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小行星帶四

所以當這顆小行星被收回到飛船內之後,飛船上的這些專家們,一下子就興奮了起來,迫不及待的想要去放置這顆小行星的船艙裡面。

實際上對此,王偉也是比較好奇的,要知道那不過是一顆小行星而已,並且直徑也不過是1.8米而已,用得着這麼興奮嗎?更何況,在整個小行星帶中,像這樣的小行星多的是,就算是比這顆小行星還大的,其數量也是數都數不過來。

想到這裡,王偉對一旁正準備去船艙中看小行星的一名天體物理學專家好奇的問道;“請問一下這顆小行星對於我們來說真的有那麼重要嗎?畢竟小行星我們也不是沒有見過,每年都會有大量的隕石落入地球,而這些隕石絕大部分都來自於小行星帶,難道這顆小行星和落入地球的那些隕石有什麼不同嗎?”

“是的,王艦長!小行星帶中的這些小行星,和落入地球中的隕石,有着很大的不同,掉落地球的隕石,其實是經過大氣層的高溫灼燒,撞擊等等,所以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墜落在地球上的這些隕石已經完全失去了本來的面目,在小行星帶中的這些小行星卻不同,這些小行星並沒有因爲墜落地球過程中,因和大氣層的摩擦導致高溫高壓的灼燒,撞擊等等,所以,這些小行星還是以本來的面目存在,裡面可以供我們研究的東西也非常多。

不說其他,我們地球上很多科學家都認爲,宇宙中的生命應該是普遍性的,甚至就連一些存在在太空中的小行星上,也有可能存在生命。”這一名宇宙天體學家耐心的回答王偉的話。

“所以此次捕捉這顆小行星最根本的目的,並不僅僅只是想要了解這顆小行星的構成,也想要尋找這方面的數據,以及線索?”王偉點了點頭,有些理解的說道。

“是的,捕捉這顆小星星,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爲了尋找生命的線索,只不過有些遺憾,這顆小星星的體積實在是太小了,根據我們的計算,這顆小行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希望並不大,不過我們還是希望能夠在這顆小行星上尋找出一些線索。”

隨後,王偉就跟着這些專家來到了實驗室,與此同時之前被他們捕捉到的那顆小行星,也已經被運送到了實驗室中並準備解剖。

雖然說這塊小行星的直徑只有1.8米,重量也沒有之前計算的那麼重,僅僅100多噸而已,不過這顆小行星的外面,也包裹着一層厚厚的一層冰。

不過這些冰經過數據分析之後,就會被分解成氫氣和氧氣,然後再燃燒成水,然後再儲存起來,要知道,紫微星1號宇宙飛船,雖然體積比其空天飛機要龐大了許多,但是飛船所使用的引擎,燃料介質也是水。

同時飛船中人員生活,平時也需要大量的水,雖然說飛船中有着完善的水循環系統,但是,水循環系統中循環出來的水,飛船中的船員們並不喜歡,同時喝的時候總是有一股怪怪的味道,所以一般來說,船員們所用掉的那些水,經過處理之後會直接排到發動機的燃料艙裡直接當做發動機的燃料。

很快,小行星外圍的這些冰塊,都被清理了下來,不過在檢測的時候並沒有檢測到什麼有用的東西,只發現在這些冰塊中存在着大量的宇宙塵埃,不過想想也能理解,畢竟在廣闊的宇宙中也並不是空無一物的,有太多太多人也無法看到的塵埃漂浮在這廣闊的宇宙中,當然這些塵埃絕大部分都是太陽系形成之初所留下來的。

然而當這些外圍的這些冰塊,全部都被清理掉之後,只留下一團這顆小行星的核心部位,但是令飛船上面的這些專家學者們失望的是,在這顆小行星的核心部位,並沒有發現有生命的痕跡,甚至就連生命生活過的殘骸,有機物等都沒有。

雖然說在這顆小行星的核心部位,並沒有發現神明生活過的遺蹟,但是,飛船中的這些專家學者們,他們的興致依然不減,使用了大量的儀器對這顆小行星的核心部位進行分析,得到數據之後,就能夠通過這些數據分析太陽系形成之初,整個太陽系內部的數據信息。

當然,紫微星1號宇宙飛船,在捕捉了這顆小行星之後並沒有停留原地,而是繼續向着小行星帶內部飛去。

王偉在實驗室待了一會兒時候,就回到了紫微星1號宇宙飛船的艦橋,繼續指揮飛船前進。

隨後的幾天時間中,紫微星1號宇宙飛船,繼續向小行星帶着內圈飛去,並且途中碰到所有體積超過5米以上的小行星,他們直接像這些小行星發射的定位儀,這樣以後他們來的時候,可以清楚的知道這些小行星的位置。

“報告建長!在飛船左前側280萬公里處,發現一顆體積至少超過兩百公里的小行星,是否要對其進行探測?”這天當王偉剛剛回到艦橋的時候,飛船就有了新的發現。

“什麼?直徑至少超過兩百公里的小行星,是真的嗎?”聽了雷達兵的彙報之後,王維也是精神一振,十分興奮的詢問到。

要知道自從紫微星1號坐飛船進入小行星帶以來,所發現的這些小行星,其體積最大的直徑也就一二十公里而已,然而現在他們終於發現了一顆直徑超過百公里級的小行星。

“是的,艦長!雖然說由於距離的原因,還無法判斷這顆小行星的具體大小,但是從探測儀器反饋回來的數據顯示,這顆小行星的直徑至少在200公里以上.”雷達兵確認的說道。

第421章 載人登月 二第16章 父親的往事第218章 裝備部來人第88章 談判第626章 人口問題第764章 消失的機器人第171章 大洋彼岸的陰謀 一第135章 趙峰的成果第420章 載人登月一第794章 時代的脈搏第773章 準備登陸木衛四第384章 一代人的使命第139章 異想天開的機牀牀身材料第573章 起飛第755章 新任務發佈第347章 再次討論七彩石集團第88章 談判第195章 人工智能,小七第582章 新的發現第10章 圖紙第139章 異想天開的機牀牀身材料第350章 絕密項目第178章 詢問第614章 生命科學第442章 等待第626章 人口問題第295章 方案第59章 黃熙茹的追求者第320章 遠洋測量船的訂單第459章 地球防禦計劃第755章 新任務發佈第312章 焦急第367章 七彩石集團的龐大計劃第623章 外來文明探測器的內部情況第272章 頒獎儀式之前第580章 登陸第393章 靜力機完成第685章 捷報第85章 張毅的試探第66章 不妥協第7章 朱剛的麻煩第386章 世界各大航天公司的反應第25章 第一個產品訂單第685章 捷報第264章 禍不單行第360章 霸王槍級空天戰機第735章 金星計劃正式開始第69章 軸承製造的問題第737章 金星探測任務第673章 艦隊之間的較量一第578章 意外來客第357章 大驚喜第599章 “南天門”號完工第429章 太空旅遊二第259章 賊心不死第390章 Q2發動機第145章 兩個人兩種選擇第609章 爭論第376章 協議達成第645章 大時代的普通人第99章 超高精密機牀到手第712章 反重力飛船測試成功第564章 可控核聚變技術第215章 航展開始第709章 反重力引擎完成第376章 協議達成第396章 下線第13章 專利申請第31章 開工第44章 生產線研製成功第146章 金錢美女的誘惑第368章 研討會結束第718章 紛紛來求第374章 參觀基地第384章 一代人的使命第61章 系統升級第623章 外來文明探測器的內部情況第238章 飛行運兵車試飛第304章 和國外芯片生產廠商的交鋒第67章 中階學霸的能力第233章 通過評審第654章 接觸 四第224章 西門精工的後悔第562章 招標會結束第134章 生產數控機牀所需要的準備第634章 星際採礦第41章 江南省電動車製造集團的窺視第683章 戰爭之後的數據分析第9章 系統商城第713章 選擇第392章 遠洋監測船和發動機第263章 全滅第460章 份額第245章 價格第2章 機械加工作坊第625章 會議第783章 金星一期工程完成第419章 屬於整個人類的盛況第68章 軸承鋼第222章 航空工業負責人的煩心事