論,與會人員達成了共識,並將方案的彙報和基礎研究以及今後的發展方向等事項確定下來。

而後盧嘉棟和劉浩田、李銘等人便離開中原電子雷達所,很快幾個人便返回北京,然後用最短的時間將此次調研情況形成一份詳盡的報告,並將項目帶動產業這套方案作爲副本附在報告的後面,在檢查無誤後,便將其提交總參秘書處,沒過多久這份報告便發往相關高層領導的案頭..........

“看來劉浩田和盧嘉棟他們幾個去趟中原電子雷達所調研,收穫還是不小的嘛!”在一間樸素的辦公室內,老首長手裡拿着剛剛呈遞上來的炮兵雷達領導小組和海軍研究所關於聯合對中原電子雷達所的調研報告,仔細的翻閱着,當看到項目帶動產業的具體方案時,老首長沉穩的面頰,瞬時露出欣慰的笑容:

“這份報告寫得很詳實!”

說着,老首長擡起頭,看了看左手邊那位身穿筆挺軍裝的軍人,只見他國字臉、寬額頭、高鼻樑、粗眉頭,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前,帶着一副橫框眼鏡,不動如山的坐在沙發上,遠遠的看過去英武之間透着幾許灑脫,從容之下掩蓋不住那副年輕時帥氣倜儻的容貌,見此精神相貌,老首長臉上的笑意更勝幾分,然後便開口問道:

“小江,這份報告你看過沒有?”

“是的,老首長!”老首長口中的小江不是別人,正是現任海軍司令員江匯川,此次他來到老首長這兒主要是爲了彙報海軍關於潛地運載火箭試驗的準備情況,當然還有個目的,那就是看看主管軍工裝備發展的老首長對這份調研報告的態度,正因爲如此,當聽到老首長的問話後,江匯川不由得直了直腰回答道:

“我們海軍研究所的小李昨天就把報告交給我了!”

“那你覺得這份報告,確切的說是在它後面的那份方案你覺得怎麼樣?”

“我覺得這套方案有很強的建設性!”江匯川如實的回答着,而老首長在聽了江匯川的話後,微微點了點頭,而後把目光移到另一邊的總參裝備部部長譚斌身上繼續問道:

“譚斌,你呢?”

老首長話音剛落,譚斌便趕緊迴應道:“我同意江司令員的看法,不過這套方案在可操作性是不是還有所欠缺?”

“在操作層面上確實有待商榷!”老首長將目光從譚斌身上移開,再次看了看桌面上的那份報告,而後話鋒一轉,語氣變得極爲堅定:

“但這份報告,尤其是那套方案在大致方向上,卻與高層的政策不謀而合!”

老首長這句話一出口,無論是譚斌還是江匯川,臉上無不露出微微吃驚的神情,而老首長卻沒有在意這些,嘴脣在一開一合之間,穩重而不失威嚴的話語便繼續在辦公室內響起:

“其實高層已經注意到咱們國家電子工業方面的薄弱,也預見將來這方面將成爲咱們實現‘四個現代化’重要的基礎和推動力,所以在最近的高層常會上,已經確定在即將開啓的政府機構改革中,增設一個電子工業部,統籌規劃整個電子工業的發展及相應實施細則!”

“這麼說,這份方案高層很有可能.........”

“雖然還有些欠缺!”沒等江匯川把話說完,老首長便舉起手中的那份調研報告,笑容滿面的說道:

“但整體上符合高層的整體規劃,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先試先行,摸着石頭過河的實幹精神,也符合現在改革開放的總體要求........”

“叮鈴鈴~~~”老首長話剛說了一半,放在他辦公桌前的那部紅色電話突然響起,老首長見此不敢怠慢,趕緊將紅色電話的聽筒拿起,就在老首長將聽筒剛剛放到耳畔的那一刻,裡面便傳來一陣濃郁的渝北口音:

“老張同志,是你嗎?”

“是我,小平同志!”老首長言語既乾脆,又敬重,坐在下面的譚斌和江匯川見此也都紛紛面露期待的挺了挺腰桿,可即便如此兩人卻沒有發出一點兒聲音,而是保持安靜豎起耳朵繼續聆聽,與此同時,老首長貼在耳邊的聽筒裡再次傳來那熟悉的話語:

“關於中原電子雷達所的調研報告你看了吧?”

“我剛剛看完!”老首長迅速回答着,緊接着點了點頭:“恩.......沒錯.......我也覺得很符合常會上所得出的結論........我的建議是可以先放手讓他們嘗試嘗試.......對.......我同意您的意見.......就依託這個方案做個先試先行的試點以便總結經驗........好的.......我馬上着手落實!”

老首長這句話剛說完,聽筒內便傳來一陣盲音,而後老首長將聽筒放到電話機上,這時坐在下面的譚斌和江匯川幾乎異口同聲的焦急問道:

“老首長......”

沒等兩人把話問完,老首長便面帶含笑的說道:“小平同志的指示很明確,那就是放開手腳,先試先行!”

說完,還沒等譚斌和江匯川等人反應過來,老首長便提起筆俯下身子,在報告的首頁前寫上大大的:

“同意!”兩個字.......

而與此同時,同樣兩個字也出現在位於中國東南x市的英軍電訊室內剛剛收到的一份英文電報上,只不過這個“同意”換上了英文單詞“yes”,接到這份電報的布朗笑着對身邊叼着雪茄煙的安德森興奮的說道:

“中情局的米勒副局長還真有辦法,連一貫要錢不要臉的法國也給搞定了,真不知道米勒用了什麼辦法!”

布朗話音剛落,安德森便吐了兩口菸圈,而後得意的迴應道:“不管這傢伙用什麼辦法,至少我們把中國可能採購炮兵雷達相關配件的渠道全部掐斷了!”

“沒錯,這下看中國還用什麼去造炮兵雷達!”

“用什麼去造?當然用木板啦!”安德森這句話一說完,便與布朗一起冷冷的大笑起來........

第九百三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三百七十二章 空降的研製任務第六章 T—4178A單軸槍管鑽孔鏜牀第三百三十章 你的任務是去做軍火商第六百四十章 郭蕊的主意第九百六十章 以戰爭應對威脅第七百三十九章 真正的王牌第三百三十三章 落魄的布洛姆貝格第二百六十七章 新奇的年貨第一百八十六章 測試開始(求月票)第二百一十一章 囑託和寄語第三百零九章 掀起52倍口徑革命第七百八十五章 躲在象牙塔裡的大牛人第八百七十四章 “獵鷹”VS“飛毛腿”(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軍用芯片第二百六十二章 技術擊敗對手第八百三十一章 贏得訂單第三百三十五章 神秘的沙特王子第八百四十章 沙暴驟起第六十六章 楊立民第九十二章 測試開始第五百三十四章 幕後角力第三百二十五章 想法大膽的《意見》第四百八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五十九章 師長造反第二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六百三十六章 警告第五百三十六章 戰爲和第八十七章 調往前線第四百八十二章 風暴將至的南大西洋第八百五十三章 圈套(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穆沙拉夫的憂慮第二百二十九章 上億美元的軍售協議第四百四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七百六十五章 秘辛第三百九十八章 真正的對決(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數額巨大的伊朗軍售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切皆有可能第一百一十二章 風雲突變第四百章 真正的對決(三)第八百九十九章 取勝的關鍵第一百五十九章 蘇聯的美人計(求月票)第七百四十六章 力挽狂瀾的“鍾”式機動第三百一十二章 姜太公釣魚式的宣傳第九百零一章 騎虎難下(上)第三百二十章 開拓新的道路第七百零二章 小步快跑第七百七十八章 走國際合作之路第五百七十六章 坦克集羣作戰的厲害第八百八十八章 內鬼第三百六十二章 印度的新式坦克第四十二章 陳子玥的心思第八百六十一章 衝擊(下)第七百一十五章 矚目第二百二十章 首席談判代表第七百六十五章 秘辛第八百二十章 競標第一百二十二章 嘉獎令第三百一十章 我們這就去中國第九百五十七章 準備引進蘇27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式火炮正式立項第九百一十三章 突圍之路(上)第十四章 廠務會第四百八十八章 因勢利導第八百七十四章 “獵鷹”VS“飛毛腿”(下)第四十章 試裝部隊第一百二十一章 謠傳第四百三十六章 有中國特色的軍工發展之路第五十五章 裝備測試場第七百四十六章 力挽狂瀾的“鍾”式機動第四百零二章 趙如鬆辭職第一百四十七章 神秘人(求月票)第四百八十二章 風暴將至的南大西洋第七百三十三章 亮劍第一百二十九章 每一個部件都要做到極致第九百四十二章 把柄第四百九十章 較量拉開了序幕第二百四十二章 試炮第四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八百七十章 難以理解的結果第五百四十章 “競技神”號的輓歌第九百零六章 對華戰略第六百六十七章 崩潰與改變第九百零三章 更可怕的敵人(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好相處的老教授(求月票)第七百四十六章 力挽狂瀾的“鍾”式機動第四百五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八百一十二章 手工鑄造VS日本機械(中)第五百零三章 天羅地網第九百二十六章 交易第五百三十三章 沉重的代價第七百五十章 戳穿中國的底牌第八百九十四章 政~~治犧牲品第八百一十三章 手工鑄造VS日本機械(下)第六百九十章 南海的事,不能留給子孫後代第兩百一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三十一章 綜合削減方後坐力的法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生?是死?第三百八十六章 穿甲彈第一百九十四章 必勝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