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技術原理(求月票)

“小盧,你大可不必這樣!”萬山廠前往三林當地駐軍招待所的路上,一輛軍綠色212吉普車正疾馳前行,道路兩旁的俊秀繁茂的桂花樹,宛若美麗多情的少女,在微微的夏風中輕盈的搖曳着,與不遠處因阿斯特地貌形成的座座綺麗的山峰遙相呼應,形成一道令人神往的美麗風景線。

不過這道讓人有些醉意的美景卻沒有讓這架吉普車上的任何人,矚目凝望,流連忘返,尤其是坐在吉普車後排的總參裝備部武器規劃處主任王傳琛,他是總參內部積極推動和支持盧嘉棟新式火炮項目的核心人物。

正因爲如此,當新式大口徑遠程火炮正式立項後,王傳琛便由總參裝備部部長譚斌親自點將,擔任新式火炮項目領導小組的組長,主要負責各項資源的調度以及軍地各方的協調和聯絡工作。

而作爲副組長的盧嘉棟兼任總設計師,負責新式火炮的全面研製工作,應該說兩人算是老搭檔了,早在130mm底排榴彈項目的時候,兩人就是這樣搭班子開展研製工作的,說到兩人相識則要追溯到更早,可以說兩人彼此都非常熟悉,配合起來也非常默契。

不過最近一段時間王傳琛卻對盧嘉棟的一些做法很是費解,要知道盧嘉棟之前研製的一些武器裝備中,多少都要運用一些成熟的工藝和技術,以降低研製風險和成本,可此次新式火炮從上馬之後的第一天起,盧嘉棟就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原本成熟的火炮製造技術和工藝幾乎一個都沒有用,全部使用全新的技術和工藝,雖說王傳琛一般情況下不太插手技術,不過作爲一位在軍事裝備領域奮戰多年的資深部隊幹部,王傳琛很清楚一旦某項裝備所運用的新技術和新工藝太多的話,

不但這款裝備在製造階段會很遇到很多困難需要克服,就算是部隊列裝後也會因爲性能不穩定而出現衆多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尤其是不久之前,看到盧嘉棟在車間累得睡過去的那一刻,王傳琛覺得自己不說一說是不行了。

如果再這樣下去,別說火炮的性能難以保障,就是參與火炮研製的技術人員都得累出什麼毛病來,尤其是盧嘉棟,他還年輕,未來的路還有很長,需要他的地方也很多,如果這個時候落下病根,

以後就算想爲國家做貢獻,那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除此之外還涉及研製經費、研製週期、專家驗收等等環節,正因爲這些種種原因,在前往三林駐軍招待所的路上,王傳琛忍不住對盧嘉棟勸道:

“先不說咱們引進這些機械設備花了多少研製經費,單說技術領域,咱們這次幾乎用的全部是新技術和新工藝,這樣咱們新式火炮的穩定性能否達到一個均衡的指標?所以我覺得咱們是不是運用一些之前的成熟工藝和技術,這樣不但可以增加新炮的穩定性而且還可以縮短研製時間,最重要的.......”

說着,王傳琛的話不由得停頓了一下,然後不無擔心的看了看身旁的盧嘉棟繼續說道:

“如此一來,小盧你也不用這般勞累了!”

王傳琛的話盧嘉棟聽得很明白,平心而論他說得確實沒錯,如果一款武器裝備所採用的新技術和新工藝如果過多的話,很容易造成改型武器裝備的性能很不穩定,比如後世印度裝備的“阿瓊”坦克,在其研製過程中,不斷在其中增加最新的技術和工藝,使得這型坦克遲遲無法完成研製,斷斷續續耗時長達三十年,終於可以列裝部隊了。

可沒想到的是這型印度軍工界引以爲傲的所謂“國產”坦克,列裝部隊後故障頻發,連最基本的作戰任務都完成不了,最後只能淪爲所謂的“閱兵坦克”,成爲世界軍工界的笑談,而究其原因就是爲了追求高性能而不切實際的堆砌各項先進技術,導致武器系統性能極不穩定。

對於這個道理,盧嘉棟作爲後世穿越而來的軍工專家,心裡自然是很清楚,其實按照盧嘉棟的眼光來看,目前研製的新式火炮項目中所應用的幾項關鍵性技術,比如身管自緊和電渣重熔,別說是在幾十年後的21世紀了,就是放在現在的世界範圍內來看,這兩項技術也不是最新式的。

早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英國和德國就率先利用電渣重熔和身管自緊技術製造坦克炮,取得良好效果後才逐步在其他高膛壓火炮上推廣和應用,可以說在西方這兩項火炮製造的關鍵技術已經很成熟了,而目前盧嘉棟要做的就是將這些西方成熟的關鍵技術轉化成中國人自己的技術。

爲此盧嘉棟早已未雨綢繆,在萬山廠還沒搬遷時,盧嘉棟就在青年培訓班中開設了相關課程,詳細介紹了火炮製造方面的先進技術,不僅如此,盧嘉棟還和當時還沒調走的楊立民一起,對這些萬山廠的青年職工進行外語、計算機以及數控機牀操作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術進行專門講解和傳授。

經過將近一年的發展,可以說萬山廠有了一定的新型製造人才基礎,如今新式火炮項目正式開啓,對於萬山廠來講只要稍稍進行引導和培訓,掌握這些新技術和新工藝應該不是什麼問題,正是有着這份自信,盧嘉棟纔敢大刀闊斧的引進這些在別人眼裡想都不敢想的新式設備和製造工藝.......

“所以,我們萬山廠還是有這個基礎的,就比如王主任你認識的那個劉亮,他在研製便攜式火箭筒的時候,專門跑到材料研究所去學習計算機和數控機牀,還有陳子豪、張愛國,他們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術都很不錯,所欠缺的就是實操經驗,不過現在萬山廠已經調過來很多火炮生產領域的專業人才和熟練工人,所以說這個短板我們也克服了!”

“我知道你們萬山廠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訓教育體系,可沒想到你們竟然把目光放得這麼遠,這麼早就進行相關的技術儲備了!”聽了盧嘉棟的話,王傳琛的臉上露出一絲興奮的神色,可是當他這句話剛說完,負責開車的軍代表陸維軍便一邊掛檔,一邊笑着說道:

“首長,不止是培訓人員,連咱們這款新式火炮的研製,盧總師的目光也放得很遠!”

“哦?”聽了陸維軍的話,王傳琛不免有些詫異,而陸維軍因爲要開車,並沒有回頭,但也能感受到身後王傳琛那求解的眼神,所以在開車之餘繼續說道:

“別的不說,就說這套身管自緊設備,不但可以運用到咱們現在研製的新式火炮上,如果我沒說錯的話,坦克上面的主炮也可以運用這項技術,來增強炮身的自身結構!”說着,陸維軍移動眼睛看着前面的後視鏡,通過鏡子望着坐在後排的盧嘉棟笑着問了句;

“盧總師,我說得對不對?”

聽了陸維軍的話,王傳琛的臉上閃出微微的激動,他雖說不向陸維軍對火炮技術這麼在行,但對於坦克炮的重要性卻也十分清楚,正因爲如此,王傳琛才盯着盧嘉棟追問道:

“小盧!這套設備真的可以應用於坦克主炮?”

“陸代表說得沒錯!”盧嘉棟點了點頭,然後讚許的看了一眼前面正在開車的陸維軍:“其實咱們現在研製的大藥室長身管遠程火炮與坦克主炮有着基本的原理,那就是彈藥發射時,膛壓很大,而膛壓越大,炮彈的初速就越大,這個指標在壓制型火炮上就體現在射程遠,而放到坦克主炮上就表現爲穿甲動能和威力!”

“所以這就需要加強火炮的身管結構以便承受巨大的火炮膛壓?”王傳琛在技術上雖然比不上盧嘉棟和陸維軍這般精通,但多年的軍工領域工作經驗也讓王傳琛鍛煉出一定的水平出來,而盧嘉棟聽了王傳琛這番話,也不由得贊同的點了點頭:

“王主任說得沒錯,這就需要增加炮管的結構強度,除了運用新型高強度炮鋼,使用電渣重熔技術清除裡面的雜質外,剩下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身管的緊固技術,而這其中以身管自緊工藝最爲有效。

其基本原理就是模具的內模做成空心的,在裡面注滿冷卻液體,兩邊通上管子。當經過高溫熱處理的炮管裝入模具後,高溫處理的炮管開始慢慢冷卻,這時內模裡的冷卻液就派上用場,靠近內模的炮管在冷卻液的作用下,最先冷卻。

而火炮外壁則冷卻較慢,由於熱脹冷縮原理,等整個炮管都冷卻後,外層後冷卻的炮管外壁部分就會緊緊的箍住內層先冷卻的部分,這樣整個炮管就會產生一個向內緊箍的力,也就是這個力使得炮管可以承受更大的膛壓!無論是壓制型火炮,還是坦克主炮,這項技術都非常適用!”

第五百一十章 請相信我們中國人第五百八十八章 薩達姆的利箭第八十章 情報第二百九十二章 用中國人的辦法,對付中國人第七百二十八章 出鞘第八百六十二章 攻守轉換(上)第五百零六章 潘帕斯上空的鷹第兩百七十章 難啃的骨頭第六十五章 提高班組支援火力第一百三十章 子彈工藝第二百二十二章 讓手術刀鋒利的保證(爲天海祥雲盟主加更)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次到訪的布洛姆貝格(求月票)第九百零三章 更可怕的敵人(上)第六十二章 爆棚的嘉浩餐館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生?是死?第一百七十章 劉浩田的意見(求月票)第九百五十一章 壓力劇增:三代機包圍圈第五百三十一章 碧海搏殺第七百一十四章 軍令狀第六百九十三章 雙三角~翼OR無尾三角~翼第一百九十九章 目標——髮卡山主陣地第一百零二章 蘇聯顧問第五百九十七章 綿裡藏針第五百一十三章 吞噬一切的風暴第八百三十一章 贏得訂單第五百三十三章 沉重的代價第四百二十一章 泄密第八百二十六章 獨門絕技——目標預判技術第一百二十一章 謠傳第五百八十八章 薩達姆的利箭第三百二十六章 總參會議第二百九十八章 突如其來的打擊第四章 介紹信第九百四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七百六十五章 秘辛第一百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噩耗第八百九十五章 狡如狐第三百二十八章 自責的劉浩田第六百九十四章 以成熟技術,打造一流戰機第二百四十八章 新式52倍口徑155mm榴彈炮第六百二十七章 《超~~限~~戰》第七百零六章 請回答:1988(上)第八百零八章 圖謀第八百六十一章 衝擊(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圖窮匕見(求月票)第九百一十九章 “獵鷹”VS“夜鷹”(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美國衆議員第二百九十二章 用中國人的辦法,對付中國人第八百四十七章 “阿帕奇”墜落第五百六十五章 奧朗德的反擊第三百九十章 應對之道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國人有中國人的智慧第七百五十章 戳穿中國的底牌第四百八十三章 梅西的心思第五百七十九章 滅“頂”之災第九百三十八章 轟然倒下的軍火巨頭第一百一十三章 中國人的智慧第五百一十三章 吞噬一切的風暴第七百八十六章 潛伏第五十三章 槍掛榴彈發射器第五百二十八章 海空作戰體系第六百七十一章 雖遠必誅第三百七十五章 各相關廠的發展成效第二百零六章 溫壓過後第三百九十二章 分歧第一百二十二章 嘉獎令第七十六章 舌頭第六百一十一章 戰爭迷霧(殺招)第一百零五章 總攻第七百七十八章 走國際合作之路第八十九章 退彈第十七章 軍工車間質檢組組長第六十七章 新型閉鎖機構第一百七十五章 發射原理(求月票)第六百九十章 南海的事,不能留給子孫後代第六百零二章 換一個思路第五百五十八章 誠摯的圈套第二十一章 萬山導軌系統第一百四十八章 國際軍火商(求月票)第七百六十七章 深遠影響(下)第六百一十五章 “剜眼睛”第二百四十六章 激光淬火第三百九十五章 真實的意圖(二)第八百七十二章 “獵鷹”VS“飛毛腿”(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同志,我看你是被嚇破了膽(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每一個部件都要做到極致第九百一十七章 危險的底牌第四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軍工大師第六百九十一章 打造多用途戰鬥機第五百三十章 中國的“飛魚”第五百四十章 “競技神”號的輓歌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精明的人(求月票)第九百零六章 對華戰略第二百九十三章 狂妄的越南炮兵指揮官第五百三十章 中國的“飛魚”第九百五十四章 軍艦引進計劃第一百五十章 軍火掮客的陰謀(求月票)第一百六十三章 風暴驟起(求月票)第二百九十七章 無聲的戰場第七百六十九章 海軍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