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戰爭之後的數據分析

“再從這次所獲得的數據,以及結合上一次我們俘獲對方文明探測器,所得到的數據可以推測出,對方文明的電子科技水平絕對處於相當低的水平,甚至比我們上一次所推算出來的還要低上一些。

所以再傳這些數據,我們又可以推斷出對方文明並沒有像我們人類文明一樣,經歷第3次並開始進入第4次工業革命,當然,既然對方文明已經走到了星際時代,他們文明肯定也經過了多次的工業革命,只不過所走的科技樹和我們不一樣,所以對於今後我們文明和他們文明之間的戰爭我們必須要儘可能的發揮我們文明的優勢。

雖然說對方文明的整體科技程度比我們高了一些,但是整體科技方面比我們高一些打起來我們不一定會輸,畢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對方文明所走的路線應該是一個以純粹的機械工業爲主的文明,而我們人類文明所走的文明路線則是一條全面科技發展的道路。

所以在文明等級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像我們人類這樣走全面科技發展路線的文明應該佔有優勢。”聽到張毅的回答,劉工想了想說道。

聽了劉工的話,張毅點了點頭,認爲,他所分析的非常明有根據,同時心裡暗暗的想到,以後對於人類文明的各種宇宙戰機,都必須要進行隱形化的設計,同時所有的宇宙戰機也要塗上隱形材料,畢竟對於人類文明這方面的優勢,必須要儘量的擴大才行。

之前由於大家認爲,無人機在宇宙戰爭中只是屬於炮灰的存在,是一種廉價而且低級的消耗品而已,根本不用進行專門的隱形化設計,以及圖上隱形材料,是,畢竟如果這樣做的話,那麼這些無人機的製造價格就會高了許多,如果少量生產倒無所謂,但是如果大規模生產和裝備的話,那麼所花費的代價就高了。

不過根據剛纔劉工的分析,如果之前飛魚艦隊中的那些無人機,全都經過了隱形化的設計,並塗上隱形材料的話,那麼在人類文明的戰機集羣和外星文明的戰機集羣的對戰中,就算是外星文明的戰機數量是人類文明的幾倍以上,人類文明戰機集羣也絕對能夠戰勝對方文明的戰機集羣。

就在這時,劉工又繼續說道:“這是我們人類文明在宇宙戰機技術方面的優勢。

除了宇宙戰機之外,我們人類文明和對方文明宇宙戰艦之間也互有優勢,外星文明的宇宙戰艦的優勢非常明顯,由於他們文明是一個成熟的一級宇宙文明,所以他們文明的宇宙戰艦設計非常符合他們文明的科技觀,同時他們文明的宇宙戰艦,和之前的宇宙戰機一樣,在速度上,機動性方面以及他們宇宙戰艦的裝甲方面,都要勝過我們人類文明一些,特別是對於能量武器,打擊的看打擊性能方面,是我們人類文明永遠無法相匹敵的。

在這些方面,我們人類文明還必須要努力提升自己在這些方面的科技水平。

當然和宇宙戰機一樣,人類文明科技方面也有着自己的優勢,那就是人類文明的雷達技術方面,信息方面,自動化以及智能化方面,同時人類文明的隱形技術方面也是可以放在我們的宇宙戰艦上。

雖然說自己我們人類文明的這些宇宙戰艦,上面也塗了隱形的塗料,只不過由於我們人類文明,從來沒有設計過真正的宇宙戰艦,所以都是按照潛艇的外觀來設計,哪兒這樣的外表,在隱形方面並具備任何優勢,雷達反射截面非常大。

所以以後我們在宇宙戰艦設計方面也要趨於隱形化,這樣的話,那麼敵人對我們探測的距離就會大大的縮短,就會大大的增強我們人類文明所製造的這些戰艦在宇宙作戰中的生存率,畢竟宇宙戰爭雙方戰艦之間的距離都是非常遙遠的,至少都在距離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公里以上進行對戰。

而如此遠的距離,用眼睛自然是無法看見對方,只能依靠戰艦上面的雷達來判輕對方的方向和位置進行瞄準,一旦雷達如果失效的話,那就意味着宇宙戰艦就失去了眼睛,根本不知道對方在哪裡,就算是使用天文望遠鏡,也只能知道對方大致位置。

所以在宇宙作戰中,雷達探測就寫的尤爲重要,奪過我們的宇宙戰艦,在現在的基礎上進行隱形化設計再塗上我們最新研製出來的隱形材料,那麼,我敢肯定敵方對我們宇宙戰艦的探測距離,將會縮短2/3以上,這樣的話,我們的優勢絕對可以發揮到最大。

同時我認爲我們的宇宙戰艦中還必須儘量減少人數,儘可能多使用機器人來代替人類的崗位,畢竟現在人類的總人口數量也就100億不到而已,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人都屬於文盲狀態,根本不懂得如何操作宇宙戰艦和宇宙戰機,所以用機器人來代替人工崗位,那麼在戰爭中消耗的人口將會大大的縮小,同時艦隊的規模也會大大的增加。

要知道我們人類文明現在所有的宇宙戰艦加起來也不過是不到2萬而已,然而就僅僅這2萬收不到的宇宙戰艦,卻需要近2000萬的人來操作,這樣人員數量配備實在是太多了,畢竟我們人類文明在還沒走出地球的時候,在海中航行的船隻,甚至戰艦,也僅僅只需要幾十個人而已。

所以我認爲如果我們人類文明的宇宙戰艦設計合理的話,一艘宇宙戰艦根本不需要如此多的人來操作。

比如說我們人類文明現有的宇宙戰艦,僅僅一艘小型宇宙戰艦,如果滿員配備的話,至少需要數百名的操作人員,但是如果設計合理的話,像這樣一艘小型宇宙戰艦,所需要的操作人員其實僅僅需要幾十人就夠了,就算是加上宇宙戰機的駕駛員,一艘小型宇宙戰艦,所需要的人員數量也絕對不會超過50人,畢竟在人工智能方面,這絕對是我們人類文明和外星文明對戰時候的最大優勢。”

第114章 尋求幫忙第168章 展會起爭執第597章 摧毀探測器第602章 旋轉重力第173章 大洋彼岸的陰謀三第613章 轟動第660章 憤怒第640章 公佈二第162章 超重型數控機牀任務第687章 範洪才的擔憂第429章 太空旅遊二第18章 廠房第152章 網絡轟動第17章 缺錢第600章 自豪第372章 大華帝國第一航空集團的訂單第391章 靜力機總裝第219章 飛行汽車的首秀一第356章 驚喜第92章 軍方第一筆訂單第565章 七彩空間大學第270章 事後餘波第647章 試探艦隊出發第299章 新的想法第652章 接觸二第736章 大航天時代的來到第31章 利益分配第206章 獲得飛行器研製生產資質第695章 決戰於小行星帶 二第228章 快要瘋掉的費主管第711章 測試反重力技術第260章 凌厲反擊第356章 驚喜第654章 接觸 四第676章 艦隊之間的較量 四第435章 生物技術的發展第431章 太空旅遊 四第303章 熱鬧的七彩石集團第173章 大洋彼岸的陰謀三第229章 航展結束第590章 小行星帶 二第136章 微型高速大功率直流電機第330章 黃老爺子的電話第284章 需要核燃料第400章 網絡熱議第92章 軍方第一筆訂單第77章 天文儀器展二第185章 伊國大使的來到第341章 數據鏈的不匹配第151章 飛行汽車試飛第233章 通過評審第404章 “霸王槍”號試飛 一第449章 火星計劃第646章 最新數據第424章 登陸月球第112章 工控芯片第203章 專家組的認同第324章 呂老的新科研項目第252章 七彩石集團的措施第337章 即將交付的護衛艦第364章 並沒有死心的黑手第130章 打西門公司機牀的主意第282章 無法獨吞的利益第725章 地外生命研究第785章 微型無人運輸飛船第668章 雙方文明戰機的損失比例第53章 成功第430章 太空旅遊 三第201章 審覈開始第599章 “南天門”號完工第84章 天文儀器展的最大贏家第410章“霸王槍”號 首次載人航天 一第135章 趙峰的成果第170章 收穫滿滿第123章 反響 (求訂閱!3/5)第585章 有機物第721章 討論第390章 Q2發動機第240章 收購電池製造廠第637章 不速之客第403章 記者招待會第329章 第一次 耐持久測試第106章 向教授的擔心第722章 行星改造計劃一第602章 旋轉重力第435章 生物技術的發展第226章 尤總的興奮第444章 帥鍋第737章 金星探測任務第748章 數據和樣品採集第761章 木衛探索三第106章 向教授的擔心第632章 宇宙採礦第344章 進軍航天領域第277章 工人們的意見第775章 開始第95章 測試結果第374章 參觀基地第300章 畫縣考察第196章 系統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